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将门-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来起火的房间正是观主的屋子,这位观主平时就喜欢炼丹打坐,由于敬神拜醮,天天和烟火打交道,观里经常着火。

    也正是生了火灾,钱乙终于有幸见到了观主的丹房,有朱砂,有水银,有各种灵芝草药,还有铅!

    钱乙看到了这些,突然想到了孩童们的情况和铅中毒何其相似!

    他找到了医书,又去了孩子们住的房间,仔细寻找。

    结果,就在孩子们的房间隔壁,就存着不少废弃的丹药,还有些乱七八糟的材料,其中也有铅!

    “草民当时检查了观里所有道童,现他们都有轻微的铅中毒,所幸不算严重。至于死去的孩子,他们年纪,身体弱,又在废弃的仓库旁边,故此长时间接触铅,不幸中毒而死。草民当时告诉了那个观主,只可惜他炼了一辈子丹药,要修长生不老,怎么也不肯相信草民,还把草民赶了出来……”

    钱乙讲起了往事,还十分心痛,他有个悲惨的童年,三岁父亲就离家出走,钱乙是跟着姑父长大的,所以他很同情孩子,这些年行医,苦心钻研,才成为儿科的高手。

    钱乙虽然厉害,可他也紧紧能猜到和铅中毒有关。

    王宁安却是一下子就断定了,那几个孩子一定是死于铅中毒。

    至于太子,他也很可能是铅中毒。

    钱乙又道:“殿下的症状不算明显,又拉了肚子,似乎毒素排出去了,只是不知道毒从何处来,莫非……圣人也炼丹吗?”

    “没有!”

    赵祯坚决摇头,“朕从来不信方士的那一套,也没有在宫中炼丹。”

    “那就奇怪了,铅毒是哪里来的?”钱乙摊着手,无可奈何!

    王宁安却突然站了起来,他主动请缨,“陛下,或许臣能找出来。”

    “哦?”赵祯欣喜不已,“王卿,一定要找出来,皇儿的命就在你的手上了。

    王宁安已经有了思路,古人能接触铅的渠道有限,最多就是瓷器……但是大多数瓷器铅含量有限,国人用了几千年,也没有问题,想来不会影响到太子。

    还是稳妥起见,王宁安请曹皇后把太子平时使用的器皿都找出来,摆在一起。

    王宁安从头看到尾,有几个瓷器上面带着花纹,其他的都还算好。

    “陛下,娘娘,瓷器当中有铅,越是花卉复杂艳丽,铅的含量就越多,因此臣提议要把殿下的用具都换成纯白素瓷。”

    “好!”

    赵祯一口气答应了,“快去传旨意,立刻更换。”

    眼下的赵祯就是一个脑袋热的父亲,什么规矩啊,什么皇家气派啊,都不管了,只要能保证儿子健康,干什么都行!

    王宁安查找了一圈,器皿没有问题,他又去了御膳房,检查各种食物,详细询问产地,还派人去搜查,折腾了半天,也没有毛病。

    那剩下的就是饮水了。

    王宁安来到了御花园的一处水井旁,陈琳在旁边介绍着,“王大人,这是后周就留下来的,是一口甜水井。京城多苦水,老百姓家喝的都是苦水,皇宫有一处甜水井,可是省了好些功夫,除了圣人喝的水要从城外的山泉运进来,宫里的人都喝这个水……不会有问题吧?”

    王宁安绕着水井转了一圈,他探头看了看,现在手里也没有仪器,自然探测不出有没有铅,可是王宁安注意到,下了这么长时间的雨,井水的水位还是那么高,貌似没有变化。

    陈琳介绍道:“这口井旱涝不变,水永远都这么多,用了一百多年,也不见少,好多人都是圣人福泽所至呢!”

    王宁安道:“圣人自然福佑苍生,只是公公以为是如此吗?”

    陈琳笑道:“王大人,子不语怪力乱神,老奴不敢妄言。不过依老奴看,宫中排水达,明沟暗沟众多,多大的雨水,宫里都不会内涝。等到旱的时候,又有汴河贯穿,听有些人,地下是有水脉的,或许通连着。”

    王宁安竖起了大拇指,“陈公公,我也是这么看的。去把圣人和曹国舅他们都请过来吧!”

    不多一时,赵祯和曹佾冒雨前来,却现王宁安围着井转圈,他终于选好了一个位置,“国舅爷,挖!”

    曹佾也不明白,但是王宁安命令了,他也不敢怠慢,但是他一个人太慢了,赵祯又叫来了两百名侍卫,杨怀玉领着头,大家一刻不停,足足挖了两个时辰,挖到了地下一丈多。

    杨怀玉满身泥水,攀着绳子上来了。

    “启奏圣人,下面似乎遇到了石头,还要不要挖?”

    没等赵祯话,王宁安道:“不是石头,是铅管,挖!”

