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64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崛起1644- 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如今却被俄满联军以人数优势逼迫至此,别说史德威,全军将士心中,都憋着一股无名之火。

    如今后方有了援兵保障,史德威决定放手一搏,一雪之前的耻辱。

    而且根据他的猜测,俄满联军有可能经过上午的战斗后,下午再次增加兵力。

    史德威索性也懒得与对方慢慢斗法了,直接一口气投入全部兵力,争取打对方一个猝不及防。

    相比于俄满联军,此时的史德威,更像是一个想要进行最后一搏的赌徒。。。。。。。。。。。

    下午的战斗,居庸关那绵延五公里的城墙上,史德威一次性投入了包括警卫营在内,共计九千三百多名士兵,居庸关城楼上的指挥部,仅剩部分文职人员,甚至连一名警卫员都没有看见。

    而俄满联军的兵力部署,也如史德威之前所料的那般再次增兵,一开始就投入了五万兵力,在总兵力上已然过半。

    只可惜,俄满联军不清楚史德威的布局,人家之前以五千多兵力,便成功抵挡住了四万大军的猛攻,如今俄满联军才增加区区万人,而史德威却是一口气增加了四千多人。

    双方刚一接触,俄满联军就吃了一个暗亏,仅第一轮进攻,就被雨点般的子弹给赶了回去。

    由于败得太快,很多地方的联军士兵,还没有冲锋到燧发枪的射程范围之内,所以除了自身损失了五百多名士兵之外,明军基本没有任何损失。

    “明军这是疯了吗?按照这规模,差不多应该是他们全部的兵力了!”清军统帅郑亲王济尔哈朗,脸色铁青地看着前方战场。

    刚才他还在沙俄人面前夸下海口,说明军兵力有限,只需要再增加一万大军,便可在天黑之前登上长城。

    只要在长城上站稳了脚跟,也就意味着不出半日时间,俄满联军就能彻底攻破居庸关了。

    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打脸,郑亲王济尔哈朗夸下海口没多久,俄满联军也才发起首轮冲锋,便遭遇了明军的猛烈抵抗,先头部队连长城脚下都没抵达,就灰溜溜地撤了回来。

    “王爷,您确定这座关城的守军只有一万人?”沙俄主将也是一脸疑惑。

    “千真万确,当年我们虽然从北京撤离,但还是安排了不少眼线在京城周边地区的。由于明军抽调主力进入蒙古草原,以至于张家口、居庸关等地兵力空虚。不得已之下,史德威这才将驻留北京的军队,调往这两地接替防务。如今北京城内,除了五千守军,便没有多少军队了,就算是有援军过来,那也只能是张家口方向的援军,而且这些援军都不是骑兵,最快也要明天早上才能赶到。如我所料不差,这城墙上的明军,应该是居庸关内全部兵力了。”一旁的清军副都统,爱新觉罗·汉岱,赶紧出言解释道。

    爱新觉罗·汉岱,原本与阿济格还有多铎,关系都十分密切,甚至可以说是这两人的心腹。

    如今阿济格与多铎双双失势,作为心腹的汉岱,也只能另谋出路了。

    然而要想被孝庄这个精明的女人重用,手上没有什么筹码,那几乎难以实现。

    好在当年摄政王多尔衮从京城撤离之际,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反攻大明,除了在北京留下足够眼线之外,更是特意在居庸关外,布置了后手。

    而作为当时清军后勤部门的大管家,汉岱便是这些后手的主要负责人。。。。。。。。。。

    当年明军大举北伐,多尔衮知道大势已去,但心里却充满了不甘,于是他将从各地搜刮的财物,运往山海关,企图将这些财物转移出关外(最终被明军登陆部队截获)。

    除了财物之外,多尔衮还命令汉岱,将近六百余门各式火炮,运至居庸关外,找了一处隐蔽位置,就地掩埋。

    因为不熟悉明军的战术,加上明军那次北伐,曾多次动用了海军陆战队,实施千里奔袭,所以为避免撤退时被明军咬上,清军的撤离属于轻骑简从,而且多尔衮还启用了一条,就连大部分当地蒙古人也不知晓的秘密通道。

    清军常年盘踞关外,当时唯一能阻挡他们入关的,就是这万里长城。

    所以当时的清军探子,几乎将所有可以隐蔽入关的道路,都探查得一清二楚了。

    利用隐蔽通道偷袭大明边关,是当初满清八旗惯用的手段,其中最有名的一次,就是“己巳之变”。

    当初皇太极也是被袁崇焕逼的没办法,这才启用了一条秘密通道,率数十万清兵绕道蒙古,以避开劲敌袁崇焕的防区,最终突防成功,导致京师大乱,甚至袁崇焕之死,也与那次“己巳之变”脱不了干系。

