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行运河之上;船家自然怕晦气;就将他们主仆撵下船。正赶上江匪作乱;上岸劫掠;三太爷几乎送了性命。恰逢孙太爷路过;救了三太爷一命。
这就是两家交情之始。
后来三太爷远离族人;立足京城;几次被人为难;还曾被官场对手挤出京;又是孙太爷屡次援手;出钱出力;为三太爷筹划;才使得三太爷得以重返京城;升了小九卿;后来又官至通政史;位列大九卿。
三太爷与孙太爷相交四十余年;相比骨肉;后见孙太爷年逾古稀;后继无人;膝下只有一稚龄之女;就劝他到京中养老。
孙太爷这才6续结束南边生意;带女儿孙敏进京。
因孙家是老父弱女;三太爷主动提及儿女亲事;为次子求娶孙敏;又接了孙敏进沈家教养。
至于二老爷悔婚那段;徐氏也没有隐瞒:“等到你母亲将及笄;两家打算正式议亲。二老爷已经十六岁;中了举人;二太太是他与你大伯的姨表妹;表兄表妹的两下生出情愫来。先姑溺爱次子;便私下与乔家又订婚约……”
而后三太爷要休妻、二老爷去太爷处“负荆请罪”;一直到孙氏远嫁、二老爷会试落第后成亲分家;徐氏都没有隐瞒;一件件是说了。
最后说到孙太爷的暴毙与三太爷的抱憾而终……
因沈瑞先前已经想到孙氏与二老爷婚约的可能性;所以对于婚约这段并不算意外;令他诧异的是孙太爷与三老爷感情之深厚;怎么有越骨肉之情的意思?
当年三太爷已经位列九卿;长媳又是相府千金;次媳出身也不当太差;却不顾门第之别;直接为次子定下商贾出身的孙氏。
二老爷的悔婚与三老太太对次子的纵容;倒是更符合人之常情。
两家到了这个地步;即便是几十年的交情;也该渐行渐远。
可是孙太爷依旧信赖沈家;将独女婚嫁托到三太爷手上;即便不是儿女亲家;也将京城产业借答谢徐氏名义馈赠沈家。
三太爷这里直接舍了二老爷这个儿子;后因孙太爷之死毁哀过甚;不到半年就死了;到死也没原谅三老太太;夫妻两个最后分葬。
这两个老爷子倒是“有情有义”;可却是将这份“义”凌驾在在骨肉之情
人都有私心;可这两个老爷子面对老友的时候;好像更是为对方着想的多
沈瑞听了;莫名觉得古怪;忍不住开口道:“大伯娘;这两位老爷子是不是还有别的交情在?”
徐氏闻言;似笑非笑地看了沈瑞一眼;道:“什么交情?”
沈瑞道:“例如契兄弟之类的……”
孙太爷籍贯温州府;闽浙之地向来男风盛行;民间私下结为契兄弟的男子并不少见。
三太爷北上时;是弱冠少年;孙太爷年长十余岁;这个么……
徐氏本想要斥责沈瑞言语轻浮;可是见他一面正经的模样;显然并不是说笑;而是真的在琢磨这个可能性;哭笑不得道:“莫要想七想八;没有这回事
两人本是外姓人;即便有救命之恩在;可情逾骨肉;也曾引得人遐想;三老太太就是其中之一。
可徐氏冷眼旁观;并不觉得这两位老爷子是好男风的。
三太爷有妻有妾;孙太爷身边妾室侍婢也没断过;两人交往亲近归亲近;却不是那种关系。
沈瑞听了徐氏的话;就将这个可能性划去。
虽说为尊者讳;可徐氏连沈家悔婚这些事都说了;别的自然也不会特意瞒着。
想了想孙太爷与三太爷的年纪;沈瑞不由想到昨日在昌平沈家墓地看到的二太爷衣冠冢。
二房二太爷比三太爷大九岁;当年松江城外遇倭寇时;只知被砍杀;却并不曾找到尸。
这二太爷与三太爷差九岁;孙太爷与三老爷差十来岁;这似乎也能贴边。加上三太爷命长子、长媳为孙太爷充孝子孝妇;披麻戴孝。
“伯娘;两位老爷子真不是亲生骨肉?”沈瑞想到这里;开口问道。
后边的话;他本可以不问;然后心安理得地接受大老爷夫妇的照拂;不过那样的话;说不得多想的就是大老爷夫妇。他稍有不是处;就会被人看成是“携先辈恩情”任性。
徐氏叹气道:“你大伯与我也这般问过先翁;先翁却不置可否;除了去了的先人;谁也不晓得答案到底是什么……”
要是孙太爷就是当年的二太爷;为何不重回沈家?孙敏怎么能嫁回沈家?
要是孙太爷不是二太爷;那除了大家熟知的“救命之恩”之外;还有什么大家不知晓的关系?
