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科大唐-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孙皇后这才认真思考了,因为她之前按照一般的习惯,按理说生了这种事情,作为皇后反而要避嫌。可是如果对方的目标不是长孙家,而是自己呢?长孙皇后也不是什么傻子,跟着李世民多年,自然水平提高很多。当然,之前她没有想到这一点。

    这个也许也就是外朝和后宫交流没有那么密切的缘故,而时不凡也是从杜如晦的态度那里隐约猜测到了一些,而后来结合原先历史上的情况进行分析。而长孙皇后其实迟早也都能够想到这一点,不过她所能接收到的资料明细没有时不凡的多,自然是要暂时无法想到的。可是很快她也都可以想到了,这里面是有问题的。

    之前长孙皇后按照一直古代以来的规则,也就是一旦外戚谋反,那作为皇后反而要先的和所谓的家族进行切割,而不是去帮助家族的人求情。

    可是,长孙皇后却没有想到,自己好像陷入了一个误区。她认为家族成员谋反,作为后妃先要切割和避嫌,这样保证自己的地位。可是,这次好像并非是真正的谋反,任何人都知道长孙家不可能谋反,更不可能去跟着那个李孝常谋反。所以说这次对“谋反”,不过是用来作为攻讦的借口而已,并非是真正的谋反。显然长孙皇后刚开始被“谋反”两个字给吓着了,下意识的不敢去求情,反而要保持中立。

    可是如果仔细分析,这次所谓的谋反其实只是一次攻讦而已,并非是真正的谋反。如果对方的目标并非是这针对长孙家,而是针对长孙皇后呢?因为一个家族涉嫌谋反,那他们家族在宫里面的后妃位置肯定要出问题。

    虽然目前谁都知道不可能谋反,可是架不住舆论的压力啊!一旦舆论压力巨大,那恐怕皇后自己也都要主动“请辞”,这样保证自己可以获得安稳。因为舆论滔滔,到时候可真的是压力巨大了。

    可是一旦长孙皇后被迫“请辞”,那接下来将会围绕着这个皇后位置的又一轮博弈。而这个皇后的位置,其实归属于谁,不是那么简单的。有些人以为皇后位置完全是看皇帝的宠爱,其实并非是如此。决定皇后位置的因素很多,而长孙皇后背后的长孙家,其实并不足以支撑她这个皇后的位置。而能够让他成功坐上皇后位置的因素有不少,其实一方面果然有李世民的宠爱,可是光是这样并不足以如此。另一方面其实是长孙皇后占据了儒家宗法体系的“大义”,占据了这个儒家宗法体系的“大义”之后,那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那她也就是当然的皇后。只要她不犯错,那是没有人能取代这个儒家宗法体系的。

    哪怕别的利益集团也都眼红这个皇后的位置,想要把代表自己利益集团的后妃扶持上去。可是却要面临一个问题,如果他们敢否认儒家宗法体系,那他们的家族其实也是建立在儒家宗法体系之上的,他们自然不能否认这个儒家宗法体系。这样才是长孙皇后能坐上皇后位置的缘故,并非是李世民宠爱,而长孙家也都不足以支撑她这个皇后位置。

    不知道多少人等着长孙皇后犯错呢!所谓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哪怕长孙皇后没有错,他们也都可以想办法牵连。可是长孙皇后自己非常聪明,非常的贤惠,自然不会轻易犯错。当然,要把一个人拉下水,并不一定是要直接针对他。可以针对他身边的人,比如说他的配偶或者是子女亲戚父母等等。既然长孙皇后这里搞不下去,那从他亲戚入手,那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一旦长孙皇后的亲戚涉嫌谋反,那这样可真的是她必然要“避嫌”,甚至要主动“请辞”。

    这样,他们的目的也都达到了,他们只是要针对长孙皇后,并非是要把事情闹大。

    “皇后,所谓衣不如新,人不如旧,皇上对您还是非常看重的。这时候,必须要尽快把这个事情给解决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时不凡说。

    长孙皇后眼睛里面闪过了精光,显然大概知道应该怎么做了。长孙皇后非常清楚,长孙家能有今天,更多的是因为自己这个皇后身份,不然长孙家富贵根本无法保存。所以,保住皇后位置,那也就是保住长孙家的富贵,所以她不能够丢了。(。)

第二百四十章 明降暗升() 
“长孙顺德长孙安业交友不慎,误交叛贼,经皇后求情,并且按照我大唐议亲之制,着免去长孙顺德左骁卫大将军之职,免去长孙安业监门将军之职,令其回家反省。≯”

