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琰听了;却有些怔忪。
人皆有傲气;被嫌弃至此;还非要死切吧列地惦记归宗么?
他小时很是不理解祖父与父亲为何念念不忘归宗;如今境遇变化;却使得他晓得;有家族能依靠是多么让人心安之事。即便挂着旁枝族人名号;也不会随意被人欺了去。
只是正如沈所想的;二房大太太既然能说出那样的话;那在二房长辈在世时;他们这一支想要归宗都是妄想;说不定真要等到老一辈故去;小一辈当家时;才有可能。
他正想着;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叩门声;便起身出去。
沈好奇道:“这个时候;谁会过来?”说着;也随着兄长出去。
来的是董举人。
“老师;您怎么来了?”沈琰颇为意外;忙将董举人让到东厢小厅。
沈骨伤已经好的差不多;虽因董家毁亲之事对董举人心有不满;可不愿长兄为难;还是老实下去倒茶。
董举人一个人过来的;看着沈琰依旧恭敬自己如往昔;既是愧疚也是惊。
愧疚的是;他出尔反尔;没有拦着妻子胡闹;心惊的是;沈琰小小年纪;遇到这样毁婚之事;寡母又受辱;面上却依是不露声色。
“都是我不好;没有拦下你师母……等过了十五;两家就过婚书……”董举人满脸羞愧道。
沈奉茶上来;听了这一句;不由偷偷望向长兄。
董举人虽好;可董家娘子行事翻来覆去;沈还真替兄长看不上。
沈琰瞪了他一眼;沈方老实地退了下去;可还是忍不住心中好奇;在门口站下。
就听里头沈琰道:“老师有命;学生本当遵从……只是因学生之故;使得老师家反宅乱;学生已是不安。婚姻向来是合两家之好;师母与家母性情不和;心中又另外属意的女婿人选;这门亲老师无须再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即便无缘与老师做半子;学生也不会忘记老师数年的提点教导之恩”
沈琰声音不大;可语气却果决。
沈举人连声叹气道:“这、这、你师母无礼;我不好往令堂身边去;琰哥代我与你母亲赔罪吧…
对于这个学生;沈举人还是比较看中;想着沈家二房行事;如此不留余地也太刻薄。不管当年沈琰、沈曾祖母错了何等错事;这都过了几代人;如今还计较又有什么意思。
“最近传的难听话太多;这里毕竟是沈家坊;早先嫉妒你们兄弟的也不是一家两家……你可有什么打算?”沈举人道。
说到底他们还是“客居”;就是这小宅子也是宗房名下产业;并不是他们私产。
沈琰道:“等考完科试;学生想要奉母去南京……早日过去熟悉水土;也能早日安心备考。”
今年是乡试之年;等过了正月;学政会到各府主持科试。学政通过去年的岁考与今年的科试;将生员分为六等;一二等取得乡试资格。要是不经岁考、科试;生员就不得下场应乡试。
听说沈琰打算阖家去南京;董举人点点头道:“早日过去;清静下来读书也好。”说话间;从袖子里摸出个荷包;撂在小几上:“这是我给你预备的压岁钱;你只需听话收了;不许拒绝;否则就是心里怨我了……师生一场;我只盼你早日举业;纵然是归不得沈族;也能立世……这世上;没有家族助力;寒门子弟一步一步熬出头的;也不是没有……”
董举人话说的这个份上;沈琰哪里有拒绝的余地;只好躬身道:“既是先生所赐;学生就愧受了
不管是沈琰小小年纪城府深;还是真的心情敦厚不记仇;董举人都只有叹惋的。
要是有选择;他自是乐意继续这门亲事;可事情闹到现下;就算他能劝好妻子;白氏平白受辱;如何能心无芥蒂。
只是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师生两个说了些不痛不痒的话;董举人便离去。
沈琰亲自送出大门;眼见着董举人走远了;方转身回来。
沈站在小厅;正瞪着小几上那荷包;腮帮子鼓鼓的:“董举人这是什么意思?谁缺几个银钱么
沈琰只是笑笑;拿起荷包;轻飘飘的;没什么分量。
待打开来;里面是四张庄票;不多不少二百两银子。
沈上前看了;倒吸了一口冷气:“二百两银子做压岁钱;董先生好大手笔?”
就像他们这样的人家;也呼奴使婢的;每个月不过几两银子开销。当年他们阖家搬回松江时;那边处理产业得得银子也不过三、四百两。
幸好有沈琰在族学里的贴补;才使得一家三口没有坐吃山空。
董举人家虽也买田置业;可到底是寒门子弟出身;祖上没有积蓄;又要照应胞弟留下的孤儿寡母;日子过的并不宽敞。这二百两银子;对于董举人来说也不是小数目。
沈琰叹气道:“先生与我恩重”
沈目光从银票上移开;有些不自在道:“大哥要收下?不退回去?”
沈琰笑了笑:“作甚要退回去?等科试过了;咱们就搬家;正需要银钱的时候……”
沈皱眉道:“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虽不算是嗟来之食;可董家悔婚在前;又拿银子出来;倒像是堵大哥的嘴?大哥不是正该坚持不受?”
