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时文垚却忽然问道:“父亲,还有一事儿子不明,为何要将几个叔叔或兄弟也送到五城学堂读书,而不是继续留在皇家学堂?”
========
感谢书友一剑68的打赏。
有关于‘五人墓碑记’事件的观念是本人原创,若是有类同的,真的是纯属巧合。
第1241章 真正的学校——宗室子弟为何去五城学堂()
这时文垚却忽然问道:“父亲,还有一事儿子不明,为何要将几个叔叔或兄弟也送到五城学堂读书,而不是继续留在皇家学堂?”
听到文垚的话,众人纷纷转过头,用责备的目光看向他。‘嫂子/娘亲好不容易让气氛轻松些,你干嘛要问这样严肃的问题?’
可文垚看到他们的目光后却十分诧异。文垚与他们不同,他不是熙瑶姐妹的儿子,平日里很少在坤宁宫与熙瑶在一起吃饭,听到熙瑶的话后众人都轻松了些,可他却丝毫感觉不到轻松,反而更加紧张,为了舒缓紧张之情他才问出了这个问题。
允熥也没想不到文垚的心理,所以此时心中对他略微有些责备之意。不过既然文垚问了出来,他自然会回答。“文垚,父亲要送到五城学堂读书的宗室子弟,都是不会加封为亲王之人。”
“他们既然不会被加封为亲王,也就不会成为一国之君,未来要么混吃等死要么辅佐父亲或各藩国之君。”
“也就是说,他们将来对大明或藩国的用处与父亲要在五成学堂培养之人的用处一样,朕所要教授给他们的东西,也与要教授给你们的东西不同。所以父亲要将他们送到五城学堂读书。”
“这,”文垚也想过缘故,但从来没有想到是这个缘故。不仅是他,在场所有人,包括熙瑶在内都十分惊讶。
“为何自古以来太子要单独教导,而非与其它皇子一般受教?就是因为太子身为储君,未来的国君,要学的东西与一般的皇子不同。有许多治国之术只能传授给太子。”
“本朝与之前历朝历代有不同之处。父亲加封了许多亲王为藩王,他们虽然不会统辖如同大明本土这般大的土地、这般多的人口,但也要学治国之术,所以父亲要将所有亲王或世子留下,与你们一起上学。”
“瑶儿,夫君之所以一直没有重建詹事府,也是因此。既然太子与藩王都要学习治国之术,那让他与诸位亲王一同学习便好,何必为他单独设立詹事府?不过夫君可以让皇家学堂的诸位先生任命詹事府的官职。”
不过虽然他这样说,可允熥不设立詹事府还有另外一个缘故。设立詹事府任命官员,太子就会有自己的班底。若是如同允熥这般当太孙没几年就要当皇帝,有自己的班底当然是好事;可对于文垣来说,有自己的班底未必是好事。
允熥今年才二十多岁,即使按照大明正常死亡的皇帝的平均寿命也能活过五十岁,这就意味着文垣要当三十多年太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班底慢慢的就会与允熥任用的大臣产生矛盾,有可能导致为太子与皇帝之间的矛盾。历史上几次废太子事件,比如戾太子事件和胤礽事件,和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在父子或兄弟矛盾激化的过程中都少不了双方亲信大臣的矛盾加剧。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允熥干脆就不为文垣设立班底大臣。
对熙瑶说完那句话,他又转过头来,对允煕、文垣、文垚、文圻等人说道:“你们将来都要成为一国之君,需要懂得治国之术。可有些东西,是做大臣的难以教导你们的,所以从今年开始,兄长要亲自教导你们这些东西。”
“当然,你们也可自学。司马光所编的资治通鉴,就是非常适宜用于自学的书。若是你们能将资治通鉴从头到尾都看懂了,不需兄长来教也可。”
“知道了,皇兄/父亲。”他们纷纷答应。
允熥又说了几句,问他们可还有其它问题。众人纷纷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其它问题了。允熥遂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好好用饭。适才兄长与你们说了这许多事情,你们回去后要多想想。尤其是你允煕,你今年已经十五岁了,说不准哪一日兄长觉得哪一块地方需要封一个藩国,就将你封过去。在你正式封藩前一定要认真学习。”
“是皇兄,弟弟一定认真学习。”允煕脸上现出高兴的神采,答应道。
“嗯。”允熥点点头,不再说话,开始认真用饭。其他人也重新端起饭碗吃起来。
适才他们已经吃了五六分饱,又吃了一会儿就都吃饱了。允熥刚才说的事情对他们影响甚大,谁都没有多少心情再闲聊,所以允煕、昀蕴、昀芷纷纷告辞离去,允熥也没有挽留。
“允煕,今日天色已晚,你就在宫里歇息一夜吧。正好你母妃也想你了,去你母妃的寝殿歇息。你原来所住的殿阁还都保持着原样,丝毫没有动过。”
