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群雄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周亚夫并不想直接救援,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战略计划:“他上书汉景帝,说:“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也就是放弃梁国,截断粮道,等待时机。

    于是周亚夫绕道进军。到了灞上时,遇到一位名叫赵涉的士人,赵涉建议周亚夫再往右绕道进军,以免半路受到叛军的袭击。周亚夫听从了赵涉的建议,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了雒阳,搜索之后果然抓获了伏兵。

    此时的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却派军队向东到达昌邑城,坚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亚夫还是不发救兵。最后梁王写信给景帝,景帝又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周亚夫还是不为所动。但他却暗中派军截断了叛军的粮道,还派兵劫去叛军的粮食。叛军只好先来攻打周亚夫,但几次挑战,周亚夫都不出战。时间一长,周亚夫军中都有些军心不稳了。

    一天晚上,营中突然发生混乱,嘈杂声连周亚夫的大帐里都能听见,但周亚夫始终躺在床上不动。一会儿,混乱自然就平息了。几天后,叛军大举进攻军营的东南,声势浩大,但周亚夫却让部下到西北去防御。结果在西北遇到叛军主力的进攻,由于有了准备,所以很快击退了叛军。

    叛军因为缺粮,最后只好退却,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取得胜利。叛军首领刘濞的人头也被越国人割下送来。这次叛乱经三个月就很快平定了,战争结束后,大家这才纷纷称赞周亚夫的用兵之道。

    周亚夫在军事上有三大贡献,一是改变了以车骑为主的战术,提出,短兵、利刃、鲜护的方略,使之更利于迎战匈奴骑兵。二是,声东击西,布疑兵于山西、河北,主力却出宁夏、甘肃,使匈奴首尾不能相顾,一战将其击溃。为后来汉武帝彻底扫除侵边的匈奴,奠定了基础。三是,以少胜多平定七王之乱。当时七国之军有五十万,汉朝廷仅有军十万,周亚夫力排众议,派三千奇兵袭敌粮道,尽夺其粮草。七国不战自败,联军回封地的能力也没有了。七国之乱遂平。

    然而,汉景帝同样是一个喜好等待时机的人,他完全能够理解周亚夫的思维方式,也能够预料周亚夫的举动,他知道他在世的时候,周亚夫是有用之臣,可以替他做事,可以为他担当过错,但是他过世后,他的儿子汉武帝刘彻是个粗心大意的人,根本不是周亚夫的对手。

    后来,有两件事导致了周亚夫的悲剧。一件是皇后的兄长封侯,一件是匈奴将军封侯的事。窦太后想让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但景帝不愿意,说窦太后的侄子在父亲文帝在世的时候也没有封侯。窦太后说她的哥哥在世时没有封侯,虽然侄子后来封了侯,但总觉得对不起哥哥,所以劝景帝封王信为侯,景帝只好推脱说要和大臣商量。在景帝和周亚夫商量时,周亚夫说刘邦说过,不姓刘的不能封王,没有功劳的不能封侯,如果封王信为侯,就是违背了先祖的誓约。景帝听了无话可说。

    在后来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归顺汉朝,景帝非常高兴,想封他们为侯,以鼓励其它匈奴人也归顺汉朝,但周亚夫又反对说:“如果把这些背叛国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们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景帝听了很不高兴:“丞相的话迂腐不可用!”然后将那五人都封了侯。周亚夫失落地托病辞职。景帝批准了他的要求。

    此后,景帝又把他召进宫中设宴招待,想试探他脾气是不是改了,所以他的面前不给放筷子。周亚夫不高兴地向管事的要筷子,景帝笑着对他说:“莫非这还不能让你高兴吗?”周亚夫羞愤不已,不乐意地向景帝跪下谢罪。景帝刚说了个“起”,他就马上站了起来,不等景帝再说话,就自己走了。景帝叹息着说:“这种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

    不过话说回来,悲剧的就是景帝似乎太看不起武帝了呢,以汉武帝的能为,可谓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镇压周亚夫这厮貌似问题也不是很大的说。

    一般而言,秦皇汉武之说非常频繁,可见能为。卫青、霍去病、霍光、李广、李敢、东方朔、主父偃、苏武、董仲舒、司马相如、李陵等等,实在是不多一个周亚夫。

    话说回来,这个梗前面某位也是一样的坑货。

    前面说的秦昭王这厮,也是为了给后人铺路,硬生生做掉了白起。

    秦昭襄王改派王龁替王陵为大将,八、九月围攻邯郸,久攻不下。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启程。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这种坑,简直就是惊悚……

