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书点了点头,他实在是有点震惊,宋朝“古人”的领悟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他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运气了,怎么随便投靠一个人过来,就是一个智商逆天的科学家胚子?
“此事先放下……”
张正书怕自己的底子都漏了,连忙打住苏熙的话头。“小明啊,你的算术学得怎么样了?”
“小官人,这算术真个神奇,若是没有算术,怕是这打气口我都设计不出来。”苏熙又是一阵眉飞色舞,“越是研究这算术,我就越是发现算术和科学的联系十分密切,很多科学内容,都可以用算术表达出来。你看这个打气口,就可以用……”
“好好好,看来你已经研究得很精深了……”张正书有点郁闷了,这智商高的人学什么都是快人一步的,打击人啊!想当年,张正书学数学学得要吐血,可这苏子明却根本不当回事,只需要短短两三个月时间,水平已经比张正书还要高了,这特么还是人么?以后,还能愉快地用算术打击苏子明吗,还能愉快地玩耍吗!郁闷的张正书,知道以后都是他被苏熙打击的份了。除了他是一个穿越人士,比苏熙的眼界宽很多之外,还真的没啥优势了。
“哪里谈得上精深,算术一道实在是博大精深,穷尽一生怕也研究不到十之一二……”苏熙有点唏嘘地说道。
张正书点了点头,说道:“没事,你可以一边学,一边教。”
苏熙居然点了点头:“我也察觉到了,如果多几个人帮忙,或许研究会快很多。”
“好了,这个话题就到这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张正书见苏熙虽然外表有点不修边幅,但精神却是不错的,看来在技校的日子里,他好像如鱼得水,活出了另外一个样子。
“啊,今天是正月初几了?”
苏熙拍了拍头,腼腆一笑道:“我都不记得了……”
“今日都正月十四了,哪里还有正月初几?你修书回家了吗?”张正书关切地问道,“若是有空,开春的时候你随我下一趟江南,我们也是要去明州一趟的。”
“小官人,可我手上有这么多实验要做,走不开啊……”苏熙急了,连忙申辩道。
“这事没得商量!”张正书哪里不知道,这实验一旦做起来,就是没完没了的。别说在宋朝了,哪怕是在后世,研究的课题还不是一个接着一个?苏子明就算分身有术,也是一样做不完的。
“这……也罢,我也该回家一趟了,免得父母担忧……”苏熙服软了,到底他还是个宋人,孝道还是很看重的。
张正书点了点头,说道:“这就对了嘛,研究也并非需要在李家村,跟我出去一样有收获的。”这句话不是无的放矢,张正书早就想弄一艘蒸汽船了,苏熙是肯定要参与其中的。别以为蒸汽船很高端,其实就是一个蒸汽炉子的事。关键是难以一下子拿出成熟的蒸汽炉子罢了,没有成熟的蒸汽炉子,全铁的蒸汽船甚至比风帆船只还慢。
要知道,比如飞剪船的航速,顺风时甚至能达到二十一节!二十一节是什么概念?也就是每小时四十公里左右的航速,快愈奔马!哪怕是平均速度,也能达到十七节,也就是每小时三十公里左右。
而一开始的蒸汽船,速度也就是十节左右,比风帆船只都有所不如。而且很尴尬的是,一旦煤炭用完了,那船只就一点动力都没了。最关键的是,在煤炭没普及的中世纪,根本别想找到一个煤炭补给点。
所以,张正书一开始就想着是在风帆战舰上装蒸汽机,这样在逆风的时候,也能利用蒸汽机加速了。
不过张正书也知道,改良船只不能一拍脑袋就弄的,一旦重心不稳,可能转向都会翻船!
