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皇帝听政。
议,皇帝和大臣之间讨论。
决,拍板做决定。
行,执行皇帝决定。
刚才,宗人府宗令岳乐启奏下五旗“献旗”一事,也就是“奏”的过程。现在,福临宣召一大批人近前,就是要进行下面的“听”和“议”的过程,进而“决议”,付诸“施行”。
为什么要让相关的人员分批进入太和门殿内呢?一则是因为会议室地方有限,还要顾及皇帝威仪,不可能一下子站进去一百多人,太挤太乱。这一点可不能用后世电视剧的固定模式,好像大群人都站在太和殿大殿之内,殿门一关就开始朝议,那是艺术加工,不现实。
二则,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可以确保皇帝决策过程中的相对保密。只需宣召相关人等参与相关议题,而不必广而告之。无关人等都站在几十米远的太和门殿外,甚至是御阶之下,只要说话的人有所注意,想听清楚皇帝和大臣如何讨论的细节是很困难的。
三则,一事一议,避免人多口杂无事生分胡扯淡,节约了时间。毕竟皇帝日理万机,一两个时辰好在大家“大讨论”上没必要。
四则,半露天讨论国是,是源于“天子受命于天”的理念,一切军国大事都要让上天知道自己的坦荡无私,因而不能龟缩在密不透风、不见天日的密室“私议”,必须“公论”。大臣站在半露天的门下议政,就是最好的“公论”。
“五位亲王郡王,你们为何齐齐上本,要朕亲领五旗呢?”福临故作姿态。
“启奏皇上,臣等辜负皇恩,治旗不利。尤其是下臣无能,骄纵舍弟星保,致使门下刁奴当天化日殴打皇子贝勒,愧不可当、罪不可赦,自请献旗!”显亲王富绶当先出班启奏,说的也是言辞凿凿、情真意切。
“你们几位呢?”福临没有发表议论,继续停留在“听”的阶段。
“臣等皆是治旗无方,不敢枉负皇恩,故而自愿献旗!”余下的几位亲王郡王异口同声。
“嗯,知道了。哪几位臣工如何看待此事是否可行?礼部先说。”福临作为会议主持人,将御门听政会议引入第三个阶段:“议”!
“奴才,礼部尚书恩格德,启。这满洲下五旗由皇上亲领,与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之‘五礼’,皆无不妥。”恩格德也不是白给,简单明了,结合自己分管工作的范畴,用了一个反证法:八旗一主,礼制方面没有任何障碍!
“户部?”福临继续问。
“奴才,户部尚书郎球,启。下五旗所辖田地、户籍、赋税、俸饷、财政等事宜,皆有定数备查,无他事。”郎球更是聪明,和礼部恩格德如出一辙,而且更加详细。
“兵部?”福临逐一问询。
“奴才,兵部尚书噶达浑,启。下五旗武职选授、处分及兵籍、军械、关禁、驿站等事,皆已成例,皇上亲领,并无不妥!”噶达浑早就是小玄烨和岳乐的“同党”一般,自然听他们说过此事的厉害,因而比前两位更加直接明了。
“好,礼制不悖,户民不乱,兵事不废,朕知道了。”福临及时总结,定了个调子。
“各位宗室议政王,你们呢?”皇上转而问道。
“臣等无异议!”几位宗室亲贵此时此刻,都倍儿明白皇上的用意,自然没有人站出来触霉头。
“朕知道了。你们几位里面有旗藉在下五旗的,可有说法?”
“奴才们恭请皇上亲领下五旗,以张满洲八旗威仪,奴才们也好尽心侍奉皇上!”几位顺治亲政后才得以“承恩”进入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亲王﹑郡王们,除去已经上本的五旗旗主之外,剩下的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好,宗亲同心,何难之有!”福临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宗人府呢?”
“宗人府无异议。皇室宗亲都已入八旗,皇上亲领八旗,并不涉及宗室人等旗藉变动。”岳乐没有说话,而是让手下的宗人府宗正开口。
“好,宗室血脉不受影响,大大的好事!尔等还有何附议?”福临准备“议决”此事了。
“儿臣启奏。”弘毅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有模有样的高声回报。
“讲。”福临很是专注的样子,虽然小玄烨的出班启奏不在他和岳乐的原定计划之内,不过,现如今的这位小儿子,任凭谁都不可以等闲视之了。
“下五旗旗主皆有题本,如今看来,在京师的各位议政王也都无异议,可京师之外呢,还请皇阿玛多加垂询才好。”弘毅娓娓道来。
“京师之外?……你是说……简郡王?”福临果然忘了这一处了!
