最后反而会造成社会动荡,大量百姓增产了之后反而不增收,造成了“多收了三五斗米”的那种悲惨情况。市场产量严重的供过于求,那这样后果百姓反而会对此感觉不满。社会进行一次剧烈的调整,而这个过程也许会爆发暴力的改革,大唐反而也许会在这次暴力的改革之下成为覆灭牺牲品。
这个不是不可能,相反非常可能。必须要尽快解决了,不然大唐也许真的会因为鼎盛过度而灭亡。
“赵强,接下来我打算和你,还有联合一下大唐预算委员会的各位官员,一起联名上书朝廷,想办法提高货币供应,保证百姓民间的需求。”时不凡说。
赵强也都意识到了这个后果,马上同意了这个结果。在理财方面,整个大唐没有人比起时不凡更了解了,所以时不凡的意见赵强不敢不听。
“不过,事情还是不必须要解决。首先我们要解决的也就是货币供应不足的情况。既然货币本身已经不足了,那我们不如进一步放松,采用宽松货币策略。保证我们的市场尽可能的有更多的货币流通,保障民间生意来往!”时不凡说。
关于这个货币政策,时不凡并不陌生,在严重通缩时候政府往往采用了宽松货币政策来应对,也就是增加货币供应量。其实来来去去也就是那么几招,时不凡作为一个宏观经济的学者,自然明白这里面的手段了。
“首先,我们降低储蓄利率。今后我们停止揽储,甚至要降低储蓄利率,主动降低利率鼓励百姓去消费。”时不凡说。
如果储蓄利率太高,那百姓往往希望通过储蓄来获得利息,这样进一步的让市场上的货币流通减少,这个不是好消息。所以当通缩的时候,央行往往会降低储蓄利率来“逼迫”百姓去消费。甚至通过各种手段来造成“负利率”的事实,鼓励百姓去消费扩大内需和尽快的促进流通。
时不凡首先也就是用了这一招,主动降低储蓄利率,鼓励百姓去消费。消费的过程中同样会让货币欧供应增加,带动经济发展。
这个通缩受害最大的是钱庄,他们自然不敢继续揽储了,生怕砸手里了。降低利息,是必然需要的。
“第二,降低贷款难度。今后审核贷款的时候,可以适当放松条件,这样让商人可以获得贷款。甚至,降低贷款利息,主动降低贷款利息,来让更多人有贷款的想法,支持商人扩大生产。扩大生产的同时,商人的财富将会有不少会通过各种手段流入到民间百姓手里,比如说工钱或者是别的手段,最后流入了百姓手里,我们却降低了储蓄率,百姓尽快花出去的。“
时不凡用的方法很简单,可是也是最有效的办法。直接放宽银根,这个也是各国政府解决通缩最常用方式。解决通胀通缩最常用的方式其实也就是这个“三板斧”三板斧而已。通胀的时候通过提高储备金,还有提高存款利息,并且收紧银根提高贷款难度何地阿卡利息,这样可以起到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的情况,减少遏制通胀。
而通缩时候,正好相反,放款贷款条件,减少贷款利息。同样减少存款利息,促进百姓去消费造成货币尽快流通。
这个其实用数学来说也就是正数和负数的比喻,通胀也就是正数,通缩也就是负数,而最合适的方式也就是“归零”。不管是解决通胀还是通缩,那也就是让这个尽可能的“归零”。一旦是正数,那也就通过“减法”来达到归零的结果。可是一旦是负数,通过“加法”来归零,这样都是正好解决的手段。
现在大唐已经开始通缩,那时不凡要做的也就是去尽快减少钱庄的储备金,减少存款利息,还有减少贷款利息来促进市场上的货币流通,缓解通缩压力。
当时不凡说出了这个后世缓解通胀通缩的三板斧之后,在场的各位也都没有什么意见。
”夫君,光是这样还不够吧?按照你所言的,通缩乃是货币供应严重不足,可是我们只是缓解,并不能治本啊!目前最大的压力也就是物资增加的速度太快,生产力的增加远远的超过了货币的供应,甚至还不是一倍两倍,这个是非常多的倍数。我们这样做,那其实顶多只是缓解。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那必须要增加朝廷发放货币的数量才行,”秦嘉瑞说。
时不凡也都叹气说:“嘉瑞,你也是进步不少啊!没错,我这个就是在缓解,可是还是治标不治本啊!我大唐目前的铜矿,是致命的缺点,铜产量不足,甚至是朝廷的货币供应速度太慢。朝廷的铸钱成本太高,铸钱有时候甚至是在亏本的。”
唐朝的铸钱其实有时候是亏本的,也许一般人不敢相信,铸钱都会亏本。可是别把唐朝的铸钱当成后世印钞那么简单。后世印钞自然是简单成本很低,可是古代不但是金属原材料价格,还有人工价格,铸钱的技术落后,再加上那些官府组织手段落后,造成了铸钱成本居高不下。
后世铸钱也许是能收取“铸币税”,可是在唐朝时期,铸钱却是一个有风险的事情。有时候固然能赚钱,可是也不会太多。可是有时候却反而反而会亏钱,因为这个也就是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有价值的。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所以印钞成本很低,几乎都是铸币税啊!
