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当时不凡解释了海外居然如此之多的铜矿,甚至未来也许有更多资源,李世民当然眼红了。李世民不是那种迂腐的皇帝,其实任何皇帝甚至任何臣子都不迂腐,只有看是否符合他的利益和符合他背后的利益集团的利益罢了。只要符合利益,那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同意,至于说什么中国儒家思想遏制开拓,这个时不凡也只能够说呵呵了,这个儒家又背锅了。只要想想看中国古代是以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那也就可以大概清楚为什么中国不喜欢开拓了,跟儒家没有太多关系。
不过目前大唐严重缺乏铜钱,所以李世民当听到了如此巨大的铜矿数量,那这样不是在给大唐带来大量的财富吗?只要让古人看到海外的财富,他们会屁颠屁颠的去海外开拓的。至于说古代人不愿意开拓,说看不到海外的财富,那其实是以后人的眼光来衡量古代人。后世人谁都知道开拓海外有很多财富可以获得,可是古代人知道吗?古代人他们不知道啊,用后人的思维衡量古代人,自然结果得出了古代人不喜欢开拓。古代人不喜欢开拓,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是绝对和儒家没有半点关系。
不过现在让李世民看到了利益,让一些人看到了吃螃蟹的好处,那自然是鼓励他们去开拓了。
“皇上,我推荐咸阳县丞刘仁轨担任这个大唐航海学院院正,并且挂上水部员外郎的官衔。”时不凡说。。
第三百零八章 事务官()
94sp定设立航海学院,负责培训航海人才。任命原咸阳县丞刘仁轨以水部员外郎的身份委派为航海学院院正。”李世民说。
在这个问题上,房玄龄和杜如晦没有反对,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是李世民想要为打高句丽做准备。房玄龄不可能反对的,因为当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山东一带可是“扫地为兵”,基本上山东一带的百姓大量被充实军队,然后甚至很多都是死在了战场上。甚至,这些人士族也都有不少,有不少士族都担任中层文武官员,死在高句丽的也是不少的。可以说整个太行山以东地区从士族到普通百姓对于高句丽都是有着不少仇恨的,高句丽几乎是山东公敌。为了打高句丽做准备的事情,房玄龄不但不会阻止,反而会主动赞同。打高句丽如果房玄龄阻止了,那他以后如何去面对那些山东的父老乡亲?
至于杜如晦,这个组建航海学院杜如晦也就是一个态度关我屁事。这个事情和杜如晦关系不大,航海学院主要是在航海方面做准备,至于那些什么关中地区的士族,跟他们几乎没有多少关系,虽然利益不大,可是却也同样没有必要反对。反对组建,那可是损人又不利己,何必呢?
这样航海学院在在不伤害到各家士族的利益的同时,可以很容易开始组建。不过这个航海学院的院正为刘仁轨,这个是时不凡推荐的。时不凡知道刘仁轨是目前时不凡所了解到的大唐唯一一个能够擅长打海战的人了,原先历史上刘仁轨可是全中国第一个“抗日将领”,而且是通过一万多水军打败了日本四万多水军,这样才是真正的厉害。刘仁轨这个海战当中以弱胜强,那也许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当然时不凡还是认为使用武器的是人,固然大唐造船技术更先进,武器也都更先进,不过没有优秀的指挥能力也是无法挥出来的。这个刘仁轨在水军方面确实有着很大的优势,时不凡推荐他担任那也是一个选择,让他去教导水军。
不过时不凡依然选择了让刘仁轨挂上一个水部员外郎的身份,这样让他算是有了“本官”,不至于地位尴尬。
“皇上,关于这个航海学院的博士和教授,我们去哪里去寻找呢?我们大唐目前好像没有这些人啊?”房玄龄主动问。
时不凡主动跟房玄龄说“房仆射,我已经建议皇上,将会采用事务官之职。以后我大唐一些特别偏门的,属于专业性很强的科目,可以采用事务官之制来任职。而事务官是那些执行政令,负责执行各种有难度,并且需要很多专才的事务。比如说这次航海学院的教员,还有工部各种的土木工程的施工组织等等,我们朝廷可以设立事务官。事务官是长期而且稳定的任职,不参与日常朝廷的调动。而且事务官的升迁绝大部分只是升迁级别待遇,具体职位只是由具体情况安排,一般是负责执行各种重要事务之时才会临时设立的。”
