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很公平,我们已经将实力与决心都摆在了台面上,就看这些人是否识趣了。”李定国回答道。
“对了,西北那边最近可有消息传来?”李鸿飞忽然转移话题。
只要黄德功配合得好,国内局势短时间内就能彻底稳定,大规模战争是打不起来的,至于部分老顽固拼死抵抗。。。。。。。。。。这一年多以来,各地剿匪也杀了不少人,李鸿飞不介意将这些叛军当成土匪给灭了。
倒是西北地区比较微妙,李鸿飞有心打进大漠以绝后患,可却苦于没有骑兵,缺乏足够的进攻能力。
但若是不打,人家一直陈兵边界,你就得在这一地区保证足够的兵力优势,长此以往,这军费就够大明受的了。
毕竟为了提升军队的士气,保证士兵的战斗力,这战时的军费,可是平时的三倍。
而且西北地区本就贫瘠,粮食物资以前就是从中原大地运输,如今中原腹地都是千疮百孔,运往西北地区的军需,基本都是利用漕运,从南方起航,在转道黄河西进,几乎途经了大半个大明国土,光是转运途中的损耗就超过了五成。
为了保证十几万大军的正常物资供应,国防部批出了近二十万大军的粮食物资。
之前为了北伐,倒是储存了不少物资,这三五个月还不太要紧,长此以往,明军根本耗不起。
“想打,却打不了,戚志丰进入西北后,曾派遣一个师,想要试探对方的实力,结果人家在关外溜着这一个师,三天时间,足足跑了两百里地。有几次人家还集中兵力,实施快速分割绞杀战术,要不是戚家军基本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战阵防守能力比较强,这一个师非得被人家消耗殆尽。”李定国回答道。
西北地区,除了荒漠就是戈壁,极其适合骑兵作战,打得过就毫不留情,打不过则撒腿就跑,步兵带着火炮行军,速度太过缓慢,根本撵不上人家骑兵。
“哎!骑兵,我们大明,什么时候能有成建制的骑兵?不要多的,给我十万铁骑,定能踏平漠北,将蒙古地区,变成我大明的牧场!”李鸿飞感叹道。
骑兵自古以来,都是汉人最稀缺的兵种。
尽管之前几次大战,击退并俘虏了满清大量兵士,但俘获的战马数量还是十分稀少,八旗兵是“旗”,而不是“骑”,自从在南京一战失利后,满清对南方用兵时,基本很少使用骑兵。
加上明军火器太过凶猛,而为了对抗骑兵冲阵,大多都遵循射人先射马的原则,以至于不少俘获的战马,最终因为伤口感染而亡。
如今整个大明军中可用战马,不足五万匹,而且基本都装备在了后勤部队,用作物资运输。
“组建骑兵,并非有战马就行了,如今军中士兵,都善使火器,而骑兵的标准配备马刀与弓箭,我们的士兵短时间内很难熟悉操作。”李定国说道。
确实,明朝以往的骑兵,也曾装备过大量火器,但这些骑兵的作用,大多都不是在马上作战,而是仅仅作为一个交通与运载工具,一旦明军骑兵与敌方骑兵相遇,明军能采取的战术就是下马步战。
试问这样的军队,真能算得上骑兵吗?
充其量不过是一支机动能力较强的步兵罢了。
“步骑兵就步骑兵吧,至少保证机动能力,也算是制衡漠北的一大优势,另外我会责令各地武器研究所,尽快研发一款可供骑兵使用的火器,今后我大明军队,绝对不能像现在这般,在漠北地区受制于人!”李鸿飞说道。
以大明现如今的科研水平,研发一款单发骑枪,难度并不算多大。
骑射不如人,索性直接放弃,然后以火器进行弥补,弓箭再厉害,还能有火器的子弹凶猛?