“弟弟谢皇兄了。”允煕笑道。
允熥又与他说了几句话,命宦官送他去母妃的寝殿。
“父亲,儿子也向父亲请辞。”待允煕姐弟都走了,文垚也上前要告辞。
“你也回去吧。父亲多着几个下人护送你回去。”允熥说了一句,之后双手放在他的肩膀上,盯着他的眼睛说道:“文垚,你是父亲的长子,将来父亲一定会封一个天府之土给你。你可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父亲的期望。”
“你母妃虽然一心对你好,可她毕竟限于见识,对你的有些教诲未必真的对你有好处,你一定要学会鉴别。”
“你虽然与文垣、文圻不是一母所生,但在父亲的心目中,你与文圻并无不同。你一定不能妄自菲薄以为父亲如何如何。也一定要亲近你的两个弟弟。”
“皇后身为你的母后,又有文垣,不会想着害你。父亲今日让你在坤宁宫一同用饭,就是希望你能亲近你的两个弟弟,拉近你与你母后。”
允熥说了许多,最后对他说道:“总之,文垚,你记得,父亲所吩咐你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你一定要听从父亲的话。”
“是,父亲。”
记住网址:
第1241章 真正的学校——宗室子弟为何去五城学堂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1242章 真正的学校——课程设置()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洪武元年,为讲明道德经济之学,设国子监以期大用。先帝时设六堂诸生之制,凡通《四书》未通经者,居正义、崇志、广业。一年半以上,文理条畅者,升修道、诚心。又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乃升率性。升至率性,乃积分。是以其学制四年。然今国子监监生所学日益繁杂,……,监生恐力有所不怠。朕察之,是以定制:自即日起,国子监监生学制定为七年,钦此。”
“不错,”允熥说道:“不需再改了,就这样在圣旨上誊抄一遍,朕盖印就下发。”
“是,陛下。”陈继答应一声,说道:“那臣这就退下拟旨。”
“慢!”允熥忽然说道:“朕还有一事要吩咐爱卿。”
“是,陛下。”陈继觉得有些奇怪。今日初五是休沐日不必上朝,他刚入宫就见到魏国公徐晖祖等人在外面等着了,打了个招呼知道是昨日陛下出宫去五城学堂的时候叫他们前来的,也已经通报陛下,陛下有何事要先吩咐自己?
不过他当然马上就知道了。“陈卿,朕要任命你为五城学堂的司务长,替朕管理五城学堂的日常庶务。”允熥说道。
“陛下,五城学堂的学生都是勋贵子弟且年纪幼小,臣恐怕难以管束他们;而且臣从未掌管过学校,难以管好。所以臣请求陛下任命他人替陛下分忧。”陈继听到允熥的话后顿了顿说道。
允熥听了陈继的话先是在心里一阵感慨。虽然五城学堂刚刚设立还不到一日,可该知道的人都已经知道了,也很快明白这个学校的学生只要自己或家人不作死一定前途无量。现在正是和他们交好的时候,可馅饼落到陈继头上他竟然还避之唯恐不及。
不过正因如此,允熥才会任用他当这个司务长。若是一个一心经营的人入职五城学堂,难保不会因为钻营扰乱了学堂风气。
“陈卿你不必推脱。五城学堂虽都是勋贵子弟,但有朕在,他们绝不敢不听你的话;若是真有人不听管束,你报给朕,朕绝不轻饶了。”
“至于你之前从未掌管过学校,这也无妨。五城学堂与国子监和讲武堂都不相同,掌管的方式也完全不同,就算你从前掌管过学校也没多大用处。”
“陛下,臣以为,曾为塾师者更适宜为五城学堂司务长。臣并未当过塾师,所以并不适宜。臣举荐格致院院正杨士奇或曾教导太子殿下的栾伟,担任五城学堂司务长。”陈继继续推脱。
“杨士奇掌管的格致院也是朕十分看重的衙门,一时也找不到合适之人顶替;至于栾伟,朕也不瞒你,他没有为官的本事,就在宫里教导幼童。”允熥道。
“陛下,即使如此,杨舍人曾为塾师,胡舍人曾为县学教喻,都比臣更加适合。”陈继仍然推脱。
“杨翥和胡俨都不适合掌管学校。陈继,你也不必推脱了。朕实话与你说,五城学堂极为重要,朕必须选一性格方正之人担任司务长。杨翥与胡俨性子都略有些圆滑,当不了。朕身边现在信得过,又无其它要紧差事的人只有你了。”允熥非常直接的说道。
“等你去了五城学堂担任司务长,朕倒是能够将你现在的差事交给他们二人。”
“既然陛下如此信任臣,臣必定替陛下掌管好五城学堂之庶务。”听到允熥这样说,陈继也就不再推脱,躬身答应。
“这才对。”允熥笑着说了一句,随即又道:“陈卿,坐到朕的身旁来,朕先大略交待你差事。”
陈继答应一声,坐到他身旁。他开始认真吩咐起来。
