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将门-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唉,过了,真是过了,这些日子你们太嚣张了,太不知道收敛了,这一巴掌是结结实实,打在了为父的脸上啊!”

    赵允让哀叹连声,“以我的名义上本,就说宗汉糊涂,我严惩不贷,同时向赵宗景赔情,劝说官家,不要让赵家的子孙去岭南冒险,我心中不忍,也请官家大发慈悲,赦免了赵宗景的罪过。”

    赵宗仆不服气,“爹,你怎么替赵宗景说话?”

    他刚脱口而出,赵宗楚就给了他一拳头。

    “还不明白,爹这是要搅黄了岭南之行,就让赵宗景在京城待着,不给他出京的机会,看他还怎么和我们争!”

    ……

    赵允让出招,果真是又稳又狠,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来是表明他大肚能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最大限度减少失分,二来呢,是搅黄了南下岭南,不给赵宗景得分的机会。

    只是赵允让快,有人更快,从金殿下来,王宁安就嘱咐赵允弼立刻着手,从刑部拿到批文,然后送到枢密院,让贾昌朝赶快给批了,生米煮成熟饭。

    等到赵祯拿到了赵允让的表文,又把贾昌朝叫了过去。

    “贾相公,你看此事能否通融?”

    贾昌朝义正词严,“陛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把赵宗景发配岭南,已经算是开天地之恩,要是赦免了他,朝廷法度何在?如何向文武百官交代?”

    好嘛,这个不要脸的又来装忠臣了。

    就这样,赵宗景小朋友刚回京,又要南下了。

    消息传到了赵宗景的耳朵里,他竟然气得咬牙切齿,“贾昌朝真是坏事,汝南王都不追究了,我正好留在京城,他干嘛非要坚持!”

    赵允弼伸出手指,点着他的脑门,这个骂啊!

    “蠢子!你还知不知道好歹!人家王大人帮你的忙,让你去捡便宜,贾相公那是为了你好!岭南的功劳,有多少人盯着,偏偏砸到了你的头上,还不知道感恩,满口胡说八道,信不信我家法从事?”

    赵宗景就怕他爹,只能干笑道:“孩儿也不是不懂,可,可澜儿马上要生产了,这是你老第一个孙子,我不能陪在她身边,总觉得对不起她。”

    赵允弼深吸口气,“男儿志在四方,你对澜儿有情,爹心里清楚,可如果因为这个,就荒废了正事。变成一个围着女人转的不肖子孙,你看看为父打你不打你!”

    老王妃也心疼儿子,可她也想明白了,儿子去了一趟辽国,就那么大的响动,谁不盼着孩子有出息!

    “宗景,娘派人去了,马上把澜儿接回咱们家,娘亲自照料她,你只管放心去,绝对不会出事的。”

    赵宗景无奈,只好点头,“那孩儿去陪陪澜儿。”

    说完,他一溜烟儿跑了,看着儿子的背影,赵允弼摇头感叹,“也不知道这傻小子走了什么运,好事接连不断啊!”

    ……

    赵宗景那边忙得不亦乐乎,王宁安这边也没闲着,杨曦正在收拾东西,装了一个又一个的木箱子,小妮子亲力亲为,脑门鬓角都是汗珠,饱满的胸脯一起一伏的。

    正巧,苏八娘从外面进来,看着杨曦正搬着羊皮垫子,忍不住咯咯大笑。

    “苏妹妹,有什么不对?”

    “曦儿姐姐,南边热,北边冷,我在四川的时候,一年到头,也用不上皮垫子,岭南比蜀地还热,你拿这些干什么。倒是听说那边蚊虫很多,多备一些驱蚊的药才是正办!”

    杨曦吐了吐小舌头,不好意思道:“还是妹妹懂得多,对了,苏妹妹,你去不去岭南?”

    苏八娘一愣去干什么?”

    “当然是看望苏伯父了,正好我爹也在南边,还有二郎。”杨曦娇笑道:“二郎总是念叨着要日啖荔枝三百颗,机会算来了。”。

    a

第239章 平县不平常() 
回京之前,王宁安还在犹豫着,下一步究竟要干什么,正好赵宗景要充军,他也担心老爹,再说了岭南可是一块宝地,有太多急需的东西。

    辽国走上了农业商品化的道路,效率会大幅度提升,有了奶粉和肉松,他们不用为了军粮发愁,能够发动长途奔袭,不容小觑。

    如果大宋,更准确说是平县,变更慢了,落到了辽国的后面,没准就弄巧成拙,提前亡了大宋呢!

    王宁安的压力不小,他急需前往岭南,至少要解决三个问题,劳力、粮食、铜矿!

