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帝王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帝王路-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被这些吵的有点头疼,杜畿当即大声喊道:“停,停,我们坐下来慢慢谈,否则还会像昨天一样,谈了一下午也谈不出什么。”

    刘裕搞了这么一场谈判,不仅是为了分配汝南的利益,也是为了筹集粮草。汝南收的税,根本不足以让他支撑到来年。如果不是灭了好几个士族豪强,他恐怕早就缺钱却粮了。

    然而那些粮草有限,而他招的士兵又多,并且还施粥。招兵多不能怪他,那些年轻力壮的流民,最容易无事生非,不如招入军队。施粥也是必须的,否则流民暴动的话

    “杜主簙说的是,我们还是坐下来慢慢谈。大家也应该量力而行,可别贪心不足。”听见杜畿的喊声,张鹤当即附和道。而他这么一说,众人都不由安静下来。

    杜畿见此,不由眉头一皱,心道这张家的威信太高,恐怕很难掌控。

    “好了,我们先说李家”没有多想,杜畿当即开始有条不紊的说起来。他从最小的一族说起,不仅是田地,还有城中的屋宅,以及一些奴仆婢女。

    当然,杜畿不可能将屋宅和田亩都分配给这些士族豪强。比如袁家的一大块田地,杜畿就闭口不提。当张鹤不甘心的问起的时候,杜畿直接淡淡回道:“公子说的,如果张老有什么异议,可以去问问公子。”

    张鹤听的身子一震,他可是至今记得刘裕杀气腾腾的眼神,那一晚刘裕给他的印象太深。

    当然,这些田地也不是无偿给他们,而是让他们以钱财和粮草交换。不过刘裕并没有贵买,就当结个善缘,买个支持。还别说,这一招效果不错,一下子就打散了隐隐联盟的士族豪强们。

    有分配就有不公,尤其是这还是刘裕特意授意的。用他的话说,分配公平了,反倒没有支持自己;分配不公了,他们定然反目。他说的不错,没人猜测他,都在互相嫉恨。

    比如和成,他分的就比较少,虽然他家室不比张家,但这些便宜的田地他还是买得起,奈何张家占了大头,他有钱无地买。他也找了张鹤,张鹤也答应转卖给他,但那价钱却高了不止两倍。如此一来,和成如何不恨张家?

    何止和家与张家,其他家族也隐隐有敌视的意思,尤其是本来就有仇的。不过,张鹤发现,似乎他张家拉仇恨最多

    “好了,诸位,今天暂且先这样,其他的事以后再说吧。”整整一天,又是争吵,又是拍桌子的,总算是弄好了。

    松了一口气,杜畿对众人说了一句话,随后众人都陆陆续续的离开了。而杜畿也没有多做停留,直接朝太守府而去。

    等他来到太守府,嘴角含笑的向刘裕汇报的时候,突然发现刘裕眉头紧皱。

    “公子,怎么了?”不明所以,杜畿一边走进来,一边轻声问道。

    刘裕被杜畿的声音惊醒,当即眉头舒展,笑道:“没什么,联盟的事谈好了,不过确实如我所想,这联盟没什么大用。对了,你的事情怎么样了?”

    “已经办妥了,来年的粮草已经够用,这些士族豪强也初步被分化了,屯田的田地也留了不少。”杜畿没有深问,开口回道,“另外,求贤馆也开始动工了,相信很快就能弄好。”

    “好,这样我就放心了。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处理,明天我们先送贾诩离开,然后再找张鹤以及和成谈一谈。”刘裕听的心情大好,忍不住赞了一声,然后笑着说道。

    杜畿有些迷惑,问道:“和成,此人有什么特别吗?”

    “呵呵,伯侯还不知道吧,此人与荆州蔡家有生意往来。虽说他和家破败,和蔡家已经许久没有往来了。但一旦有了大宗生意,蔡家一定会继续和其合作。”刘裕微微一笑,为杜畿解释道。

    杜畿闻言,恍然大悟,随后突然说道:“公子,你与刘荆州同为汉室宗亲,何不与他联络一下,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错,确实应该联络一下感情。”刘裕闻言,仔细一想,喜道,“不止是刘荆州,还有我叔父。据说他现在混的比较惨,被孙策压着,呵呵,我总觉得这里面大有作为。”

第182章 送贾诩() 
之所以想起刘繇,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关系,而是因为刘繇手下的一位大将――太史慈。

    喜欢三国的人,一般对蜀魏大将比较熟悉,而对东吴将军则要陌生一些。但实际上,东吴亦有大将,并且丝毫不比蜀魏差。东吴有百骑劫营的甘宁;有江表虎臣徐盛;有周泰蒋钦;有“士别三日”的吕蒙;更有大将太史慈!

