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64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崛起1644-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巴图尔珲台吉说完,刀背一拍马腹,亲自领着最后的一万五千骑兵,杀向了前方战场。

    准葛尔部派出了最后的底牌,哥萨克骑兵也同样派出了最后一万生力军,双方终于进入了决战时刻。

    “大汗,给我五千人马,我来拦住他们,您负责主战场即可!”作为谋士的韩先生,主动请缨道。

    蒙古骑兵的目的是为了进入主战场收割,而哥萨克的生力军,自然是为了阻止对方进入主战场。

    “那就拜托先生了。”

    巴图尔珲台吉也不矫情,直接分出五千将士,交由对方指挥。

    以双方的战力对比,五千对一万,基本没有没有任何胜算,但要坚持一段时间,还是没问题的。

    而哥萨克人的生力军,此时不仅要阻挡蒙古人的生力军,同样还得阻拦之前便进入战场的蒙古骑兵,毕竟蒙古战马的体力如今还处于巅峰状态,这对已经在战场上鏖战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哥萨克骑兵而言,几乎所有蒙古骑兵,都是生力军。

    所以当一支五千人的蒙古骑兵,主动向其发起冲锋之时,这支万人队也只能展开还击。

    很快,韩先生领导的蒙古骑兵,与哥萨克骑兵刚一交锋,便出现了大量伤亡,仅仅一波对冲,便战死了近四百人,伤亡接近十分之一。

    形势看起来并不乐观。。。。。。。。。

    好在哥萨克骑兵之前撤回了两个兵团(一个兵团一万人),如今主战场上只剩下两万多人。

    而蒙古骑兵却在巴图尔珲台吉率领援军抵达之后,数量增加到了两万六千左右。

    一增一减之下,蒙古骑兵在人数上取得了优势,加上哥萨克骑兵长时间战斗,战马体力出现下滑。

    主战场方面,蒙古骑兵逐渐掌握了战场节奏。

    昔日,成吉思汗的部队,依靠一手骑射战术,征服了当初亚欧大陆几乎所有的军事强国。

    如今,这种荣光虽然早已退去,但蒙古人骨子里,还是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

    说白了,就是偏执。

    他们可以败给明朝,因为明朝是利用火器,才打败了他们。

    但绝不能败给哥萨克骑兵,因为只有蒙古人,才是这世上最强的骑兵!

    为了这份荣耀,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蒙古骑兵也在所不惜。

    这也是为什么,伤亡达到六成的蒙古骑兵,还能一直坚持到现在的根本原因。

    而哥萨克骑兵,也有他们自己的荣耀,他们本就为战而生,没有真正的国籍,也没有自己的国家(在沙俄只是以雇佣军的形势,借住在对方国土上而已)。

    这样的军队,一旦输掉了战争,不仅是输掉了属于他们的荣耀,更是输掉了一切。

    没有哪个国家,会出钱雇佣一支只会打败仗的军队,至少,在同等人数,并且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情况下,哥萨克骑兵,必须要战胜对手。。。。。。。。。。。。

    可惜,这场战斗持续的时间有些出乎哥萨克人的意料。

    他们胯下的战马,在开战初期,让他们占据了极大地优势。

    然而现在,却成为了哥萨克骑兵的弱点。

    哥萨克骑兵可不会什么骑射战术,唯一的对敌方法,就是利用锋利的弯刀,与敌人贴身肉搏。

    如果自己的战马,无法追上对方,那哥萨克人也是有力无处使。

    “不能继续下去了,让第二、第三兵团上吧。”

    战场形势对哥萨克骑兵越来越不利,哥萨克人终于没有之前那么淡定了。

    “可是。。。。。。。。。他们才刚休息不到二十分钟啊!要不,再休息十分钟吧,不然战马根本跑不了多久。”有将军担心道。

    若是完全停下来休息,二十多分钟,战马也差不多能恢复一半的体力了。

    但十多万骑兵的战斗,尸体太多,会影响战马的冲锋,尤其是蒙古骑兵还运用了骑射战术,其打斗的场地可见涵盖了多远的距离。

    不客气地说,如今所在地点,距离最初交战的地,差不多有二三十里之遥。

    所以哥萨克骑兵就算是休息,那也不过是将之前的快速冲锋,转变成了匀速慢行,一直吊在战场的后方,随时准备再次冲锋罢了。

    区区二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根本不够让战马再来几次冲锋的。

    “死了,就可以永远休息了,你是想看着对面的黄皮猴子,杀光我们的士兵吗?”