    而这次,爱新觉罗·汉岱为了取得孝庄的信任,同样想故技重施,他从京城的探子传来的信息得知,京畿地区防卫空虚,居庸关仅有一万守军,于是他理所当然的,将主意打在了居庸关上。

    在汉岱看来,这次就算是老天爷都站在他这一边,居庸关不仅有一条隐秘通道,可以避过如今蒙古境内的明军主力,更重要的一点是,攻城所需要的重炮,就埋藏在居庸关外不远处。

    十万大军,只需要轻骑简从,在前期保持足够隐蔽,一旦进入隐秘通道后,此次偷袭计划,便算是成功了一大半。

    而且最终的结果也证明,汉岱的计划很成功,直到大军来到居庸关外二十里处,居庸关的明军这才发现俄满联军的踪迹。

    眼看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汉岱当然不允许沙俄人,在这个时候,质疑自己的情报能力。

    “汉岱将军,你想多了,我并非怀疑什么,只是听说之前你们与大明军队打了不少大仗,想必也应该明白,任何一支强大的军队,都不可能在开战的第一天,便投入所有军队。除非对面的主将是傻子,或者是个疯子。但从你给的情报来看,对方是一名以防守著称的将领,显然不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而且从上午的战斗不难看出,这名将军的指挥能力,还是十分强大的。”沙俄主将说道。

    嘴上虽说没有怀疑对方的情报能力,但心里却对此嗤之以鼻。

    既然你们的情报能力如此强大,那为何直到明军正式宣战,你们才发现对方已经不知不觉在西北地区,囤积了二十万大军?

    既然情报能力如此强大,那为何直到明军正式宣战,你们才发现,明军京畿重地,早在半年前,便只剩下不到六万大军了(还有三万海军陆战队,前段时间以南下与南洋水师联合演练的名义,离开了天津,汉岱也是得知这一状况后,这才定下偷袭北京的计划)。

    沙俄主将甚至开始怀疑,所谓的联合演练,会不会是一个幌子,那三万大军根本没离开天津,又或者距离天津并不远,随时可以回援。

    而居庸关的守军,正是得知海军陆战队回援后,这才敢放心大胆地投入全部兵力。

    不得不说,沙俄主将的推演能力堪称一绝,仅凭史德威一反常态的表现,就推演出了不少,连清军情报部门都没能探查到的情报。

    史德威后面确实有援军,但不是那三万海军陆战队,而那三万海军陆战队,也没有南下参与联合演练,具体去向,估计这名沙俄主将,想破脑袋,也猜测不出。。。。。。。。。。

    “耶鲁木夫将军,你所说的这些不是没有道理,但也仅仅只是猜测。华夏有句名言: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如果对方的援军真的抵达了居庸关,您觉得以明军的性格,会如此轻易地暴露出来吗?在我看来,对方不过是在拖延时间罢了。”汉岱辩解道。

第235章援军抵达() 
在兵战中,“虚则实之”是指已方在处于不利形势时,要故意伪装成实力雄厚的样子,威慑对手,使其不敢贸然进攻,这是一种以假隐真、迷惑敌人的策略。

    三国中李儒献计董卓,让西凉兵白天大张旗鼓出城,而夜晚偃旗息鼓回城,从而给人一种军力强大的假象。这个例子就是“虚则实之”的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

    而“实则虚之”刚好相反,在自己兵力雄厚的情况下,故意做出兵力空虚的样子或露一些破绽,引诱敌人来攻从而上当的策略,即力量强大但故意伪装虚弱,借以麻痹对方。

    在汉岱看来,对方这是明知道有可能连一天都守不住,故意表现出后方有援军的样子,试图拖延时间。

    否则以明军那不肯吃亏的性格,既然一开始就已经“示弱”了,那么他们就会一直“示弱”下去,给予俄满联军一个“希望”,只要再多投入一点点兵力,就能拿下居庸关的“希望”。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上午还表现出兵力捉襟见肘,下午却一反常态直接展现出强大武力,好像生怕俄满联军不知道他们有了援军似的。

    “即使真有援军,估计也是从京城调来的最后五千守军,毕竟居庸关告破,京城那五千守军,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还不如调来这里,为后方争取更多时间。”汉岱的想法,竟然与戚红英的想法如出一辙。

    无论沙俄主将耶鲁木夫,还是满清大臣爱新觉罗·汉岱,他们的分析能力,都十分强大。

    可惜,无论任何分析,都只能根据现有情报来进行推演,也就是说,情报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了最终的分析结果,甚至是此次战役的结果。

    然而,戚红英的教导师,却从未出现在清军的情报系统里过,依靠一份错误的情报,耶鲁木夫与汉岱,就算是顶尖军事人才,也难以猜透居庸关内明军的做法。

    “想那么多干嘛?我倒觉得汉岱说得不错,对方就算有援军,想必也不会太多。而我们好不容易抵达了居庸关外,难不成要因为一个不确定的猜测,白白耽误这大好的进攻机会?”郑亲王济尔哈朗最终总结道。

    明军大举攻入蒙古,俄满联军在蒙古境内已经节节败退,如今是两军翻盘的唯一机会了,再不抓住,最终只能被明军一步步逼出蒙古。

    沙俄还好一点,毕竟没了蒙古,他们还有东欧大片国土,还有西伯利亚广大地区。

    可满清呢?