沈琰看了弟弟一眼:“二弟只想不好的;怎么不想好的?老师或许只是晓得我们日子窘迫;为了我安心备考;方送银子过来。”
“谁信哩?咱们家一直这样;要是董先生想要贴补大哥早就贴补了;何必等到这时候?大哥总是只想着旁人的好”沈撇撇嘴;道。
“老师肯收我做弟子;好生教导我;与我已是有大恩。老师又不亏欠我;我自然记得老师的好。所谓婚约之事;当初不过是几句闲话;并未落在实处;如今不成也算不得背信弃义。若不是真心关爱我;老师也不会急我所急;赠与重金;解决我后顾之忧。难道我不念老师十分好;反而因那一分不好就心生怨恨?那是什么道理?”沈琰正色道。
沈定定地看了兄长几眼;有些拿不准:“大哥真的不怨董家悔婚?”
沈琰笑了笑道:“好男人何患无妻还是二弟觉得大哥没出息;以后给你说不上嫂子?”
沈坐在椅子上;支棱着下巴;道:“要是人人都能跟大哥似的;只觉得旁人的好就好了……”
邵氏与二房早年旧事;沈琰、沈兄弟即便从父母那里听到过些;可为尊者讳;知道的并不全。
直到徐氏回松江;择嗣子的话出来;二房旧事才被挖了出来;兄弟两个才知晓详情。
原本沈还因父祖不能归宗对嫡支心中埋怨;知晓当年旧事后却怨不起来。将心比心;要是有人敢害沈琰;那沈也是记恨一辈子;立誓报仇。
不过就算大家将邵氏说的再恶毒;也不能抹杀她对三太爷十多年的养恩。这也是族中人早年觉得二房三太爷太薄情的原因。
沈琰垂下眼帘;自嘲一笑。
世态炎凉;人心易变;不记好的;难道只记仇?那岂不是跟自己娘亲似的;日日折磨自己不安生;自己又不是女人;非要寻人依靠;怎就不能跟沈理似的;以功名晋身;顶门立户……
第一百五十五章 时来运转(四)()
现下的隆福寺庙会;与后世沈瑞见过的那种春节时间京城各大庙会还不同。后世的庙会;是以“吃喝玩乐购”为主;现下庙会;礼佛的意义更大些。
不过因是在新年期间;烧香拜佛的人多;寺院外头也是各种商家云集;与沈瑞先前在松江看过的佛诞庙会相似;只是规模要大的多。
沈珏央求了沈械;说什么也要来来庙会见识见识。
想着正式过嗣之日不远;隆福寺就在的本坊;沈械对胞弟便也多了几分纵容;就应了他的请求。
不过沈珏所提的由他带了沈瑞、沈栋两个出来;则被沈械给否了。
三个半大孩子;自家儿子不是圆滑的;两个弟弟又是初到京城;沈械如何能安心放他们出去。
初二用了早饭;沈械就带了沈珏、沈瑞还有沈栋三个出来。
京城初一香火旺盛的庙宇有数十;隆福寺虽名气大;聚集的人不少;可并没想象中的那般混乱。
仁寿坊算是离皇城近的坊;这边住的还是官宦富庶人家为主;寻常百姓多住在南城圈出来的外城
即来庙会;少不得要烧香拜佛;即便沈械是儒家门生;今日也“入乡随俗”。
有上千的香客云集隆福寺外;由知客僧带了沙弥引导者;排队入内烧香。
沈瑞等人也过去排队;前后用了一个多时辰;落了半身香火;才烧完香;从人群中挤出来。
隆福寺前半条街;都是各色小吃摊子;沈械也是打少年过来的;自然不会刻板地不许几个小的吃外食;可外头寒风烈烈;哪里敢让他们跟旁人似的直接站在风口吃;少不得挨个摊子打包;弄了不少南边不曾见的小吃点心之类带回去。
一行人;倒是早早就回了沈械家。
随手寻常人家叔嫂之间亦需避讳;可械大奶奶长子都比沈珏、沈瑞两个大半岁;年岁差了太多;沈珏、沈瑞又小;倒是无需避讳太多。
械大奶奶就直接让人将点心小吃都热了;在上房暖阁里;摆了一桌子;将两个小叔子与几位儿女都叫来。
乳果;牛油炒面;牛肉于、黑麦小窝头……这些或是从蒙古人那边传来的吃食;都是南边没有的;就是沈栋兄弟也是初见。
就是械大奶奶之前说过;让大家浅尝即止;省的晚饭时吃不下;不过等到械大奶奶一离开;大家一人几筷子;十来份各色吃食;也吃了七七八八。
说到底不管是糕饼类;还是炸果;味道并不算新奇;不过为了酥软可口;都放了糖;小孩子自是爱吃。像沈珏这种嗜甜的;则更是如老鼠掉进米缸里。
沈瑞对甜食无爱;嚼了半条牛肉于;就慢悠悠地对付半碗牛油炒面。
沈珏已经撑得不行;胡吃海塞了一气;到底撑着了;歪在一边直揉肚子。
沈械家两个小姑娘看着规矩;吃相也斯斯文文。即便吃的并不多;眼睛还有些移不开;不过见沈珏这个叔叔已经用完;沈瑞这个族叔也一调羹一调羹地吃面茶;沈栋跟着放下筷子;小姊妹两个便也撂下筷子。
沈械次女慧姐才六岁;倒是比姐姐宁姐要活泼些。
瞧着沈珏面上挤眉弄眼地难受模样;慧姐便凑过去;轻轻拍了拍他肚子:“五叔;痛痛飞;痛痛飞了”
沈珏先是一愣;随即低下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神色有些怔忪。
沈栋在旁;呵斥妹妹道:“怎同五叔动手动脚?”