“今后我大唐将会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负责综合管理,而事务官负责具体执行。”
时不凡接下来主动介绍了这个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区别,不过时不凡这个事务官和后世西方所谓的“事务官“并非是一回事。这个事务官其实更多的类似于政府官方的“项目经理”,负责组织一个特别“项目”的领导,而一旦项目结束了那也都会进行解散队伍,重新分配职责。而这种事务官职位是根据需求来确定的,平日里面只是会有相应级别和待遇,而不会有太多具体长期编制内的职务,需要做什么是根据需要临时组建一个“项目组”,然后根据难度由这些事务官来进行领导。这些事务官大多数都是专业人才,执行的是一般的专业任务。
可是当时不凡这话出口,立马引起了整个朝廷的炸锅了。因为这个事务官制度简直是在给那些社会底层的人员加入了朝廷有了帮助,虽然这个是事务官,可是那也是一个“官”啊!在唐朝官员是否入流,那可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一旦入流了那才是官,而过去虽然容许一部分书吏令史通过“流外入流内”的考试进入,可是这个录取比例很低。而且目前大唐根本没有各种事务官的说法,都是综合管理的,都是要参加日常官职调动的职位。
唐朝虽然分为政务部门和事务部门,可是在具体人员调动方面却并非是禁止互相调动的,相反们互相调动非常频繁。在古代可没有什么专业技术公务员的,都是综合管理类的。时不凡这里单独设立了这个类似于“专业技术公务员”的事务官,意味着以后那些掌握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走入官场,跟他们平起平坐了?
在这个时代对于那些专业技术人员是非常看不起的,可是一旦让这些人也都加入到了关于这个群体当中,这样对于那些本来多年才能获得官职的人是一种非常巨大的打击。就好比他们本来最骄傲的东西,现在却面临被一个个本来自己看不起人越,他们能不担心吗?
其实很多人也都是这样,非常厌恶那些后来居上的。这些古代文人他们之所以反对那些掌握专业技术的人走入官场,其实是一种奇特的“优越感”。他们认为自己不用进行体力劳动,不用去学习那种专业技术,同样不用为了谋生而努力。而且他们通过认为自己获得了天然高人一等的地位,那些古代文人有一种奇特的“优越感”,这样也就是他们看不起劳动人民的原因。可是现在要让这些劳动人民居然也都有机会当官,他们当然不干了。如果劳动人民也都有机会当官了,那么他们的优越感将会受到威胁。
“皇上,我认为不妥,官职乃是朝廷名器,岂可随意授予别人?”房玄龄说。
不过时不凡同样问“我这个只是授予散官,好像朝廷并没有规定散官的员额吧?”
时不凡故意混淆了散官和这种事务官的概念,在唐朝除了职官之外还有散官,勋官等等。散官和勋官只是一种代表了级别的人,这种文武官员都有,其实也就是代表了你的级别和地位。别说中国古代没有军衔,这完全是扯淡。只不过军衔的名称不是后世那种将校尉而已,是用古代的称呼。一般绝大多数时候散官和职官是平行的,时不凡目前是六品的员外郎,而他除了员外郎的职官之外还有一个名为奉议郎的散官,不过这个职位很少有人提起而已,不过却代表了他的级别。
当然有些时候散官和职官的等级并不是绝对对等的,有些时候是先把散官级别提升,然后等到职官出现空缺之后才会酌情安排。有些却是因为各种原因不适合提升实际职位,所以先提升散官给他增加待遇。还有一些是为了表达对于这个职位的重视,比如说某个职位很重要,可是却因为一些原因不适合直接提升那个职位的法定品级,在可操作框架之内特意“高配”一下。因为提升法定品级之后恐怕很难降低下去了,所以采用高配的手段,这样可以规避法律风险。
所以在古代散官也就是一种官衔,地位等同于后世所谓的“处级科级”等等级别,这个只是代表了级别,只是享受相应的待遇,而实际权力还是跟他的实际官职有关。
“这个”
饶是房玄龄聪明,也都被弄得迷糊了。他毕竟是古代人,以他的阅历和见识根本无法判定这个事务官和散官的区别。
时不凡继续偷换概念说“房仆射,我想给予那些为了朝廷任职多年,积累了很多办事经验的官吏好一些的待遇,可是却不安排长期实际职位,那这样不行吗?他们为了朝廷做了这么多年,积累了这么多的经验,办事能力比起那些新加入的生手熟练了很多,可是却拿着和那些生疏的人一样的待遇,这样公平吗?所以给予那些能力强,并且有多年年资的老吏一些优秀的待遇,授予低级的散官,这样不是应该的?”
