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不成自己的权柄要超过王宁安?
贾昌朝的心突然热乎起来,不过等他把旨意听完,也就凉快了。
所谓位列宰相之上,仅仅是上朝的时候,他排在政事堂的诸公前面,给他这位职位,只是以备咨询之用。
当然了,如果他感兴趣,也可以主动参加超会,和政事堂会议,但是在这些会议上,除非有人询问,不然他没有发言的资格,只能旁听。
老贾也不傻,这不就是给个官职,把自己养起来吗!
其实不只是贾昌朝,还有几个老臣,也都得到了这个职位,包括庞籍,宋庠,加上贾昌朝,一共三个人,全都位列宰执之上。
贾昌朝属老狐狸的,他稍微想了想,也就明白了,让王宁安接首相,赵祯还是不完全放心,安排几个老臣,别看只是咨询而已,但是关键时刻,老家伙们还是很有份量的,如果真出了什么难以收拾的局面,他们可以挺身而出,保护江山社稷的安全,就像是当年的吕端一样!
想通了之后,贾昌朝虽然有些失落,但是却也坦然了。
做官做到了这个份上,他也知足了,而且他还捞到了太师衔,总算压了文彦博一头,到时候老文进京述职,还要向他汇报情况。
不错!
挺好!
贾相公立刻让手下人停下来,别搬家了,赶快告诉门人弟子,好好庆贺一下。
相比贾昌朝,宋庠就坦然多了。
他心里清楚,自己咸鱼翻身,完全是靠着王宁安,而且他现在也成了一代学宗,要想让百家书院超过六艺,领袖大宋学界,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宋庠立刻找来冯京,师徒两个彻夜长谈,勾画下一步的方略。
……
三位老臣之中,要说最惊讶的就是庞籍。
他现在还有些晕乎乎的。
按照庞籍的判断,朝廷新旧交替,曹皇后站出来,还有那么多人趁机发难,搅动风雨,按理说,接下来应该是一场血雨腥风,凭着他老多年的经验,正好能浑水摸鱼,把变法派压下去,至不济,也要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挽回颓势。
可前半段按照他的想法走,接下来局面骤然变化。
多好的周峰案,让变法派陷入自相矛盾,进退两难的地步,甚至彻底瓦解他们。
陛下啊,都到了这时候,你怎么还能相信变法派呢?要知道当年你是怎么废掉庆历新政的?二十年来,皇帝竟然变了一个人,真是让人费解!
不得不没有废掉变法派,相反,这一场乱子,还促成了王宁安上位,直接总揽大权!
太怪了,想不通啊!
看起来,真是老了,不中用了!
前些日,还信誓旦旦,想要和王宁安掰掰手腕,现在看起来,白白做了跳梁小丑,万一韩家那边歪歪嘴,自己怕是要倒霉啊!
这个官当不当,真是没什么意思了。
庞籍动了辞官回家的心,不过这时候走,摆明了是自认心虚,害怕王宁安,要是那小子追查下去,把自己掀出来,没有官职保护,死得只会更难看。
罢了!
还是撑一段时间,看看朝堂的风向吧!
王宁安出任首相,还吓到了两个人!
那就是程颐和程颢兄弟。
他们俩都傻了,足足沉默了半个时辰,就眼对眼,一句话说不出来。
这他娘的还有没有道理了?
明明是王宁安的错,明明是针对王宁安的,结果王安石下去了,换成王宁安当首相,大权一把抓!
他们忙活了这么久,倒好像是替王宁安扫清障碍,他们拼命抹黑变法,把局面说得无比糟糕,不可收拾。
结果非但没有伤到王宁安,倒是让朝野都期盼着王宁安出来,收拾局面。
大有“先生不出,苍生如何”的味道!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二程苦心焦思,想不清楚,其实他们两个哪里知晓,论起舆论操控,你们的功力,还差得太远呢!
早在他们渲染事情的艰难,不断深挖的时候,就有一些人已经开始操作,他们通过报纸,文章,诗会等等途径,告诉所有人,天下间最能处理复杂局面,调和万方的,就是西凉王,就是王宁安!
他能统御各种力量,夺回幽州,又能把西夏打得半死,还开辟了西域,恢复了丝绸之路,解决了钱荒……这么多年,王宁安做的事情还少了?
哪一样不是四平八稳,思虑周全。
这么复杂的局面,不让王宁安出来,还有其他人能收拾吗?
那些老臣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他们懂得物流吗,懂得金融吗?懂得发展产业吗?他们什么都不懂!