慧姐被吓了一跳;眼眶里泪珠开始打转转。
沈珏“哈哈”笑了连声;伸手将小侄女抱起来;放到自己腿上道:“真不疼了;好慧姐;再给五叔拍拍”
慧姐闻言;眼眸一亮;伸出小胖手;在沈珏肚子上又轻拍了两下:“痛痛飞;痛痛飞;五叔不疼了”
屋子里满满稚嫩的童音;还有沈珏欢快地笑声。
械大奶奶进来时;就见小女儿坐在沈珏膝上;小嘴巴拉巴拉地说道:“娘就是这样摸我……真的不疼了;五叔说是不是?”
械大奶奶摇头道:“这孩子;真是人来疯……快下来;不许闹你五叔”后一句;是板着脸对慧姐说的。
慧姐从沈珏膝盖上下地;吐了吐舌头;小声道:“我没闹五叔……我疼五叔呢;跟娘疼我一样…
这小丫头“大言不惭”的一句;听得大家都笑出声来。
械大奶奶伸手指了指小女儿额头:“又胡乱说话;你是侄女;是当孝敬你五叔;你五叔有你祖父、祖母疼呢。”
童言童语;听得沈瑞心里都跟着欢快许多。不过在望向沈珏时;沈珏还是察觉出他的异样。
这时;就听械大奶奶说:“瑞二叔、五叔;你们要是用完;就去前院书房寻你们大哥;大哥有事寻你们说。”
两人已经吃完;有婢子送了清水;漱了口;便离了暖阁;相伴往前院书房去。
“可是又想家了?”沈珏见沈珏神色怏怏;问道。
沈珏摇摇头;自嘲道:“早年看史书上云寐生不为生母所喜;恨之欲死;我还觉得夸大其词……等这两年长大;才晓得五个手指头有长有短是什么意思。不晓得大哥、二哥小时;我娘有没有疼过他们;在我这里是没见识过的……”
这话中隐有抑郁之气;沈瑞道:“即便为人父母;也终究是人。只要是人;就有好恶;这世上父母也不过是寻常人;不是圣人……我家老爷不也是如此;看重长子;对我这个次子不屑一顾”
沈珏偏过头;看了看沈瑞;觉得自比起沈瑞遭遇磋磨;自己心中这点不平实不算什么。
他“哈哈”两声;搭了沈瑞肩膀道:“听瑞哥这话一说;咱们一个母厌;一个父憎;倒是难兄难弟了”
沈瑞轻哼了一声:“人前是瑞二哥;这没人时间又唤了称呼?你也不怕在大哥跟前说露嘴;小心再挨一顿训丨斥”
沈珏脸上露出害怕:“几年没见大哥;大哥越来越刻板;还真是怕了他”
昨晚回来时;沈珏就顺口叫了沈瑞一句“瑞哥”;被沈械耳提面命地说教了一番;后让他将“兄友弟恭”四字抄写一百遍。
书房里;沈械将写好的家书封好。
二老爷回乡祭祖;与大太太回乡省亲又不同。大太太是回苏州府省亲;顺便回松江本家;二老爷这次回去;除了祭祖;还有敲定嗣子名分。
宗房那里;自然先得了消息;早做准备为好。
他揉了揉太阳穴;心中既是惆怅胞弟变族弟;又是有些欢喜宗房与二房之间有了珏哥做纽带;牵扯得更深。
沈瑞也好;沈珏也好;年岁在那里摆着;不过十三岁;等一步步地考出来入仕途;少说也要十来年功夫;二房大老爷年过半百;就是为了嗣子、嗣侄筹划;也会提拔族侄做与力。
沈家在京的几位玉字辈中;沈理背靠相府;无需借二房的力;沈琦还是举人;想要提挈也提挈不上;剩下的人选就是他与五房沈瑛。
沈瑛还在庶常院;离散馆还有一年半;暂时也无需提挈。如此一来;二房能扶持的人选;只剩下自己。自己是沈家宗孙;珏哥胞兄;自己更进一步;对沈瑞、沈珏来说都是好事。
年后二老爷回松江;按理来说;沈珏、沈瑞也应该随之回去;不过大老爷意思;两位小哥年岁小;不耐长途跋涉;就无需回去了。
可这过嗣的话;总要有人与二小说。
正想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