简郡王济度,叔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第二子,天聪七年六月二十四日子时生,顺治八年闰二月封为简郡王,九月封为世子,九年十月议政,十一年十一月授定远大将军,现如今正在北海之滨的乌兰乌德驻守,暂代乌兰乌德章京一职。
他所在的镶蓝旗,旗主原本是他的父亲济尔哈朗。今年五月初八,老叔王济尔哈朗病逝之后,这旗主之位本应该传给他的“世子'1'”济度的。但那时的济度正统大军于塞外苦寒之地,为了稳定军心,更为了对付罗刹的大计,福临和岳乐就商定,暂时不告诉济度这一噩耗'2',而是令其弟、敏郡王勒度暂领一旗,等济度凯旋之时,再按制度让其承袭郑亲王爵位。到那时,旗主也是可以一并兼领的。
更为紧要的是,大将统军在外,家里却夺了人家旗主之位,这可是历任皇帝大大为人处世的一个大忌,玩大了就是逼着人家造反!经弘毅这么一提醒,顺治瞬间有些气馁,底下的几位旗主却都有些兴奋起来。眼见着情势就要有所变动了!
弘毅之所以留着这个重要的一环没有提醒福临或者岳乐,就是要留到这个时候,力挽狂澜来用的。于是,他继续说道:
“儿臣以为,为今之计,依旧不可将事情告知简郡王。一则,叔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亡故一事,本没告知济度,现在贸然告知,极北之地的军务也就前功尽弃。二则,旗主一事,乃是下五旗各家旗主共同商议而成,不可反复,免得乱了八旗根本。三则,我相信,敏郡王也不会为了这件事情就私自与塞外统兵大将私相授受、坏了朝政吧?”
“奴才没有将父王西去之事告知家兄,此时此刻,也绝没有就旗务一事与家兄济度有过通传,请皇上明察!”敏郡王勒度吓得立即下跪,连一直不断的轻轻咳嗽都省了,言简意赅、信誓旦旦的启奏。
“好!叔和硕郑亲王辛劳一生,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子嗣,朕亲如兄弟子侄一般,不会疏漏。至于简郡王济度,正在极北之地厉兵秣马,堪为众宗亲之楷模,他日得胜还朝,朕必当亲迎之。敏郡王,你近来身体欠安,也要好好将养,来日朕还有大用与你呀!”福临听闻,终于放下了心头忧虑,大大赞美了一番这哥两个。
只要现在能够稳住各家旗主,等到济度回来,光是操持丧仪就够他忙活一阵了,旗务琐事能不能够顾得上还是一问呢!
“皇阿玛,儿臣以为,这八旗共主,与我朝祖宗家法,本无异议。”弘毅继续。
“玄烨可详细说来。”福临准许自己的儿子开讲,好让底下几位听个清楚明白。
“是!自本朝太祖肇建八旗制度以来,八旗虽然分隶,互不统属,但八旗却共推一旗之主为八旗之共主。太祖时,太宗领正白旗,与正红旗代善、镶红旗岳托、镶白旗杜度、正蓝旗莽古尔泰和镶蓝旗阿敏,就立誓共尊太祖皇帝为八旗共主。及太宗皇帝即位,下五旗更是如此。”弘毅讲了一段历史,先用铁的事实堵住所有人的嘴巴。
“但,共主并不是一主,依旧是下五旗五主在自己旗内各自为政。随着我大清入关、一统天下,这‘共主非一主’的模式,却已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了。”
“可,皇上,太祖太宗的定制不可擅变呀!”终于有人按耐不住,抓住一个看似合理的“疏漏”,当场试图翻案。
弘毅回头一看,果然是镶红旗旗主、平郡王罗科铎,看来他的内心还是不甘!
其实,本贝勒爷就等你这句话了!
'1'世子,周代时,天子、诸侯的嫡子称“世子”。开始的时候世子只是个称谓,儿子都是世子,后来,演变成册封,也就是后来说的储君,就是继承父亲的嫡长子。济尔哈朗嫡长子为富尔敦,悫厚世子。天聪7年05月13日巳时生。顺治8年04月20日午时卒,年18岁,无子女。于是济尔哈朗第二子济度才于顺治八年九月封为世子。
'2'正史也是如此安排的。《清史稿》记载:简纯亲王济度,济尔哈朗第二子。初封简郡王。富尔敦卒,封世子。十一年十一月,命为定远大将军,率师讨郑成功。十二年九月,次福州。久之,进次泉州。十三年六月,成功将黄梧、苏明、郑纯自海澄来降,移军次漳州。俄,成功犯福州,遣梅勒额真阿克善等赴援,击败之,斩二百馀级。复击斩其将林祖兰等,夺其舟十有四。又分军攻惠安、闽安、漳浦,获舟数百,斩二千馀级。【十四年三月,师还,上遣大臣迎劳卢沟桥,始闻郑献亲王之丧,令入就丧次,上临其第慰谕之。】五月,袭爵,改号简亲王。十七年,薨。
第七十四章——终于摆平了()
御门之下的弘毅望着刚刚带头反对的平郡王罗科铎,故意愣了一下,给足了这位“堂侄”五味翻腾的时间,直到在他的脸上如愿看到了忐忑不安的神情,这才用奶声奶气的婴儿音笑起来:
“哈哈!平郡王,你虽然辈分低,但你可是年长于我的,怎么这么浅显的道理都没有参悟明白呢?要知道——祖宗之法不可擅变,但绝不是一成不变!”