    只要这三者到位了,他就有把握彻底甩开辽国。

    相比起理财,王宁安更看重创造财富。他向赵祯立了军令状,此行一定帮皇帝弄到500万贯收入,顺便去考察铜矿,想办法解决钱荒问题。

    赵祯犹豫了再三,才答应放王宁安去岭南。

    既然是充军发配,赵宗景那个倒霉蛋只能跟着大队人马从陆路南下,押运着一批军需武器,向岭南行动。

    至于王宁安,才不费那个劲儿呢,他准备从平县走海路南下,坐船快速又轻松,还能顺便看一看平县。

    “要说我这个父母官啊,也够不尽责的,走了好几个月,也不知道一亩三分地怎么样了?是不是蒿草遍地,乱成一片,要是那样,我可就没脸南下了。”

    王宁安躺在了杨曦丰盈的大腿之上,惫懒地说着。

    杨曦抓起一粒葡萄,塞进了王宁安的嘴里,自从去了辽国一趟,小两口已经越发亲密无间,除了最后一关没法突破,杨曦越来越纵容王宁安,把他宠上了天。

    马车还在向前,小妮子笑道:“我听苏妹妹说了,你担心多余了,平县好着呢!”

    “当真?”

    “那可不,苏妹妹的弟弟来信了,说是平县那么多的能人,谁都能负责一块,哪用得着你操心啊!”

    王宁安眨了眨眼睛,嘴上附和着,心里却有些打鼓,就怕能人太多,不听指挥,那可就坏事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重新回到了平县。

    刚一进入平县境内,杨曦就大吃一惊,忍不住站在车辕上,平高远眺,情不自禁道:“真壮观啊!”

    王宁安从车厢里爬出来,也看了过去。

    果然,道路两旁,全都是平整的田地,一眼望不到边。

    划分成大小相同的区块,田地中间,有灌溉水渠,每隔一段,就有一口水井。

    这些工程都是刘彝带领百姓赶出来的,河北灾害不断,黄河泛滥,挖掘水沟,既能灌溉,又能排洪,防止盐碱化。

    农田里种的都是高粱和大豆,别看王宁安把酿酒的方子给了辽国,想要一时三刻就酿出好酒,还差得远呢!

    沧州的烧酒依旧是天下第一,不但在宋辽畅销,而且通过市舶司,还卖到了高丽和倭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根据酿酒商会的预估,每年至少有100万贯的商机。

    至于大豆,主要是榨油,才几年的功夫,豆油就已经风靡黄河以北,大豆出油率虽然不高,但亩产很高,足以补足缺点,而且随着养殖业发展,豆饼成了最好的饲料。

    马场第一批的小马已经逐渐成熟,进入了军中。后续繁殖的战马越来越多,其他各地的牧监也学习野狼谷的经验,预估未来十年,整个黄河以北要增加20万马匹,每年光是草料,就要500万贯。

    这是多大的市场!

    唯有庞大的经济利益驱使,才舍得下本。

    平县处处透着繁荣,农业如此,工商更是如此,足以容纳12驾马车并排通过的大路,川流不息,有向平县运输原料的,也有从平县运出商品的。

    马车穿梭,一刻不停。

    不说别的,每隔二里,就要安排两名清理路上马粪的清洁工,一天下来,能堆成一座小山。

    繁忙的程度,简直超过了京城。

    就算是到了晚上,依旧忙碌不止,平县竟然出现了夜班!

    夜班啊!

    令人发指有没有!

    汴京也最多是夜生活而已,上夜班的仅仅是那些特殊的行业,可平县呢,工厂作坊,居然日夜不停。

    几乎所有人都像是勤劳的工蜂,顾不上休息。

    杨曦看到了这些景象,除了目瞪口呆,就是目瞪口呆,比起她离开的时候,更加繁荣了无数倍!

    这座城市几乎每天都在变化,全都是丈夫的功劳,他太厉害了!

    杨曦红着小脸蛋,竟然主动吻了王宁安一下,虽然蜻蜓点水,却是这么长时间的第一次,吻过之后,小妮子像是受惊的小兔子,转身跑开了。在后面的马车上,苏八娘依偎在母亲程氏的身边,不停指指点点,介绍着眼前的一切。

    在去辽国之前,王宁安就安排了人员,把程氏从四川接到了京城。

    原本程氏还想着能见证孩子的婚事,心里挺高兴的,可是到了京城,才知道程之才竟然那么混蛋,两家早就闹翻了。

    程氏又羞又愤,几乎病倒了,恰巧苏八娘回来,母女两个好一番痛哭,苏八娘远行一趟,心胸开阔了不少。

    “娘,就当没有这回事吧,弟弟们在六艺书院这么久了,都想念你老人家了,去学堂看看他们吧。”

    程氏感叹良久,还能怎么办,这就是命啊!

    母女两个一路走来,程氏也被平县的繁荣吓了一跳,我的老天爷啊,京城就够热闹的,怎么平县比京城还要热闹啊!

