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铁骨- 第6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伟大的素丹,我和人的朋友们,永远都是你手中的利剑,愿意为您击败所有的敌人!”

    艾格是一个英格兰人,他原本是只是水手,几年前,他来到了马打蓝,在财富的诱惑下,他和他的朋友一同为阿芒·古拉特训练火枪队以及炮兵,尽管他嘴上说着可以击败所有的敌人。但是,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毕竟,他已经见识了桂国人的火枪队,甚至见到了缴获的火枪,相比于他们使用的火绳枪,桂国人的燧发枪性能极为优良,再加上他们都有良好的训练,艾格更愿意相信,如果桂国的国王胆量稍大一点的话,也许凭借守城的部队,就能在野战中重创这些土人。

    当然,艾格自己已经为自己找好了退路,他甚至有一匹花高价买来的阿拉伯马,或许在平常,那匹马是他彰显身份的坐骑,但是如果失败的话,他会立即骑马离开,逃到雨林中或者某一个村落里,等到战争结束后,他就可以从桂国或者秦国的港口离开,去南天门,那里有各国的船只,他可以从那里离开。

    艾格的想法阿芒·古拉特当然不知道,他朝着新衡州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说道。

    “再次攻城!从今天开始,不要给桂国人喘息的时间!”

    又一次,战鼓敲响了,新衡州城外的马打蓝土兵叫嚷着聚集着,他们之中的一些来自雨林的蛮人,脖颈间甚至带着用指骨串成的项链,白森森的指骨被黝黑的胸膛衬的极为骇人,他们敲响了牛皮鼓、吹响了牛角号,沉闷的鼓声与号声,在新衡州的周围回响着的。

    在鼓声与号声中,土兵们带着五花八门的武器,叫嚷着、嚎叫着在那里聚集着。

    尽管十几万人的队伍聚集,看起来是声势浩大,可是对于新衡州的守军而言,却没有感觉到丝毫的恐惧,甚至他们还觉得有些可笑。

    相比于中原的军队,马打蓝土兵非但没有颜色相同的军衣,更没有什么阵型可言。甚至还比不上十几年前李贼的流寇。

    只不过,尽管乱哄哄的像是赶集的人潮,但是却没有任何人能笑出来,十几万人的场面可谓是人山人海,站在城墙上的张峰扬对这支大军,不禁又一次蹙紧了眉头,从第一次看到这支军队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犯错了。

    马打蓝之所以以会是群岛第一强国,凭借的就是这支乱七八糟的军队,尽管乱哄哄的宛如流寇,可打进京城的正是那些流寇。在过去的百年间马打蓝国的疆域不断扩张,消灭了一个又一个土邦,所凭借的不就是这些土兵吗?

    绝对的数量优势,可以压倒一切,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如此。

    而张峰扬却轻敌了,一来他认为,有大明的威望在那里罩着,土国绝不敢轻易冒犯他们,二来,他觉得土人的兵卒不足为惧,即便是有数量上的优势,也全无任何意义。

    但是,当十几万土兵出现在新衡州城外的时候,张峰扬就知道自己犯下了什么样的错误!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桂国身处番邦,四周尽是蛮夷,居然忘战,自己是何等的愚蠢啊!

    但是后悔有什么用呢?

    “直到今日,方才知道,先秦之时,我华夏先辈是何等之艰难!”

    徐孚远看着城外的那黑压压的人潮,不禁感叹道。

    过去,对于他来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过只是史书中的区区十六个字,但是现在,他却总算知道,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也总算知道了,为何会有数位楚王死于蛮夷之手,知道诸夏皆有国都为蛮夷攻破,大王或是被杀或是为其分食的记载。

    华夏扩张的背后是什么?

    是血淋淋的牺牲!

    是华夏先民用鲜血与生命,才开创了今天的华夏,而不知多少不屑子孙却忘记了华夏先民拓业艰难,甚至忘记了周礼本意,说道着什么“内王外圣”,对华夏子民百般压榨同,对外蛮番夷极尽友好。

    如此,百姓焉能不反?

    在这一瞬间,徐孚远似乎明白了,为什么陛下命人重新解读周礼,重读儒家经学,而且要“不忌先人讳”。因为书读错了两千年,完全不知“周礼”所实施的环境不同。

    对于国人自然是要行以礼,可对于像城外的那些未受教化的蛮夷,又岂能一味行礼?

    徐孚远长叹口气,那花白的胡须随风飘荡着,他的眼睛盯着城外的,然后对身边的儿子说道。

    “平儿,待此次桂国击败蛮夷之后,为父便长留此地,陛下分封诸夏于南洋,实是为我华夏未来千年之气数,我等身为夏人,又焉能坐困于故地,而全无先祖进取之心?”

