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开永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踢开永乐- 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是和我很熟的人,我怎么可能不尽心尽力?不必说谢字。”朱贤彩道。

    二人寒暄几句,龙屏儿又道:“你说我们会得到陛下的接见,我看你……”

    可是她话还没有说完,忽然军医所的营寨门口响起了中气十足的通传声:“殿下驾到。”

    “靖江王殿下过来干什么?”朱贤彩惊讶的脱口而出。随即对龙屏儿说道:“有空再聊,我先救治伤者去了。”说完就朝着给伤患搭建的帐篷走了过去。

    龙屏儿张了张嘴似乎想要留下她,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她转身来到营帐门口,等朱贤彩走进后离开。

    朱赞仪没有注意到她。此次征战征调的蛮夷众多,军中有几个女子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他只扫了一眼,就径直走进去。

    曹游击马上跑过来行礼道:“属下见过殿下。”

    “嗯,”朱赞仪答应一声,扫视了现场一遍,问道:“现在营中伤患一共有多少人?”

    “启禀殿下,现在军医所内诊治的伤患有七千六百多人。”曹游击答道。

    “怎么会这么多人?”朱赞仪有些惊讶。他不记得这段日子有这么多人受伤。

    “许多都是之前攻打南定城时受了重伤的人。这些人大多伤筋动骨,少说得在病床上待三个月。”

    朱赞仪没有再对此说什么,随意挑了一间帐篷就走了进去,开始慰问起伤患来。

    他来看望伤患是林育容建议的。他对朱赞仪说道:“殿下,殿下身为一军统帅,应当对将士们好一些。属下听闻古之名将,皆对部下将士甚好,殿下当效仿之。”

    “孤该怎么做?”朱赞仪问道。他自觉已经对士兵们很不错了。

    “殿下应该去军医所探望受伤的将士。《战国策》记载先秦名将白起为受伤的将士吮脓,即使现在有专门的军医诊治他们,殿下也应去看一看。”

    听到白起为将士吮脓的时候他正在吃饭,好悬没吐出去,但看着面前的美味佳肴也没心情吃饭了。但林育容的建议倒没有错误,他也就从善如流,来军医所看望伤患。

    他连续探望了两座帐篷里的受伤将士,来到第三座帐篷的时候,走进去就感觉这座帐篷的气氛与前两座不同,仔细看了一遍,发觉将士们不仅精气神更好,包裹所用的月白色布也更加干净,一看就是换得更加勤快。

    “这间帐篷的军医不错。”朱赞仪开口赞到:“十分精细,对将士们也更加用心。”

    “启禀殿下,这间帐篷看护的军医就是整间军医所医术最好的几个人之一,从雲南临安府教化三部司来的女子,名叫朱贝杉的。前些日子徐景昌徐同知的伤也是由她诊治的。”曹游击忙说道。

    “一个姑娘?”朱赞仪好奇起来。虽然西南蛮夷女子地位不低,但医术如此高明就很奇怪了。蛮夷的医术比不上汉人,其它几个医术高明的人可都是汉人,她从哪里学来的这一身的医术?

    “宣这个叫做朱贝杉的姑娘过来,孤要见她一面。”朱赞仪吩咐道。

    “是,殿下。”曹游击答应一声,转身出了帐篷,去寻找朱贤彩。

    朱贤彩此时正在另外一个他负责的帐篷给将士看病呢,忽然听到朱赞仪要召见她的消息,当时手就是一抖,正巧手里拿着针要给面前的人针灸,这下子针就扎进了他的血管,血就从针扎出来的孔流了出来;针可能还碰到了神经,这人当时就惨叫一声,脸上全是汗水。

    被这一声惊叫惊醒的朱贤彩马上拿出一小嘬棉花,小心翼翼的盖在伤口处,将针拔了出来,又撒了些止血的药在上面。

    曹游击看她将这一切都处置妥当后才说道:“就算是殿下召见你,你也不必这样激动。快随我去见殿下,已经耽误了这么一会儿,别让殿下等的不耐烦。”

    朱贤彩将针收好,沉默片刻,才从椅子上站起来,对他说道:“属下知晓了,这就跟随大人去面见殿下。”

    她当然不愿意去见朱赞仪。三年多前她从北平来到雲南的时候还路过了桂林见到了他。虽说女大十八变,她现在的样貌与三年多前已经不太一样了,可仍旧害怕朱赞仪认出她来。

    但她也不能推脱,只能抱着侥幸的心思跟着曹游击走。

    ‘说不准赞仪已经不认得我了。还是把心放下。哎,早知道就不表现的这样出挑了,泯然于众人肯定不会得到他的召见。但看到这么多为了大明受伤的将士,总觉得自己要做点儿什么,也算是为父亲做的孽恕罪。说起来,教化三部司的人应该知晓我的医术高明,很容易显现出来,他们建议我来当军医,目的到底是什么?’她最后开始琢磨龙上登的目的来。

    可还没等她琢磨出什么,已经来到了刚才那个帐篷,曹游击掀开帐篷刚要说话,忽然愣了一愣,问道:“殿下呢?”

