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官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好官人-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正书径直把他们带到了大礼堂之中,这个大礼堂,也是张正书模仿后世建起来的,目的嘛也很简单,就是用来开会的,或者说是用来洗脑的。张正书深谙后世洗脑之道,这不,对科举已经失去念想的秀才,都被张正书洗脑成了他的死忠粉,还有什么是张正书做不到的?

    很快,技校的教导主任、各个作坊的负责人都到齐了,列坐完毕之后,张正书走上讲台,拿起了石膏做就的粉笔。

    “今日,我要宣布一个改革。之前,技校和作坊‘产、学、研’一体的模式运转得很不错,但是有一个缺陷就是,我们被人盯上了。据我的消息,已经有某些势力,想要夺取我们的秘方……”

    张正书的话还没说完,香水作坊的负责人,我们可敬的郭骞道长猛地起身,面色发狠地说道:“谁,是谁这么大胆,竟敢觊觎香水秘方?小官人,你无须担忧,只要老道有一条命在,老道誓死捍卫这个秘方!”开玩笑,要是秘方泄漏了,他就要赔一万贯钱的,把他卖了都赔不起啊!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香水的大卖,这老道已经拿了不少奖金了,甚至都超过了他的工钱,让不少人羡慕得眼红。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道士郭骞有这么大反应也在情理之中。

    有了郭骞的表态,其余作坊的工匠也纷纷表态,都义愤填膺,愤恨难平。

    也是,在宋朝商业间谍也很常见了,这只关乎道德问题,因为《刑统》上没有明文规定这是犯法的!就算是犯法,有了千百倍的利益,也会有人前赴后继地冒险。所以,很多人都理解了,为什么张正书一定要招募武人来护院。

    “安静,听我说!”

    张正书做了个安静的手势后,“树大招风,这是在所难免的事。但我们要做的,是未雨绸缪。我决定了,以雇来的护院为基础,加上张家僮仆,组成巡逻队,发现可疑人等,一律拿下……”其实这个任务不算难,除了作坊的工匠、技校的学生以外,李家村的村民就那么几百个,在宗族社会中,任何一个新面孔出现,都会成为新闻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做到这事是轻而易举的,看到底下的人没反应就知道此事没有难度了。

    “……在作坊外要建立高墙,不能再如此暴露了。”张正书沉声说道,“虽然机密在作坊之中,但是这样也会被人窥视一二的。”

    这一条也没有异议,甚至有人已经发现了,这两天确实有陌生人出现在李家村中,还对作坊探头探脑的,甚至还有想和工匠攀谈的。

    “此外,作坊负责人要下去对工匠一个个说明白,泄露秘方的后果!”虽然张正书采用了流水线和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但其实也不算保险。如果有人潜心在每一条流水线上挖掘机密,总有一天会把秘方泄露出去的。所以,加强思想教育是必要的。有奖有罚,才能管理好这么多人。要知道,如今的李家村,

    “小官人,不消你说,俺们每日都在强调哩,不要同不相干的人闲谈,便是不同作坊的工匠也不成!”

    果酒作坊的负责人,是一个有着二十多年酿造果酒经验的老酒匠,姓杜,也不知道他和杜康这个酿酒始祖有什么关系,据他自己所说是没啥亲戚关系的。

    张正书点了点,说道:“果酒作坊的态度值得学习,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谨小慎微是没有错的!不仅对待秘方上,对待质量上也是一样。”

    其实,张正书之所以要保护核心技术,并不是要敝帚自珍,而是要杀一杀自己研发不出来就偷别人秘方的歪风邪气。如果一个匠人,他费尽千辛万苦才发明的东西,结果还没来得及有什么收益就被人窃取了成果,这样是不是一个打击?如果没有利益,这个匠人以后还会投入发明之中吗?肯定不会了,没人是傻子,吃力不讨好的事没人愿意做的。

    张正书鼓励的是发明,而不是剽窃。要是你不会发明,先“山寨”也行啊。连“山寨”都不“山寨”,只想着来偷技术,这就非常无耻了。

    抓到这样的人,张正书决定往死里揍,揍不死就好。杀鸡儆猴,是必要的手段。在宋朝这个皇权不下乡的年代,抓到小偷村民是有很高自主处置权的,不闹出人命,不把人打残废了怎么都行。

第332章 开始操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护院和选出来的僮仆,每日都要进行操练。”

    张正书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来财分明看到,张小官人的嘴角又浮现出了一丝不怀好意的笑容来。

    “每日操练?”

    这些个新晋的护院有点发愣了,这不跟军队一样了吗?不对,比军队还厉害。要知道,就算是禁军,哪怕是最精锐的西军,也不会每日操练的啊!

