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武士转动之间,头上的帽子掉了,露出了光亮的头顶,四周还有一圈碎发。
“是辽狗!”
包拯失声叫了出来,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崔家竟然藏着辽人,果然抓到了一条大鱼!
第35章 灭杀()
王宁安总觉得宋人个子普遍在一米六七,营养也不错,应该不会不堪一击,可是他错了,错得很离谱,对方只有五个辽国武士,面对一百多个沧州府的差役,简直如入无人之境。手里的兵器不停挥动,一蓬蓬鲜血溅起。
董平是个壮硕的大个子,他和一个辽国武士撞在一起,对方纹丝不动,他连着退了五六步,胸膛闷得要炸开。
对方又冲上前,一拳将董平打倒,顺着嘴角流出了鲜血。
除了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个,董平就是最能打的,连他都过不了一个照面,辽国武士之凶悍,让人咋舌!
一百多名差役只能围着,不断后退。
很多人的腿都软了,他们想逃跑,可是终究不敢迈出一步。就在背后,包拯负手而立,魏然傲立,仿佛眼前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
包拯的镇定给了手下人勇气,他们死死撑着,王宁安站在包拯的旁边,他注意到包拯的拳头攥紧了,顺着掌心,流下了一滴暗红的液体!
耻辱啊!
天大的耻辱!
曾经横扫天下的大宋步卒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龟缩在城墙里面的废物,别说和大辽的雄兵相比,就连蕞尔小邦西夏都不把大宋看在眼里。
一百多人,打不过区区五个辽国的勇士,包拯感到自己的脸被左右开弓,打了几百个巴掌,爆了菊花一般难受。
难道宋人就是天生的懦夫,天生的羊群,活该被人家杀了吃肉吗?
包拯不断在心头呐喊,他不知道,辽国武士的头目已经注意到了他,这个官员正是所有差役勇气的来源。
那个粗壮如山,敏捷如狐的家伙猛地朝相反方向冲去,杀出了十余步,差役一窝蜂涌上去。
他猛地掉头,手里的刀卷刃了,用力砸下去,一个差役的头骨瘪了进去,七窍流血,软软倒下,另一个差役被醋钵一样的大拳打中,身体倒飞出去。刚刚落地,一只大脚踩在他的肚子上,把他当做了跳板,硕大的熊伸出了利爪!
目标悍然正是包拯!
“死吧!”
从辽人的眼里露出了凶残的光,他像是一头狮子,咬向了可怜的猎物,只是令他迟疑,这个猎物明明死在眼前,却看不出一丝害怕。
真是咄咄怪事,他无暇多想,只想扭下包拯的脑袋。
他的大爪子离着包拯的脖子不到三寸,包拯能感到对方呼出的热气,能够闻到令人作呕的口臭,他的心里只有愤怒,凭什么炎黄子孙,皇天贵胄,上天最钟爱的一群人,竟然会被野蛮人任意杀戮?
就在包拯引颈受戮的一刹那,突然“野熊”的身体怪异扭动,避开了致命的软肋,一只拳头打在了他的肚子上,这家伙摔出一个滚儿,下一秒他迅速爬起来,愤怒的看着。
刚刚的一击,对他来说,不算什么,更多的是羞辱,他不觉得卑贱的宋人能打中他,刚刚只是意外,他咬牙切齿,再度扑了上来。
拳头挂着风声,向王良璟的胸口打来,简单的一拳,粗暴无比,劲头十足,王良璟面色凝重,用胳膊猛地一挡,两个人的臂膀碰在一起,王良璟觉得自己砸在了一截木头上面,瞬间胳膊就麻了。
他并不迟疑,一个扫堂腿,踢了出去,对方明知避不开,只好一转身,用肥硕的屁股挡住了王良璟的一脚,有些疼,却不影响战斗力,他叫得更凶,杀得更猛。
……
老爹突然赶到,救了包拯,和大辽武士杀在一起。
王宁安只知道老爹练过十几年的武术,到底功夫如何,并不清楚。他真的担心了,辽人实在是太凶悍了,那边四个还没解决呢,一旦都冲上来,老爹岂不是危险了!
“笨蛋,快用渔网啊!”
王宁安扯着嗓子大骂,得到了提醒的差役们终于恍然大悟,崔家就有现成的渔网,十个人抓着渔网,好像一面墙,冲向了一个辽国武士,他用刀奋力劈砍,坚韧的渔网被他劈开了几根绳索,只是没有影响效果,他被罩住,差役们抓住渔网的两头,快速交叉,把辽国武士捆成了粽子。
“杀!”
王宁安大声喝道,顿时刀剑七下,辽国武士被扎成了刺猬,鲜红的血浆从他的身体里冒出来,迸溅得满地都是,他绝望地嘶吼着。
另外一个辽国武士想要解救同伴,肩头被猛劈了一刀,半尺多长的伤口,骨头都断开了,一条膀子彻底废了。
赵虎抹了一下嘴巴,大叫道:“上渔网!”