    “殿下忽然接到了急报,回去了。”一个正在帐篷内的医务兵说道。

    “这,”曹游击‘这’了一下,随即垂头丧气的对朱贤彩说道:“靖江王殿下已经走了。你回去吧。”

    朱贤彩松了口气,可随即又疑惑起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赞仪匆忙赶回去?’

第880章 是急是缓() 
能让朱赞仪放下视察军医所匆忙赶回去的事情,当然是大事。而此时,这样的大事只能是这件。

    “什么?你说胡季犛已经被生擒了?”朱赞仪得到消息后不敢置信地对面前的传令兵说道。

    “殿下,这是何荣何将军的书信。”传令兵马上将一个盒子举到朱赞仪面前。

    朱赞仪接过盒子,拆开把信拿出来看了看,随即不可置信的说道:“竟然真的被生擒了?还是这么,这么巧合的情形?”

    顿了顿,待将这个消息消化后,他又说道:“快,咱们赶快回去。”然后马上带着跟随而来的人走出帐篷,在门口与曹游击简单说几句话,又扫了一眼朱贤彩,就快步离开了军医所。

    返回计划当做以后王府或者王宫的府邸后,他马上召集众人。待大家都来了,他说道:“现在胡季犛已经被生擒,安南之战马上就要结束,孤该如何做?”

    在场大多数人一开始没明白他的意思。既然已经生擒胡季犛,马上将此事奏报给陛下和张温,同时晓瑜仍旧没有投降的安南文武百官此事以招降他们,不降的干掉就完了呗,有什么好商议的?

    朱赞仪见他们的表情懵懂,很不满意,刚要说话,忽然见有一人好像是在使眼色,于是对他们说道:“是孤糊涂了,诸位将士退下吧。”

    在场众人更加糊涂,总觉得他刚才话里有话。但既然朱赞仪这样说了,他们也不能打听到底怎么回事,躬身退下。

    可有一人的动作却十分缓慢,落在了最后。并且这人等其他人都出去后竟然停住了脚步,转过头对朱赞仪说道:“殿下。”

    “陈爱卿刚才可明白了孤的话?”朱赞仪问道。

    “启禀殿下,臣听明白了。”被称为陈爱卿的人说道。

    这人名叫陈洽,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洪武年间,因擅长书法被推荐授予兵科给事中。曾奉命阅军,人只要从他眼前一过便能记下来。有的人再来一次,定会被他斥退。朱元璋嘉奖他的才能,赐予金织衣。后为父守丧。建业二年因茹瑺推荐,被召回担任文选司郎中。

    允熥对于历史上大明丢掉安南的经过不是很熟悉,但好像其中一个理由是派到安南的官员都差不多是流放过去的,要么贪污腐败要么拉人屎不干人事,使得当地的百姓非常不满从而造反。

    所以他对派到安南的官员非常重视,尤其是右相,身为文官之首更要慎之又慎。经过反复筛选,他觉得陈洽这个人很有操守,又懂得变通,现在品级又不高不会觉得自己被贬镝了,于是派他来安南担任右相。

    此时朱赞仪听他说道:“臣以为,殿下应当马上下令,在整个安南搜寻陈朝后人,并且告知安南百姓,我大明此来就是为伸张正义、为陈朝复仇,现在胡季犛父子已被生擒,即将遣往大明由陛下处置,正当扶立陈朝后人为王。”

    朱赞仪刚才那番话的意思其实是:现在仗马上就要打完了,孤该如何顺理成章的当这个国君。但大多数人都没有听明白,只有陈洽听懂了,留下来提出自己的见解。

    “虽然陈朝末帝近支已经被胡季犛屠戮一空,但臣料必有仍存于世的陈朝远支。他们听闻大明不负从前的话语,定然会有人会从隐匿之地走出,想要当这个安南国君。”

    “至于之后,就看殿下是急是缓了。若是愿意缓慢行事,殿下当挑选一愚钝之人为国君,将其余诸人软禁在南定,其中聪慧或孔武有力的人应当立刻处死。”

    “同时请陛下下旨:为扶保陈朝江山,让殿下留在安南辅佐陈朝君王。殿下之后就效仿魏武(曹操)扶保汉献帝的旧事,掌控朝堂。”

    “在这过程中必然有之前怀疑大明用意隐匿未出的陈朝后裔跳出来反对殿下,殿下当以陈朝的名义讨伐他们,待平定叛乱后,再寻找理由顺理成章的废除陈朝的王位,即位为王。”

    “若是要急切行事,那就妥善招待从隐匿之地出来的陈朝宗室,待差不多大多数尚存于世的陈朝宗室都前来后,将他们软禁,逼他们自称见到殿下后身觉自己比不得殿下,愿意让贤以殿下为君。”