为什么后世的本位制度一再变动,其实从铜本位到银本位,最后到金本位,结果金本位最后又再次崩溃了。其实这个无不是各种原因造成的。铜本位的缺点在于铜是工业品,价格变动很大,而价格变动大会进一步带动整个别的商品价格起伏。
商品价格应该是稳定才好,如果价格不稳,不管是张傲还是下跌,那后果都是很大的。百姓可不希望经常过山车,物价的过山车可是非常要命的,足以让人心脏病发作。价格而稳定是追求,所以从铜本位进不到金银本位,最后金银开采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所以金银本位同样会崩溃。
“目前大唐已经有了这种趋势,铜本位已经是无法满足供应,铜矿的开采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或者说是开采成本过高,最后朝廷不愿意去铸钱了。压力太大了,可是这个唐朝并不具备实行纸币的机会啊!”时不凡想。
在唐朝不具备实行纸币的机会,因为纸币百姓接受起来不容易。甚至如果实行了纸币,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先不说如何防伪,就说如果一旦实行纸币,那朝廷那帮官僚一旦尝到了甜头,他们会使劲拼命印制纸币,掠夺民间财富。古代的经济学研究非常浅薄,如果在经济学理论体系不足够的情况下贸然实行纸币,那宋朝的交子和明朝的交钞,也就是前车之鉴。
朝廷随便印制纸币掠夺,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时不凡不敢贸然用纸币,用纸币那后果太惨。
“夫君,如果我们采用金银作为辅币,你看如何?金银价值高,可以作为辅币,作为大额交易时候的交易媒介。据我所知其实在此之前也都有不是人用金银来作为大额交易的交易媒介,用金银来进行辅币,这样可以让金银正式的流入市场,缓解铜钱的不足。”秦嘉瑞说。
时不凡还是摇头说:“不妥,还是不妥。你这个其实是采用了复本位制,复本位制表面上看起来规避了风险。可是却同样是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因为你无法保证两种材质的价格是稳定的。金银和铜钱的兑换比例,其实一直都是变动的,你不能保证他们一直价格稳定。”
时不凡非常清楚,表面上看复本位制比较“好”,可是为何最后复本位制会被淘汰?其实因为两种本位制的情况之下,会造成两种物价变动。金银比价会变化,而金银铜三者比价同样会有变动。一旦法定比价和真实比价产生了误差,那这样同样会造成百姓把那种价值高的金属收藏起来,然后把那些价值低的金属以法定比价花出去。
当整个社会都是如此,把价值高的金属收藏,价值低的金属花出去,那就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最后市场上流通的反而还是那种价值低的,所以复本位制也是一种风险很大的方式。
秦嘉瑞提出的这个复本位制固然是看起来一定程度上缓解铜钱不足,可是却同样是风险巨大。尤其是时不凡知道未来黄金会不断升职,黄金越来越升值,那反而会让黄金被收藏,同样无法解决问题。
看到了自己的方案被时不凡否决,秦嘉瑞有没有说什么,因为她非常清楚在这种宏观经济方面时不凡远比自己擅长很多。时不凡的弱点在于微观经济,秦嘉瑞在微观经济方面比起时不凡更擅长,可是宏观经济是时不凡的强项。
这种货币供应绝对是属于宏观经济的范畴,秦嘉瑞知道既然时不凡否认了她的想法,那肯定会是合理的。
“纸币行不通,复本位制意义不大,那最后还是要回到这个铜钱的问题之上。铜钱不解决,那一切所谓调控都是缓解,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通缩问题。哪怕古代弄什么‘当五’’当十’‘当百’的大钱,这样其实也都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时不凡想。
古代往往会铸造一些大钱,也就是也许只有两个铜钱的重量,可是却当做了五个来用。当然,有些更过分,五个铜钱的重量,甚至能够“当百”来用。
刚开始这种方法确实有助于缓解通缩,百姓也都愿意认可。可是当后来官府发现了这样做的爱好处,开始大量不加节制的铸造大钱,反而减少了普通小钱的铸造。因为在官府眼里大钱更值钱,本来铸造几个铜钱的,现在可以铸造“当百”,那这样不是很好吗?