一张网迎面扑来,辽国武士用单臂撕扯着,用牙齿咬着,他发了疯一样,想要挣脱,张龙的花枪刺穿了他的咽喉,这个家伙瞪着牛眼,死掉了。
王朝和马汉,提着各自的朴刀,和辽国的武士捉对厮杀。
“快用竹竿!”
王宁安又看到了机会,二十几个三丈长的竹竿,向着一个武士一同发难,他使用手里的刀拼命砍断了好几根,王朝看准了机会,猛地一扑,刀刺入了对方的胸口,对方发出野兽般嚎叫,双手死死扣住刀背,做垂死挣扎。
“再刺!”
好几个被砍断竹竿的差役猛地向前一挺,辽国武士砍出来的斜茬像是锋利的枪尖,刺入他的身体,搅碎他的内脏和肠肚。
“去死!”
王朝猛地向上一挑,对方被大开膛,重重摔在地上。
解决了一个对手,王朝挺直身躯,大口喘息。正准备去对付另一个,这时候马汉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突然一抖手,一个黑乎乎的东西砸在了辽国武士的脸上,顿时飞溅出无数白色的东西。
生石灰!
辽国武士下意识闭眼,又有三支箭射来,穿透了他的软肋,武士发出凄惨的脚上。马汉抡起手里的棍子,只听咔嚓声响,两条腿被打断,露出白骨。辽国武士的身躯向下倒,大棍猛地砸在了他的后脑勺上,好像西瓜被砸碎,发出难听的噗嗤声。
四个辽国武士都被干掉了,只剩下最后一个……王良璟发誓,他杀过狼,斗过虎,甚至和熊瞎子摔跤,当然这种事情,他从来都是轻描淡写,不会告诉妻子任何细节。
祖先王贵何等英勇,都战死疆场,要想恢复王家的荣耀,就要比祖先更强大!
王良璟不是个聪明人,但他却是个认死理的,功夫功夫,就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他一度觉得自己足够强大了,却没有想到,一个辽国的武士就能把他逼到了如此凄惨的地步。
身上挨了不下十几拳,一条膀子像是断了一样。
对面的家伙也不轻松,甚至远比王良璟凄惨,他的鼻梁子被王良璟打断了,满脸都是鲜血,身上都是脚印,软肋一阵阵作痛。当然这些小伤只会让他更加凶戾,丝毫不会减弱战斗力。
只是同伴死光了,他真的不想死,突然他注意到了有个少年,离他不过十步,而且少年身后并没有几个差役。
辽国武士突然作势向包拯扑去,又迅速抽出怀里的匕首,想要向王宁安杀去。
“真是蠢材,故技重施,还想让老子上当!”
王良璟丝毫没有被他的假动作晃了眼睛,反而一拳打出,正好击中眼睛,最脆弱的地方受到攻击,下意识闭眼,王良璟借着回弹的力道,手肘猛地打出。
砰,咔嚓!
眉骨断裂,破碎的骨头直接插进了眼睛里。
“啊!”
辽国武士发出了惨绝人寰的吼声。
“爹,打得好!”
王宁安忍不住拍手叫好,王良璟的膝盖抬起,又重重撞击肋骨,骨头碎裂的声音,辽国武士向后摔出去,重重落在地上。
王良璟抢步上前,要发动致命一击,就在这时候,辽国武士突然露出怪异的笑容,他手里的匕首猛地掷出,王宁安应声倒地。
他要死了,他听到了王宁安的叫好声,他要让打败自己的宋人尝到丧子之痛!
果然王良璟像是疯了一样,急忙回头去抱起儿子,愤怒的王朝马汉冲上来,把武士的胸骨打断,把手段踩碎,把牙齿踢掉。
辽国武士就像是一块沾满了血迹的破布,只是他硕果仅存的眼睛还闪着怪异的光芒,他要看着王宁安死!
可是王宁安突然晃晃悠悠站起来,从他的胸口抽出了匕首,在匕首的尖儿上,插着一块黑黝黝的沉香木。
王宁安冲着大辽武士得意晃了晃,这家伙喉咙里咕噜咕噜叫着,仅存的眼睛凸出眶外,卒!
第36章 崔氏之死()
传承几百年的崔家被一举干掉,王宁安功劳不小,调查崔家的酒坊,帮着缠住崔钰,又对付那五个辽国武士,处处让包黑子眼前一亮。
包拯让人请来最好的大夫替王宁安检查伤势,由于有了沉香木阻挡,匕首没有伤到筋骨,但是辽国武士全力一击,不容小视,王宁安的胸口有拳头大小,一片青紫,红肿高大,每次呼吸,都感到剧烈疼痛,没有十天半个月,是别想恢复。
王良璟满心羞惭,“宁安,亏你爹还天天夸口武艺,眼睁睁看着辽狗伤了你,爹真是没用,万一,万一……”
万一没有妻子送的沉香木,以匕首的力道,儿子即便不死,也会伤得不轻。王良璟越发自责,脸上发烧。
“王哥,你要是羞愧,我们真该死了。”
王朝马汉陪着包拯从外面走了进来,说话的正是王朝,他也拼死了一个辽国武士,有多艰难,心里头有数。能击败辽国武士的头子,他对王良璟只有浓浓的佩服,不愧是将门之后,真是不同凡响!