    吴书曾记: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东汉末年武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建安十一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三国演义则改的更为豪迈“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太史慈,真男儿也!

    刘裕对太史慈犹为喜爱,只因此人既忠又孝,并且武艺高强,统军有道,是不可多得的大将。

    要说之前,刘裕不认为自己有可能得到这员大将,毕竟江东离他太远,而且他也没什么地位。可现在不同,他是天子皇兄,而且又恰恰和刘繇是亲戚。因此,他觉得自己有可能得到太史慈。

    “伯侯,我叔父帐下有员大将,不过得不到我叔父重用。我想招他来汝南,不知伯侯可有什么办法?”心头火热,刘裕直接告诉杜畿,问他可有办法。

    杜畿讶然,显然不知道刘繇帐下还有大将,并且刘裕竟然想招来。仔细一想,他开口笑道:“既然刘扬州不重视,以公子与其关系,一纸书信便可招来。”

    这是实话,刘裕只是太重视太史慈,心里不觉以为别人也重视。实际上,太史慈在刘繇帐下不受重视,刘繇看在刘裕是其侄子的份上,估计真的会将太史慈派到汝南。

    听完杜畿的话,刘裕心头大喜,仿佛太史慈已经来了似的,“好,伯侯你写两份书信,一份给刘荆州,一份给刘扬州。”

    刘荆州盛名难副,刘扬州可就名不副实了。此时的刘繇已经离死不远,只有区区豫章一地,还是投靠刘表才得来的。而史书记载,明年即其死期。也不知道这时候刘裕讨人,他会不会给,再不给太史慈可就投降了孙策。

    “不行,我要亲写一封书信给太史慈。伯侯,你回去休息吧。”思来想去,觉得不妥,生怕太史慈心有隔阂,刘裕当即决定亲写一封书信。

    杜畿也没有事了,当即拱手告别。而刘裕写了好几遍书信,也回房休息去了。

    第二天清晨,上蔡城外,十里长亭处。

    北风呼啸,铅云重重,天色昏暗。长亭外,停着一架马车,两匹俊马。长亭内,备了一桌酒菜,坐着四个人。

    “文和先生,话不多说,一路平安。”刘裕朝贾诩举起一杯烈酒,大声说道。随后,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

    贾诩难得脸上露出笑容,也喝了一杯酒,随后说道:“听说将军文采斐然,诩将归去,不知将军可否赋诗一首以送之?”

    这些日子以来,贾诩与刘裕已经相当熟悉。贾诩也知道刘裕的为人,对其相当赞赏。也许,这也是其同意联盟的原因。不过贾诩为人理智,并没有因私废公。

    “哈哈,我可没听说贾文和也喜欢诗文。”刘裕闻言一愣,随即放声大笑,豪气干云。

    笑过之后,刘裕又开口说道:“既然文和开口了,我怎么能不做。文和也知道我于许昌宫所创词吧,今日便再做一首以送文和。”

    看着陷入沉思的刘裕,贾诩不由一愣。他这些日子见识了刘裕的大度和谦和,但没有见识过刘裕的大气和慷慨。故而此时见刘裕如此豪气干云,不由自主的愣住了,但随即便恢复正常。

    而这短短的时间,刘裕已经走到栏杆前,突然的高声长啸起来。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贾诩闻声而动,如遭累雷击,盖因诗中之情怀之悲痛。不过随后他就微微摇头,暗道此词估计不是写给他的。词中以“秋风”点名时间,而现在可是寒冬腊月了。果不其然,词的下阙证明了他的想法。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词虽不是写于我的,不过确实是豪情万丈,男儿之悲啊!”贾诩听完,久久无语,只在心里暗道。

    而刘裕也是久久无语,只因这首宋词让他内心震荡不已,隐隐约约似乎懂了原作者的情怀,似乎透过时空看见原作者那双悲天悯人的眼睛。

    “文和,此情此景,感慨万千。虽不是写此时,然而情怀无二,相信文和不会失望的。”长叹一声,再次将烈酒浇进胸中,刘裕回头对贾诩说道。

    贾诩敛去脸上感慨之色,轻轻笑道:“此等情怀,诩不敢妄言。”

    此词之情怀,离不开忠君忧国,而刘裕的话更是暗有招揽贾诩之意,但贾诩却委婉的拒绝了。

    没有失望,刘裕自然知道贾诩不是那么容易招揽的,这也是他没有直接开口的原因。

    “哈哈,来,文和,你我再饮一杯!”

