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张彩照回明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张彩照回明末-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了义勇大队,就任命过山虎刘有田为斥候队副队长,牛欢由小队长提为队长。吕清为随军参谋。

    担心义勇大队走后化工坊和鸣凤村的安全,赵国华不仅托付了宋县令和牛师爷吉孟知府及陈兵备,而且还从青龙寨抽调了一千人组成了留守队,把马宝由小队长提为留守队的队长,孙富为副队长。

    为了首战就打出名气,打出威风来,赵国华这次把三千杆鲁密铳全部都带了出来,那取名为神机铳的三百支81式自动步枪也带了出来,二百箱三十万发子弹经过攻打井冈山和一段时间的打靶训练,已经消耗了五千发,此次为了保证初战一炮打响,又带了四五千万发的子弹。这些81式自动步枪编为一个单独的中队,取名为八一突击队,八一突击队作为杀手锏,将在最关键的地方使用,达到一击致命的效果。

    为了增强打击效果,每个队员还配备了五颗自制的手榴弹,虽然比不上后世的爆炸效果,但是也达到了后世一半多的威力。为了保证使用效果,全部使用铸造的薄铁壳,里面还加了一些碎磁片。

    这五千人中,火铳兵和长枪兵几乎各半,长枪兵手持的是三米的长枪,腰里挎的是弯刀,衣服里穿的是三层藤甲编的胸口部位镶了五毫米厚的铁片藤甲背心,吃的干粮是用面粉和黄豆加油盐烙熟的饼干,又带了五万两的银票。

    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后,崇祯九年五月十八日,义勇大队出征了。

    这天,鸣凤村的老少和yx县令宋忠,牛师爷和王捕头以及知府孟良臣和兵备道陈晟都来送行了。

    兵备道陈晟手端一杯酒,笑吟吟的说道:“赵大队长,本官和孟知府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来,喝了这杯出征酒。”

    “本官祝你们早奏凯歌,平安归来。”知府孟良臣也端着一杯酒微笑的看着赵国华。站在后面的yx县令宋忠,牛师爷和王捕头也手端着酒杯担忧的看着他。

    不远处,则是杨得贵和刘万世及一众乡绅幸灾乐祸的看着他,满脸的得意。

第六十三章 皇太极的雄心() 
“国华谢过诸位大人,义勇大队一定不辜负几位大人的重托,为国出力?13??”赵国华说完,一仰头,喝光了杯子里的酒,对着几位大人拱了拱手,又冷冷的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杨得贵和刘万世及一众乡绅,便翻身上马,说道:“出发!”此时他已明白自己这次被调遣去武昌府助剿流寇,和这些人脱不了干系。

    “咔咔咔咔”,整齐的脚步声中,排的长长的义勇大队出发了。

    赵国华边走边想:“从jx到hn中间隔着hb路程有二千多里,长途行军,即不能走的太快,又不能走得太慢,每天保持七八十里足矣,这个速度,既能达到拉练的效果,又不会太累,走完这段的路程差不多要走一个月,到了那里,说不定hn的战事已结束,那就不用和农民军交手了。”

    对农民军里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职业造反派,当然要进行打击和消灭,但对被裹挟的老弱妇孺,对老弱妇孺举起刀枪,他实在下不了这个狠手。

    考虑好这些事后,他下令道:“张顺、程冲,你俩记住了,每天行军不得超过八十里不能多,也不能少。”

    “遵命。”两人答应着,去传令了。

    崇德元年(1636年,即崇祯九年)五月二十七日,皇太极在翔凤楼召见出征统帅和将领,他们是: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超品公额驸扬古利、固山额真拜尹图、谭泰、叶克舒、阿山、图尔格、篇古、额驸达尔哈。

    未参加出征的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豫亲王多铎、和硕肃亲王豪格、和硕成亲王岳托及汉军固山额真石廷柱等,也分列左右,听取皇太极面授出兵方略。

    灿烂的阳光照射在精致而富丽堂皇的翔凤楼里,四十多岁的大清皇帝皇太极,志得意满的坐在龙椅上看着殿里众王、贝勒、大臣,白胖红润的脸上,闪着一丝兴奋的光泽。上个月,在他的主持下,后金改为了大清,成为了一个与大明平起平坐的国家,再也不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上不了台面的部落联盟了。