    杨怀玉一愣,随后头,他招呼着弟兄们,用水桶挑走泥浆,忙活了多半个时辰,终于从下面捞出来一截破损的管子,直径足有一尺多,放到了大家的面前。

    赵祯往前凑了凑,一眼认出来,正是一截铅管!

    他浑身一阵颤抖,惊讶地问道:“王卿,这就是皇儿中毒的罪魁祸吗?”

    王宁安深深吸口气,“启奏陛下,或许就是了。”

    上辈子就听罗马帝国就是毁在了铅中毒上,贵人们用铅管引泉水,结果他们的水里含铅量是普通泉水的1oo倍,最终的结果就是罗马贵胄集体中毒,退化,生不出孩子,即便生出来也是能力低下的笨蛋……久而久之,帝国就崩溃了。

    西方人使用铅管,那东方呢,或许也有吧!毕竟秦始皇的坟里还用税银做江河呢,古人是没法鉴别一些危险东西的。

    果然,皇宫之中,就有用铅做的排水管。

    谁能想到,不惧旱涝的皇宫,竟然藏着如此可怕的杀手!

    长年累月,铅渗透进了土壤和水里,又进入了饮用的井水……宫中原本除了宫女,就是太监,入宫的时候,最也有十来岁,身体抵抗力很强……就算接触一些铅,也没有问题。

    唯一在宫中出身的只有皇家子嗣,这些年,赵祯有三个儿子长到了几岁,死去了,还有更多的孩子,男孩,女孩,加起来至少有三五十个,全都降生没多久就夭亡了,还有数之不尽的产……

    包括赵祯在内,都渐渐相信了,是皇家富贵至极,孩子担不起荣华,就早早死去了……

    谁能想到,这些可怜的孩子竟然是死于铅中毒!

    赵祯也是很聪明的,他想到了,赵匡胤哥俩是成年之后,当了皇帝才搬进来的,所以他们的孩子虽然不多,但是全都健康成长,到了他爹真宗,就剩下他一个幸运儿,要不是他出生了,赵允让就当了皇帝!

    到了他这里,皇子公主死了一大堆……可是再看宫外的宗室,赵允让好几十个儿子不了,赵允弼也有五六个孩子,赵宗景的媳妇澜儿已经怀了第二个……除了那些瞎折腾,把身体搞坏的之外,老赵家的子孙还是很能生的,朝廷都为了宗室的开支愁,可唯独赵祯能生不能养,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以往赵祯还觉得是命不好,可现在呢,他明白了,杀手就是眼前的铅管,杀了自己所有孩子!这位仁慈的帝王疯了,愤怒大吼:“挖,通通给朕挖出来!”

第390章 提议迁都() 
如今大宋的皇宫,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时候,是宣武军节度使官邸,经历五代十国,一点点扩建,演变成了今天的规格。

    由于不是推倒重建,大宋的皇宫总是显得局促、逼仄、寒酸……当初赵大也想过重修,可是他得位不正,胆气不壮,而且赵大还想过迁都,故此皇宫就一直没变,落到了赵祯的手里。

    两三天的功夫,赵祯几乎都没有合眼,只要一闭眼,他就能看到一片的小娃娃,冲着他哭!

    多少年了,他失去了几十个孩子之多!

    那都是他的骨肉啊,一度赵祯都疯了,天下人都在议论着,要让他从宗室过继孩子,继承皇位,什么意思啊?

    他成了天下人眼中的绝户!

    普通人尚且受不了,更何况是九五至尊。

    结果这么多年,总算是弄清楚了,罪魁祸居然出在了百十年前埋在地下的铅管上,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曹皇后知道后,二话没说,直接抱着孩子回娘家省亲了,她只告诉赵祯,儿子绝对不能住在一堆毒物中间。

    杨怀玉他们花了三天的时间,清理出1o里长的沟渠,铅管堆成了小山,看得人触目惊心。

    赵祯咬碎了牙,声音沙哑问道:“还有多少?”

    杨怀玉脸色也很不好,“启奏圣人,这些是宫中有记录的十成之一。”

    “有那么多?”赵祯惊问道。

    杨怀玉忙说道:“历来京城内涝严重,为了让陛下安心高卧,所以历代都整修沟渠,增加数量让排水更顺畅……”

    赵祯听到这里,几乎昏厥,排水是顺畅了,可是皇家却绝后了!

    “真是该死,朕要全都清理出来,需要多少时间?”

    杨怀玉迟疑道:“由于建筑时间跨度太常,好些图纸已经遗失了,再有一些沟渠邻近宫殿,贸然挖开,后果严重……故此,故此……”

    “故此三天两天做不成?要让朕,还有朕的孩子,每天都承受着铅毒侵袭吗?”赵祯咆哮起来,杨怀玉的鬓角冒汗了。

    见大舅哥难堪,王宁安急忙说道:“启奏陛下,诚如杨将军所言,只怕此事要麻烦了。”

    “怎么讲?”