“而且授予了低级的散官,让他们成为了事务官,他们的具体职位还是根据情节来安排。他们可以负责成为朝廷的某一个重要任务的项目领袖,负责带领团队执行某一个任务。而根据任务的难度和层次,可以让不同等级的散官去具体带队执行。有了散官之位,那权威大增,这样办事也都更快。”
“何况明确事务官和政务官的区别,不但不会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和尸位素餐。而区分了这两者区别,那以后综合管理的职位继续要严加选拔,通过科举,门荫还有流外入流内的手段选拔,必须要严加选拔。相反那些具体的事务官,可以让朝廷属下各种书吏自己选择是否走这条路,如果愿意去拼搏的可以选择流外入流内或者科举,而如果选择过安稳日子的,可以通过努力锻炼办事能力,并且提高年资经验,这样获得散官之后可以有效的明确职责。”
“这样可以避免了因事设官的弊病,反而能够有效的减少机构臃肿官吏过多。”
房玄龄感觉好像时不凡这话倒也是有些道理,因为很多时候朝廷都有一种情况,那也就是“因事设官”,因为某些事情而设立了一个职位部门,结果后来想要裁撤也都难以裁撤了,因为那个部门内部的人已经成了一个利益群体,这样他们会拼命阻止反对裁撤。
可是如果设立了这个散官,类似于项目经理一样的散官,一切都是临时组成一个“项目组”,而不用从另外的综合管理岗位抽调官员前去负责,这样事情完成之后裁撤,避免了法律制度上的风险。如果让一个综合管理的官员去负责,那一旦时间长了很容易形成一个新部门。而以古代那种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时代,这样的问题更是突出,一旦设立了一个部门很难被裁撤。
而有了这种事务官之后,那需要的时候就组建项目组,如果项目完成了之后就马上解散继续去安排别的项目,这样反而有利于利用人力,从法律上避免了很多尴尬事。所以想到了这里,房玄龄也都不反对了。
“皇上,既然这样,那既然设立散官,如此散官只能够获得相应品级的俸禄,而不能获得别的职分田了?”房玄龄说。
而杜如晦赶紧补充,说“皇上,臣以为这种事务官品级,不适合过七品,以七品作为接线,事务官一般不能够过七品,如何?”
“皇上,两位仆射所言,确实合理,我附议!”时不凡说。
“老房老杜,你们这次可真的又是失策了。我故意混淆了散官和事务官的区别,并且混淆了综合管理职位和办事职位的区别。你们毕竟是古人,虽然聪明,可是却并不清楚这里面的区别。我这么做,那完全是让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有机会正式的走入官场。到时候,一旦大量的事务官走入了官场,侵吞了各种基层的执行权,那你们这些高层的人,那也都会被弄得不上不下了。”时不凡想。
时不凡其实是故意混淆的,故意用所谓的散官来说事,这样告诉朝廷各位大臣,让他们误以为这个事务官其实不过是给予一些待遇,并没有具体的实权。可是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实权,可是并不代表没有影响力。没有实权,和没有影响力,那是两回事。也许一个著名学者,他没有官职,可是他的学术水平得到了很多官员的重视,他的一句话足以改变国家政策走势,这个也不是没有的,这个也就是实实在在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比起官职的影响力,还要大很多。也许一般官员的影响力来源于官职,一旦失去了官职那什么用处都没有。可是这种专业技术人才,一旦参与到了高层次部门当中,他们的影响力比起那些部门的钟岑官员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次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再次失策了。。
第三百零九章 通货紧缩之弊(上)()
3惡0s3建议建立这个航海学院,并且让刘仁轨担任了院正,并且挂上了一个六品的水部员外郎的官衔,意味着刘仁轨以后也就是六品官了。不过时不凡同时还是设立了一个事务官的称呼,名义上是为了给那些从事多年,有多年经验的书吏令史们一个进身之阶。不过这事务官不负责日常政务的管理,只是相当于一个高级办事员,项目经理而已。可是这个“项目经理”同样会拥有巨大影响力,一旦当以后一批批的人从底层通过这条技术路线走到了中央机构,他们的影响力绝对不只是自己品级那些地位。他们一旦走到了中央,他们掌握了的政治资源越来越大,他们必然会试图争夺各种政治资源。至于说官职,这个其实也只是政治资源的一种。
官职其实很大程度上并不能真正表达什么意思,官职只是代表了管理体系,可是并不代表你真正的影响力。如果官职是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