    徐开平看着父亲,目光中尽是惊骇状,他没有想到父亲会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是作为儿子的他,所能选择的只有服从。

    “孩儿知道了,待蛮夷退兵之后,孩儿就会书信与妻,令其携子来此,长侍父亲左右。”

    徐开平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对于徐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是数千年前,周王分封诸夏的时候,正是这样一家一支随着诸夏分散于各国各地,最终才形成了今天的华夏。

    徐开平的话声刚落,那边立即有人跟着欢喜。

    “哈哈,若是大王知道,徐公愿意迁往我桂国,必定甚是欢喜,徐公请放心,今日我等必定尽歼马夷,让徐公能安心于此教化我等……”

第160章 骑兵(第一更,求支持)() 
当马打蓝人的水牛皮鼓的鼓声和牛角号的号声在天地间回响的时候,当十几万马打蓝人手拿着各种简陋的兵器,在那里用土语叫嚷着要攻进新衡州,屠尽城中的汉人时,他们并不知道,在两天前,就有一支援军,从海峡的另一边赶来了。

    这支援军的规模不大,不过只有千人,但是这千人的部队,却是封国于苏门达腊岛的周国最精锐的部队。

    在诸国之中,周国谈不上强,甚至也谈不上富,周王朱伦圻既不像秦王那样有个好兄长,也不像桂国那样有个好岳父,但是相比于他们,朱伦圻更像是拓业之君,就藩周国后,面对强势的亚齐,他并没有主动进攻,而是千方百计结交对方——为他的三个儿子娶纳了亚齐妃子,即便是在亚齐由女苏丹统治,内战频繁,中央政权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他也没有主动扩张,而是通过联姻的方式,结交亚齐内部的各方,让周国成为他们的盟友,而不是敌人。

    而在这一过程中,周国的国土也在不断的扩大——那些人为了获得周国的支持,纷纷愿意割让土地予周国,而周国所凭借的就是这支千人的精锐骑兵!

    骑兵!

    有谁能想到,立国于南洋的周国,居然会以骑兵为主力,而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南洋各国皆无骑兵,在很多时候这支骑兵都可以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在与亚齐女素丹大军的战斗中,更是多次重创亚齐军,进一步削弱了亚齐的力量,扩大了周国。

    而现在,这只骑兵却出现在桂国,十天前,当桂国的使者出现在周国的宫廷后,周王朱伦圻毫不犹豫的做出了派兵的决定,当然,这兵并不白派的,作为回报,在未来的几年内,桂国每年要向周国提供五万石米。

    “五万石……”

    想着父王的出价,作为骑兵营统领的朱敷铫唇角一挑,然后冷笑道。

    “真亏父王能想出来,周国再穷,也不差这么点米。”

    “世子,五万石米,十年就是五十万石,有这五十万石米,我大周在未来十年,就能安置十万户移民,有十万户移民,我大周便能成为诸夏之大国……”

    穿着一身盔甲的赵明复,浑身已看不到丝毫书生的文弱,两年前在周王的邀请下,他与许多北直隶的士子一样,来到了周国,尽管他是书生,可是面对周围尽是虎视眈眈野人的现实,他不得不拿起剑,然后又穿起了盔甲。

    人总是会变,周国的环境改变了他,让他变成了一个武人,尽管,他仍然以文人自居,可是为了自己的封地,赵明复并不介意,用刀剑去镇蛮抚夷,去宣讲教化。

    “十万户……”

    朱敷铫的目光微微一敛,并没有显露出丝毫的情绪,从去年17岁第一次上阵,第一次杀敌之后,他就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

    十万户!

    这是父王与朝臣制定的目标。

    十万户,每年可生子十万,五十年后,大周将是户丁百万的大国,到那时,大周就可一统苏岛,将苏岛蛮夷尽数教化为汉。

    “到那时,也许,就不需要再像现在这样,每每亲自领兵了!”

    朱敷铫的心里这么想着,想到刚出世的儿子时,他的唇角一扬,暗自想着,也许,等到他长大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像他一样领兵出征了。

    “报统领,马夷开始集结了!”

    在斥侯的报告之后,一直藏身于树林里的骑兵,开始缓缓的移动了,周国骑兵骑乘的马匹,是平南府用缅甸马与阿拉伯马杂交的品种,相比于蒙古马,更适合南洋多雨的环境。

    终于,他们来到了雨林的边缘,朱敷铫冷眼看着马打蓝乱哄哄的在新衡州城外的聚集着,看着那十几头战象,他只是冷冷一笑,完全不看在眼里,对付战象,他们有自己的办法。

    在雨林的边,还躺着几具土兵的尸体。这是土人的哨兵,或许土人看似野蛮,可并不意味着他们是白痴,他们也知道在侧翼放置哨兵。只不过,在与亚齐人的战斗中,周国军队已经学会了如何对付土人,在这支骑兵中,还有几十个归化土夷,他们是世代生活在雨林中,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在雨林中悄无声息的接近敌人,然后刺杀对方的哨兵,从而为骑兵的进攻铺平道。