    李世民下达了这份制令,算是给这个长孙安业和长孙顺德勾结李孝常谋反的事情做了一个反省。而且李世民的意思也就是到此为止了,不要继续牵连下去了。而在下面,尚书右丞韦挺有些郁闷。这次他们韦家策划攻讦长孙家,然后希望通过把这个事情闹大之后,逼迫长孙皇后主动“辞职”,这样他们韦贵妃也都可以顺势接管了这个后宫。哪怕退一步来说,李世民下达命令死保长孙皇后,可是经历了这次长孙家“谋反”案件之后,长孙皇后的威严必然会扫地,这样在后宫里面肯定会无法能够有效地管理了。到时候作为韦家的女儿,韦珪这个贵妃可以顺势的代理皇后的权力。虽然未必能获得真正的皇后头衔,可是绝对可以掌握后宫的实权。因为长孙家本来底蕴也都不深,完全是靠着李世民的宠爱还有所谓的宗法制度的帮助这才坐上了皇后的位置。如果一旦犯错了,那长孙皇后哪怕勉强留在皇后位置上,她在后宫威严扫地了。

    而这次其实也就是希望逼迫长孙皇后主动“辞职”,哪怕不能逼迫她“辞职”,那也要让她威严扫地,无法能够统领后宫母仪天下。可是这个韦家的计划还没有达到高峰,刚刚起一个头,结果就被李世民给切断了。就好比一个已经启动加到了顶峰的赛车,也许谁去阻拦那几乎是要被撞死的。可是如果在赛车刚刚动,还没有开始加到时候,恐怕很容易把他阻拦下来。现在李世民也就是快刀斩乱麻,根本不等这些韦家的人把气氛烘托热烈了,直接给长孙安业和长孙顺德免职的处罚,这样韦家如果继续拿着这个理由说事,那显然是推翻皇帝的定义。这种傻事,他们可不敢。既然李世民已经命令下令了,那韦家刚刚启动的计划,也都还没有真正开始达到高峰,也就在开始就被阻拦了。

    而他们没有说事的借口,那自然也就是无法威胁到长孙皇后的地位,这样让韦家非常郁闷。长孙皇后的皇后位置,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谁让长孙家底蕴不深。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虽然长孙皇后勉强借用了皇帝的感情和宗法制度来坐上了皇后的位置,可是背后的底蕴并不深,很容易被推翻。至少,长孙家相比那些大家族,地位还是差很多的。

    “皇上,殿中侍御史陈康有事情要启奏!”陈康说。

    李世民直接问:“你又要告时不凡什么罪名啊?”

    “哈哈哈哈……”

    整个朝廷谁都知道,这个陈康可是“逢时必反”,几乎专门“咬”时不凡的。他每次出来告状,都是告时不凡,不过每次都被打脸回去。而他扬屡败屡战的精神,每次都过来告状,显然是不告状不舒服。

    “皇上李孝常谋反,其罪当诛。可是,有些人,却假传圣旨,这个也是当诛九族之罪啊!皇上,根据臣所知,任雅相和辛茂将在逮捕李孝常之时,假传圣旨,说皇上早就已经知道谋反,所以这才接管了利州兵权,然后逮捕了李孝常。而这等假传圣旨之事,那岂不是当诛九族的罪名?未必比谋反差多少吧?而任雅相和辛茂将假传圣旨,理应诛灭九族。而时不凡身为他们的恩师,那理应也要株连。这个可是假传圣旨之罪,如果皇上不严加惩处,不诛灭九族,那这样我大唐国法将会如何能够正名,我皇上如何能够统领天下?”陈康大义凌然的说。

    李世民脸都黑了,白了陈康一眼,而陈康感觉纳闷了,李世民怎么反而白了自己一眼?按理说自己可是转告人家任雅相和辛茂将假传圣旨,这个假传圣旨可是大罪啊!古代皇帝怎么可能容忍假传圣旨呢?假传圣旨几乎是近乎于谋反,也是要灭九族的。可是李世民居然不但不高兴自己维护他的权威,反而白了自己一眼?

    时不凡心里偷笑暗想:“陈康啊陈康,你这个傻鸟。一口一个维护法律,可是你居然不知道封建时代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皇帝统治而设立的吗?封建时代的法律,有利于皇帝的才是‘法’,封建时期的法律不是看那些条文的,而是看是否有利于皇帝统治。而只要能有利于皇帝统治,那也就是最大的‘法’,真以为封建时期的那些法律就是纸上写的?切,李世民徇私枉法的情况多了去了,像是那种李承乾造反,带头的李承乾活着,从犯侯君集等人却灭满门的事情,都不不在少数。”

    “任雅相和辛茂将假传圣旨又如何,可是他却扼杀了一个足以威胁大唐统治的大规模叛乱。如果一旦让李孝常在巴蜀一带造反,那对于大唐初期的财政压力还有军事压力非常巨大,到时候大唐可是在走钢丝,说不定会要被颠覆的。这个防止大唐被颠覆,和假传圣旨,孰重孰轻你都不知道?你真是傻鸟,居然连封建时期的法律本质都没有看清楚,就来这里乱喷。这下,打脸那是一定的。”