    “至于护院的休假,则实行轮流制度。但凡是张家产业内的一切人员,皆要佩戴令牌。令牌以铁铸成,不日下发。”

    张正书开会的风格就是这样,一般来说他决定的事情,开会只是为了宣布而已。要是有什么事需要商量的,张正书宁愿去食堂里,让厨子做几道菜,或者他亲自下厨弄几道菜,大家坐下来畅谈,畅所欲言。正因为张小官人这么毫无架子,才让这些工匠甘心为他工作。当然了,这里面的金钱因素也很重要,张正书给的工钱是别人都给不了的,太高了,甚至一些顶级工匠,拿到的工钱居然比一个小县的县官还要多。这样的待遇,有几个人不卖力工作,不卖力提升自己的技术?

    甚至张正书还得知了,一些年轻的工匠发现识字的工匠更加吃香,而且工钱也更多,在空闲的时间里,这些年轻的工匠自发地到技校里跟孩童们一起读书识字。这样的变化实在是意想不到,张正书也是感慨,只要有上升的空间,有跟丰厚的薪酬,工匠还是愿意学习的。当然了,这和张正书制定的工匠评级制度分不开。说是他制定的,其实也不过是照搬后世的技术工人等级级别罢了,也一样分八个等级。

    根据作坊的类型不同,技术工种也不同。要评级,就要经过严格的技术考核合格后评定。最顶级的八级工匠,不仅工作服上会标明他的等级情况,工钱也去到了一个月三十贯钱,再加上奖金、福利什么的,妥妥的要比一个小县的县官俸禄要高得多。

    利用良性竞争的模式,作坊里掀起了一股攀比技术的浪潮。张正书鸡贼地在用工作服来做文章,五级工匠以上的,会在工作服上标明出来,等于树立了榜样。羡慕嫉妒恨的其余工匠,一个个都发奋图强起来了。凭什么大家经验技术都差不多,你能考得了五级工匠以上,我考不了?五级工匠,不仅在作坊里地位飙升,最关键的是工钱也明显上了一个台阶。一二级工匠是学徒级别的,一个月两三贯钱;三四级工匠也就五六贯钱,虽然有提升,但并不明显。可五级工匠,却能一个月有十贯工钱!工钱翻倍,傻子都懂削尖脑袋往里面挤啊!

    这倒好,张正书就是用这种差异化的激励手段,彻底把作坊里的工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最后,得到收益的还是张正书!

    据不完全统计,单单是香水作坊,一个月就赚了五千贯!

    这是刨去工钱、原料和各种支出后的纯利润,怪不得会惹得别人眼红了。就算是宋朝卖得最火的丝绸、茶叶,也赚不来这个收益啊!估计也就是拥有三千加盟店的樊楼,能比得上香水这个行当了。有趣的是,张正书的香水,正是用“大酒”反复蒸馏出来的。只用了酒楼不到百分之一,甚至只有几百之一的酒,就赚到了樊楼一个月的纯利润。要是把这个利润比说出去,估计能吓死一堆人。

    虽然张正书并不觉得这钱有多少,可他知道已经引起很多人觊觎了。

    防人之心不可无,把安保工作做好是很必要的。

    张正书想要刺激大宋的工业迈入一个新阶段,就必须让宋人觉得这是一个暴利行业。宋朝商业气息浓重,能赚钱的事,肯定有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要挤进来的。有些“道德沦丧”的商贾是不会讲究什么规矩的,能赚到钱,他们能把亲生父母都卖了。这种人,张正书是不屑的,但却不能不防,他们的太不择手段了。

    散会之后,张正书把武人和选出来的僮仆编成了队伍。

    算了算,这个队伍一共有八十多人。

    可以说,除了做饭以外的养娘、厨娘之外,张家的僮仆全都编进来了。

    大伙都不知道小官人要做什么,站得歪歪扭扭,不成队形。

    “刘忠,出列!”

    张正书不知为何,脸上严肃得很。

    刘忠有点莫名的热血上涌,好像错觉到了军队之中一样。他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出列了。

    “你祖上当过兵,现在你就是这支保安队的队长!”

    张正书的恶趣味又来了,“保安队”都横空出世了。

    “保安队?”

    刘忠念叨着,始终觉得有些怪怪的。他的感觉是没错的,保安队这么超前的名字,确实不应该出现在宋朝,十分违和啊!在宋朝,所取的名字都是内涵十足的,像“保安队”这样直白的名字,实在是有点不入流。保卫安全,保安队,太怪异了。

    确立了这支保安队的头之后,张正书露出了他的獠牙:“现在,开始练习站立。从现在开始,谁没有我的命令,敢开口说一句话,动一下的,绕着操场跑十圈!时间,为一炷香时间,开始计时!”