    “总听戏文上说刺配沧州,还以为这地方不一定多穷山恶水呢,哪知道竟然是个天堂般的所在!敢情刺配到沧州,是来享福了。”

    程氏惊讶说道,苏八娘一阵轻笑,“娘,这世上哪有只享福,不做事的地方。平县比京城热闹,因为这里有买有卖,老百姓不但消费商品,还要自己制造商品,远销各地。就拿平县的蜡烛、肥皂来说,哪怕辽国都在使用。平县还有木材、珠宝、酿酒、榨糖、捕鲸、造船、军械……哪一样都能养活好多的老百姓。平县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没什么资源优势,只能靠着双手劳作,虽然挣钱不容易,但是每一个铜板来的心安理得,花得理直气壮。”

    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要一提到平县,苏八娘就神采飞扬,滔滔不断。敏锐如程氏,也能听出一些端倪,只是女儿好不容易从程之才的打击之中走出来,她这个当娘的不能随便乱说。

    ……

    终于,马车到了平县,王宁安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县衙门,想不到的是没了他这个主人,居然还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王宁安走了进来,就发现曾巩主动迎了出来。

    “原来是堂尊回来了,下官见过堂尊。”

    “等会儿。”王宁安愣住了,“我说曾兄,你开什么玩笑,管我叫什么堂尊啊!”

    曾巩一笑,“大人还不知道吧,我现在是平县的县丞,你的下属。”

    王宁安吓了一跳,乖乖,这是干什么?

    曾巩不管他吃惊,拉着王宁安走了进来,到里面他更吓了一跳。正中间坐着范仲淹和晏殊,旁边还有苏颂,韩维,王安国,刘彝等等。

    加上王宁安,这哪里是平县县衙,分明是六艺学堂开会。

    “范相公,晏相公,你们哪来的功夫,不教书了?怎么都跑到县衙了?”

    范仲淹沉着脸道:“不来不成啊,百年大计,摊上一个不负责的知县,我们要是不辛苦一点,还不天下大乱啊!”

    晏殊笑道:“二郎,是这样的,宋辽议和成功,平县就是宋辽贸易的窗口,这些日子啊,各地的商人都往这边跑。你之前借出去几百万贯,各种作坊都建立起来。听说了你的千万大单,所有作坊都忙着扩充产能,到处招募工人。平县都成了一个大工地。眼看着你也不回来,子固办事老成,我们只能先推荐他做县丞,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曾巩也说道:“堂尊,下官迷迷糊糊,好多事情,都没有经验,只能请几位前辈过来坐镇,替我拿主意,大人,你不会怪罪吧?”

    “怪罪?我巴不得呢!”

    王宁安呵呵一笑,“我就说嘛,要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也几位前辈发挥余热,那是再好不过了。”

    范仲淹沉着脸道:“榷场设在了平县以北三十里,连接榷场,平县,还有沧州的直道已经动工了,老夫从牢城营借来了五万配军。另外平县的人口越来越多,作坊越来越大,光是一座城池已经不顶用了,我们决定在平县以南,五十里方圆,寻找合适土地,再修建三座城池,至于费用吗,就从钱庄借,你看怎么样?”

    “太好了,和我不谋而合啊!”

    王宁安喜不自胜,范仲淹的安排实在是不错。

    其实真不能小看古人,老范的能力毋庸置疑,他推不动庆历新政,错根本不在他。一个能治理国家的大才,治理一个小小的平县,实在是太容易了。

    更何况之前王宁安已经铺好了摊子,他们只要照猫画虎就行了。

    王宁安和大家伙商量了大半夜,发现平县已经做好了迎接同辽国贸易的准备,硬件上,城市规模够了,榷场也建立好了,软件上,贸易规范,商会,钱庄,翻译,财会,方方面面,万事俱备。

    “二郎,现在只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大规模雇工,平县的劳力成本快速增加,很多商人都吃不消。再有就是人口太多,粮食上涨很快,漕运仅能维持京城,平县几十万张嘴,还要有稳定的粮食供应才行。”

    老范提到了这两个难题,其他人也都频频点头。

    其实二者都说的是一个麻烦,那就是劳动成本增加,这是发展经济的必然,很多国家都要面对这一关,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走血汗工厂的路子,压榨工人,甚至是童工,完成最初的血腥积累……平县也不会例外,只是王宁安有了更好的选择。

    看起来去岭南,真是恰逢其时啊!

第240章 浪费是可耻的() 
王宁安花了一天时间,在平县转了一圈,回来之后,他做梦都是笑着的。

    平县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好很多,首先这一次宋辽议和和以往不同,没有足够的经济纠缠,双方就像是赌气的孩子,随时会爆发冲突,辽国的贵胄生性残暴,大宋的文官又属茅坑的石头,轻易不低头,冲突不断,也就不足为奇。

    可这一次,有数千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