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敷虽穿着儒衫;可上面却是叠着补丁;衣服也洗得褪色成灰色。在同窗中;虽不乏寒门子弟;可像赵敷这样穷的也是有数。
开始时;见他这样装扮;有不少人面露诧异;赵敷却泰然自若。等到赵敷的午饭拿出来;就又成了一景;拳头大的紫红高粱面饼子;加上手指长的一条咸菜;就是他的午饭;且几乎天天一个样。
虽说嫌隙赵敷寒酸;避而远之的同窗不少;可也有梁耀这种没心没肺的富绅子弟;眼馋赵敷的稀罕吃食;死乞白赖地非要拿着自己的食盒换上一顿高粱面饼子尝鲜;结果只吃了一口就皱了眉。
府学教授也是寒门子弟出身;倒是不以衣冠敬人;看赵敷家境实在困难;还给他安排了抄书的活计;赵敷也做着;功课却是不耽搁;每月月考都是一等。只等府学里廪生名额空出来;就能补廪生。
既是前途可期;同窗中对赵敷便也多了几分尊重;少了几分轻视。
梁耀之前对赵敷存了好奇之心;拉着沈瑞过去说过几次话;论起来也算同窗之中相熟之人。
赵敷说了一句话;打了王鼎的脸;惹的王鼎大怒。
赵敷却是满脸好奇;道:“月考成绩就在这里贴着;王相公是不是还没来得及看?”
王鼎气了半死;怒道:“平素看你不卑不亢;尚存风骨;没想到全都是装的;怎捧起尚书公子的臭脚来?”
赵敷满脸愕然:“这这非礼勿言啊;王相公”
旁边同窗望向王鼎都带了异色;大家都是读书人;首重斯文;这王鼎先是讥讽沈瑞是“铜铁蠢物”;又连“捧臭脚”这样的市井俚语都说出来;显然修养不足。谁不晓得王鼎本是赤贫出身;如今穿上锦衣华服也不像是公子。
王鼎被大家看的越发羞恼;看着沈瑞道:“你倒是厉害;走了一个梁耀;又拢了个赵敷出来不过是乡下小子;嗣子之身;倒是真当自己是金尊玉贵
沈瑞本是当他是犬吠;可见他没完没了也厌烦;皱眉看了他几眼道:“你这般针对沈某人;到底意欲何为?”
王鼎讥笑道:“不过是揭开你的面皮;让你不能糊弄人罢了。”
沈瑞看了王鼎一眼;轻笑道:“那沈某人倒是要谢过王相公的‘青睐;了
从杨廷和那边的消息看;已经有人将“郑皇亲”的事提到御前。就算皇上不在意;张家人也会盯着的。好好的太子舅家;怎么会允许旁人顶着“太子外祖父”的身份在京城大喇喇蹦跶。
之前沈瑞不过将王鼎看成是用自负掩饰自卑的中二少年;上辈子同窗中这样的寒门学子不是一个两个。可眼见王鼎满脸恶意;数次针对自己;沈瑞也不是菩萨。
王鼎这些日子;随着“郑皇亲”应酬吃请;已经露了不少小辫子。沈瑞早打发长寿暗中盯着;不过是什么时候揭开的事。
那“郑皇亲”无知者无畏;连驸马府上都敢坐主位吃请;为了护着王鼎这个拿得出手的亲戚小辈与尚书府对上也不稀奇。那样的话;沈家可就陷入笑话
沈瑞正是顾及此事;加上考虑到断人前程到底阴损了些;才有些拿不定主
王鼎对他毫不掩饰的恶意;倒是让他有了定夺。
这样莫名其妙就记恨自己要死的人;还是断了前程更省心些。
沈瑞虽带了笑;王鼎却觉得他目光森寒;不由浑身发寒;后背寒毛耸立。
正好一阵北风吹过;王鼎紧了紧身上大氅;再看沈瑞依旧是淡定从容模样;便只当自己想多了。自己身后有贵人;别说是沈瑞;就是沈尚书也要客气着
他虽安慰着自己;可到底底气不足;隐隐地也生出几分后怕来;便不敢再针对沈瑞;只对赵敷道:“想要抱大腿;也要掂量掂量分量;堂堂尚书公子能看上你这酸丁?”