    言归正传,不管说把这个锅甩到景帝或者昭王头上,还是说他们自己也是有各方面的问题,但是终归的结果如此,也是令人叹息扼腕。

    反正到了这个地步,要说心甘情愿就死,白起似乎因为杀戮过多的关系,有些这方面的趋势,但是不是很明显的出现对秦国的怨念。

    而另一方面,周亚夫当时这个状态,明显是对当时的事情有很深的怨念,至于以后会不会想清楚,回过头来继续要为大汉效力,那就不知道了。

    要知道,周亚夫那个罪名,说白了完全不是事。

    周亚夫儿子周阳见他年老了,就偷偷买了五百甲盾,准备在他去世时发丧时用,这甲盾是国家禁止个人买卖的。周亚夫的儿子给佣工期限少,还不想早点给钱,结果,心有怨气的佣工就告发他私自买国家禁止的用品,要谋反。景帝派人追查此事。

    负责调查的人叫来周亚夫,询问原因。周亚夫不知道儿子做了什么,对问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负责的人以为他在赌气,便向景帝报告了。景帝很生气,将周亚夫交给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

    廷尉问周亚夫:“君侯为什么要谋反啊?”周亚夫答道:“儿子买的都是丧葬品,怎么说是谋反呢?”廷尉讽刺道:“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谋反吧!”

    周亚夫受此屈辱,无法忍受,开始差官召他入朝时就要自杀,被夫人阻拦,这次又受羞辱,更是难以忍受,于是闭食抗议,五天后,吐血身亡。

    这绝对是不服啊,就这样,回头来要为大汉效力,那得多大的心才能做到这一步?

    更何况,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为被召唤的对象,天生就植入了对黄巾的忠诚度。

    说实在的,如果是让周亚夫好好收拾一番心情,慢慢回过头来,说不定就能慢慢恢复过来,迈过这个坎。

    但是另一方面来说,黄巾恰巧在这个事后乘虚而入,抓住了周亚夫心情正当激荡的时候,把对黄巾的初始忠诚度硬生生的植入到周亚夫发脑海里,造成的结果是绝对惊悚的,甚至会让人发生极端的转变,反过来对黄巾死心塌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听到系统如此介绍,鲍鸿也是懵逼了。按理来说,正常思维下面周亚夫打死也不至于跑去那个黄巾阵营,可偏偏如系统所说的这般心理转变的话,那绝对就是坑死了的节奏。(未完待续。)

第212章 开春好作战……() 
黄巾恰巧在这个事后乘虚而入,抓住了周亚夫心情正当激荡的时候,把对黄巾的初始忠诚度硬生生的植入到周亚夫发脑海里,造成的结果是绝对惊悚的,甚至会让人发生极端的转变,反过来对黄巾死心塌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听到系统如此介绍,鲍鸿也是懵逼了。按理来说,正常思维下面周亚夫打死也不至于跑去那个黄巾阵营,可偏偏如系统所说的这般心理转变的话,那绝对就是坑死了的节奏。

    哪怕是往好的方面来说,周亚夫或许会顾念老头子的旧情考虑大汉,但是当前激愤的状态,汉朝终究是要有所表示才行。

    不过把话说回来,其实他老头子周勃在汉朝的情况也就比他自个好点而已,也是一样的军功卓著,偏偏政治水平太渣,根本不足以担当这一份军功带来的荣耀。

    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都曾经拜将,也都曾经拜相,实际上他们都是非常职业化的军人,只适合当将领,不适合作丞相,作将领他们战则能胜,作丞相他们无所适从。究其原因,这是他们性格使然,他们父子二人的性格就像现代军队里的狙击手,勇敢、沉静、专注、耐心,他们可以隐蔽接敌,然后全神贯注地盯住前面的敌人,但是狙击手的最大弱点在他们的背后,他们缺乏防范来自自己人特别是自己上级暗箭的感觉和能力。

    刘邦起兵前,周勃旅居沛县,他高大魁梧,讷讷少言。此时周勃如此彪形大汉居然以编织为业,而且周勃编的还是养蚕用的精细草具,可见周勃这人细致入微,充满耐心。在别人家有丧事的时候,周勃当吹鼓手,但他不擂大鼓,不吹喇叭,他喜好吹箫,要知道箫这种乐器以低音取胜,空旷辽远,能使烦躁的心灵安静下来。他还能够使用强硬的长弓。周勃的生活仿佛是在训练狙击手。

