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啬夫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啬夫记-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裴度深吸一口气,确认他没有开玩笑,犹豫了一秒钟,一咬牙,也撕破了脸皮,连连点了其中三四个人的名字,话音落下后,如狼似虎的捕快们便一拥而上,直接将这些被点名的考核官从躺椅上叉起来抬了出去!

    整个正殿鸦雀无声,剩下的考核官们脸色精彩极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裴度和于梁居然玩真的……刹那间,心中还存在的些许侥幸心理荡然无存。

    “各位,我再问你们一遍,关于春闱的考题……”,于梁轻声哼了哼,将众人注意力拉回来,再意味深长的问道,话音还未落,这些吓破胆的考核官们纷纷摇头道,“但凭大人做主!”

    于梁顿时笑了,对他们如此知趣的态度还算满意,当然,他知道哪怕现在用强势手段敲定了题目,日后这些考核官们缓过劲来后,肯定会和宁王派系的人疯狂反扑,毕竟他今日的手段可不大地道。

    所以必须让这些人口服……心也服,哪怕不服,也没有反驳的法子。

    “……这春闱既然是已才取士,最终还是要落到书本上来,依我看,还是从先贤典籍中选题目好了。”,于梁环视周围一眼,突然说出了一句让众人都大跌眼镜的话。

    这小子特么脑子进水了么?既然最终还是要从典籍中去题目,那干嘛绕了那么大一个弯子?!

    考核官们纷纷在肚中诽谤于梁的乖张,当然,若他们仔细观察的话,肯定能发现,这小子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狡猾的异色。

    “各位大人觉得这意见如何?”,于梁面无表情的淡淡问道,得到的自然是一片点头,他又道,“那么,咱们就去典籍存放最多的地方翻阅一下,集思广益如何?”

    考核官们面面相觑,觉得这提议也无可厚非,春闱考题的制定本来就需要大量的阅读书籍工作,从浩瀚的字中精挑细选,最终才得到最精妙的题目来。

    “很好,既然诸位都同意我的意见,那么,咱们现在就去崇馆。”,于梁这才咧咧嘴,晒然笑道。

    崇馆?!

    一时间,考核官们都愕然起来,他们分明记得,那地方不是才被大火烧了一遍么?

    “目前咱们大唐,存放典籍最多的地方就是崇馆,既然你们都同意要从典籍中找题目,还有比这个地方更好的选择么?”

    这话顿时让考核官们被哽的不轻,他们哪里还不知道中了于梁的圈套,面面相觑后,期期艾艾的反驳道,“可是,那崇馆被火烧……”

    “咳咳,我要更正你的说法,被火烧的,并不是崇馆,而是其中一座叫做典楼的地方……崇馆那么大,区区一座典楼只能算九牛一毛,剩下的典籍也足够咱们找出题目了不是?”

    于梁丝毫没有给他们反应的机会,脸色突然阴沉道,“莫非你们两次点头同意的动作,都在戏耍我不成?”

    “……”,没有任何人敢回话,就算不怕触于梁的霉头,那这些饱读诗书的考核官们脸皮也没有厚到食言而肥的程度。

    “既然你们都没有异议,那咱们就这么定了……咳咳,鉴于诸位身体似乎不大好,似乎我们将崇馆的藏书搬到这里来参考比较好?”

    于梁不想再跟他们废话,直接了当的说道,“咱们定下题目之后,若诸位觉得不妥,可以送报皇上定夺,如何?”

第321章 揣摩上意的艺术() 
这已经是于梁最大让步,也是给考核官们最后一次台阶下,若他们还不识趣的话,他不介意将这些人都送去跟张贤之作伴。

    不过这一次,考核官们都学乖了,或者是感受到了于梁的诚意,又或者是被刚才捕快们杀气腾腾的动作镇住,总之顿了片刻之后,纷纷点头同意了下来。

    接下来的事情便简单得多,于梁吩咐尉迟子弟和捕快们一起充当苦力,花了小半个时辰从崇馆那边搬来了十几箩筐的典籍,只是这些典籍没有一本跟儒家学术有关,全部都是农林牧渔,占星相面之类的杂书。

    “不好意思,那典楼失火,将什么四书五经之类的烧了个干净,咱们赶时间,就凑活着这些用呗。”

    于梁微笑着解释了一句,浑然不管考核官们怪异的脸色,颔首道,“其实这些杂书也是有大学问的,比如我就觉得,问问那些士子们,春耕播种之类的事更加贴近民生来着。”

    “……”,考核官们又是一阵沉默,对于梁天马行空的做派彻底无语,不过眼下对方摆明了要另辟奇径,他们自然只能顺着这个方向来,反正最后还要皇上去定夺,就算出了岔子,他们也可以将责任推到于梁身上去。

