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玉也不知道自己大哥口中的神经是什么意思,不过他对大哥的本事一直是信服的。既然大哥说不会毁了马蹄,就应该不会毁了马蹄。他也是很希望有这种能保护马蹄不受磨损的法子的,倒是对骑兵定将有很大的好处。镇西军的营中,可是每年都有许多战马,因为马蹄磨损太厉害,而报废的。
钟浩也是有些忐忑的看着那个平西军战士将烧红的马蹄铁钉入那匹战马的马蹄上。
好在给这匹战马钉马蹄铁还是很顺利的!
那平西军战士将那烧红的马蹄铁钉入那匹战马的马掌后,那匹战马虽然拼命挣扎,但并无太大的剧烈痛苦,似乎并未感到太大的疼痛。它之所以是奋力挣扎,似乎只是因为对有人往它的蹄子上钉东西感到害怕。
四只马掌钉好后,平西军的战士将战马松绑,那匹战马一下恢复自由,很是高兴的跑了开来,四蹄翻飞,似乎并没有任何不适。(未完待续。)
第二〇八章 避瘴之策()
杨怀玉觉得这战马的马蹄既然装上马蹄铁受到损坏,那这马蹄铁绝对是好东西。
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毕竟战马的马蹄底下按上这马蹄铁,与地面接触的便是这马蹄铁了,这战马的马蹄便基本不会有磨损了,自然可以有效的减少战马因为马蹄磨损带来的无谓消耗。
若是战马都钉了马蹄铁,到时行军都不用那么小心翼翼的,生怕战马一旦负重太多,马蹄就磨损的太厉害了。
这绝对是能一件能减少战马损耗的好东西,杨怀玉觉得这是一件必须在大宋骑兵军中推广的好东西。
杨文广听杨怀玉回去说这马蹄铁装好了,也过来看了一下。他见那几匹马蹄上钉了马蹄铁的战马跑动起来,并没有任何异样,不禁也是连连颌首,说这马蹄铁大有作用。
杨文广觉得这马蹄铁既然定会有大用的,便让钟浩把这马蹄铁的一些具体细节写成条陈,上报给狄元帅。
杨文广也打算上报帅帐,让京兆府尽快准备先锋军钉马蹄的马蹄铁。
虽然这马蹄铁还没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便急着装,似乎稍微有些草率。但是杨文广对钟浩还是颇为信任的,既然钟浩说这马蹄铁没有问题,杨文广便信之不疑。
两广地区水路纵横,潮湿之地很容易让马蹄溃烂,而且先锋军大部分是具甲骑兵,战马的负重也比一般的轻骑兵大,因此磨损也要厉害些。
本来杨文广这次带领的精锐都是一人双骑,备骑用来驮用甲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备着去两广地区必然有大量的战马损耗,用来备骑的,以保证部队的最大战力。
如今既然有了这减少战马损折的好法子,自然要用上。哪怕多费些时间安装,也是合算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
钟浩回自己营帐写关于马蹄铁的条陈时,又想起关于避瘴的一些对策,便顺便一起写在条陈上。怎么说自己现在也是大帅幕府的参谋了,既然吃这碗饭,就要干些事情。
钟浩觉得自己还是很实在的一个人,虽然狄元帅没指望自己做这赞画真出什么主意,但是自己还是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拿出来。
西军可是大宋唯一有战力的部队了,在钟浩眼里这每一个西军战士都是大宋的国之重器。这次南下平叛西军战士能少一点伤亡,便能多保留一点战力,以后在对西夏和契丹的战斗中,便能多一份底气。
钟浩虽然有些贪图享受,又有些见钱眼开、唯利是图,实在算不得至正至纯之人,但是在国家民族大义上,还是很有些责任感的。
这一次在来京兆府的路上,钟浩听先锋军的战士们谈论,他们这次去两广害怕的绝对不是侬智高手下的蛮兵,在西军精锐的眼里那些南蛮猴子根本就是些土鸡瓦狗,不堪西军的一击,他们最害怕的是两广地区的瘴毒役气。
来到灞水大营后,钟浩也听其他的西军部队谈起这瘴气的厉害,当真都是谈瘴色变。
说来有些滑稽,此次南下平叛,西军最怕的反而不是侬智高军这个直接对手,反而是瘴气这个大自然敌人。
此时的岭南地区虽然较之以前的朝代有所开发,但是依然还有很多地方还远未完全开发。
此时的岭南在大宋人的眼中,就是未完全开化的穷山恶水之地。
大宋犯了事的贬官,犯得事情最严重的,一般都是贬往岭南地区。在大宋士大夫们的眼中,这已经算是最重的惩罚了。
很多发配充军的罪囚,宁愿选择去苦寒又战争不断的西北边地,也不愿意去瘴气横行的岭南。在西北边地,最严重的事情,也就是遇到西夏人来攻打掳掠,虽然有危险,但是总归有活命的机会。但是在岭南若是遇到厉害的瘴气,基本没有逃跑的机会,随便遇到点有毒瘴气就有丧命的危险。
岭南地区此时很多深山老林、河谷沟壑、泥塘沼泽的一些闭塞的地区都有毒瘴横行,而且这些瘴气有时还会随风飘荡,即使远离瘴气多发之地,有时也会被瘴气毒倒。
特别是广南西路,大宋此时甚至有个不太好听的别称,叫做“瘴乡”,极言此地瘴气之重。外地人去了,极易瘴毒的袭击,轻则上吐下泻,重则昏迷不醒,甚至死亡。
可以说此次西军进入两广平叛,最担心的不是侬智高军,反而是瘴气,一旦西军部队大面积遭受瘴毒,这仗还怎么打?