赵敷摇头道:“鸦落豚上”
王鼎冷笑一声;转身呼啸而去。
赵敷善意援手;沈瑞自是领情;拱手道:“谢赵兄出言相助;倒是连累赵兄跟着承恶言了”
赵敷摆摆手道:“不过是一句话罢了;实不当什么”
话音未落;就见一个少年急匆匆地跑过来。
赵敷带了讶然之色:“二郎;你怎么来了?”
“大哥;大嫂难产了;娘让我叫你家去”大冷的天;少年跑的额头是汗;呼哧带喘道。
赵敷一听;不由有些傻眼。
少年急得不行;去拉他的袖子。
赵敷这才醒过神来;脸色发白;走路却是同手同脚;又想起还没有告假;便要转身。
沈瑞见了;便道:“赵兄且去;教授那里我代赵兄告假”
赵敷露出感激之色;道:“那就劳烦沈兄”
赵敷带了弟弟深一步、浅一步地往府学外赶;沈瑞想起赵敷家境艰难;到底不放心;唤了长寿到跟前;吩咐他取两块银饼子一张庄票;追赵家兄弟过去帮把手。
一夜无话;等到次日;沈瑞来到府学时;赵敷已经满脸感激地等着。
他也不避讳在人前;对沈瑞长揖到地。
沈瑞忙避开:“不过举手之劳;赵兄何必如此;快快请起。”
赵敷满脸感激道:“若非沈兄家的人参;内子已经一尸四命。于沈兄是举手之劳;与我却是倾世之恩”
虽说沈瑞昨儿就得了书童回报;知晓赵敷之妻诞下三子;不过再次听赵敷提及;还是还感觉到其中的凶险。要不是自己昨天多事一回;打发长寿带了银钱跟过去瞧瞧;凭着赵家一贫如洗的家境;这赵家娘子还真是产关难过。就是赵家有请医问药的银钱;那救命老参也不是外边能随便寻得到的。
只有尚书府这样的人家;家里常年有病人的;人参鹿茸这些东西都储了不少;拿出一根半根救急不算什么。
沈瑞摆摆手道:“都是同窗;说这些就客气要是赵兄不见外;等弥月酒时多发张帖子就是”
就算是后世;三胞胎也是稀奇事;沈瑞好奇之余还真有些担心。这几个孩子;到底是因自己一时善念才得以平安落地;要是因赵家家贫照顾不及而夭折倒是可惜了。
只是如何援手;这是个问题;否则伤了赵敷的面子;才是费力不讨好。
“那是自然就是梁兄那里;也是落不下的。”赵敷道。
没等沈瑞想着怎么帮赵敷一把;就有产婆将此事宣扬出去。
一产三子;在太平盛世年景;堪为祥瑞。
宛平县县令此时已经换人;不是沈瑞应考时那一位;是个极活络的。
听人提及此事;县令就命人去赵家探看;待确定是此事后;就报到顺天府衙门。
赵家这边作为书香门第;出了“祥瑞”的清白人家;总不好破破烂烂的;在京兆衙门下来人前;知县衙门这边就派人去将赵家休整粉刷一番。衣料吃食这些;也送来不少。为了防止“祥瑞”夭折;知县还叫人送来两头产乳的母羊
等到京兆衙门派了过来探看时;赵家看起来已经是体面人家模样;几个孩子虽没满月;看着比寻常婴孩儿小些;可也不见病弱。
京兆衙门那边;就打发两个医婆过来;帮赵娘子照看三小儿。
等到赵家三子满月;大夫医婆一一看过;并无孱弱病夭之兆;顺天府府尹就上了折子;提及顺天府儒学生赵敷之妻一产三子之“祥瑞”。
皇上子嗣单薄;听到这“一产三子”的消息;也暗暗羡慕不已。又听闻着赵敷夫妇服侍瘫痪在床的病母;拉着年幼的弟妹;孝顺宽厚;皇上便亲书“积善人家”四字;赐了赵敷。
一时之间;赵家事传到沸沸扬扬;连尚书府也听闻此事;连徐氏与三太太也八卦起此事。
三太太道:“这四个字倒是极贴切;要不是这样品行;也没有这样的福报
徐氏笑了笑;沈瑞要了半截人参救急之事她是晓得;本不算私密事;只是如今倒是不好声张;否则就有狭恩图报之嫌。
若说赵敷夫妇一产三子是福报;那对赵家扶危救困的沈瑞也不是也能沾上一二分福气?