    以大明对满清的仇视程度,只要对方顺利拿下了蒙古大草原,等于直接从西面与南面,对满清实施了战略包围。

    东面是大海,清军无路可退。

    北面的西伯利亚是人家沙俄的土地,双方虽是盟军,可那也是在满清有一定实力的情况下,否则所谓的盟军,最终只能衍变成仆从军。

    清军为了此次偷袭计划,可谓是下足了血本,根本不会因为两人捕风捉影的猜测,从而放弃这次行动。

    “王爷说得没错,我们足足十万大军,难不成还被区区不足万人的明军给吓退吗?方才明军忽然增兵,确实打了我方一个措手不及,但只要我们能稳扎稳打,慢慢消耗明军实力,相信要不了多久,定能攻下这居庸关!”汉岱说道。

    “这样,命令刀斧手继续攀登城墙,但以佯攻为主,不可贪功冒进。另外,再增调一万火枪手,以射杀敌军有生力量为主。”济尔哈朗改变了战术。

    比拼人数优势,俄满联军还真不担心。

    城墙上的明军不足一万,济尔哈朗以四万火枪兵对明军一万,就算燧发枪的威力与射速均不及明军的“独撅枪”,但人数优势却能有效地弥补这一缺陷。

    若是俄满联军使用冷兵器,人海战术还真对明军起不了多大作用,当年第五师与关宁铁骑正面硬捍,就是以一敌五,并杀得关宁铁骑大败而归。

    而现在却不一样了,俄满联军不仅拥有人数优势,更是首次投入了全火器部队,加上人家的目的,不是前赴后继地强攻居庸关,而是避开了明军火炮以及手榴弹的攻击盲区,直接与城墙上的明军火枪兵进行对射。

    如此一来,明军还真拿对方没办法。

    “若对面明军是虚张声势,根本没有所谓的援军,那么相信以如此高强度的进攻频率,最多后半夜,我们便能拿下眼前的关卡。而如果明军确实有援军,相信夜幕降临之前,我们也能知晓援军的具体数目了。”汉岱明白济尔哈朗的意图。

    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

    无论明军是否有援军,俄满联军都不可能留给明军太多喘息时间。。。。。。。。。。

    下午的战斗,比上午更加激烈,明军有了援军,决定一雪前耻,给眼前的俄满联军一个深刻的教训。

    而俄满联军同样不甘示弱,直接投入近六万大军,轮番展开进攻。

    短短三个小时,史德威的第一师,再次损失了六百多士兵。

    俄满联军同样不好过,不断增加兵力,确实能形成更加强大的战斗力,可六万人进攻一条不足五公里宽的区域,相当于平均一米城墙,就有12人在发起进攻。

    如此密集的阵线,明军即使枪法再差,也总能蒙中一两个,何况是一支枪法精准的王牌部队。

    当戚红英率领教导师前锋,抵达居庸关时,清军的伤亡率已然高达7000余人(包括上午那3000多人)。

    “史司令,教导师一团,三团共计3107人,已先期抵达居庸关,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后续部队,除炮兵团外,最迟天黑之前,可全部抵达,请史司令布置战斗任务!”戚红英刚一入关,便直奔主题。

    教导师满编10536人,除了留守京城的一个连,剩下的人员,将分成三批陆续抵达居庸关,最晚的炮兵团,不出意外的话,也将于明天早上抵达。

    “教导师长途急行想必辛苦了,先原地休息两个小时再说,前线暂时还能应付。”史德威安排道。

    战斗到现在,俄满联军在这片区域,可投入的兵力数量已经达到了极限,也就是说对方继续增兵,非但不能起到多大作用,反而会因为人数太多施展不开,从而徒增伤亡。

    明军同样如此,如今城墙上的兵力,足以应对俄满联军的攻势,不需要教导师立刻顶上去。

    毕竟居庸关至少要坚守三天,明军得留出足够的预备役。

    “老实说,战况究竟如何了?”戚红英安排手下就地休整后,再次找到了史德威。

    由不得她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