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友们能观看正在观看直播的战士们的一举一动,这个是很有用的。
据李楚军所知,曾经的抗联一些领导人,最后都是死在队伍的叛徒手中。
不是李楚军患有疑心病,实在是在这个操蛋的年代里,在艰苦的作战的环境里,也不知道谁能永远坚持现在的选择。
万一有人叛变了,纵使李楚军在外边,他也能知道营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会轻易被叛徒出卖,就算是有叛徒了也会即使发现。
所以,李楚军就留了这么一手,这个秘密就没有告诉任何人,要知道,说出去的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
“可以,老薛,你带人来支援吧,咱们早点把粮食运走更好。”李楚军对正在观看直播的薛海说道。
“好,我们马上组织人员出发。”薛海立即组织人员开始出发。
本来战士们都在请求薛海要前往支援李楚军,薛海就挺为难的,正愁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现在也没有办法联系上李楚军,谁知道屏幕里的李楚军直接就对自己下命令了,要他带着抗日救**的战士们前往支援。
薛海自然很是开怀大乐,李楚军这个命令来的很及时啊。
留下一部分人留守营地,薛海立即带着大队人马出发了。
李楚军听水友们说薛海他们已经出发了,心里就放心了,就算这边没有人给他们拉车,凭着薛海带过来的人,李楚军也可以把这一万多斤的粮食弄回去。
这边李楚军他们也开始休息,按照今天白天的路程,薛海他们到这里,估计也的三四个小时。
李楚军心想,就不用村里的人了,等薛海到了,悄声无息的把粮食全拉走得了。
至于驴车,完全可以等粮食运回去之后,再把驴车送回来。
(。)
第160章 星光下李司令的战斗目标()
“徐妄,带人看好粮食。”李楚军说道。
“是。”徐妄带着小队14的特战队员,在粮仓前面的空地上,看守着装好的粮食的驴车。
王大财要回家一趟,李楚军也就让回去了,他家里还有三个特战队员呢,李楚军也不怕他整啥幺蛾子。
主要是看他从开始到现在,一直表现得还挺老实的。
而且李楚军已经有计划了,抗日救**从营地过来之后,也不需要孙家堡的人来赶车了,直接把粮食拉走进行了。
老实说,李楚军也有想过在孙家堡发展一下,搞一个根据地啥的。
前段时间,跟水友交流的时候,他们有探讨过如何在东北建立根据地,扎下根来。
要想在广大的农村扎下根,有现成的历史样板在那里可以学习,学习我党的政策就好了。
当年我党建立根据地,无外乎几个步骤。
首先派出一支队伍去当地宣传,然后开始了解当地的情况,宣扬自己的主义,吸引普通民众的注意,让普通民众知道咱们这支队伍是来为百姓做主的。
这样的话,就有了民意上的支持了,通过这段时间,对当地也有一定的了解了,然后找一个当地的恶霸地主之流的人。
通过走访一些被这个恶霸地主之流欺压过的百姓,搜集恶霸地主之流的罪证,然后就是逮捕打倒这个地主。
帮百姓们出气,为百姓获取利益,这样的话就会得到大多数百姓的支持,然后在当地就站稳了脚跟,可以持续发展了。
树立我们的队伍是为百姓办事的典型之后,然后就开始发展队伍,建立行之有效的政府组织,组织百姓,帮助百姓,这样时间一长久,百姓也就信服队伍了,支持这支队伍了。
根据适当的情况变通一下,这是防止全国皆准的好办法。
李楚军要是想在孙家堡建立根据地的话,完全可以先拿王大财开刀。
虽然现在李楚军现在所了解到的王大财,在他的感觉不算是一个绝对坏人。
但是王大财的儿子当上小鬼子的翻译官之后,王大财这段时间以来的大肆收礼。
李楚军就不信所有人都是心甘情愿给他送礼,还不都是为了自己家里少交点粮食。
控制住王大财之后,只要挑拨起这一部分人,加上那些交粮食比较多的人,直接宣判王大财的罪行。
再加上长年累月的王大财与孙家堡其他人积累下的矛盾,公正的进行审判,李楚军绝对相信孙家堡的人,能拿出足够宣判王大财死刑的条条罪行。
之所以敢这么肯定,不是李楚军有多么厉害的判断,而是人性本是如此。
不过,李楚军还是之前那个想法,现在发展根据地不急,也急不来的。
何况他还抱着把王大财父子弄成白皮红心的卧底呢,如果不成再说其他的。
跟水友们交流的时候,李楚军也有和薛海、颜镇明他们这些人探讨过建立根据地的想法。