第一卷曾见何人再少年 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气之争(三)()
侍郎府;东跨院;北屋。
何氏放心手中针线;揉了揉手腕道:“大爷还在书房说话?”
旁边妈妈道:“正要与奶奶回话;方才坠儿过去奉茶;大爷正发作沈家二少爷;骂了两刻钟了;如今还训丨斥着;奶奶要不要去解围?”
何氏面带犹豫;终是摇摇头道:“大爷是老师;瑞哥儿是他弟子;老师教导弟子天经地义;哪里轮得着妇人多嘴?”
那妈妈迟疑道:“要是训丨得狠了;姨太太那边到底也是奶奶表弟
何氏道:“大爷不会平白无故发做人;定是瑞哥儿有错处;即便言词锋利些也是为了瑞哥儿好”
妈妈这才闭了嘴。
东厢房里;沈瑞满脸涨红;耷拉着脑袋;无地自容。
王守仁满脸怒气;手中拿着沈瑞新做的几篇时文;甩得哗哗作响:“满篇匠气;不知所谓上个月你虽略有不足;可到底有几分用功在里头;这个月却是成了敷衍应付。你在敷衍哪个?”
“老师”沈瑞喃喃;不知如何辩解。
王守仁并没有冤枉他;他这个月脑子如浆糊;即便后半月将读书捡起来;在做文时也脑袋空空。
沈珏之殇;三老爷之病;使得他心里对于科举也生出几分迷茫。
他之前一鼓作气;不过是将科举之路当任务去做;如今前路不清;读书作文时就带了懈怠。
王守仁一脸“恨铁不成钢”;撂下手中时文;道:“看你素日稳重老成;怎么如今还钻了牛角尖?生老病死;都是常事;你这样心灰作甚?”
沈瑞闻言;不由一颤。
他是心灰么?
他以为自己只是迷茫了;对于做个太平士绅与在仕途之路上艰难前行之间产生了困惑。他并不是权利欲旺盛之人;否则上辈子也不会从教职做个平常人
他知晓自己的分量;一步一个脚印熬上进士;都是运气的事;在朝政时局上呼风唤雨更是想也不要想。即便与未来天子结下些许情分;真到了君臣有别时;作用也是有限。
这般辛苦读书;到底值不值?
要知晓大明朝京城难做;地方的太平士绅可是容易做。有多少成绩就有多少压力;不去惦记功成名就;便也没有压力。
沈瑞心里纠结;抬头道:“老师本是个最洒脱不过的性情;为何甘心为仕途所束?”
王守仁已经原级起复;只是由刑部主事变为兵部主事。按照吏户礼兵刑工的六部排名;王守仁还算小小地夸了半步。不过以他侍郎之子、二甲进士的身份;连吏户礼三部都没有进去;可见阁臣对王家父子的防范。
王守仁满脸正色道:“男儿在世;顶天立地;自要有忠义之心、存报国之念;要不然即便满腹经纶亦不过一堆腐肉尔”
王守仁说的掷地有声;沈瑞想到他半生坎坷;不知为何想起“天与之降大任于人”那句老话。难道所有的磨难;都为了铸就个千古流芳的“阳明子”?