    他之所以把国名改为大清,这也是有讲究的。明朝尚红,代表火,根据五行相克理论,水能灭火,为了压制大明,也为了表示取代大明的雄心,他才取国名为清。

    虽然即皇帝位还没多久,但他已享受到了皇帝那至高无上的权威带来的快感。

    即皇帝位的盛大庆典活动一结束,为了继续消弱大明国力,显示大清的强大,他就开始组织了又一次对明朝的打击和征伐。

    “……凡师行所至,宜共同计议而行,切勿妄动。进军途中,遭遇城池,能取则取,不可取则勿取,凡事要商议而后行,要各抒己见,众人争论不决时,由武英郡王剖断,毋得违背。出征关系到无数大清勇士的生命!只要稍一疏忽,就会在霎时之间造成悲惨的后果。你们只要牢记“始慎终怠”的教训,就可保不出差错。”皇太极说道。

    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是这次出征的统帅,听了皇太极的面谕,他首先站出来表态:“陛下说的很对。我等一定谨记陛下的告诫,不辱王命,完成这次出征重任。”

    “人们做事开始时无不谨慎从事,可是到后来往往疏于懈怠,这难免不出大错。好了。联不再多说了,你们回去做出征的最后准备吧,三日后,联亲自为出征将士送行。”皇太极笑著道。

    五月三十日这天,就是大军出征大明的日子,清太宗皇太极要为出征将士送行。

    这天早晨,东方的曙光给天际编织成一幅彩图:天空中间呈现青蓝色,两边淡蓝色,就像一块蓝宝石。东方,是一道五颜六色的彩霞,像一道道金光闪闪的利箭射向天空。不久一轮旭日冉冉升起,天空犹如被冲洗过一般,一片蔚蓝……让人赏心悦目的颜色。

    “今天是个好日子。”皇太极抬头看着天空说道。

    此时的他,一脸的笑容的大步走出皇宫,先到堂子对祖先祭祀行礼。

    堂子外排列护军八纛,仪仗队“呜呜”的吹着海螺角和蒙古大号,仪式显得十分的庄重和威严。

    祭祀毕,皇太极从堂子里出来,向天行三跪九叩首礼。

    然后,来到城西演武场,上了台子,看着台下列队整齐的出征将士,大声问道:“我说的话,你等都记住了吗?”

    “臣牢记在心,无所忘也!”阿济格等高声回答。

    看着台下雄壮威武的大清军队,皇太极意气风发,想到那羸弱而庞大的大明那锦绣的万里江山,他热血沸腾,高声道:“出发。”

    三声炮响,大军起行,队伍如一条彩色长龙快速的向西边而去。

    八百里伏牛山,位于hn省西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东西绵延八百余里,宽约40~70公里,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

    它东南与南阳的桐柏山相接,为秦岭东段的支脉。伏牛山脉规模巨大,山势异常高峻雄伟,海拔1,000公尺左右,三大主峰分别为鸡角尖、玉皇顶、老君山,其中鸡角尖的海拔2222。5米,是伏牛山最高峰。伏牛山脉东南段在玉皇顶以东的主脊分为两支。北支沿nz县与z县ls县交界地带,呈东西方向一直延伸到方城缺口,长达100余公里。突出的成锯齿状的山脊海拔多在1100米以上,其中高者可达2000米左右。

    自崇祯九年二月,由于在江淮地区作战不利,高迎祥率部西返hn屯聚在登封的ls县和nz县交界处密林中,至今已有两个多月了。

    这里森林茂密,气候多变,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是个极好的藏身地。

    “闯王,这中原地区有卢象升坐镇,我们还是到别处发展吧……”闯塌天刘国能对一个白袍白巾的中年壮汉说道。

    刘国能是sx延安人,绰号闯塌天,明末农民军首领,投降后效忠于朝廷。

    中年壮汉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黝黑的四方脸,额头很宽,下颏浑圆,一脸浓密的胡须,四肢粗长有力,两条手臂上,发达的肌肉一块块的鼓出着,样子十分的彪悍,一双大眼精光灼灼,顾盼间,杀气逼人。

    他就是号称闯王的高迎祥。高迎祥是明末农民军领袖,sx安塞人,曾以贩马为业,善骑射,膂力过人。

    崇祯元年(1628年)率众起事,自称闯王,上阵时白袍白巾,身先士卒。

    后入为王自用“三十六营”主要将领之一。王自用死后自立,荥阳大会后为十三家七十二营之首。崇祯九年(1636年)率军出汉中,谋攻西安,至黑水峪(今sx周至)遭孙传庭伏击,战败被俘而死。

    哈哈一笑,高迎祥大声道:“国能兄弟,你忘了你的名号了吗?你可是闯塌天,连天都敢闯塌,还怕他一个卢象升?”