真正的骑兵交锋,无论弓箭还是火器,最多也就能打出一轮齐射,之后便是贴身肉搏,像成吉思汗手下的骑兵那样放风筝打法,如今的漠北,还真没几个人能做到。
李鸿飞忽然想要组建骑兵,并不仅仅是因为巴图尔珲台吉这次在西北做出的动作,更多的还是沙皇俄国的出现,让李鸿飞有了争夺西伯利亚资源的打算。
如今的西伯利亚太广阔,城镇数量十分稀少,明军步兵再厉害,也没几坐城池可供他们进攻,要想吃下西伯利亚大片地区,关键还得靠骑兵。。。。。。。。。
西北地区,双方各自都有忌惮的东西,几次小规模交锋下来,互有胜负,如今依旧保持对峙局面。
倒是东北朵颜三卫地区的情报人员传来消息,特种部队圆满完成任务,不日就能将朱由崧的人头带回北京。
另外,由于一日之内,死了一名王爷跟三名辅政大臣,东北地区各部很快分崩离析,甚至有不少部落首领跟领兵将领,派信使前往大明边关,希望能再次归顺大明。
对此,李鸿飞命令二处的情报部门,先想办法拖住这些人,给对方点甜头,但不能现在就答应他们的归顺请求。
国内局势还没搞定,李鸿飞没精力管东北方面的事。
另外,他还得给阿济格吃颗“定心丸”,省的到时候明军进驻东北,直接将阿济格给吓到,不敢跟老毛子死磕了。
崇祯二十三年(公元1650年)五月初一,朱由检回京后,第一次从紫禁城移步至中南海举行朝会。
一帮心思细腻的官员都明白,今后的权力中心,将正式从紫禁城移至中南海,而那富丽堂皇充满威严的皇宫,将沦落为皇室象征,以及皇族居住之地。
这一日,位于中南海仙岛瀛台上,一座耗时大半年修建的国会大厦里,人头攒动。
朱由检居于首座,左右分别是李鸿飞的内阁成员,以及史可法的国会议员。
四周还有才从外地赶来不久的将军,再加上那些没有什么实权的王公贵族,可以说此次会议,包含了大明各个阶层的势力代表。
待所有人员到齐,朱由检终于开口说道:“朕即位以来,先北方干旱,中原大地,赤野千里,饿殍遍野,后闯贼肆虐,乱我河山,番邦蛮夷亦趁火抢劫,几欲令我大明两百八十年之江山毁于一旦,幸有贤相李梦回、史道邻(史可法字道邻)扶大厦于将倾,终令大明重回正轨。今,朕痛定思痛,为免重蹈覆辙,决定于全国之内,正式实施军、政、民全面变法维新,期间任何国策法令,皆由朕与内阁提名,国会投票决定,法令一经颁布,凡我大明子民,皆不得违背!”
朱由检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大致意思就是从他即位以来,出了一系列幺蛾子,差点整亡国。
同时也表扬了李鸿飞跟史可法,肯定了他们的功绩。
最后为了避免之前的事件再次发生,他决定实施全面改革。
前面一大堆,都没什么实际意义,关键是最后一段话,总算是正式确定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
“吾皇圣明!”群臣齐呼。
只有朱由检本人面无表情,估计此刻心里已经在滴血了。
“启禀圣上,既然要在全国实施变法维新,那颁布新的法典,则是第一要务。昔日江南地区变法维新,却由于《大明律》没能及时完善,不少法令与维新相冲,使得很多革新政策没法顺利实施。故而,臣恳请圣上与李相提名,由国会对新编纂的《大明律》进行投票,以便早日颁布实施。”朱由检的改革政策刚刚颁布,史可法就开始了第一项投票。
在场的人都不傻,新的《大明律》早就编纂完成,就连朱由检也看过了,如今拿出来投票,就是给《新大明律》一个正式露脸的机会。
“这《新大明律》编纂完成已经一个月之久了,想必大家也都看过了,如果在场之人没有异议,就开始投票表决吧。”朱由检说道。
既然都到了这一步,那就索性大气一点。
待朱由检问完,等了大约一分钟,见没人提出异议,一名主持会议的小太监,这才扯着嗓子大声说道:“所有国会成员请注意,下面进行不记名投票,你们每位桌上都备有纸张,赞成颁布《新大明律》的,请打√,反对的则打×,弃权的什么都不用填。”
进行不记名投票,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投票结果公平公正,否则以国会中那些没有实权的平民代表,很容易遭受威胁,从而做出违背意愿的选择。
只有进行不记名投票,无论投什么,都不会有人事后找你麻烦。
此举不仅保护了国会的投票者,也能给他们极大地工作以及监督热情,哪怕是如今权势滔天的李鸿飞,只要决策不符合国家利益,国会就敢投票进行反对。
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有不同的质疑声,这样才会令国家的决策者,时刻保持警醒,不敢肆意妄为。
能进入大明权力中枢的国会成员并不多,各行各业的代表,加上各州府的议员代表,总人数为361人,所以从开始投票到收集结果,最后直到公布,也仅仅花费了半个时辰左右。
结果不出所料,361人,全部赞成,没有一人反对,也没有一人弃权。
《新大明律》是变法维新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没人傻到这点面子都不给,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套新的律法,原本就是他们国会成员共同商议编纂的,这个时候,就是走个过场罢了,谁会傻到反对自己当成制定的规则?