最终探讨的结果就是只能缓慢图之,不能操之过急。
主要他们所处的形势不一样,我党当初发展的敌后根据地,绝对李楚军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形势这么恶劣。
现在小鬼子刚刚拿下东北,马上就要进攻热河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小鬼子拿下热河之后,就会加大对东北的统治,然后成立各种商行,开始对东北的经济和资源进行掠夺。
整个东北会完全成为小鬼子的后花园,肆意掠夺。
李楚军他们还是相信东北有很多的抗日勇士的,一旦他们的根据地形势星火一样的燎原了,那么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就是最终覆灭的下场。
小鬼子是绝对不会允许在东北有大规模的反抗武装出现的,李楚军他们就算发展再厉害,也不能能抵抗住在东北有好几万小鬼子正规军的部队。
更何况,伪满洲建立之后,那些投降的东北军全部成了伪满洲建国的军队,有二十几万部队。
这些伪军打小鬼子不行,要是打起同胞来,可不一定会手软,李桂林就是个鲜明的例子。
所以,还是用朱元璋的那个法子,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什么旗号也不用打,结合之前的想法,把部队撒出去,种子一样的洒在东北,积少成多,积沙成山。
在润物无声中,悄悄的壮大队伍,等到小鬼子打热河的时候,瞅准机会。
抽冷子给小鬼子来一下,不搞事情就不搞事情,要搞事情就要搞一票大事情。
现在全国上下都觉得东北没有人在抗日,东北已经沦陷在小鬼子的铁蹄下了。
等到李楚军他们突然蹦出来搞一下子,那绝对会震惊东北,震惊两党,震惊全国人民!
按照历史的发展,小鬼子打热河的时候,应该就是33年,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
“这几个月的时间,要埋头发展队伍,加强部队的战斗力,到时候在小鬼子打热河的时候,完全可以从天而降,打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李楚军坐在驴车上面,看着点点星光,思索着抗日救**的未来。
他定了一个小小的目标,首先就是要在热河战争开端的时候,带着抗日救**去插一脚,决不能让小鬼子轻易就占了热河。
“既然来到了这里,那样的话,怎么也得多做几回程咬金。”
在这段时间里,完全可以以小鬼子部队,不断骚扰小鬼子在东北的部署,奉天兵工厂,飞机场之类的军用设施,已经南满铁路这条运输线。
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做文章的地方,在这个夜晚,李楚军大脑思维非常活跃,飞速的运转,为抗日救**的后续行动,基本上确立了行动方向,以及后续发展目标。
有句话说的好,失去了方向,就失去了动力。
虽然李楚军知道带着抗日救**就是要打小鬼子,但是前面这段时间也是打小鬼子。
但是,队伍却是打得一团糟,打得全特么是遭遇战,根本没有自主发动的有效的战斗。
也就是说,都是没有目标的瞎几把乱打,因此也没有说的去的成果。
今天晚上把思路捋顺了,李楚军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前途一片光明。
(。)
第161章 父亲与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
“在那青山绿水旁。”
“门前两棵大白杨。”
“齐整整的篱笆院。”
“一间小草房啊。”
“哎哟”
在直播间里,水友们纷纷刷弹幕,要李楚军高歌一曲,来个才艺表演。
李楚军就说了:“那行,咱们唱个应景的,来首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吧。”
结果,李楚军一唱到第三句词,书友们就闹腾开了。
“李司令,你不要逗!”
“讲道理,这不是我们要的松北松花江。”
“我滴个老天爷,司令你唱串了!”
“什么叫唱串了?”
“不就是这个吗?”
李楚军也一头雾水,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不就是这个吗?怎么还有其他的吗?