    巴图尔珲台吉有魄力拿人命争取时间,哥萨克骑兵,却不愿意忍受如此巨大的损失。。。。。。。。。。

第216章战前准备() 
当最后两万哥萨克骑兵也投进了战场,这场规模庞大的骑兵之战,结局再次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韩宝丰率领的阻击部队,无法拦截如此之多的哥萨克骑兵,不得已之下,只好撤回主战场。

    此时双方的兵力对比为:哥萨克骑兵四万三多人,蒙古骑兵剩余不到三万,从兵力损失方面来看,蒙古骑兵损失更为严重。

    好在哥萨克骑兵的战马,也大多都没能力再度爆发,加上蒙古骑兵越战越勇,孰强孰弱还真不好说。

    。。。。。。。。。。。。。

    随着时间推移,蒙古骑兵也开始显现出疲态。

    主要还是弓箭手,由于长时间开弓射箭,他们的手臂早已麻木,只能凭借本能,机械式地弯弓、搭箭、射击,至于瞄准。。。。。。。。。。战斗到了这个时候,没几个人能够做到专心瞄准,大多都是凭感觉将箭矢射出。

    哥萨克骑兵的劣势在于,无法进行远距离交战,为了消除这种被动局面,不少士兵直接拿军刀刺入战马臀部,以求刺激战马的潜力,短时间内获取一次惊人的冲刺速度。

    用于与蒙古骑兵拉近距离,好进行贴身肉搏。

    当然,这样做的后果很危险,战马受到刺激,容易发狂,不仅冲击敌方阵营,有时候还会打乱己方的冲锋阵型。

    作为一名骑兵,战马可以说是自己最忠实的战友,然而,哥萨克人却开始牺牲自己的战马,选择了最危险的战斗方式,不得不说,他们为了胜利,什么都能做得出来。

    能将哥萨克骑兵,逼到这个地步,蒙古骑兵即使这次战败,那也足以自豪了。

    战斗到现在,双方都用尽了全部手段,胜负的最终结果,或许就看谁先坚持不住。

    可惜,决定战争走向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主战场,巴图尔珲台吉与哥萨克骑兵斗了个旗鼓相当,周围的附属战场,却出现了一面倒的局面。

    由于巴图尔珲台吉的亲卫军,被哥萨克骑兵死死拖住,这让那些才归附不久的部落将领开始犹豫起来。。。。。。。。。。

    哥萨克骑兵搞屠杀,但满清却是一直在拉拢人心。

    前有哥萨克人的凶残震慑,后有满清的怀柔安抚,加上巴图尔珲台吉的亲卫军,在开战初期损失太过严重,终于导致了部分善于两边倒的部族将领,彻底倒向了俄满联军。

    阵前变节,这对任何一支军队的打击力度,都是致命的。

    俄满联军本就比巴图尔珲台吉的部族联盟军多出好几万,如今又有部族反水,即使巴图尔珲台吉在主战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准葛尔部族联盟的失败,也是无法避免了。

    “大汗,这一战我们输了,还是赶紧撤退吧,为我们蒙古诸部保留一些火种。”谋士韩宝丰对巴图尔珲台吉说道。

    之前为了拦截哥萨克骑兵,韩宝丰作为一名谋士,却主动领军冲杀在一线,身中数刀却死战不退,仅仅这份功绩,便值得巴图尔珲台吉将其视为心腹。

    他的话语,巴图尔珲台吉不得不慎重考虑。

    “可是,对方也坚持不了多久了,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啊!”巴图尔珲台吉有些犹豫。

    损失了这么多部下,巴图尔珲台吉不想报仇那是假的。

    “大汗!别再犹豫了,将士们箭壶中的箭矢已经不多,根本无法全灭这支部队。而且要不了多久,对方援军便会抵达,再不走就来不及了!”韩宝丰大声说道。

    别看蒙古骑兵,目前确实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但他们真正的杀手锏却只有弓箭。

    而如今大家伙的箭矢数量已经不多,哥萨克骑兵少说也还有三万五千余人。

    长时间弯弓搭箭,早已令蒙古骑兵的手臂发麻,可哥萨克骑兵除了战马体力不支外,士兵的战斗力还是十分强大的。

    一旦蒙古骑兵被对方靠近,那基本只有挨宰的份。

    战斗到现在韩宝丰同样也看到了哥萨克人的韧性,这是一支,即使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后退的军队。

    除非巴图尔珲台吉能率军将其彻底歼灭,否则根本别想通过大量伤亡比,迫使对方屈服。

    然而,对方援军即将抵达,蒙古骑兵已经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彻底剿灭这支军队了。。。。。。。。。。

    “可我们又能撤往哪里?这一战若是输了,那就真的无力回天了啊!”巴图尔珲台吉悲愤地说道。

    之前为了消耗哥萨克骑兵,巴图尔珲台吉足足填进去两万多人。

    这次败退,若下次在遇到哥萨克骑兵,他真不知道该拿什么去填了。

    “往南突围吧,去大明境内,我们如今的实力,已经无力威胁大明,相信对方应该会收留我们的。”韩宝丰说道。

    “往南突围?”巴图尔珲台吉若有所思。

    “没错,如果我们退入准葛尔地区,以对方的性格,为了引我们决战,定会再次大肆屠杀我们的子民。而朝大明方向突围,整个准葛尔境内,便没有多少抵抗势力,对方自然会明白,我们已经放弃了这片区域,也就没必要继续实施屠杀了。”韩宝丰分析道。