钟浩后世恰巧在网上看到过一些避瘴的方法,据说都是千百年来人们总结的有效方子。
钟浩不禁有些感谢后世发达的资讯条件,此时这方法或许能够挽救不少西军战士
于是钟浩决定把这避瘴的方法,一起写进条陈。若是这条陈呈报帅帐后,得到采纳,或许可以为西军减少许多非战斗的减员。
钟浩知道的能够避瘴的法子,比较简单并且容易实现的便是喝薏米粥和嚼槟榔。
薏米,又叫薏仁、薏苡仁,其性凉,味甘淡,入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胃、清肺热、止泄泻等作用。据说久服薏米粥之后,可以轻身辟瘴。薏米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后世甚至有很多人说薏仁米是米中第一。
其实这个法子自东汉时便有记载。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在交趾作战时,因为南方山林湿热蒸郁、瘴气横行,为了对抗瘴气马援经常食用薏米,不但能轻身省欲,而且能战胜瘴疟之气。正是凭借这薏米的神奇作用,马援所带领的汉军在交趾并没与受到瘴气毒役的侵扰,屡屡击败交趾军,伏波将军也威名远播。
伏波将军可能是对这薏米太喜爱或是太认可其作用了,因此他在从交趾撤军时,还专门从南方运回的薏米来。结果在他死后,被进谗的人把这薏米说成了明珠,让他自己和妻儿等不白蒙冤,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薏苡明珠”的典故。后世往往以“薏苡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或者故意颠倒黑白,糊弄是非。
除了喝薏米粥,常嚼槟榔子也是一个简单有效的避瘴气的方法。槟榔别名“洗瘴丹”,常嚼槟榔有很好的对抗瘴气的作用。
喝薏米粥和嚼槟榔这两样搭配服用,便能很好的避免人体受瘴毒的侵害。
薏仁米和槟榔果,都不是什么贵重的玩意儿,都是南方的土产。到了南方可以轻易的调集足够的意仁米和槟榔果。因此这两个法子,钟浩认为是最简单有效的避瘴气的法子了。(未完待续。)
第二〇九章 上呈条陈()
钟浩把关于马蹄铁的事情和避瘴的法子一起写成了一个详细的条陈。
钟浩本想觉得自己位卑言轻,想让杨文广代为递上条陈。
可是杨文光却说钟浩如今是帅府赞画,上这条陈是正事理所应当,职责所在的事情。应该钟浩自己来上,这样还能得到狄帅更多的赏识。
于是钟浩在晚上时,便亲自把自己写好的条陈送到帅帐。
狄青今晚并没有军务,倒是难得的清闲片刻。
钟浩在来之前特意让杨怀玉找狄咏打听好了:今晚狄青有时间,才特意今晚来上呈条陈的。
钟浩到帅帐门口请见。帅帐门口的亲兵进帅帐请示狄青,很快便回来请钟浩进帅帐。
狄青今晚穿着一身蓝色道袍,头戴逍遥巾,意态悠闲的坐在一张胡床上,正在读一本《左氏春秋》。他看到钟浩进来把书合上,很是随和的道:“呵呵,文轩来了。”
钟浩忙行军礼道:“末将见过大帅!”
虽然钟浩是帅府赞画、先锋军行军司马,但好像都是文职,算不得军中之将,自称末将似乎有些不是太合适,但钟浩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具体该如何自称,索性一直是自称末将。在一军大帅面前,自称末将,总是没有错处的。
“不必多礼,自己搬个杌子坐吧!”
“大帅面前,末将不敢,末将站着回话便是!
“让你坐,你就坐!你现在也是我的幕府赞画了,不用在我面前那么拘谨。”
钟浩见狄青今晚颇为随和,毫无大帅的架子,便不再拘束。从旁边便搬个小榆木杌子,在狄青下首坐定。
“听亲兵说你是来上条陈的,想说个什么事儿啊?!”