说完这句,一身金黄色的多罗贝勒玄烨,不慌不忙的先向宝座之上的明黄色皇上施礼,这叫充分展示,展示自己今日第一次盛装穿着的皇子服饰,也让所有人看得清楚明白,明黄色和金黄色的色谱差距有多细微,您要仔细瞧了,瞧见一大一小两个人是多么的相似!
而后,弘毅再一次回过身来,冲着一身石青色郡王服饰的平郡王罗科铎行礼,这叫先礼后兵。
贵为郡王的罗科铎,却不敢经受自己“堂叔”的这一拜,尽管这位堂叔不过两岁,也还是仅仅一个多罗贝勒而已。
“多罗贝勒不必客套,朝议之时,只有君臣之份,没有官职之别、亲疏之分。”罗科铎移步闪在一旁,神情却有些愤愤然,连带着态度上也有些得理不饶人的架势。
“玄烨此拜,并非拜您郡王爵位,也非拜您年长之尊,拜的,却是爱新觉罗家族对太祖太宗圣训的至孝至亲!”弘毅没有不悦,反而更加谦恭有礼。
“这……本王就更不敢受此一礼了。”平郡王罗科铎没有好意思把话说明白:他是皇太极大哥、代善一脉的曾孙,而大清皇位自从太宗开始就是皇太极一脉了,要说太祖圣训,那是他们所有人的爷爷太爷爷辈。可要是牵强到太宗圣训的话,他这“旁系”可不如人家“正枝儿”说得孔武有力。
其实,罗科铎此言的弦外之音,是想挑拨非皇太极一脉的宗室、觉罗抱成团,疏远皇太极一系,进而对皇帝亲领下五旗的事情产生反感,同情自己。
“帝系一脉,自古使然。但我满清皇室,却与历朝历代有所不同。自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规定亲王以下宗室皆束金黄带,以示身份,故称黄带子。何为宗室?诸位王爷大臣自然比我这个小孩子更清楚,我太祖太宗皇帝,皆以显祖宣皇帝'1'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而以其叔伯弟兄之子孙为觉罗。”弘毅稍一停顿,看到各位宗亲大臣皆是频频点头,这才接着往下说。
“可见,太祖太宗并没有因为显祖皇帝子嗣众多而独尊本枝,当今皇上、我皇阿玛也没有因为帝系一脉枝繁叶茂而改弦更张,还是沿用太祖太宗定制,对诸位宗室亲贵以黄带子之荣推崇之。即便是觉罗红带子,依然是我爱新觉罗家的中流砥柱,各位觉罗,依然是我爱新觉罗玄烨的至亲至爱,就连皇阿玛,也须臾不曾疏远过。”
弘毅还没说完,福临首先在上面点头首肯,一众宗室亲贵、觉罗宗亲的,也是大为赞叹。谁在这个时候表现出哪怕一丝丝否定的意思,那就是活腻歪了!
“假使现在平郡王就要将和硕兄礼亲王一脉疏远与帝室,那么,千秋万代之后的大清,难道让那时候的大清皇帝去做真的孤家寡人不成?”弘毅这句话可是在开炮,炮轰所有自以为和帝室一脉渐行渐远的三代、四代王爷贝勒、宗室觉罗的小命!
“哈哈,所以说,罗科铎,你的谦让实在是过虑了。”福临作为会议主持人,最懂得在对的时候利用发言人最有利的话语。眼见小玄烨诛心之语已经出现,赶紧趁着底下那些远枝的兄弟子侄下跪表态之前,给这个小小的辩论定了调子。
这一下,福临、玄烨父子二人的一唱一和,弄得平郡王罗科铎忙不迭叩头请罪。下五旗旗主中,只有敏郡王勒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堂侄、叔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之第三子,不是努~尔哈赤子孙后代。其它的四旗可都是正儿八经太祖皇帝的直系后代。这时候还要是矫情,就太说不过去了。
“哈哈,你还是赶紧起来,和玄烨来给朕议一议这祖宗之法变得变不得吧。”青年皇帝在议政这个环节里,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敏感警觉,没有让议题跑偏太远。
“嗻!奴才恭听皇二子高论!”平郡王罗科铎再次端正态度,爬起来退到一旁,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儿臣遵旨,也请各位王公大臣海涵玄烨聒噪!”弘毅抖擞精神,再次走到朝堂之中。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世间万物,本就没有什么一成不变。假使非要一成不变,现在恐怕还是三皇五帝的公天下吧!也轮不到大清朝来奉天承运、代天治民了!”弘毅上来先拿本朝受命于天说事儿,答案自然是一群频频点头的顶戴花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