可是这样反而造成了这种货币生态的崩溃,百姓不愿意信任这种大钱,反而会让大钱重新回归他的真实价值。这个就和后世某些政府只是印制大面额钞票,可是却不印制小面额的钞票一样。虽然刚开始百姓愿意接受,可是一旦钞票面额极度虚高,那百姓同样会重新调整市场的价值。
归根究底,市场这支看不见的手会自己纠正很多东西,哪怕官府再怎么努力,也都无法彻底取代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政府只能够适当调控,可是却并不能彻底取代市场。这个大钱的策略,最后同样崩溃,因为官府管不住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最后还是让市场强行修正了回来。
“唐朝中后期也就是这样,那些‘大钱’最后同样崩溃,通过大钱来解决通缩,这个也是行不通的。”时不凡想道。
通缩问题一直贯穿着整个唐朝,是唐朝都无法解决的事情,甚至蔓延到了宋朝,宋朝对此也都头痛不已,不得不弄出了各种“铁钱”,交子会子等等纸币,最后同样崩溃。直到明朝的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这才让中国成功的进入了银本位,算是暂时缓解了。
“通缩问题,贯穿着中国整个古代历史啊!”时不凡抓着脑袋想。
(。)
第三百六十章 吞噬大唐的怪兽()
“皇上,综上所述,如果我大唐不解决这个铜钱问题,我大唐也许将会成为千古笑话,在盛世当中覆灭。”时不凡对李世民还有朝廷各位大臣说。
时不凡刚才给李世民讲解了很多关于目前大唐通货紧缩的压力已经越来越重,甚至是已经开始出现了端倪,如果继续放任下去那也许会造成生产力不断增加,这样反而让他们面临各种货币不足,最后通缩越来越严重。最后对国内的经济进行一次暴力的调整,造成唐王朝彻底崩溃。
这样将会成为一个历史笑话,唐王朝会在鼎盛时候灭亡,会在达到了最鼎盛的盛世时候灭亡,这样的结果不是历史的笑话吗?可是这个笑话,在李世民这里,却非常的不好笑,非常的不好笑,李世民的脸色也都阴沉得能够滴出水了。
“朕还是第一次听说,一个王朝,会在盛世覆灭的,会因为太过于鼎盛而覆灭的。”李世民最后叹了口气说。
李世民真的是长见识了,长姿势了,时不凡介绍的这个结果,让李世民也都压力山大。尤其是这个结果是过去根本没有任何经验的,这个在过去的历史当众压根没有任何的参考经验。因为时不凡的到来,让生产力进步飞快,几乎是以百倍的速度增加,这样他们的压力也都反而越来越大。生产力增加,带来但并不一定是幸福,反而是一种烦恼,幸福的烦恼。
可是如果当这个生产力增加,造成了一个王朝覆灭,足以让李世民被吓怕了。
“皇上,随着生产力提升,那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个货币供应不足,那后果同样是不堪设想。”时不凡说。
作为逢时必反的陈康,赶紧开喷,说:“皇上,既然如此,这个都是时不凡的错。如果不是他实行了合作社方式,那粮食如何会增产到了这个地步?如果不是他用了专利,那粮食也都不会如此快速增产啊!甚至流水线的方式,也是他主动提出的,现在落得这么结果,时不凡罪莫大焉。所以请皇上严惩时不凡,把时不凡予以斩首。”
“蠢货!”在场很多人心里骂了陈康一句,包括李世民。
现在说这个也都晚了,彻底晚了。哪怕把时不凡给斩首,那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他们用什么理由来杀死时不凡,难道因为时不凡让粮食增产,让市面上商品丰富,让物价下跌?这个是杀人的理由吗?如果因为这个理由杀人,那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个明显是功劳,天大大概功劳啊!如果因为这个理由杀人,那简直是同样是一个惊人的历史笑话,到时候李世民恐怕后果比起隋炀帝害惨,因为增加粮食产量和改进生产方式都成了罪过,那李世民这个名声比隋炀帝臭无数倍。
所以杀了时不凡,一点用处都没有,反而会造成跟大的历史笑话。何况之前他们也都没有想到这么一个结果,提高农业生产力那可是任何封建王朝都会提倡的。可是现在居然除了这种乌龙,让李世民也都无语万分。
可是让自己的唐王朝在盛世当中灭亡,这样简直是太搞笑了。让李世民也都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这个通缩问题如果不解决,那后果更惨。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