至于新生代的官员,资历浅薄,威望太低,根本不能压服各方,除了王宁安,就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
朝野动荡不安,值此国难之际,就该大胆用人,抛弃成见,唯有西凉王,能够解决僵局,安定天下。
不得不说,这一番的舆论操作,彻底把风向扭转过来。
哪怕最保守的臣子,也都翘首以盼,希望王爷拿出方略来!
至于地方的势力,尤其是那些州府军县的地方官,也都愿意相信王宁安,因为他就是从平县一步步爬出来的,熟悉地方情况,知道大家的艰难,相比起一根筋的拗相公,显然,王爷更得人心。
“万众瞩目,万方期待。”
苏八娘替王宁安整理官服,一丝不苟,笑呵呵道:“天下人都盼着王爷解救苍生呢!露几手让他们瞧瞧,咱们王爷可不是浪得虚名!”
王宁安自嘲苦笑,“你还当这是好事啊!我是一屁股坐在了火山口上,有多少人巴望着我掉下去呢!”
三位夫人,相视一笑,“王爷,我们相信你,一定能狠狠抽那帮宵小之徒一个嘴巴子!”
“但愿吧!”
王宁安转身,直奔政事堂而去……
第817章 吃货拯救世界()
今天不只是政事堂会议,包括六部,枢密院,参谋部,还有御史台,所有大宋重臣,一个不落,全都来了。超快稳定更新小说;本文由 首发
光是看大家出现的顺序,就很有意思。
首先第一个到的是司马光,显然,作为学生之一,老师成为事实上的首相,他无论如何,都要拿出学生的姿态。
紧随司马光的,居然是狄青!
这位老帅哥止不住的笑容,他很满意,甚至喜出望外。
不管到什么时候,王宁安都是将门出身,而且多在边疆领兵,立下赫赫战功,是地地道道的武人!
让这帮大头巾瞧不起武夫,这回知道厉害了吧!
武人一样能出将入相,出了这么大的篓子,必须武人来收拾吧!
二郎,好样的,给天下的武夫争了一口气!
狄青兴奋的模样,居然比他成为枢密使还要欣喜三分。
这两位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紧随其后,御史中丞张方平,枢密使孙固,吏部尚书吕公著,还有几位尚书先后赶来,在他们之后,令人惊讶的是居然是贾昌朝和宋庠!
这两位是地地道道的老资格,而且圣旨上明白说了,他们位列宰相之上,结果却早早赶来,这是什么意思啊?
见大家伙惊讶,贾昌朝心中暗暗冷笑。
老夫向来是要里子不要面子!
平章军国重事,听着好听,可什么是重事?谁给界定、万一两国开战才算重事,那岂不是说别的事情都掺和不了了!
到了他这个岁数啊,算是活明白了,该装孙子就要装孙子,把面子给王宁安,以后有什么好事,他还能多捞一点,不然啊,就真的成了摆设了。
宋庠相比贾昌朝,也是不遑多让。
倒是在他们之后,来的是庞籍和韩绛。
这里面最尴尬的就是这两位,韩绛之前因为金元改革,太子婚事,和王宁安闹得很不愉快,虽然没有真正撕破脸皮,但是从前的友谊荡然无存,偏偏这时候王宁安又爬到了他的头上,得罪了顶头上司,这个滋味可不好受。
韩绛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拉着庞籍,指着老前辈的智慧,或许能逢凶化吉。
他们俩的到来,引来了贾昌朝意味深长的一笑!
你们啊,还是不识时务啊!
老贾什么也不多说,又过了一会儿,王宁安才和欧阳修并肩赶到。
王宁安首先过来,给大家问候,每一个人都是笑逐颜开,好像过年似的。寒暄了一大圈,欧阳修坐到了中间。
“这次王爷进入政事堂,是众望所归。老夫年老体衰,昏庸驽钝,本就不是宰相之才,日后政事堂的事务,还要请王爷多多操持分担。”
王宁安笑道:“我也是初来乍到,很多规矩都不明白,还请各位同僚指点提携!”
老贾哈哈一笑,“西凉王,你也不用客气,多少年了,你主持皇家银行的时候,也没少参加政事堂的会议,何必那么在乎俗礼!现在是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吧!怎么样,醉翁有道理?”
欧阳修含笑点头,“贾相公一语中的,那就开门见山吧!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是周峰的案子,一个是不少州县,财政困窘,大家都商议一下吧,尤其是景平,你要拿主意才是!”