    “哎!只能这样了,传令下去,各部分散向南突围,能逃走多少算多少,我们最终在明朝肃州卫附近集合。”巴图尔珲台吉终于下达了命令。

    全军各自突围,不论主战场的巴图尔珲台吉亲卫军,还是其它战场的联盟军,只要还未投降俄满联军的部队,全部向明朝方向突围。

    战斗打到现在,算上战死以及投降的,如今还隶属准葛尔联盟的部队,仅剩四万多人,这一战等于直接耗掉了巴图尔珲台吉三分之二的实力。

    大势所趋,巴图尔珲台吉其实早在开战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个结局,毕竟就算他真的打败了此次俄满联军,但整个蒙古地区,还有将近二十万敌人。

    整个沙俄帝国,还有不下百万大军,巴图尔珲台吉除非能统一整个蒙古大草原,否则只是在做垂死挣扎罢了。

    失败,早在巴图尔珲台吉的意料之中,唯一的遗憾,或许便是没能与沙俄的哥萨克骑兵一决胜负吧。

    ——

    肃州卫乃是明朝西北边陲的一处卫所(距离后世酒泉市很近),也是目前明朝国防军,实际控制区域的最西边。

    最近几十年间,明朝先是将重心放在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后又与东北满清连番作战,早已无力控制新疆地区,就连赤金蒙古卫与哈密卫,都被当地少数民族占据。

    肃州卫还是之前巴图尔珲台吉企图劫掠大明西北地区,李定国派遣重兵进行驱逐的时候,顺势从当地少数民族部落手上夺回来的。

    如今俄满联军入侵蒙古,隐约还有染指大明的意思,所以李鸿飞借机说服国会,在肃州卫布下重兵。

    一旦大明决定介入蒙古事宜,这里便是明军的前进基地。

    而且,李鸿飞在这里布局,既能北上伐俄满,又能西进平吐鲁番,新疆与西藏这两地,李鸿飞也打算趁势一并纳入大明版图了。

    蒙古地区,已经被俄满联军搞得乌烟瘴气,明朝唯一要做的,就是大军北伐,武力收复这些地方。

    倒是新疆与西藏有些特殊,这里地广人稀,又是环境险恶的高原地区,对中原而言,基本没什么经济价值。

    好在也正式因为地广人稀,大明并非需要武力争夺,只要在边境布置重兵用以震慑,然后派遣间谍进入这两地,鼓动当地贵族势力,主动要求纳入大明版图。

    新疆与西藏,如今都属于奴隶制地区,大明只需要控制住这两地的贵族,让其从名义上成为大明的两大自治区,至于实际控制。。。。。。。。。。大明如今的中原地区都管理不过来,哪有那个闲工夫管这些地方?

    新疆、西藏包括蒙古跟西伯利亚,都是李鸿飞,留给后世华夏人的一份礼物。

    只有后世的人,才会明白土地的重要性,那时候即便发动战争打下了大量疆土,也无法获得国际上的承认,最后只能乖乖送还给对方。

    若不趁着现在侵占土地的“合法性”,为华夏民族多获取一点领土,那就真枉费了老天爷让其穿越的一番苦心了。。。。。。。。。。。

    科布多地区的这场骑兵之战,仅仅四天时间,便传入了北京城,由此可见,大明这两年给国安局的投入的经费有多丰厚。

    光是军用信鸽的培养,就足足投入了五百万华夏龙币,边关各卫所之间,但凡有紧急事态,皆用信鸽与八百里加急双重保险,其信息传递速度,远比之前快了不止一倍。

    而且一些机密信息,无论信鸽还是八百里加急,为了保证不被泄露出去,全都使用了加密处理。

    所谓的“加密”,就是李鸿飞利用后世的电台灵感,将信息内容,改用阿拉伯数字撰写,只有手上有密码本的国安局情报人员,才能书写与解读这其中的内容。

    旁人即使射下了信鸽,或者半路截杀了传信使者,也得不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言归正传,当李鸿飞得到这一战的消息后,紧急召见了国防部长李定国。

    “军队调动如何了?俄满联军可是已经灭掉了蒙古地区大多数武装力量,我们随时有可能越过边境,向沙俄宣战,到时候你可千万别给我掉链子啊!”李鸿飞开门见山。

    蒙古人死的死,逃的逃,如今还在蒙古大草原的,只剩下俄满联军,以及归附他们的蒙古诸部了。

    接下来,要么就是俄满联军入侵大明,要么就是大明主动出击,打入蒙古境内。

    “放心吧,多亏了国安二处的情报系统,早在一年前,我们就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