    就这样,考核官们一言不发的将杂书全部摊开,打起精神哗啦啦的翻了起来,足足用了大半天的功夫,才勉强将题目选出了十几道……毫无疑问,这是他们选题最为艰难的一次。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事,毕竟这些考核官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一辈子跟书本打交道,哪怕就是一坨屎都能找出闪光点来,真正让他们无语的,还是于梁。

    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恶心”的人……像只苍蝇一般在耳边嗡嗡嗡了几个时辰,几乎每一道考题都被他“点评”过。

    考核官们本来就强撑着病体,再被于梁这么一唠叨,只觉得眼前那密密麻麻的字跟蝌蚪一样乱动,险些晕了过去,最后每个人都是在匮乏和疲惫不堪中浑浑噩噩的按照于梁的意思修改了好几遍题目,这才让这喋喋不休的小子满意。

    “呵呵,这次定考题的工作完成的非常圆满,我在此谢谢各位了。”

    当然,与他们相反的是,于梁不仅丝毫没有疲惫感,甚至还容光焕发红光满面,跟吃了迈炫一样。

    他手上拿着这次敲定好的试题,上面有每个考核官的亲笔签字,跟正式上报的奏折差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经过他的“不懈努力”,这上面列举的试题,让他非常满意。

    于梁相信,不久之后的春闱现场上,有很多士子会感受到这世界上满满的恶意。

    “……我看诸位的确需要休息了,那咱们就长话短说,你们谁要跟着我一起将这东西送进宫里给陛下呈阅?”

    于梁又笑着问道,没有任何人回答,他微微一咧嘴,眨眼道,“那么就由我辛苦一点,亲自跑一趟呗?”

    说罢也不待众人开口,朝着裴度使了个眼色,两人带着尉迟子弟和捕快扬长而出,只留下快要累到昏死过去的考核官们……

    离开明礼殿后,于梁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笑声极尽张狂,听得裴度都起了鸡皮疙瘩。

    “这次咱们的好处要捞足了。”,于梁抖了抖手上的纸卷,朝着裴度眨眼道,“你不妨想想,该怎么好好运用这东西……不要告诉我,你没什么需要提拔的心腹。”

    裴度森然,小心看了看周围才皱眉道,“你的意思是,可以将这些题目泄露出去?且不说这做法非常担风险,而且这些试题也不是绝密的,咱们可以告诉外人,明礼殿中那些人也同样可以。”

    于梁晒然笑笑,摇头道,“纠正你两个错误,首先,我可没说将题目泄露出去,其次,谁告诉你这就是最终的题目的?”

    看着他诡异的眼神,裴度错愕的面颊都抽搐了,反问道,“那这上面的十几道题目……”

    “呵呵,你不妨好好看看这些题目。”,于梁见他还不明白,笑着将纸卷递了过去,裴度这才用心扫了几眼,顿时愣住。

    这些题目,完全是将各个不同的概念杂糅在一起,似是而非,完全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可言。

    比如,“如何让二百亩水田产生最大化经济效益”……那劳什子“经济效益”是个什么鬼,这特么要人如何回答?!

    “……你真打算将这东西呈报给陛下?”,裴度再看了看其他题目,以他大理寺卿的学历,看得跟读天书一样,无语的梗着脖子问道。

    “当然,否则我干嘛要费尽心思,让那些人心甘情愿的将名字签在上面?就是要服众!”,于梁理所当然的点点头,顿了顿,见裴度分明不相信的样子,这才诡异的眨眨眼道,“当然,这些题目我相信陛下也是看不懂的,所以咱们得翻译一下。”

    于梁笑着指了指纸卷,晒然道,“比如,我们换个说法,如何让二百亩水田种出最多的粮食,这你总能理解了?”

    裴度这才似有所悟,当然,也仅仅领悟了一半……他才不相信于梁费了这么多的功夫,仅仅是玩字游戏那么简单,这些题目背后的深意多半是自己不能理解的。

    “陛下之所以将春闱的事交给我,首先便是不想让宁王派系的人再得势,这个是大前提。”

    于梁笑着将卷纸收起来,莞尔笑道,“不过咱们做事,肯定要做得越漂亮越好,在满足大前提的基础上,弄些锦上添花的结果才能让陛下真正满意。”

    这种官场心理学古今通用,上司若是定下了六十分算及格标准的话,那么下属当真比划个六十分交差,实际上是要挨板子的……

    “这些题目跟你说的锦上添花……有什么必然联系么?”