    终于,这些保安队员们看着张正书严肃得像冰块的脸庞,终于明白了张正书不是开玩笑的。

    张正书先是做了一个立正的标准姿势,让那些武人和家仆都跟着做。

    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甚至刘忠都是这么认为。站立而已,谁不会?看着张正书点燃了一炷香,这些保安队队员脸上还带着轻松的神情。

    但是,谁能料到抬头挺胸,脚跟并拢呈八字,双手紧贴大腿的站立,居然这么难以坚持?

    不到一刻钟,已经有人开始摇摇晃晃起来了。

    身上的皮肤好像都比平时敏感了很多,脸上的汗水,周围的蚊虫,都让人难以忍受起来。

    “你,出列!还有你,你,你……”

    张正书一连点了许多人,被点中的人毫无脾气,只能垂头丧气地出列了。一炷香燃完之后,能坚持的人居然是一些农家子出身的家仆,武人几乎全部覆灭,唯独剩下一个刘忠,在勉力支撑。张正书毫不留情,那些出列的,全都绕着操场跑了起来。

第333章 太祖长拳() 
“小官人这是在做甚么?”

    “变着法子耍那些人罢!”

    “依俺看不像,倒像是在练兵的模样……”

    “你疯了,小官人又不傻,他练兵要造反么?”

    “小官人应当是很重视这些护院,想要让他们令行禁止罢?”

    ……

    作坊里的工匠,偶尔瞧着外间口号震天的保安队,一边干活一边讲着闲话。

    这两日来,张小官人好像和保安队杠上了一样,不仅每日操练,还变着法子“整”他们。比如说,深夜听到哨声,立马要起床集合,而且要抄起家伙,一副围殴的模样。这也是张正书“发明”的制度,巡逻队佩戴竹哨,哨声尖锐,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旦响起,那绝对能把人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然而,也有人起不来的。因为白天张正书把他们操练得太狠了,站立,编队行进,跑步,练习武艺……把他们的体力都榨干了,以至于他们睡得比死猪还沉,根本听不见哨音。

    这下好了,又要接受惩罚——被冷水泼醒之后,穿戴整齐出来,做了二十个俯卧撑张正书才放过他们。

    甚至,张正书还把王庆给他的皇城司暗探训练法,改良之后用在了这保安队身上。

    于是,这保安队在短短两日内,就被弄得如同行尸走肉,只会下意识听命令了。没办法,精神上、肉体上差不多到了极限了,要不是张正书每日给他们保证营养,吃的跟那些孩童一样,估计很多人都是受不了的。

    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就连张正书这个“教官”都有点累得够呛。在高强度进行了七日训练之后,张正书放了他们一天假。

    本以为,这些保安队员们放假之后,会好好休息的,结果大部分人都在鸡鸣后起床了,就算没起来的那些,听得周围嘈杂声,也条件反射一样起床了。习惯性地出到操场,其实很多保安队员是下意识跟着走了出来,准备出操的。然而,到了操场上,他们才发现今日好似是放假的。

    “我们这是怎个回事?”

    有人摸着脑袋问了起来,“难不成一日不受训,都周身不自在了么”

    刘忠叹了口气,说道:“食堂应当准备了早饭,先去吃早饭罢!”

    然而,他们没注意的是,张正书也已经起了床,开始晨练了。这几天,他跟着保安队员一起训练,训练的量也不少。甚至,张正书在练习刘忠传授的太祖长拳时,还要更为用心。说是太祖长拳,其实就是后周到宋初时,军中流传的一种杀人拳法罢了。讲求实战攻防,起如风,击如电,前手领,后手追,两手互换一气摧。套路动作严谨,步法灵活,刚柔虚实兼备。囚身似猫,抖身如虎,行似游龙,动如闪电。要攻击时审势观察细留神,逢弱直冲入中门,遇强避锋绕步捶,手步相连,上下相随,遇隙即攻,见空则补。手法非攻即防,虚中寓实,实里含虚,一式多变,借敌之力以制其身。

    太祖长拳,招数并不算固定,大体上讲,有四套拳路:小战拳、太战拳、散战拳和多人合战拳。小战拳的拳势小巧是短打,未学打人先学防;太战拳的重拳重腿重杀伤、带上腰法练猛劲的战场打法;散战拳,练习一击必杀的致用散手。

    几日练习下来,张正书总算是习惯了太祖长拳的练法。也不知道怎么的,旁人学习起太祖长拳来,总是不得要领。偏生张正书一上手就耍得有模有样,连传授的刘忠都震惊了:“这小官人是练过的罢!”

    系统倒是给出了解释:“因为根骨和体质的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