设计一艘船只,那可是关系到一船人生死的事,张正书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大意。张正书意属的机帆两用船,当属十九世纪中期米国用的机帆两用船,只需要将蒸汽动力系统改成螺旋桨,就能使用了。至于明轮船,因为动力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张正书是直接弃用的。
不过,张正书也知道工业的东西,不可能一蹴而就。哪怕是有设计图了,实验也通过了,但制造出来,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比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海水腐蚀钢铁的问题。说白了,还是涉及到材料问题,不然通过锌板来保护船体,成本实在太高太高了。不过,若是能开发出富锌油漆,还是能保护船只的。一年涂一次油漆,不管是木船和铁船都是一样的处理,保养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
但是,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罢了,真正的根源,还在于开发耐腐蚀钢,只不过以大宋的科研实力嘛……估计几十年后张正书能看得到希望都算不错了。
而且,要铸造铁船,并非那么简单的。再小的钢铁船只,也不可能一整件铸造出来,这就要求必须进行焊接了。不使用焊接技术,根本无法打造成一艘整体的钢铁船只,甚至还会漏水。焊接技术,可以说是钢铁船只最关键的技术之一了。
第551章 超级吸金兽()
焊接的话,宋朝铁匠唯一会的技术就是锻焊了,也就是让钢铁加温到一定程度后用锤子击打,使它们熔合,焊接成一块。这种技术费时费力,效率不高不说,焊接的效果也不尽人意。所以,在大宋要弄一艘钢铁船,非得有丰厚身家不可。
当然,现在又了杜仲胶,张正书可以尝试一下弄一个沼气池,利用沼气来助力焊接,提高焊接效率。这是再高效率,也还是锻焊,唯有弄出电之后,能人工发电,才能发展电阻焊,让焊接上升一个台阶。
反正不管怎么说,现在想要弄一个钢铁船,除了让工匠埋首苦干十几年,别无他法。
张正书自然是不会做这种傻事的,所以他决定先改造一下沼气池再说。
其实,沼气池对于一般的农户没啥意义,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原料。
试想一下,就算是李家村,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闲钱养家禽家畜的,没有家禽家畜,单单靠人的粪便,一家五口都提供不了足够的沼气,那这个沼气池是没有意义的。
但地主家可以试一下,毕竟地主家怎么也会有二十余口人,还有数量不菲的鸡鸭。
“这段时间,你可以试着鼓搞一个沼气池……”
张正书把沼气的概念一说,对于变废为宝极为上心的苏熙,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这沼气能点火?”
苏熙有点惊奇,虽然他适应了张正书不时提出的新鲜概念,可听到这些话,还是忍不住有点疑问。
“沤肥能产生甲烷,甲烷是可以燃烧的,不信你可以试试。”张正书笑着说道,“反正水泥有了,管子你让冶炼作坊打造一番,或者直接用杜仲胶做一条管子,密封就好了,连到炉灶上,你就发现真的能点火燃烧的。记得,点火那头记得用铁管……”
张正书想着,反正宋朝的沼气池只有一个用途——做饭,至于发电什么的,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苏熙兴冲冲地说道:“我这就去弄……”
“不急不急,我先去看看,你这轮胎打气口怎么弄的,沼气池的设计图我一会画给你……”
张正书关心四轮马车的事情自然是要比沼气池更多的,沼气池其实没多少市场,而且技术含量也不高,只要有密封材料,就足以弄出来了。现在四轮马车可以升级换代轮胎,又是一个质的飞跃。要知道,现在四轮马车的销售额,已经去到差不多五十万贯,得到的铜钱,早就堆满了张家的钱窖,甚至还要扩建。孰重孰轻,张正书自然会拎得清。
等宣布售出的四轮马车免费更换打气轮胎、车轮,又是一个极好的广告,到时候销售又会多很多的。
瞧瞧后世的汽车企业,哪一个不是富可敌国的存在?
现在的四轮马车,张正书就是按照后世汽车企业的模板打造的,自然也会成为一个超级吸金兽!
不过嘛,这轮胎的改造还是挺难的,打气口的问题还只是设计图上的样式,真的想打出来,还是需要一番功夫来研究的。除了打气口之外,重新研究一条杜仲胶的轮胎,包括外胎、内胎和胎垫,都是需要时间的。当然,一步到位发明真空轮胎是最好的。但以宋朝的技术条件,内胎的打气口都搞不掂,真空轮胎的打气口的要求就更高了。
张正书在李家村待了半天,解决了图纸上打气口的一点问题,但还不足以让打气口制造出来。张正书估摸着,没个一年半载,这技艺恐怕都突破不了。别小看一个打气口了,也就是俗称的气嘴,制造工艺几乎能与工业能力划上等号的。
别的不说,拿后世最低级的英式气嘴来说,防尘帽、气压盖、气门芯、气门螺帽是组成构件。但每一个,都不是那么好做出来的——加工的工艺太精细了,大宋现在的金属冶炼行业,还真的就没制造过这么精细的小物件!
当然,不是说制造不出来,用人工打磨的方式,还是能制造出来的。
但是,精度呢?怎么保障?
张正书一向认为,不能批量流水线生产的东西,就算制造出来了,也还是没啥用处。就好像后世,在某些工业领域里为了哄骗领导,赚取科研经费,会声称哪几个大厂共同开发了某件大型设备,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填补国内空白。这种说辞糊弄行外人,糊弄领导还行,可行内人一看,就嗤之以鼻了。因为是人工打磨的,耗时费力不说,还没有什么生产价值——因为材料不过关,耗费比别人多一半的钱打磨出来的设备,寿命连别人的一半都不到!