    周勃跟随刘邦几乎参加了秦末汉初的所有军事行动,灭秦、征项羽、平定内乱、防御匈奴。周勃的作战特点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冲锋狙”,在进攻下邑、啮桑、长社的时候,周勃首先登城,进攻槐里﹑好畤、咸阳、曲逆的时候,他荣立上等军功,此时周勃就像一个拿着重型狙击步枪冲锋的战士,一路冲杀,过关斩将;另一种是“移动狙”,也就是在敌人必经的道路上阻击敌人,镇压燕王臧荼叛乱,镇压韩王信叛乱,周勃都采用了这种战术,结果斩获颇多。

    刘邦正是看到了周勃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特点,认为他能够承担大事,在自己即将去世的时候,把樊哙手下的军队交给了周勃。吕后上台后,周勃隐忍以待,就像一个隐蔽潜伏的狙击手,吕后去世后,周勃立即夺取了长安城南北两军的军权,尽诛诸吕。此时,周勃把狙击手的作风用到了政治上。

    到此为止,周勃的表现和收获不说完全匹配,至少也是成正比的。但是,这种作风作用到处理人际关系等各项政治杂务方面,无疑就要逊色很多了。

    汉文帝上台后,周勃任右丞相,此时周勃的麻烦来了。一天,汉文帝温周勃:“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周勃说:“不知。”又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周勃又不知道,后背上汗都出来了。汉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有主者。”文帝说:“主者谓谁?”陈平说:“陛下若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文帝说:“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陈平说:“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汉文帝认为很好。周勃非常尴尬,出来之后就埋怨陈平,说:“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着说:“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周勃知道和陈平相比自己差远了。

    周勃恐惧,也自感危险,就向皇上谢罪辞职,请求归还相印。皇上同意他的请求。

    过了一年多,丞相陈平去世,汉文帝又任命周勃为丞相。十个多月后,汉文帝说:“前日我诏令列侯,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国去,有的人还没有动身,丞相您是我所器重的人,您率先到封国去吧。”周勃于是被免去丞相职务,前往封国。

    周勃辞去丞相后,回到自己的封地,总感到心惊胆战,地方官员前来巡查的时候,他总是穿上铠甲相见。周勃的感觉没有错,不久有人告发周勃造反,被投入监狱。

    汉文帝当然知道周勃没有造反,但是周勃这种长期隐忍,然后突然出击的性格的确让人琢磨不透,很不放心。好在薄太后的胆识远远超过汉文帝,认为周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样周勃才被释放。

    两父子都是这样的货色,文景二帝毕竟是属于建设发展、修生养息为主的帝王,虽然不是说他们达不到雄才伟略一说,但是毕竟在兵戈锋芒气魄方面要逊色一些,更多的心思放在的权谋之上,难以容下这等勇猛却不同政务世情的猛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治世需要的是法度,是帝王威严。在乱世之中,以人为本,人才更是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之说,所谓的法度威严根本没有太大的观念,为了获得能臣的效力,不管对方前面犯过什么问题,折节延请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或许这些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就比如郭嘉。当然他是死的早了。但是以他的智力,自然知道分寸,在前期和曹操看对眼了,不管怎么放浪形骸,各种浪各种装逼都无所谓,曹老板不会和你计较的。但是早了后面,曹老板位高权重,需要建立威严法度了,你再去这么折腾,杨修那种坑货就是你的榜样。

    对于智者来说理解这些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这些猛将来说,想到这一点貌似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至少他们难以适应尔虞我诈的朝堂更是不可能的事情。皇帝开明点还好,稍微疑神疑鬼的,他就必死无疑。

    “不仅仅是张角在加强阵容,其他人也都展开了行动!”系统继续说道。

    “为啥?现在就连复活召唤也要选择黄道吉日了?过年算是什么黄道吉日?”鲍鸿疑惑道。

    “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来说,春暖花开,春耕时一方面,同时冬天这种季节过去,也迎来了适合打仗的时候,双方自然都要开始准备了!”系统笑道。

    “灵帝那傻逼有什么表现?”鲍鸿冷笑道,“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