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望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望族- 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太太一惊,抬起头来。

    徐氏满脸愧疚,说的却是真心话。公婆去世的早,小叔子是她照看大的,亲事也是她给相看的。田家虽不是高门大户,可是京城老户,坐拥南城书院,书香传家,家中嫡女自是不愁嫁,就算没有沈家求娶,也有门当户对的士绅人家等着。可是嫁给沈家,虽说是田家算是高攀,可是这十几年来三太太的辛苦也都在徐氏眼中。换做寻常妇人,夫弱、无子、依附兄嫂不能当家作主,日子可是难熬,也只有三太太这样的家教、这样恬淡不争的性子,才能一年年熬过来。徐氏早年心疼小叔子,就算觉得三太太辛苦,也不过是更优待三太太,并没有多少愧疚;如今丧夫,想到三老爷的身体,显然也不是高寿的样子,不免对三太太愧疚日深。

    三太太忙站起身来,带了惶恐:“大嫂说的什么话?我只是担心老爷,才啰嗦了两句,并没有其他意思?”

    徐氏拉着三太太坐下:“我没有多心,只是想着你这十几年的辛苦,委实不容易。”

    三太太松了一口气道:“瞧大嫂说的,我这样的日子要是辛苦,那寻常媳妇过的怎么算?上不用服侍公婆,下不用为生计琐事烦心,日子比在闺中还要惬意,再不知足,老天都不看不过眼了我们老爷身体虽弱些,可上有大嫂金山银山添补,下有奴婢下人尽心,我能做的,不过是陪着老爷说话解闷,要是这样就敢道辛苦,那怕是人人都盼着辛苦呢”

    徐氏脸上依旧是带了愧色,两人做了十几年妯娌,三太太并不是愚笨之人,看着徐氏一身青衣,鬓间点点霜色,想着沈沧之逝,三太太知道这愧疚因何而生,想到那种可能,只觉得心中一揪,喘不上气来,却依旧带了笑模样,小声道:“大嫂,我知足了,不管以后如何,我对大嫂只有感激的。一丈之内为夫,寻常男子三妻四妾,真正夫妻相伴的日子能有几年?可是十几年来,我们老爷是如何待我的?我早年惶恐,并不是怨愤我们老爷身体不好,也不是因老爷不能出仕而不平,只是因没有能为沈家开枝散叶、传承血脉愧疚,觉得对不起大伯、大嫂的优容,对不起我们老爷的爱重。就算是没有璐哥儿,我也早就知足,更何况现下有了璐哥儿”

    *

    主院里妯娌交心,三老爷房中,沈瑞看着面色苍白的三老爷,皱眉道:“大夫说三叔身上劳累加上心思重,才会支撑不住,虽说忠君爱国是君子应有之义,可三叔也未免太实诚,就算是国丧,也不至于此”说到这里顿了顿,带了疑色:“还是说衙门里有什么不顺当之处?”

    三老爷忙摆手道:“你想到哪里去了?我们那边算起来不过是闲散衙门,能有什么不顺当的?”

    沈瑞有些不信:“那只是为了国丧?”

    三老爷皱眉道:“如今忧心的,岂止我一个?虽有三位阁老临朝,无需太后垂帘,可天子年幼先皇在时,张家就嚣张,如今怕是气势要更盛”说到这里,已是面带忧色。

    沈瑞见了,越发狐疑。

    张氏兄弟整个弘治朝日子过得就肆意,如今因新皇登基,从天子的小舅子变成天子之舅,当然是更进一步。根据后世历史记载,这兄弟两人的风光持续整个正德朝,一直延续到嘉靖朝才终结,可是即便如何,又同沈家有什么相干?根据沈瑞所知,沈家与张家并无往来,即便几年前沈珠冲撞过建昌侯,可沈沧一个尚书亲自出面,赔礼致歉,面子给的足足的,早就了结了此事。

    三老爷看着沈瑞,欲言又止。

    沈瑞心下一沉:“三叔,莫非张家与沈家还有其他嫌隙?”

    三老爷定定地看着沈瑞好一会儿,皱眉道:“或许是我杞人忧天,可是你以后是家里的当家人,我亦不想瞒你我怀疑,珞哥儿之死,与张家有干系”

    沈瑞讶然:“怎么可能?不是说是意外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虽说在权贵如云的京城,沈珞这个翰林官的公子算不上什么,可大老爷当年已经是侍郎,且沈家二房三兄弟只有沈珞这一根独苗,沈珞出事就不算是小事。以大老爷的能力,真要有什么猫腻,也不会毫无察觉。

    想到沈珞这个嫡亲侄儿,三老爷忍不住看向沈瑞。沈珞比沈瑞大五岁,要是没有坠马而亡,已经及冠,中间有两次春闱,说不得一个少年进士也到手了。加上之前有沈珞在,长房与二房即便有摩擦,还有调和余地,如今不能说反目成仇,可也没有了之前的和气。

    沈瑞见三老爷神色莫名,略有些不自在,移开视线,脸上带了几分自嘲。过继就是过继,血脉已经远了,自然是比不得嫡亲侄儿。只是并非他主动来的二房,也既不会有什么“鸠占鹊巢”之类的念头。