可即便是这样,也止不住国内的领导喜欢填补空白啊!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张正书不做这等傻事,就拿螺嘴来说,人工打磨是万万要不得的,因为精度问题,因为零件的替换问题,要是开了这个口子,日后想换车胎的话,岂不是要找半天零件?或者直接弃用原先好的零件,换上一整个?
所以,必须要用车床之后,才能加工这么精细的物件。
最好弄一个专门生产螺丝的机器,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要保证冶铁作坊的运转。
开足马力的冶铁作坊,还是满足不了市场对四轮马车的需求。
张正书想着,是不是要扩大产能了。
但现在开封府的土地那么紧张,想要找到良田以外的土地来建一个大作坊,还是挺困难的。唯有的可能,就是去周围的县城郊外找找看,比如祥符、中牟等等的临近县城,最好是还能河运的。中牟县是最好的,但估计现在蜂窝煤作坊在那里,原先的土地主人也醒悟过来土地卖得便宜了,坐地起价也说不定。
“唉,想做实业还是难啊!”
张正书也是郁闷,幸好他有穿越者的金手指,知道什么赚钱才能把产业扩得这么大。要是旁人做实业,肯定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
第552章 待遇不一样()
回到张家庄的张正书,感受到了与以往不一样的待遇。
家里的僮仆就不用说了,一向对这个小官人是敬而远之的,现在又多了一丝敬佩。
这种敬佩,是张根富羡慕不来的。虽然张家对佃户也很好,对僮仆也不错,算得上一个好地主了。可张家做着钱民放高利贷,这事永远都是被人戳脊梁骨的。高利贷有多狠,不必多说都知道,逼得农户妻离子散,散尽家财,这绝对是作孽的事,想不被戳脊梁骨都难!
但这张小官人不一样啊,他从来没有向放贷业务伸过手,相反还招募了不少闲散的农民做工。
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好谁不好,一眼就看出来了。
特别是张家庄的人,对张正书的感观更是不一样。要知道以前这个张小官人就是一个混世魔王,坏事做尽不说,为人还特别嚣张。张家庄的农户,大多佃着张家的田地,对此是敢怒不敢言。但半年之前,张小官人得了那场大病之后,好似换了性子一样,变得和善起来了。
就拿今年来说,佃户虽然交的租没有减少,可张家逢年过节给的福利可多了不少。
比如,前些时日的元正日,张家的佃户都得到了一个大红包,里面有着一贯钱。还有腊肉、年货、布匹等等东西赠送,佃户都是感恩戴德的。以往,张根富虽然不曾怠慢了佃户,但最多就是一斤腊肉罢了,其余的别说年货、布匹,就连饴糖都没有一点!但今年,听说是张小官人的主意,哪怕是邻村的,隔着好几十里远的佃户,都能上门来领过年大红包,佃户们一个个喜得见牙不见眼。
其实,宋人不习惯被施舍,甚至有骨气的宋人,没到山穷水尽是不会接受别人恩德的。因为宋人信奉的是“一饭之恩,当涌泉相报”。可佃户和地主的关系不一样,过年回馈些年货给佃户,笼络住佃户的心,来年用心耕耘是大宋的好传统了。只是张家一向不算大方,今年却大方得过分,这些张家的佃户也能扬眉吐气一番了。
这不,张正书一回家,就被佃户围住了。
“小官人,你可算回家了!”
“俺早就说过了,小官人是做大事的,你瞧瞧,在汴京城里就赚大钱了罢?”
“小官人,你还记得么,你小时候还在俺门前撒过尿哩!”
……
得,乡亲们实在太热情了,张正书差点没哭出声来。
这才是乡亲啊,把他穿开裆裤时候的糗事都说出来了,张正书还不能还口。他说不是自己干的,是那个倒霉蛋干的,谁信?只能默默背起黑锅,还得笑脸相迎。大过年的,还是乡里乡亲,哪能苦瓜着脸啊!
张正书心里苦啊,好不容易回到张家,进了大院,竟有种重获新生的错觉。“小官人!”
家里的僮仆,对张正书也很感激,因为整个张家,也只有小官人拿他们当人看,给他们最基本的尊重。不管张正书走到哪,都会得到几声尊敬的称呼,张正书连走路都飘了,如坠云里一般。
“哟,是轩奴回来了啊?”
张正书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