    一番酣饮,二人微醺。

    “文和啊,此时一别,不知何时再见。”刘裕拉着贾诩的手,笑着说道,“不过我相信,很快便能再见。那时,那时”

    “将军请回吧,诩自去也。”走到马车旁,贾诩与刘裕又寒暄了几句,便钻进车里。而没有喝酒的胡车儿,当即驾着马车远去。

    刘裕看着马车走远,这才喃喃道:“贾文和,我是不会让你投奔曹操的。要是我得不到你,也就不会有人得到你了。呵呵,宁教我负人,莫教人负我,不止是曹操,其实我也可以。”

    此时他眼神平静,哪有半分醉意!

第183章 谈生意() 
送走贾诩,刘裕便带着赵云打马而回。但回来不到半个时辰,护卫就汇报他,说杜畿和张鹤来了。

    这次没有在大堂接见,而是跑到偏房去了。杜畿和赵云坐在大堂,也就是说刘裕单独接见了张鹤。

    本来杜畿也想过来,但刘裕觉得还是算了,不然搞得好像自己怕张鹤似的,谈话还要拉一个人过来。

    “刘太守,不知唤老朽何事?”拱手见礼,张鹤恭敬的说道。

    刘裕连忙扶起张鹤,并且说道:“张老这是折煞了我,快快请坐。”

    没有坚持,张鹤顺势与刘裕对坐,并与刘裕闲聊起来。

    聊了一会儿,刘裕这才旁击侧敲的说道:“张老,我听说你张家与北方富商有生意往来。”

    然而张鹤人老成惊,岂会听不出刘裕的意思,当即抚须笑道:“确有此事,我张家与无极富贾甄氏常有生意往来。”

    没想过隐瞒,张鹤知道刘裕肯定知道此事。另外,他也猜测到刘裕这是有生意要和他做。不管吃亏还是不吃亏,他都不会拒绝,因为这是一个好机会,和刘裕搞好关系的好机会。当然,他自然想赚不想赔。

    虽然早就查清楚了,但听张鹤亲口承认,刘裕还是不由眼睛一亮,道:“张老,甄氏应该有战马吧,我想购买一批,不知你可否牵线?”

    同样没有拐弯抹角,因为不需要,刘裕听到张鹤承认,就知道他不会拒绝自己的请求。

    果不其然,他话说完,张鹤已经笑着说道:“好巧不巧,甄氏就有人在兖州。既然太守有生意,相信甄氏也不会拒绝,我回去就写一封信给甄氏,让她来上蔡和太守谈谈。”

    “哈哈,如此就多谢张老了。”闻言大喜,刘裕心道这张鹤果然识时务,随后再次笑道:“张老,这生意的事还要拜托你,比如和甄氏交易,往无极取马匹。当然,我不会让张老白忙活的,这里面张家该赚的赚。另外,我还会派遣士兵保护商队的安全,所以张老也不用担心。”

    听见刘裕前面的话,张鹤不由脸色微变。但听到刘裕后面的话,他微变的脸已经布满笑容。

    “太守说哪里话,这都是老朽应该做的。”事情自然就这么定了,但张鹤还是客套两句。

    刘裕也知道这些人的性子,也陪他客套几句。随后,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二人便又继续闲谈起来。

    再一会儿,刘裕便起身送张鹤离开了。而这时候,杜畿和赵云过来,杜畿笑道:“公子一脸笑容,事情应该谈好了吧。”

    “嗯,已经约好了,过几日甄家来人,我亲自谈一谈。呵呵,这种大生意,想来没几个人能拒绝。”

    就在刘裕和杜畿闲谈的时候,张鹤也在太守府门口与人聊了起来。他聊的不是别人,正是被刘裕唤来的和成。

    这二人一见面,当即都脸色微变,但瞬间就变成满脸笑容。

    “闲侄今天有什么事,竟然跑来太守府?如果是田亩的事,兴许我可以帮忙。”平日里对和成不假颜色的张鹤,今天难得对其笑眯眯的说道。不过他这笑容是假的,不过是为了套出和成的话。

    和成不傻,当即也笑着说道:“张老,您不在家待着,怎么从太守府出来了?”

    “呵呵,这不是太守有事唤我嘛,我能不来吗?哦,你这又是干什么来了?”张鹤继续假笑,回话没一句有用。

    和成也知道自己套不出什么话,甚至有可能被这老狐狸套出话。因此他眼睛一转,笑道:“咳咳,张老,我先进去了,让刘太守久等可就不好了。”说着,已经让开张鹤,朝府内快步走去。

    张鹤回头看向他的背影,脸上笑容敛尽,皱眉自语道:“和家可不认识北方哪商,不大可能是谈马的事。看来刘太守精明的很,居然想出这么个办法。”说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