    也正因如此,马打蓝人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被人盯上了。盯着那些完全没有防备的马打蓝人,相比于朱敷铫的冷笑,骑兵营中的那些骑兵无不是变得心情激动起来,与南洋诸夏不同的是,周国的骑兵大都来自塞北,他们往往都是最为低贱的蒙古牧奴,周王在就国前,通过商人买来了六百个牧奴,正是这些成就于马背上的蒙古人,造就了周国的骑兵。

    眼前的毫无防备的敌人激起这些人血管中嗜杀的一面,尽管他们说着并不甚流利的汉语,而且也起了汉名,可是他们的血管里仍然流淌着蛮夷的血。感觉到身后气息的变化,朱敷铫回转马身,环顾身后的千余骑兵,这些老骑兵都已经手持弓箭,相比于火铳,他们更喜欢弓箭,安静地等待厮杀。他们胯下的战马也发出些许不耐烦地轻声嘶气。

    他们就这么静静的等待着,在马打蓝人开始攻城的时候,在战场上的炮声、铳声不断鸣响,在新衡州城外荷兰式的棱堡再一次为硝烟笼罩的时候,朱敷铫对身边的号兵比个冲锋的手势。

    号兵点点头,立即吹起冲锋号!

    铜号的号声与牛角号截然不同,当刺耳的铜号在雨林边缘响起的时候,瞬间就传到了里地之外。

    作为苏丹麾下的将军苏哈,他曾到过亚齐,他也曾在目睹过亚齐军与周国军队的作战,曾经目睹过周国骑兵的冲锋,他不曾想到,在苏门答腊,居然可以使用骑兵,而且那些骑兵又是如此的锐不可当。那种千骑冲锋的场景以及他们发出的呐喊,曾是苏哈心底的梦餍,他甚至庆幸过,至少桂国没有骑兵,至少没有那么多的骑兵。

    而现在,在听到那种特殊的号响的时候,苏哈甚至还以为自己在发白日梦。回头一看,竟然正是他周国的骑兵,千匹战马踩踏大地时发出的响声,有如雷鸣一般,在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中,他们就像鬼神似的从地狱中杀了出来,然后毫无顾忌地展开杀戮。

    弓箭!

    在相隔百寻的距离,他们开始不断的拉动弓弦,在弓弦的弹响之中,箭雨不断的落在打着赤膊的马打蓝土兵的身上,瞬间便扬起了一阵阵血花,许多人的胸脯甚至都被箭射穿了。

    一阵箭雨之后,这些猛然闯入战场的骑兵,又从马鞍旁抽出了他们的骑刀,然后叫嚷着。

    “攘夷!”

    有如雷鸣的吼声在他们的嗓间发出,朱敷铫高举着手中的骑刀,一马当先领着一千骑兵向十几万马打蓝大军发起了冲锋,这简直是在自杀,可是那声势却是惊人的,大地在马蹄下震栗着,空气在他们的吼声中激荡着。

    “攘夷!”

    这是他们出兵的原因,“尊王攘夷”几千年前,正是凭借这一口号,华夏先民确立了华夏文明的基础,而今天,华夏人又一次发出这样的口号,又一次向四周的蛮夷展示了自己的力量,用力量去改变他们,去教化他们,最终让他们成为华夏的一员……

    面对突如其来的骑兵,那些马打蓝人被惊呆了,他们根本就不曾面对过骑兵的攻击,顶多也是偶尔会遭遇几个骑兵而已,什么时候曾经面对过这样么多的骑兵?

    雷鸣般的马蹄声让大地在震颤着,骑兵们的吼声就像是死神的咆哮似的,震颤着每一个土人的心灵,就在他们为之惊恐的时候,冲在最前方的骑兵就已经冲到了他们的面前。

    冲在前方的骑兵,甚至都没有看一眼那惶恐不安的土人,只是看似随意的将手中的马刀略微放低,刀锋横过那个土人的瞬间,在战马的冲击力下他的脖颈就被砍断了,血雾喷涌的时候,他看到一寻多外的土人时,把刀尖向前一指,在刀尖接触胸脯的瞬间,变指为划,那人的胸脯就被划出了尺长的伤口中。

    而更多的土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骑兵们只是将马刀凭空向前一伸,他们的脑袋就与身躯就分了家。这些骑兵们就像是在大草原上狩猎似的,先放一阵弓箭,凭着弓箭打乱对方的防御,然后就挥舞着马刀纵马杀进了土兵那乱哄哄的阵列里,尽情的挥刀砍杀着。

    迎面而来的土兵不是被砍倒,就是被马蹄踩踏成了肉泥。那些从未遭遇过骑兵攻击的土兵们瞬间就失去了迎战的勇气,纷纷没命地四周逃窜开来,可是他们逃的越快,他们就变得越来越混乱,人挤人,人踩人的夺路而逃却给了骑兵们继续攻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