“既然国会全票通过,那么我以大明皇帝的身份宣布,《新大明律》即日起,正是实施!”朱由检最后大声宣布。
第191章裁军()
以往的改革,虽有圣旨明文规定,但却没有多大法律约束力,部分地方官员真要阳奉阴违,朝廷也拿他们没办法。
说到底,当初的圣旨只是进行了大致规划,一些与原《大明律》相冲突的地方,大部分怕麻烦的官员,都选择性予以忽视,以至于变法进行了五年,大部分州府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而《新大明律》的全票通过并即刻实施,预示着大明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变法维新,翻开了新的篇章。
从今往后,再有官员阳奉阴违,那么一个玩忽职守之罪是免不了的。
“现在进行第二项议题,关于。。。。。。。。。。”
很快,解决完《大明律》,议会便开始接下来的几个议题,有战后重建、经济发展、教育改革、科学研究。。。。。。。。。。。甚至还有关于再度开海下西洋的议题。
这些议题,都是李鸿飞的内阁进行提名,并由内阁派出专人进行讲解,甚至还会解答国会议员提出的异议,直到最终没人再提出异议,或者大家心里都有数后,这才进行投票表决。
一开始,朱由检兴趣乏乏,毕竟他如今相当于一个“傀儡”,即便能上朝,那也不过是作为李鸿飞的传声筒,最后决定权,还不都由李鸿飞说了算?
可随着几轮议题过后,朱由检开始陷入了深思中。。。。。。。。。。
朱由检发现这个朝堂,似乎并非李鸿飞一个人说了算,除了第一项关于《新大明律》的提案,没有任何议员反对外,之后每一项提议,或多或少都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尤其是关于朝廷向民间资本借钱开海下西洋的提案,刚一抛出来,就引发了激烈的反对声。
原本开海下西洋不算什么,关键是朝廷竟然需要为此借钱建造水师战船,这让不少议员感觉太丢脸了。
尽管史可法事先与国会成员沟通过,但别忘了,如今在场的,还有半数来自其余州府的议员代表,别的时间或许不行,但今天他们同样有投票表决权。
加上朝廷的开海政策,目前只能惠及沿海几坐城市,对内陆的经济发展还没那么明显,不少议员看不到其中前景也很正常。
甚至有些内陆州府的议员觉得,沿海已经比较富裕了,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内地经济,才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哪怕是向民间资本贷款,那也应该用于扶植千疮百孔的北方地区,而不是将这笔巨款,拿去打水漂。
没错,不少外省赶来的议员,觉得朝廷花费巨资打造庞大舰队,这完全就是打水漂。
甚至有人拿西北地区的局势说事,认为蒸汽战舰再厉害,也不能开进西北大漠中与蒙古骑兵交战,与其借钱造舰,还不如多造几门火炮来得实在。
要不是最后史可法承诺,会从贷款之中,调拨一千万两白银,用于内地经济建设,这项朝廷借贷议案,今天很可能被否定。
当然,这只是一个案例,并不能说明什么,毕竟贷款一事,朝中大部分官员还是赞同的,就算今天没能通过这项提议,等各省议员都离开后,隔段时间还是能再次进行提案的。
关键在于,朱由检从中看出了“游戏规则”,以后的大明政治体系,将是一个少数服从多数的体系,议员们的任何决策,都是以他们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为先。
他没想到,仅仅半年时间,李鸿飞就真的将传说中的政治体系拿出来了,而且在手握无上权力之际,竟然主动“放权”,弄出一个可以处处束缚自己的国会。
这得需要什么样的魄力,才能在无上权力面前,保持如此理智的态度。
“或许,将大明交给他,真能保证朱家子孙千秋万世长盛不衰。”朱由检开始佩服起李鸿飞来。
就在朱由检陷入沉思之际,李鸿飞再次开口道:“下面进行今天最后一项提案:关于大明国防军全面改组,与裁军、强军的具体实施方案。首先,有请国防部长李定国,宣读军制改革提案!”
李鸿飞话音一落,整个大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随后,李定国站立,拿出一叠文书,开始大声宣读国防部起草的军制改革内容。
该来的始终会来,一众前来旁听的军队将领,赶紧竖起耳朵,瞪大眼睛,生怕错过任何一丝细节。
然而,待李定国讲述完毕,又过了约莫一盏茶时间,却始终没人开口。
因为大家都在努力消化刚刚的内容,虽然坊间早有各种各样的传闻,但在座的将领,没想到李鸿飞行事如此果断。
这完全就是一刀切,没有任何缓和余地,要么从,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