沈瑞觉得自己没弄明白;反而越糊涂了。
不过逝者已矣;不管孙太爷到底是何身份、与三太爷到底是何关系;现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沈瑞该如何面对二老爷、二太太。
“二太太要是晓得我娘姓孙;可会反对我过继?”沈瑞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
徐氏摇头道:“你是我们这一房的嗣子;我与你大伯的事还轮不到她插嘴
“那大伯娘瞒着她……”沈瑞有些不解。
徐氏道:“是二老爷私下恳求的……二太太不会与旁人闹;却会闹二老爷
到底二老爷、二太太是沈瑞长辈;徐氏怕沈瑞心里不自在;道:“当年先翁在时;就给你大伯他们兄弟几个分了家;如今虽一块住着;却不用顾忌那许多……若是有一日;大家相处不好;搬离的也是他们……”
徐氏将立场摆的足足的;已经有了取舍。
二太太的偏执;沈瑞进京第一日就曾见过。
想着这错综复杂的关系;沈瑞虽感动徐氏的取舍;可也不由头疼:“大伯娘;以后那边定是要看侄儿不顺眼的……”
徐氏轻哼一声道:“那你就怕了?要知道你以后不单单是我与你大伯的嗣子;还是二房小宗宗子;需要应对的可不单单是二太太一个;会遇到的麻烦事也不会只有这一桩”
徐氏的口气有激将之意;沈瑞心中叹息一声。
同四房那两位“至亲长辈”相比;二太太这里委实没分量。
四房张老安人与沈举人一个是他亲祖母、一个是他生父;只要心想;随时都可以一顿板子要了他性命;他要是不过继出来;以后的婚配与科举前程;他们也可以完全插手做主。
二太太一个隔房婶子;不过是亲戚;顶天了是冷言冷语。
“侄儿担心的并不是二太太;而是二老爷实不愿让大伯与伯娘为难……”沈瑞道。
要是二老爷见他不自在;一来二去的;为难是只会是大老爷与大太太。
大老爷对于二太太这个弟媳妇不假颜色;可同二老爷、三老爷之间兄弟之情却重。
徐氏闻言;却是一怔。
沈瑞年纪轻轻;在刚知道这般大事的情况下;还能想到长辈的立场与难处;难能可贵。
她面上带了笑道:“你不用担心二老爷;当年的事情本就是二老爷有错在前;我冷眼瞧着;他早就悔了……要不是我与你大伯先订下你;怕是他都要惦记讨你做嗣子……”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道:“当年是是非非;毕竟是当年事。孙沈两家到底恩恩怨怨也掰扯不清楚;你晓得此事就好;没有必要去计较。要知你不单单是孙家外孙;还是沈家子弟。我与你大伯择你为嗣;有孙家这一段前缘的缘故;也因你是沈家子弟;可最主要的是舍你其谁?你是个勤勉好学、能支撑起门户的好孩子;在族兄弟之间最出色的……”
一番毫不吝啬的褒赞;沈瑞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面上有些烫。
不过等出了主院;沈瑞就恢复了常态。
九如居中;沈珏已经在等着。
见了沈瑞回来;他立时迫不及待地问道:“瑞哥;你可是问大伯娘去了?
第二百章 尘埃落定(二)()
沈瑞白了沈珏一眼;道:“就这么想听秘辛?”
沈珏毫不犹豫地点头道:“嗯;想听想听”
沈瑞无奈地摇摇头;吩咐冬喜上了茶;将从徐氏那里听来的孙沈两家的渊源;给沈珏讲了一遍;不过却是有删减;那就是隐去了孙氏与二老爷的婚约;还有孙太爷对徐氏的馈赠。
倒不是觉得这段婚约历史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毕竟从头到尾;孙太爷与孙氏都是被动;并非是有意高攀沈家;从婚约成立到悔婚都是三太爷与二老爷父子这边的决定。
只是二老爷与二太太两人有不对的地方;这两人却要做沈珏嗣父母的。要是沈珏心中对这两人有成见;面上带出来;以后就难相处。
至于馈赠那里;算是徐氏私事;不知徐氏怎么处理的那些产业;别人晓得不晓得;沈瑞便就不好多说。
沈珏听得津津有味;不过最好奇的还是孙氏与二老爷是否有婚约。
见没有这一段;他不免着急道:“都讲完了;没落下?”
沈瑞轻哼一声道:“昨日险些被你带歪了三太爷当时是通政司通政史;正三品;你觉得他会给二老爷定下什么样的亲事?”
沈珏一想;自己的猜测确实没谱。
不管三太爷与孙太爷两人私交如何;联姻毕竟讲究门当户对。
要是三太爷是个太平士绅;为了报恩的缘故与商贾联姻还有可能;即是三品官;定下商贾出身的媳妇就不恰当。
他重重地松了一口气;道:“没有这茬就好;否则还真叫人为难……我都不晓得以后是站在瑞哥这边;还是站在那边了……”
沈瑞想起三太爷与孙太爷之间的“情义”;问沈珏道:“珏哥;有朝一日你结交一个知己好友;会将他看得比妻儿重么?”