    三老爷已经醒过神来,清咳了两声道:“虽说大哥当年仔细查过珞哥儿之事,确实得出结论是意外,可并非天灾,也算是**。”

    那年重阳节,沈珞与书院几个同窗去西山登高望远。下山后,有人提议去庄子里跑马,沈珞与乔家几个表兄弟就跟着过去。沈家是书香门第,沈珞却因是单丁的缘故,从小打磨身子骨,不能说文武双全,可也是骑射娴熟,不想就是一场小小比试,落得坠马而亡。沈沧彼时已经是六部侍郎,侄子死了自要追究到底,查出蛛丝马迹,指向登山时起冲突的纨绔子弟之一,重庆大长公主的庶子周贸。周贸也认了为了报复沈珞等人在西山酒楼争妓子,在草料里下手脚之事。大长公主弘治十二年薨,驸马周景更是早在弘治八年就病故了,周家的当家人是重庆公主之子周贤。周贤是弘治皇帝的表弟,素有贤名,得知此事,亲自上来道歉,并且以“不孝”为名将庶弟周贸除族。周贸随后醉酒落水而亡,不管是真的意外,还是“被意外”,已经是一命偿一命,沈家也就没有了再追究的立场,此事就不了了之。因其中涉及皇亲国戚,加上其中涉及争妓之事,并不光彩,沈家诸长辈就隐下此事,对外之说沈珞是意外坠马身亡。不过沈周两家,到底隔着两条人命在,就算没有明着为仇,可两家也都彼此提防。

    这几日国丧,京官除了哭临,私下里都不由地关注寿宁侯府与建昌侯府,八卦新皇皇后会花落谁家。

    新皇今年十五岁,眼看就是选妃的年纪,张家兄弟出身京畿,早就接了几个姻亲家的女孩进京教导。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的就是张家,不仅张太后两个兄弟封侯,就是姻亲乡邻也跟着沾光。早在先皇还在时,就有流言出来,说是张家兄弟受皇后吩咐已经私下里开始为东宫想看储妃,这才接了不少姻亲家的女孩儿进京;如今先皇升天,太子登基,尊生母为太后,张家兄弟说不得就要心想事成了。

    因这个缘故,大家对于张家的姻亲也多关注起来,猜测哪一家会成为天子岳家。三老爷并不是爱八卦之人,可因听到周贤的名字,不由地多关注起来,这才知晓张延龄的内侄在三年前娶了周贤的庶妹。

    张延龄的内侄不过是沧州府乡绅之子,周贤庶妹即便是公主府庶女,也不是梁承能攀附得了的,而张家与周家之前并不曾听闻有什么亲近往来。

    大家说起这个,少不得私下讥讽周贤几句,身份贵重,可为了巴结张氏兄弟,将妹子嫁给个乡下小子,姿态也太难看了些。

    三老爷却是想起一件事来,当年所谓西山酒楼“争妓”之事,出面与沈珞等人争执的是周贸等纨绔不假,可设宴款待的不是别人,正是张延龄。就是沈沧当年,也怀疑过张延龄。不过想到张延龄由弘治帝教养大,性子骄纵,还真未必会将一个侍郎的侄子放在眼中,要是真的看沈珞等人不顺眼,只会当场发作,不会费心去阴谋诡计,沈沧才打消了怀疑,认定了周贸是真凶

第472章 天崩地陷(三)() 
书房一片寂静,叔侄两个相对无言。

    先帝驾崩前,张氏兄弟气焰就已经很嚣张,到了让人侧目的地步,如今升级成了天子的舅父,更是不可撼动,难怪三老爷初见端倪,就如此抑郁难安。不仅为沈珞之死郁闷,还因为担心张家对沈家心存不善。沈家自从沈沧过世后,如今最高的官职不过是四品,沦落为中等人家,压根就无法与张家抗衡。

    沈瑞则是想起一件往事,当年徐氏携沈家诸子进京的时候,沈珠曾冲撞过张延龄,随后沈沧亲自上门致歉。当时沈瑞就觉得有些不对头,大明文官清贵,平日里与勋贵井水不犯河水,甚至有时候在朝堂上互相别苗头,博个“不畏权贵”的清高名声,沈沧身为尚书,亲自往侯府为族侄致歉,则显得有些谄媚。甚至过后,还引起御史弹劾,不过重点并不是沈沧风骨如何,而是弹劾张延龄跋扈、闹市纵马之类的,才使得此事不了了之。如今仔细想来,似乎真有蹊跷。

    “父亲当年没有仔细调查过此事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沈瑞皱眉。

    三老爷陷入深思,随即有些恍惚,喃喃道:“是有几分不对劲,那时候珞哥儿坠马身亡,不仅二哥二嫂难抵丧子之痛,就是我们其他长辈也锥心之痛,只有大哥除了难过,还带着几分愤怨,当时我还以为他是‘恨铁不成钢’,因珞哥儿不爱惜自己、纵马枉死才恼”说到这里,恍然大悟:“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难道大哥那个时候也查到蛛丝马迹,知晓珞哥儿坠马而死,有张家在里头,才那样恼恨!”