    裴度再多悟了几分,连连点头,有几分好奇和求教的心理问道……跟于梁待在一起越久,他发现学到的东西越多。

    “那是当然!你不要忘了,大唐开科考取士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第322章 卖个好价() 
于梁突然肃穆起脸色,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地方,“要管理好这片土地,光靠死读书的呆子是不行的,真正的学问也从书本上学不来,一流的人才,一定得秉持入世的态度,没有在社会上摸排滚打过,一辈子都难成大器。”

    这是他两世为人的经验之谈,说的鞭辟入里,裴度听得极为专注,半响后才讷讷问道,“你想通过春闱,录取你说的这种人才?”

    “嘿嘿,你太高看这些新兵蛋子了……在我眼里,他们都是雏儿,现在根本配不上人才的称号。”

    于梁晒然一笑,毫不客气的驳回了他的话,或许在大唐本土人眼中,觉得苦读寒窗十载便是满腹经纶的高才,不过在于梁眼中,这些人的阅历说不定还不如后世初中生好使……

    “总之,这次取士,我会玩出很多新花样的。”,于梁想了想自己的计划,怕是说出来能将裴度惊讶得眼珠子都瞪出来,干脆卖了个关子,捶了捶对方的肩膀,不再多话。

    裴度亲自陪同于梁到了内宫外面,只不过为了避嫌,很快便告辞而去,于梁在宫墙外等了一炷香的时间,便有太监来通传,让他进去。

    在宫中侍卫的带领下,于梁径直来到一处僻静的书房,抬眼便看到了皇帝正襟危坐在书桌旁,正目不转睛的批阅着奏折。

    这古代帝王若是认真起来,其实还是蛮辛苦的……看了看皇帝身旁已经堆放了二尺来高的奏折,足足不下数十份之多,于梁嘴角多少闪过一丝敬意。

    “进来。”,不过这位皇帝还是在百忙之中抬头看了于梁一眼,淡淡吩咐道。

    于梁领命,轻手轻脚的走进去,拿着纸卷并不说话,等皇帝将手头这份奏折批示完成后,这才笑道,“陛下,春闱的考题都在这里,请陛下过目。”

    “哦?这过程还算顺利么?”,皇帝搁下手中毛笔,淡淡问道。

    呃,这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么?敢说你没让影卫的人打探情报!

    于梁肚子里诽谤几句,表面上却恭敬的将具体细节陈述一遍,皇帝面无表情的听着,半响没有动弹,于梁知道他在思考,莞尔一笑,轻轻上前将纸卷摊开在桌子上,再退到一边静静等着。

    “……都按你的意思办,我只要结果。”

    出乎他意料的是,皇帝并没有看那张卷纸,反而顺手将之合上,原封不动的还给了于梁,唯一不同的,便是在卷纸上面盖上了自己的金印!

    这样一来,春闱的考题便货真价实的名正言顺,完全按照于梁的心思完成了!

    “谢陛下,臣必定不辱使命,一定会网罗天下最好的人才供陛下驱驰!”,于梁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皇帝表达了对自己的信任,随即投桃报李,以前所未有的严肃口吻重重保证。

    “先别急着表忠心,我知道你不喜欢那一套虚招子,同样,我也不喜欢。”,皇帝嘴角闪过一丝笑意,摇摇头让于梁接下来的话咽了回去。

    两人之间并不是普通的君臣关系,更像是某种聊得来的朋友……当然,如何把握其中的分寸,却是让于梁警惕的事,似乎与帝王交“朋友”的人,历史上就没几个好下场的。

    “你先前向我汇报火灾的事,提到了一个人的名字,叫做上官羿……似乎你想给他一个恩科的名额?”,皇帝轻轻敲着桌面,平静的问道。

    “是,陛下,这是臣的一点私心。”,于梁直言不讳的承认下来,他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上官羿的来历身份,并没有半点掺假。

    这种以权谋私的行为实属大逆不道,不过于梁相信眼前这高高在上的帝王不会跟自己计较……只要理由够充分的话。

    所以于梁很快的解释起来,他上前一步,轻声道,“陛下,这次参与春闱的各地士子名额是固定,按照两榜进士一共取六十人计算,录取比例大概在六分之一左右。”

    他顿了顿,又沉声道,“想必陛下也知道,这些士子早就来到长安城活动关系,其中很大一部分都选择的投靠对象可是……”

    皇帝脸色阴霾了三分,打断他的话头淡淡道,“……好了,你不用给我解释这么多,说说你的想法。”

    于梁莞尔一笑,晒然道,“很简单,按照臣的意思,这些投机取巧的士子,一个都不录用!”

    皇帝眼神中利芒一闪即逝,轻哼一声道,“你是怕剔除了那些士子后,剩下的人还不够塞满两榜进士的名单……哼哼。”

    聪明人说话不用事无巨细,皇帝自然知道于梁口中的“投机取巧”士子指的是立场站在了宁王派系的那一批,这些人的名字,他也不想看到出现在进士的榜单上……不过他更加知道,这些士子的占据的数额是多么庞大。

    所以于梁的心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