此类男人之间的义气;书中常见;常常有令人动容之处。
沈瑞在听了三太爷与孙太爷的故事之后;想到“契友”上;并不是因为他有个腐男之心;而是后世的朋友之交;鲜少有人能做到这个地步。大家为人行事;先想的是自己;其次是家人;然后才是朋友。
沈珏是地道的大明少年;沈瑞想要听一听他的看法。
“那是自然不是有句老话;士为知己者死”沈珏拍着胸脯道:“大丈夫立世;遇到激昂处;何惜一死”
沈瑞见状;不由失笑:“昨日谁念叨城外庄子没甜点来着?原来我眼前立着当世大丈夫”
次日;沈瑞、沈珏等人依旧往三房;随三老爷读书。
松江祖祠这里;却是九房齐聚;在族人的见证下;由宗房大老爷执笔;在族谱上添了几笔。
宗房、四房名下沈珏、沈珏的名字并没有划去;而是在下边标注出嗣;同时二房大老爷、二老爷名下添上两人名字。
昨日沈洲虽挟制沈举人写了出继文书;可并不是正式的。
正式文书要详细的多;缘由;中人;见证。
宗房大老爷署名时;手腕微微抖;有几笔都写歪了;沈举人则是眼睛转了几圈;有些不甘心;却也没胆子再生事;接了毛笔就利索地书上自己大名。
五房大老爷见了沈举人的反应;暗暗摇头。
出继二房;对于沈瑞来说或许算是好事;可对四房来说绝对不算好事。
四房有个记名嫡子的庶长子在;又有刚进门的贺氏;说不定什么时候再添丁。有沈瑞这个原配正嫡在;不管沈瑾如何出息;也不管后边贺氏再添几个儿女;都越不过沈瑞去。
沈瑞要是不在;到底是该沈瑾承继四房;还是该贺氏的儿女承继?到时候;又是说不清。
还有沈举人之前就有“宠妾灭妻”的嫌疑;如今更是将嫡子出继;以后士林名声不用要了。
三房老太爷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在那里运气。
如今二房择嗣之事尘埃落定;压根没有三房什么事。
择了宗房的沈珏;三房老太爷无话可说;沈珏是嫡幼子;宗房与二房祖上又是一母同胞;血脉最近;四房血脉近是近;可沈瑞可是四房眼下唯一的嫡子
四房血脉不繁;旁支庶房皆无。
挑嗣子怎么会从四房挑?、
三房也是内房;大家一个祖宗;如今又子孙繁茂;为何不从三房择人?
要是没有沈珠之前的事;三房老太爷早就要起来表“异议”;眼下却是不敢节外生枝;只能在心里生闷气。
八房老太爷却是笑眯眯地望向族谱;看着那“沈瑞”二字;想起几次与沈瑞相见的情景。
谁能想到;当初丧母后险些病夭的孩童会有这样的造化?
沈瑞母丧先后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
世事都有因果;要是沈瑞没有母丧父不喜;二房即便与孙氏有旧;也不可能过继了孙氏独子过去。
可见世事无常;今日是祸;明日未必不是福。
八房老太爷抚摸着胡须;想到曾孙沈宝;没有被择为嗣子也未必就是坏事
至于九房太爷;眼红嫉妒却又无可奈何。
他虽也是族老之一;可三房老太爷不出头;他就不够看;说话也没分量。
他同二房不熟;虽有些埋怨二房不会挑人;憨厚孝顺的沈琳不挑;挑了任性顽劣的沈瑞、沈珏去;可最怪的还是沈理。
沈理是九房旁枝;沈琳是他的亲从堂弟;他没促成沈琳过继之事不说;还任由沈琳回松江。
年前沈氏七子进京;如今旁人都留京;只有沈琳被送回来;这不是打九房的脸?
沈全有胞兄在;沈珠有堂兄;沈琳不是也有从堂兄在京?
可沈理对沈琳不闻不问不说;连沈琳回来;也没有说预备份孝敬送过来;哪里有半点做晚辈的样子?
不管各房头作何想;沈瑞、沈珏在族人见证下;正式过继二房为嗣。
接下来就是衙门那边改户帖;沈瑞、沈珏如今都没有应童子试;并没有学籍在;倒是少了一层麻烦。
待到宗房大老爷出面;去华亭县衙里将沈瑞、沈珏两人的户籍名帖改了;沈家两子过继京城二房的消息;就传开来。
贺二老爷听闻此事;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对妻子道:“此子有城府;不类寻常少年;我许是给贺家树立一个仇人”
贺二太太道:“照我说;老爷也担心的过了……当年的事老爷虽做的不算厚道;可也是花了五万两银子;并不是平白占了孙氏产业。那样的价格;即便老爷不买;难道其他人就不买了?如今五姐成了四房太太;即便是继母;可在三父八母之母;沈瑞也是有服的……他要是为难贺家;将本生父母放在哪里?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即便成了高门嗣子;又能闹出多大动静?
为了奉承嗣父母;与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