钟浩听了狄青的话,忙把自己写好的条陈,从怀中拿出,恭敬的递给狄青。
狄青接过钟浩的条陈,低头看了起来。只是看了几眼,便眼睛一亮,显然被钟浩这条陈的内容所吸引。
一炷香的时间后,狄青看完条陈后抬起头来,有些兴奋的问钟浩道:“文轩你这避瘴气的法子是从何而来,可有把握?”
狄青正愁去岭南怎样应付这瘴气呢,到如今没有了个妥当的法子。他这次南下最担心的不是侬智高军多么厉害,在他眼里,那些南方的蛮夷军队真不够看得,他最担心的正是岭南地区横行的瘴气。
“末将是从《后汉书》上看到的这法子。《后汉书·马援列传》有记载:‘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伏波将军在交趾作战时时,之所能让战士免遭瘴气毒手,正是凭着这薏米的神奇作用。这个法子,末将在青州时曾经咨询过去过岭南的行商,确实是大有作用。
至于这槟榔别名‘洗瘴丹’,南方湿热地区的百姓都是有嚼食这槟榔果的习惯。常嚼食这槟榔果确实对抵御瘴气有很好的作用。这事儿南方人都是知道的。
末将敢打保票,这两样东西确实可以有助于抵御瘴气。不过个人体质有别,末将并不敢保证每个西军战士只要常食用这两种东西便可不受瘴气袭扰,但起码能保证大部分不用再惧怕这瘴气毒害!”
钟浩虽然对这薏米和槟榔的避瘴作用很是有信心,但并不敢保证对人人都有效,是以说话给自己提前留了余地。
狄青听了钟浩的话,不由的大是兴奋,这法子若是能保证大部分的西军战士不受瘴气侵扰便足够了。狄青想道:反正这薏仁米和槟榔果都是南方很容易得到的土产,再说吃了也没有坏处,可以照这避瘴法子一试。
狄青心中已经决定明天便传令让两湖地区的官府大量搜集这两样东西,让他们都运到荆湖南路的路治潭州去。狄青如今对两湖、两广的事情全权说了算,让荆湖南路的官员办事儿,比找京兆府还方便很多。
狄青打算等西军大军到达潭州、进入两湖地区后,便开始按照钟浩条陈上写得:每天两顿薏米粥,嚼八颗槟榔。
狄青很是欣赏的看着钟浩笑道:“哈哈,文轩当真不错。本帅这幕府里十几个赞画,好多都是饱读诗书的宿儒,竟然每人发现这《后汉书》里竟然有此避瘴之法,实在是不像话啊。”
钟浩忙谦虚道:“末将也是以前偶然翻看《后汉书》时,记得此法。这句话并不显眼,不注意的确实难以发现,却也怪不得帅府的那些赞画前辈!”
其实钟浩要不是后世在网路上,偶然间看到这个避瘴气的法子,也不会知道《后汉书》上有此记载的。
若是钟浩为了读东汉史,专门看《后汉书》,估计也不可能发现这个法子。文人们读史书,估计大都更注意“薏苡明珠”这个马援因为从南方运薏米被当做明珠冤枉的典故,不太会注意薏仁米的作用。
狄青爽朗的笑道:“文轩不用在某面前那么拘束,在本帅面前随意些便是!”
狄青前天让钟浩做了自己幕府的赞画后,自然要对钟浩的身份做些调查,以对自己这帅府的赞画的底细做些了解,可别这钟浩万一再有什么问题。
一查之后,狄青发现钟浩竟然和自己最敬重的范公颇有渊源,据说钟浩便是范公荐举为官的,而且这钟浩能成为富相公的女婿,也是范公做得媒。
而且这钟浩也是颇有些本事的,其做得诗词文采无双,而且还颇通军略。
以钟浩的诗词文采,本来能走一条东华门唱名,然后一路坦荡的进士文官之路,却主动到西北去主持这窟野河畔的屯田练兵的事宜,丝毫没有看不起武将和武事的意思。
这次钟浩更是主动带平西军请战,跟随杨文广先锋军。这平西军是这次南下平叛的西军中的唯一一支厢军。据狄青的人调查,这一营的平西军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都是不错的。这自然是这钟浩的功劳。要知道一年多前,这平西军还只是一支比乡兵强不了多少的杂役军。
正是因为此,狄青对钟浩还是很是欣赏,是以这次见面狄青对钟浩很是和气,一直称呼其表字。
如今看了钟浩的这个条陈,狄青不禁对钟浩更加欣赏。(未完待续。)
第二一〇章 踏破贺兰山阙()
探讨完了避障的法子,狄青又问起了钟浩关于马蹄铁的问题。
“文轩你这条陈上所说的给战马马蹄安装马蹄铁的办法,是从哪里得来的?
“这……这是末将自己琢磨出来的!”
关于这马蹄铁,本来钟浩是想随便编个出处的,可是还真不好编。这马蹄铁没法说是从什么古籍上看到的了,毕竟钟浩是从后世的得到这个法子,并没有古籍上有记载这马蹄铁。若是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