    沈瑞与沈沧相处几年,知晓嗣父是个心有城府之人,且极重视家人。沈珞不仅是沈沧亲侄,当时还是三兄弟唯一的后嗣,沈沧怎么会在侄子死后不想前因后果查询个清清楚楚。

    三老爷这边陷入纠结:“可是,要是大哥真的知晓此事,怎么会无动于衷?还是顾忌张家势大”

    沈瑞也正疑惑此处,三老爷察觉出失言,忙道:“或许大哥另有安排,毕竟张家当时有皇帝皇后为后盾,正面对上了未必能讨回公平,仔细纠起来,还有损了珞哥儿的名声”

    来自张家的威胁,对于尚书府来说确实让人担心,不过眼下却顾不上。

    八百里加急军报到了兵部,松江府有倭寇上岸,劫掠华亭县百姓,死伤百余人。

    大行皇帝刚出殡,朝臣还在观望新天子,就有如此惊雷。朝上的文臣武将尚未就倭寇之乱做反应,就传来口外蒙古骑兵扣边的消息。同足以威胁江山社稷的蒙古人相比,倭寇之乱就算不上什么,除了下了一条加强海禁、命沿海千户所协同剿匪之外,就再也无人提及。

    对于沈家来说,华亭县的倭寇之乱却是天大的事。

    虽沈氏族中的信还没有到京,可是五老爷夫妇已经打点好行囊,准备回乡。五老爷身体不好,如今正值暑热,谁敢让他上路,儿孙少不得苦求,五老爷却是执意要走。就连素来行事沉稳的郭氏这次也没有反对丈夫的决定,因此松江不仅有沈氏坟茔,还有次子沈琦一家在,郭氏也是心急如焚,归心似箭。

    五房长子沈瑛、次子沈全都在京,可是沈瑛本是东宫属官,如今东宫登基,东宫旧人也跟着各有升迁,沈瑛为正五品通政司左参议,正是新官履新之时,又是要紧的官职,无法请假,能动的就只有沈全。

    要动身之前,沈全少不得往尚书府与沈理那边走一遭,看两家是否南下。至于松江现下是否危险,大家要不要避而远之之类,谁也没有去想,并不是关心则乱,而是大明如今政治安定、国富民强,倭寇上岸也不过是突其不备、趁机劫掠,并不敢明目张胆与官兵对上。

    尚书府这边,自得听闻倭寇上岸的消息,徐氏亦是忧心忡忡,听闻沈全要奉父母回乡,看着沈瑞欲言又止。

    沈瑞还在回忆上辈子看过的关于明代倭寇之乱的史料,可实在是记得不太清楚。可华亭县经历倭寇之乱并不是第一遭,当年二房几位伯祖父死的死、亡的亡,就是因倭寇之祸。

    沈全看到徐氏神色,心下一动,望了沈瑞一眼,正好与沈瑞对上。

    沈瑞知晓这个时候世人重视宗族根本,二房关系与族里虽素来不亲近,可是也不好就此事束手旁观,便对徐氏道:“母亲,我随三哥一起南下吧”

    三老爷还病着,璐哥儿还是奶娃娃,沈瑞是二房支柱,也只有他能出面。

    徐氏略加思量,点头道:“也好,去看看吧不说别人,四房老安人在华亭,总要回去看看”

    沈瑞一愣,才想起张老安人来。自己即便已经出继,可在世人眼中,四房也是有生养之恩的,真要有事,自己不能束手不管。

    “瑾大哥那边呢?是不是也回去?”沈瑞看向沈全道。

    沈全点头:“自然要回的,那边本就是有假的,倒是便宜。九哥那边是林哥儿。”

    远行归乡,诸事繁杂,行船走马,都要沈全去安排,沈全就没有多留,约好出发的日期,就先家去了。

    徐氏立时吩咐下去,安排人打点沈瑞出门的行李。

    沈瑞跟徐氏打了招呼,往翰林院寻沈理去了。如今新皇登基,皇权与相权之争一触即发,沈理是谢阁老女婿,说不得要受池鱼之殃,要是能劝沈理回乡,暂避这一茬纷争,也是好事。

    等沈瑞走了,徐氏的脸就沉了下来。真的是倭寇上岸吗?徐氏活了五十多岁,至今已经五朝,“英宗复辟”时就记事了,每到皇帝登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动荡,有的是异族趁火打劫,有的则是朝廷诸公的手笔或地方贪官的手笔,或为争权,或为夺利。就算真的是异族,没有勾结地方,也不敢袭击一个有驻兵的府治之地。没有内奸,引不了外匪,可怜百姓无辜。就算以后沈瑞要出仕,可宦海沉浮谁也说不好,徐氏本打算出服后安排人回松江经营地方,作为二房的退身之地,如今却犹豫了。松江离海边实在太近,不管是真倭寇,还是假倭寇,都容易生祸患。难道要经营苏州?徐氏想起徐氏族人与嗣侄那边,眉头皱得更厉害了。

    外头传来脚步声,三太太扶着三老爷过来了。

    “大嫂,听说瑞哥儿要出门,可是松江那边出了什么事?”三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