“李司令你唱的是我的家在东北,我们说的松花江不是这个。”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
李楚军根据水友们提供的歌词,开始演唱松花江上,然后得知是1936年才被张寒晖创作出来的,现在还没有这歌。
唱着这首歌,并且切身处于这个环境,李楚军唱着这首歌的时候,突然间就浑身颤栗。
一股酥麻的劲传透全身,好像整个人突然间就进入了这首歌所要表达的情绪里面,无形中就进入了那种悲伤的意境。
李楚军唱着唱着,不知不觉就留下了眼泪。
他感觉自己就是那些彷徨的东北民众,在东北这片沃土被小鬼子的铁蹄践踏之后,深深的体会到无比悲痛的那种无言的伤痛。
“来,弟兄们,我来教你们一首歌。”李楚军对在场的特战队员说道。
李楚军在平时的授课时间,也经常教战士们一些军歌,因此当他说到要教大家唱歌的时候,战士们还是很感兴趣的。
“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啊!”李楚军也没说是什么歌,直接就开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李楚军开始教唱。
随着李楚军一句一句的教着,特战队员们一句一句的学着。
渐渐的,特战队员熟悉了这首歌之后,在唱出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词之后。
胸膛里酝酿的都是悲伤的愤慨,虽然他们没有向歌词里所说的那样,离开东北,但是他们身边却有一大批人离开东北。
虽然他们仍旧留在东北战斗,但是仍有一大部分进入了关内,尤其那些撤入关内的东北军。
老张是孙家堡的猎户,平时就靠打猎为生。
在九一八之前,老张一家还算可以,儿子也算是个有出息的孩子,虽然比不上王大财家的王小胖出国去留学。
但是老张的儿子也不差,考上了东北讲武堂,成为了一名东北军的军官。
可惜的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儿子就音信全无,家里也没有收到儿子的一封信,老张也进城大听了儿子所在的部队,听说是跟着少帅进入关内了。
在这个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家人就这么分散了。
老张也动过带着老婆去找儿子的念头,但是一想儿子是当兵的,自己这么去找他也不好。
而且,就算他们夫妻进入关内了,也不知道去哪找儿子,还不如在家老实的呆着,也许某一天儿子就回家了。
再一个,听说小鬼子已经在热河一带集结了,也许就要打仗了,这个时候就更应该在家老实呆着了。
在家里总要比在交战地区要安全许多,老张也不想太多了,只想着和老婆好好的过日子,等着儿子回来。
今晚被王大财坑了,带着几个拿枪的人就来自己家拿驴车。
老张是去儿子的军营看过的,他又猎户,眼睛时极其敏锐的,他打眼一瞅,就知道这些人是军人,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带着军人的作风。
不过老张看王大财是把这些军人当成土匪了,不过这个年代官匪的界限也不是那么的明确。
感觉有疑问之后,老张也没有声张,毕竟人家手里有枪。
等到在粮仓见到十来个人之后,看他们身上的穿着和集体的言行,老张更加确认,这是疑惑军人,马匪绝对没有这样的气质。
起初,老张以为是这伙军人来找王大财的麻烦了,毕竟他家张小胖在给小鬼子当翻译官。
后来,老张看这些军人的领头那个,不像是特意找麻烦的样子,在他们把粮食都搬运到驴车上之后,还听从了王大财的提议,让他们回家整装一下。
老张回家之后,跟老婆交代完了之后,他闲不住,先在院子里转悠了大半圈。
看着天上的星星,皱眉不语,陷入了思考。
如果这些人是军人的话,自己去试探着问一下,如果真的是军人,是东北军的话,那么自己完全可以再旁敲侧击打听一下儿子部队的下落。
老张思来想去,全掌相击,他决定去问一问。
家里的婆娘这段时间担心儿子已经开始茶饭不思了,老张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虽然一直安慰老婆说没事的。
可是他心里也着实担心、紧张儿子的安全,这一点信也没有,心里总是悬着的。
“咯吱——”
老张推开门,怀着对了解和打探儿子部队行踪的急迫心情,走出了家门。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当走近粮仓的时候,老张听到这些军人竟然在唱歌。
听着他们语气悲呛的歌声,老张不禁愣在了原地。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