    当然,李世民也都不可能公开赞同这个假传圣旨的事情。这个假传圣旨毕竟不光彩,如果别人有样学样也就麻烦那了。所以李世民这段时间一直都是专门抓住李孝常,而故意忽略那个任雅相和辛茂将假传圣旨的事情。其实李世民当然不能为了这个假传圣旨的事情追究任雅相和辛茂将的责任,人家可是权宜之计了。如果当时他们还要回到长安请示命令,那人家李孝常早就造反了。所以这种时候,用这种逼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也是不错的。

    李世民不可能追究,如果为了这点事情也就把一个功臣给杀了,那以后谁还愿意为李世民卖命啊!虽然是权宜之计,当然也不值得公开表扬,所以李世民打算糊弄过去,这样也都不公开表扬也都不惩罚。可是这个陈康居然哪壶不开提哪壶,主动的拿这个来说事,简直是荒唐。这下好了,把事情摆在了明面上,那这样不是让李世民难做吗?如果处罚了任雅相和辛茂将甚至是时不凡,那不是在告诉大家帮助李世民立功了之后,不但没有赏赐,还要被杀头吗?那个时候,谁还敢立功啊!

    可是不处罚任雅相和辛茂将,那接下来也都不能服众啊!假传圣旨之后没有任何处罚,那恐怕真的是要在鼓励别人假传圣旨了。所以,李世民感觉恼火,这个陈康这么不懂事,主动哪壶不开提哪壶,让李世民难做。

    而陈康显然不知道,他只是想要借此机会把时不凡搞下去。自从他知道这个任雅相和辛茂将假传圣旨的事情之后,他立刻认为这个是一个搞倒时不凡的机会,因为任雅相和辛茂将可是是不反对学生。学生犯错,那作为他们的师傅,那绝对是是要被牵连到的。他下意识的认为可以牵连到时不凡,这样他兴致冲冲的过来告状了。结果,没有想到李世民反而恶狠狠地看着他,让他也都蒙了。

    不过,时不凡主动出来,说:“皇上,任雅相和辛茂将是我的学生,他们犯错我绝不包庇。所谓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当然,他们虽然是为了制止叛乱,可是也不能给如此草率的利用假传圣旨这等手段作为解决之道啊!所以,我认为虽然制止叛乱,有莫大功劳。可是这个假传圣旨,同样也是莫大罪名。所以,理应功过相抵!”

    而李世民也都赶紧说:“对,就是功过相抵好了……”

    “皇上,难道就这么功过相抵了吗?如果这样,那岂不是……”陈康急忙说。

    时不凡紧跟着说:“没错,皇上,绝对不能够就这么功过相抵了。我认为他们还太年轻,没有经历过太多挫折。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必须要进行惩罚,让他们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所以,臣以为不如予以降职好了。本来他们是明经科甲等及第,按理说应该授予从八品上的职位,而这次既然他们犯错,那也就必须要小降一级。不如让他们去中书省和门下省去担任主事一职,这样降低他们的官职,以示惩戒。”

    李世民点头说:“好,就这么做!”

    “扑通!”

    很多现场的官员都被时不凡的无耻给弄得给跪了,这个哪里是在降职,这个是在升职啊!自古以来官场也多有明升暗降和明降暗升的说法。而在乱世,如果把地方诸侯调动到中央任职,那也就是明升暗降。可是如果在太平时期,尤其是唐朝初期,把官员从中央外放出去,那可是在明升暗降啊!

    如果是从地方调动到中央来任职,那哪怕降低几个品级也都无所谓,中央的京官比起地方官员有前途很多,所以多少地方官都希望挤破头往中央挤。同样,在京官里面,同样也是分为三六九等的。是权力大并且是中枢的部门,那也就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文官比起武官地位稍高一些,虽然都是正三品,可是六部尚书却比起十六卫大将军地位要更高,所以如果从十六卫大将军被调动到六部担任尚书,那绝对是升迁了,甚至六部里面同样有三个等次。

    而还有同样是正三品,可是六部的地位却明显比起中书令和门下侍中要低,中书令和门下侍中是宰相,而六部不是。同理,如果能去中书省和门下省任职,那哪怕主动给自己降职,那也是好事。很多人宁可主动降级也要去任职。所以虽然法律规定的品级是一回事,可是事实上在很多人,包括皇帝自己心里面,早就有了一杆秤,什么职位和什么职位虽然名义上不平等,可是事实上却完全是一样的。这种情况直到后世都是有的,不同部门的展前途和福利不一样,自然也就是地位事实上是不同的。而很多人都希望往那些重要部门里面挤。

    所以时不凡这样虽然名义上是降职了,可是却把他们送到了中书省和门下省,这个简直是其实是在升职。从八品上的官职很多,可是能进入门下省和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