    说到这里,陈洽又忙解释道:“臣并未以为殿下比不得陈朝宗室,只是陈朝宗室定然不会心甘情愿承认这一点,所以说逼迫他们。”

    “但殿下切不可马上答应,应当立刻推绝。但应当将王妃娘娘接来安南,举行大婚,并在安南广而告之,让安南士绅百姓知晓王妃乃是陈朝郡主。”

    “之后定然会有安南当地的士绅百姓上书请求殿下为君,殿下仍要拒绝,但却要做为君的事情,任命提拔官吏,对从中原前来的官员与安南本地的官员平等以待。”

    “待当地的士绅百姓三请之后,殿下却不过他们的请求,才决意接受。挑选一黄道吉日,正式为君王。”

    “依照常理来讲,急切行事应当比缓慢行事要简单,只是难度较大而已;额孤怎么听着,你这个急切的做法比缓慢行事还要复杂?”朱赞仪听罢,问道。

    “殿下,在说道效仿魏武扶保陈朝君王的时候,臣并未细说,可这个过程其实十分复杂,绝非一两句话能够带过的。整本《三国志》或《资治通鉴》中三国这一段,大半的内容都是魏武‘奉天子以令不臣’。”陈洽答道。

    朱赞仪顿了顿,又问:“陈爱卿,你以为,应当急切行事还是缓慢行事?”

    “殿下,急切有急切的好处,缓行有缓行的好处,臣不敢代替殿下做出决断。”陈洽毫不迟疑,马上说道。

    朱赞仪听了这话也不再说话,在这间阁子内走来走去,时而低下头去看着脚下,时而抬起头来看向窗外,走了很长时间。

    陈洽站直身子侍立在一旁,目不斜视紧盯着窗框,一言不发。

    也不知过了多久,朱赞仪停下脚步,说道:“孤已经有决断了。”

第881章 一件藏头露尾的事情() 
“殿下其意如何?”听到朱赞仪的话,陈洽马上接道。

    “孤以为,此事宜急不宜缓,所以决定急切行事,三五个月内将此事办妥。”朱赞仪道。

    “谨遵殿下命令。臣这就下去操办此事。”陈洽马上说道。

    “爱卿就不好奇为何孤会想着要急切行事?”朱赞仪忽然问道。

    “此乃殿下的决断,臣岂敢置喙?”陈洽答应一句,见朱赞仪没有再说什么,又与他商议了几句细节,躬身退下。

    陈洽没有接他的话茬,让朱赞仪感觉有些无趣,他转过身看向窗外,盯着北面说道:“不过升龙城的几位将军,应当会猜,也能够猜到孤的用意。”

    ……

    ……

    “靖江王殿下这样决断,定然是着眼于外而并非安南之内。”张温手里拿着从南定城发过来、陈洽手书朱赞仪亲自用印的绝密文书,对孙恪、李坚、李景隆等人说道:“大军不可久待于安南,我以为,陛下多半会下令留下十五到二十万将士,其余之兵尽皆遣返回去。就是这不到二十万将士,其中至少一半顶多也就在安南待一二年,早晚也要撤回。”

    “兵一少,对于安南人的震慑也就会少,想要平定叛乱也困难一些;靖江王殿下要快刀斩乱麻,趁着大军还在安南就将事情定下来,以防节外生枝。”

    “况且,”张温忽然一笑:“殿下恐怕也有自知之明,知晓若是在朝堂上耍心计,恐怕比不得这许多的安南士绅群策群力,即使对他们分化拉拢,也得许出不少东西,还是将名分直接定下来更加简单。”

    众人点头。他们虽然不像张温想的这样全面,但其实也想到了许多,所以倒也没有人恍然大悟。

    “依我看,陛下定然会准许此事。一者,此策并无疏漏;二者,陛下对安南之事也十分急切,这个方略很合陛下的胃口。”

    “哎,陛下从前行事一贯沉稳,谋定而后动,也不知为何对征伐安南如此着急。行军打仗不能迟疑不决,可朝堂上的事情还是谨慎为好。”张温点评允熥在这件事上的行事。

    不过他也就是点到即止,马上将话头转过来:“既然殿下已经决断,那就依照殿下的决断来做吧。”

    “李坚,你派人将胡季犛父子均已被生擒之事在安南北部广而告之,劝降尚未投降的胡朝将士。”

    “孙恪,你注意着,若是四方仍旧有不降的胡朝将士,带兵剿灭了他。”

    “李景隆,水中胡季犛命人打下的木桩可要快些清理了,不可放它们继续待在水中。尤其是红河两侧的木桩,一定要尽快清理干净。”

    “是,侯爷。”他们三人均躬身答应。

    张温点点头,还要再说,忽然咳嗽起来,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堵着,让下人端痰盂过来吐了一口痰,只见痰内有血丝。

    “张侯爷,自从大军入了安南已来您可是太操劳了,不仅用兵打仗需要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