王宁安也没有再推脱,他含笑点头。
这时候司马光先开口了,“我抛砖引玉,周峰这个案子,牵连很大,他虽然有杀人的情况,但事出有因,毕竟未婚妻被人绑架致死,他又是打过仗的人,能没有点火气吗?另外死的几个人,也的确过了,虽然是执行公务,但是吕知县并没有让他们违法。我已经让刑部和大理寺派员,把水泥作坊的人都给抓了,另外还有梁县的差役,也全部抓起来,仔细询问……案子很大,必须小心谨慎,大约在年后,就能有结果,我倾向于按律治罪,周峰是死罪难逃,吕岩也有渎职之罪,且酿成大祸,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至少要秋后处决才是!”
司马光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真正值钱的就是四个字:秋后处决!
在座的人都知道,赵祯撑不久,也就是说,新君很快要登基,到时候大赦有罪之人,周峰和吕岩都能活了,也就没人能说什么了。
事缓则圆,司马光算是深得其中三味。贾昌朝给予了赞许的目光,没看出来,王宁安的这个学生,还是深藏不露。
以往他是藏拙,这回师父入主政事堂,就急着表现了,好小子!心机够深的!
不管怎么说,案子可以先放一边了,真正的主菜到了。
欧阳修沉声道:“以去年的情况来看,京畿、河北、巴蜀、尤其是江南,一共有近200个州县面临预算困难,其中情况糟糕的有80几个之多,老夫曾经和介甫商量过,看看是不是能拿出一笔钱,贴补财政困窘的州县?”
王宁安点头道:“这事情我拜会过王相公,他也跟我讲过,我的意思是尽量不要补贴,就算补贴,也不能全补,更不能把所有亏空,都让户部承担。”
司马光立刻道:“我赞同,首先财政困难怎么界定,给哪些,不给哪些?有什么标准,该怎么执行?都来讨要又怎么办?这都是麻烦,而且眼下户部岁入增加不少,但是开支更多,西域要治理,各项工程要出钱,那么多的士兵官吏,砍哪一块合适?”
司马光是财政的权威,包括户部,兵部,工部,三位尚书纷纷出言附和,赞同司马光的意见,他们认为财权好不容易收上来,大宋能集中财力,办一些是事情,绝不能轻易浪费了,事有轻重缓急,地方财政的问题,应该地方想办法。
吏部尚书吕公著沉着脸道:“户部虽然有道理,但是你们可别忘了,地方财政不足,那些官差衙役就要盘剥百姓,就要勒索商人,他们是不会安贫乐道,甘心饿肚子的!周峰的案子不是教训吗?如果不贴补,我怕还会有更可怕的案子出来!到时候,如何收场?”
吕公著出身名门,又是吏部天官,还是很有威风的,有几位官员跟着点头,就连张方平也开口了。
“既然大家都说了,我也讲讲,这几年,御史台接到的各种案子,增加了何止十倍!多数是状告地方官吏,说贪官污吏,欺压百姓,鱼肉乡里……我看固然有不肖的官吏,但是根子还是在财政上,他们没有钱,不去抢老百姓,还能干什么?如果不加以遏制,我看早晚会有民变。”
王宁安听完了两方的意见,心中有数了。
“地方的财政困难要解决,户部每年应该编出一笔钱,至少200万贯,作为应急之用。”
此话一出,司马光这边的人都长出了口气,区区200万贯,说起来,也就是打发叫花子,没想真正解决问题,表示一下态度而已,户部完全能接受。
可是其他人却受不了了,他们纷纷盯着王宁安。
“是这样的,除了户部出钱补贴之外,各地的衙门,还可以向银行借贷吗!”
“啊!”
好几位官员都叫了出来!
开什么玩笑,衙门向银行借钱,这能行吗?
司马光却跟着笑道:“这倒是个主意,当年兵部就借过钱,用来购买战马,后来分批还了。另外西北发生水灾,地方衙门也借了好多钱,以工代赈,效果还不错。”
“君实相公!”吕公著道:“这两个都是应急之策,不是长久之计!地方衙门,归根到底,还是要看税收!不能走旁门左道!”
显然,借钱过日子,普通人家尚且不愿意,更何况是衙门。
王宁安笑道:“吕天官所言有理,但是银行也不能白白借钱。就拿这次梁县的情况为例。假如银行介入,或许就会好很多。知县吕岩拉来了水泥作坊的投资,却遇到了征地的难题,如果银行提供贷款,县衙拿出相对合理的价格,征收周峰的土地,我相信周峰不会不通情理的。至于衙门欠的钱,等水泥作坊运作起来,靠着税收偿还就是了,具体的条件,让衙门和银行谈吗!”
王宁安的话一出口,大家伙低着头揣摩,还真别说,很有些道理,王宁安的脑袋就是灵活,比起拗相公,强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