要是真的由自己取巧成功;提醒着王家父子规避了政治风险;那王守仁还能成为历史上那个文治武功的王守仁么?
自己拜师时;本存了利用之心;实际以自己的半点才学;实担不得这“王门首徒”之名。
见沈瑞缄默不语、隐含忧虑;王守仁疑惑道:“瑞哥儿;你与为师说句实话;你到底在焦心什么?小小年纪;一年之中让你见了两遭丧事;你一时走不出伤心也不算什么;只是不该如何消沉”
眼见王守仁满脸关切;沈瑞不由心中一暖。
自来到大明朝;他都是孤寂的。
少年沈珏的聒噪;打破了他的冷清孤寂。沈珏全心依赖他;他又未尝不是依赖沈珏呢?
等到沈珏之殇;他便觉得自己离这世界又远了一层。就算名义上父母沈沧、徐氏;也不能抚平他的孤寂。
眼看就是弘治十七年;新旧交替就在这两年;等到权阉肆意时到底如何应对;沈瑞心下还拿不定主意。
只要沈沧在世;沈家就避不开纷争;还有王家父子;到了跌落尘泥时;沈瑞这个徒弟徒孙哪里能于看着?
现下大明朝已经是纸糊灯笼;太平盛世的表象一捅就破。北有蒙古人虎视眈眈;南边苗乱不断;中原腹地打着弥勒教、白莲教造反的百姓接二连三。
就算知晓刘瑾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几年;可随后的正德十几年;自己真的能顺利取士、做个太平文官么?
沈瑞想要改变;可觉得无心为力;想要维持现状;又知狂风暴雨不可避。
想着王守仁不仅精通儒学;对于释道两教也多有涉猎;沈瑞试探地问道:“老师如何看‘庄公梦蝶;?”
王守仁眨眨眼;一时没反应过来。
沈瑞一本正经;并无说笑之意。
王守仁心中只觉怪异:“瑞哥儿这是悟道了?”
沈瑞除了儒学;对道家也有多有涉猎之事王守仁是知晓的;毕竟沈家士子的五经学的是周易;要是对道家一窍不通;也学不进去。
沈瑞摇头道:“不是悟道;是有化蝶之梦。”
沈瑞说着话;眼睛却望着王守仁;留心他的反应。
作为五百年后来的现代人;沈瑞的防人之心更重。就算是沈沧;名义上的至亲长辈;沈瑞也不过是以猜测地口气论起未来朝局;可对以后开宗立派的王守仁却想要多说两句。
实在是在感情深厚上;王守仁这里要比沈沧那里还厚一层。
王守仁收起诧异之色;面色转为郑重。
收徒六年;前后相处的日子不多;他却是知晓自己这个学生是个心里有成算的。
沈瑞并不是妄言之言;也不会无缘无故就提及“庄公梦蝶”。
“瑞哥儿是梦做了蝴蝶?看到了未来不好的事;且又与为师相关?”王守仁蹙眉道。
要是单纯地“庄公梦蝶”;也不会使得他小小年纪;就生忧心。
这下诧异的是沈瑞了。
他不由思量自己是不是七情上面;才让王守仁一眼看透。
王守仁见了弟子的反应;却带了几分得意道:“我年少时曾有段日子追求道家的逍遥自在;却始终不得缘法;没想到瑞哥儿还与道门有渊源;可谓青出于蓝我记得当年在东林禅院;你也曾听禅;不愧为我的首徒;儒学上虽不显;释道两门说不得另有所成”
见了王守仁这般反应;沈瑞哭笑不得。
竟有这样做老师的;就算是兼收并蓄;也要分了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