“包大人,那几个辽国是什么人,查清楚了?”王良璟好奇道。
包拯颔首,“老夫刚刚拷问了几个崔家的人,这才弄清楚,他们是宫分军。”
包拯说完,王良璟没什么感觉,躺在床上的王宁安却浑身战栗,挣扎着坐了起来。
“竟然是宫分军?爹,你能打得过宫分军?”王宁安激动之下,咳嗽起来,小脸涨得通红。
王良璟拍着他的后辈,不解道:“宫分军有什么了不起,又不是皮室军!”
“他们的确不是皮室军,可要比皮室军还厉害!”
王良璟大惊失色道:“真的?”
“没错。”王宁安道:“皮室军最初是契丹各部的豪壮精干猛士组成,最初只有一千多人,跟随在契丹皇帝周围,负责宿卫皇室。‘皮室’意为金刚,足见其战力之强!经过历代的发展,皮室军规模越来越大,如今已有三万多人,机构臃肿,人员庞大,已经难以担负宿卫之责。故此辽国皇帝又选拔更精干的勇士,组成宫分军,宿卫御帐周围,宫分军相比皮室军更加勇猛无敌,骑射功夫了得,每一个都是万中选一的猛士,不可小觑。”
听完之后,王良璟真的吓到了,按照儿子所说,宫分军这么厉害,自己能赢,说起来也是侥幸啊!
王良璟的拳脚兵器不差,可是毕竟没有疆场征杀经验,骑术和箭术难免比不上对方,如果真正疆场较量,以命相搏,未必有多少胜算……
相比王良璟心有余悸,包拯更加感兴趣王宁安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感到了包黑子的疑问,王宁安咧着嘴一笑,“大人,小子眼下正在写《三国演义》,难免要收集一些精兵强将的消息,总不能凭空杜撰。”王宁安随口解释一句,就转移了话题,“大人,为何辽国的精锐会出现在崔家,莫非他们有什么勾结?”
“嗯!”包拯点了点头,“老夫已经从崔家发现了不少账册,他们向辽国走私大量的货物,其中烧酒去年一年,就差不多有八十万斤之巨,简直触目惊心!”
“这次那五个辽狗,正是辽国皇帝的二弟耶律重元派来的,听说他们希望崔家能再增加五十万斤烧酒,要想酿酒,就要粮食,崔钰打常平仓的主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蒙在心中许久的谜团纷纷解开,看起来崔家是处心积虑,无所不用其极、包拯最是嫉恶如仇,且不说崔钰暗算过他,光是暗通辽国,包黑子就能灭了崔家的九族!
“王二郎,你好好养伤,日后老夫还要仰仗王家啊!”
包拯难得和王宁安和颜悦色,温言劝慰。
“大人,小子斗胆说一句,崔家几百年的积累,牵连人数绝对不少,大人应当控制打击规模,免得激起全面反扑。事缓则圆,只诛首恶,胁从不问。沧州地处边境,百姓经不起一场大战,朝廷也承受不起遍地烽火,恳请大人以苍生为念!”
王宁安说的可是肺腑之言,牵连到辽国,牵连到豪强,真的闹起来,沧州大乱,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儿,可全都付诸东流了。
只不过听在包拯的耳朵里,他有了别的想法,王宁安这小子奸猾过人,崔钰那个老狐狸都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
说什么只诛首恶,胁从不问,谁是首恶?谁是胁从?
莫非他是让自己高抬贵手,放过王良珣?
要说起来,王良珣的确可恶,但是他并不知道崔家和辽国的事情,只是糊涂贪婪,才被拉下水。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王良珣窃据侄子的功劳,又欺压四弟一家,弄得身陷囹圄,也是咎由自取。
前面王良璟曾经帮着他说情,现在王宁安又替二伯说话。
王家父子,真是厚道人啊!
想想当初,自己还说人家不懂孝悌之道!现在想想,真有些脸红,不过更应该脸红的是王良珣,同样是一家人,差距咋这么大捏!
包黑子自以为明白了王宁安的意思,郑重道:“王二郎,老夫会酌情处置的。”
王宁安哪知道包拯猜错了,还抱拳致谢,目送包拯离开。
屋子里重新只剩下父子两个,王宁安不断盯着老爹,仿佛看大熊猫一样,把王良璟盯得老脸通红。
“你小子有话就说!”
“嘻嘻,爹,孩儿觉得你有些可取之处了!”
敢情老子之前是饭桶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