“陈继,现下先生们还都没有到任,是以朕先吩咐学堂里的司务让他们每日习武,读四书与《史记》。不过朕与你说一说要教授他们的东西。”
“首先自然是道德教导。德为学之先,人无德熟为人?朕不求将他们教导成圣人,但也必须是品德高尚之人。”
允熥虽然反对儒家发展到现在的唯道德论,可并不反对儒家认为道德很重要的观点。道德是做人做事的标准,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并在生活中自觉自我地约束着我们。假如没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类就很难是美好的,甚至就是一个动物世界,人们也就无理性无智慧可言。道德的驱使才建立了人类的和谐社会;道德的要求才有了社会群众团体组织;道德的体现,使人们自尊自重自爱;是道德的鞭策,营造人与人的生活空间。一个不懂得道德和没有道德的人是可怕的。无论老子、孔子亦或墨子等人,都对道德十分重视。
不仅中国如此,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苏格拉底就提出了‘道德即知识’的观念,成为后世整个欧洲哲学界有关于道德观点的基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概念也是西方国家最先提出,中国引进后添加上了‘美劳’而已。
不过,“道德的教导却不是专门开设一门课程,让他们读历代先贤的书就能教好的。以朕来看,自从孟子之后,历代大儒在道德教导上都走入歧途。”
允熥毫不客气的贬斥了历代大儒,又赶在陈继说话前抢到:“道德是什么,道德是做人的标准。从书中读取的内容毕竟是空洞的,让人难以明晰的见识到。可自从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道德教导大多是让学生读取先贤的文字,所以朕说历代大儒在道德教导上都走入歧途。”
“其实孔圣人的道德教导就非常好。由《论语》可得,孔子甚少直接向学生灌输一种想法,而是对某件事与学生进行讨论,通过不断的问答启发学生,让学生们自己发现这种想法自然而然的接受。”
朕觉得,孔子的教导所用之方法就非常适宜,在五城学堂也要采用这种法子来教导学生。陈继,你虽只是司务长,但道德教导之事朕就交给你了。”
“请陛下明示。”陈继虽然觉得允熥说的有道理,可他从未进行过这种道德教育,对此没有把握。
“五城学堂虽然只有三十多名学生,但每日也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若是发生了较大的事情,你不仅要对涉及的学生进行处置或鼓励,还要召开全体学生大会,明白的告诉所有学生为何会如此处置,在道德的根据。若是涉及到哪一条校规,就向学生们解释这条校规为何会这样制定。总之,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和处置缘故都向学生们解释清楚,也借此告诉学生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道德教导。”
允熥的这个方法来自于《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不知道你们是否从头到尾看过《哈利波特》系列的某一部电影,注意过其中邓布利多校长的几次讲话。在允熥看来,每次邓布利多对全体学生的讲话都是一次极好的道德教育。尤其是其中第四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结尾时的讲话,不管别人怎么看,即使明知是个电影,前世的允熥也极受感染。
说过德育后允熥说起了智育。“开设的课程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教导他们读书的课程。因他们年纪还小,朕开设的课程不多。首先自然是读经。四书五经是极好的,其中除了《周易》太过深奥、《左传》乃是史书单独分列外,其余四书三经都要读。”
“其二是读史。都市以明智,所以一定要读史书。不过同因他们年纪较小,就先不读太过深奥的,一年级先让他们读《史记》,其余的之后再读。”
“陛下,臣以为,《史记》虽然文采极好,又是我华夏第一部通史,可不适合年纪幼小之人读。”陈继提建议道。
“那爱卿以为应当让他们读何书?”
“臣以为,不如让他们读《左传》。《左传》是华夏第一部史书,而且文字简明易懂,又是五经之一,正与读经相合。”
“既然如此那就先让他们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