    尴尬的一笑,刘国能说道:“大哥,再能闯的人,也怕见阎王,这卢象升可是号称卢阎王啊,难道你不记得崇祯六年我们在sx冷水村和卢象升的大战了……”

    说起此战,刘国能至今还有些心有余悸。

    此役异常凶险,卢象升一马当先率军破敌,将农民军逼至山崖,农民军用冷箭射伤卢象升额头,卢象升抹着满脸血提刀带头冲锋,终把这股农民军击溃,此役大破农民军数万人。

    此战得胜后,卢象升有了一个绰号“卢阎王”

    听了刘国能得话,蝎子块拓养坤也说道:“******,****的那卢象升就是个疯子,谁碰见谁倒霉。”

    卢象升的玩命和天雄军的悍勇,让他也是胆寒。

    崇祯六年在sx冷水村的战斗,拓养坤也参加了,卢象升率天雄军不要命的冲杀,杀得尸横遍野。此战得胜后,这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被命名为“天雄军”。

    看了两人一眼,高迎祥笑着道:“两位兄弟说的不错,卢阎王是不好斗,但是我们作战失利,也需要找个地方修整补充一段时间,也利再战,hn这里饥民多,有利于我们扩充兵力,等我们实力再恢复一些,就去别处发展。”

    听了他的话,闯塌天和蝎子块仔细想了想,感觉有道理,也就没再说话。

    南阳古称宛,位于hn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初设置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南阳已成为全国八大都会之一,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

    大明总理六省军务大臣的剿匪行辕就设置在此。

    这天中午,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正站在墙壁上挂着的地图边沉思,此人身材削廋挺拔,皮肤白皙,五官端正,浓黑的眉毛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闪射着睿智的光芒。

    “这高迎祥到底躲在那里呢?”他自言自语着。

第六十四章 高迎祥兵败() 
此人就是大明总理六省军务大臣卢象升。

    卢象升,大明南直隶常13州宜兴人,字建斗,号九台。汉族,明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祖父为知县,父为秀才。

    他幼时潜心经史,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后任大名知府。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军入关,兵逼京师(今bj他募兵万人入卫。次年,进右参政,受命整治大名(今属hb广平(今hb永年)、顺德(今hb邢台)三府兵备,所部号称“天雄军”。

    崇祯六年起,他开始参与镇压高迎祥、李自成等部农民起义军,他虽然是江南的文人,但喜习骑射,天赋异禀,有超人的武艺。

    他善于驭下,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冲锋陷阵。士兵愿意替他效死力,农民军称卢象升为“卢阎王”,一遇到他就赶紧避开。崇祯九年九月,卢象升出任宣大总督、练兵御清。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1639年1月)在巨鹿(今属hb同清军激战时阵亡。时年三十九岁,死后追赠兵部尚书,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清朝追谥“忠肃”。

    一个中年文士走了进来,此人穿一件蓝色的长衫,头戴方巾,脚穿布鞋,身材修长,文质彬彬,眉清目秀,一脸的正气。

    他关心的看了卢象升一眼,轻声道:“大人,你别太辛苦了,可要注意休息啊,千万不能累垮了身子,中原的流寇还等着你去围剿呢。”

    此中年文士是卢象升的幕僚杨廷麟。

    杨廷麟,jx清江人,明末抗清英雄。字伯祥,崇祯四年进士,其性勤学好古,闻名翰林,与黄道周、倪鸿宝并以文章节义名天下,称为“三翰林”。1646年清兵陷城,赴水死。

    廷麟曾上疏痛斥朝廷中主和的大臣。杨嗣昌恨他,谎称廷麟知兵,改授以兵部职方主事派到卢象升军为赞画。

    象升与廷麟一见如故,即令廷麟负责督运送军粮。

    “廷麟,我没事,身体壮着呢。”卢象升说着,站起身来,活动了几下手脚。

    “大人,据探马所探,流寇高迎祥部现正屯聚在登封的鲁山和南召山一带。”杨廷麟说着,递了一份探报过去。

    “哦?是吗?”卢象升赶快接过探报看了起来。

    高迎祥领导的农民军长期转战于sxnxgssxhnah等地。由于他领导的农民军实力最强,故被朝廷视之若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看完探报,他说道:“传祖宽将军来行辕听令。”

    “是。”传令兵答应着出去了。

    不久祖宽率三千关宁军为先锋,卢象升自己率天雄军随后,全军直扑鲁山和南召一带。

    祖宽带领3000名关宁兵,向鲁山出发。听说要向高迎祥的流寇发动攻击,关宁军人人摩拳擦掌,战斗情绪异常高昂。一天后,关宁军来到了离鲁山10里路的地方,探马报告高迎祥的部队,就在前面山坳扎下了营寨。

    祖宽听后,立即报告了卢象升,卢象升向部队下了急行军的命令。

    当天关宁军3000人马人衔枚,马包蹄,借着星光,来到附近,见高迎祥队伍的营帐黑压压的一大片,但是里面一点动静也没有,好像已经进入梦乡了。

    一挥手,祖宽带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