    “臣以为铅管埋入地下太久,又数量太多,久而久之,宫中的水土花草,可以说处处都有铅毒……就算把铅管取出,也没法解决全部问题,更何况要是全拿出来,不亚于把皇宫翻一个底朝天,只怕不容易吧!”

    赵祯当然知道事情困难,可是再困难也要做啊!

    “王卿,你现了铅毒,朕非常感激,为了皇家的安全,你还要费心,下面该如何做才能防止再次中毒?”

    王宁安思量道:“陛下,为今之计,只有迁皇宫了。”

    “什么?”

    赵祯惊得站起来,满脸纠结,问道:“王卿,真的到了这一步?”

    王宁安苦笑道:“臣观察了,有些铅管破损严重,有些年头久远……臣说句不客气的话,要想保证安全,只有把皇宫,还有地下十丈的土壤全部搬走丢弃,换干净的土地回来。然后再用安全的材料建筑宫殿,才能高枕无忧。这么大的工程,与其浪费精力,还不如重新盖一个皇宫呢!”

    赵祯听完,脑袋冷静了不少。

    他原本以为事情很好解决,哪知道竟然要搬迁皇宫,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不能不慎重。王宁安也是没办法,如果有仪器,检查一下皇宫的土壤和水分,确定铅含量是否标,一切迎刃而解。

    可眼下没有办法检测,更何况皇宫有铅,让那些野心家知道,他们用铅毒害小太子,甚至害赵祯,都没地方说理去,谁让皇宫原本就有,如何确定是有人下毒?

    这事赵祯自然想到了,只要儿子在宫中一天,就可能死的不明不白。他已经失去了太多的孩子,最后一点骨血,如论如何,也不能失去。

    赵祯决定在事情没有解决之前,小太子永远不回京城。

    旨意下去了,可问题又出来了,暂时住在曹家没问题,可是不能一直住着啊?而且接触铅毒,不光是小太子,对大人的身体也不好。

    赵大叔也想多活些年,皇宫他也怕了。

    这么看起来,必须重修皇宫。

    可是修一座皇宫,工程何等浩大,要花费多少国帑?

    赵祯直觉,这一定是个天文数字。

    “陛下,为了大宋江山计,为了天家安全,无论多少花费都值得!”

    赵祯露出了欣慰的微笑,“王卿所言有理,朕立刻让他计算一下,到时候少不了王卿替朕统筹全局。”

    “为君解忧,是臣的本分。臣以为陛下也应该尽早搬离皇宫才是。”

    “朕知道了。”

    ……

    要另修一座皇宫,消息传出去,京城顿时就沸腾了。

    先,大家对赵祯的遭遇非常同情,几十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很多人长这么大,就只经历过一位君父,几十个孩子死了,将心比心,谁不同情。包括朝臣在内,很多人都支持修宫殿。

    可是稍微一算计,大家伙脑袋就大了,这事行不通啊!

    北宋的皇城周长差不多8里多,面积一平方公里不到,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而且皇城必须位于京城的中轴线,当然,北宋的皇城已经歪了,如果修新的,哪怕紧挨着老皇宫,也会严重偏离中轴线,失去了中心的最佳位置。

    东西南北,看了一圈,都找不出第二块地方,能摆得下一座皇宫!

    哪怕是不顾一切,随便找块地方修皇宫,也要有这么大的地方!

    京城2oo来万人口,修一座皇宫,至少要搬迁万人,安每户5口人算,就是六万户。

    京城寸土寸金,搬迁这么多人家,这一项就要上亿贯不止!

    再有,保守估计,修皇宫,也要动员2o万人,没有十年八年,是修不出来的。按照京城最低的工钱计算,每人每月5贯,一年6o贯,2o万人,干1o年,又是一个天文数字……

    政事堂和三司反复计算,都是一筹莫展。

    征地,人工,砖瓦木料……三者加起来,至少3亿贯。

    眼下别说是3亿,就算oo万朝廷也拿不出来。

    朝廷上下,两府相公,凑在一起,商量了三次,愣是拿不出一个主意来。

    赵祯在宫里住的满心憋屈,等了5天,政事堂还没有消息,他直接下旨,把所有人都叫来,召开御前会议。

    开门见山,赵祯直接说道:“朕一刻也不想在宫里住了,更不想让无辜的孩子受到牵连,宫中几万人的性命,全都在诸公的一念之间,你们看着办吧!”

    这几位相公你你,全都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三司使包拯,“启奏陛下,修皇宫的事情臣没有太多的意见,臣只能竭尽全力,眼下每年能拿出17oo万贯,再多,就要天下大乱了。”

    虽然距离需要的数目还差得很多,但是赵祯知道包拯已经尽力了,他只能点点头。

    “其他人呢,你们怎么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