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直接就让他以后不用再去想什么动物保护法了。
直接以皇权压制,谁敢不服。
而且,最上层的人得到好处,自然也会维护。
这个时代的等阶制度本就森严,况且吕布自己就是最上层的人,自然没理由去反对这个制度。
如此,吕布最终点头:“好,此策可行。朕回去之后,便找人好生研制此策!”
如此,在场众人尽皆晒笑,如此以后,众人都有口福了。
天下这么大,物资这么多,就算给皇室全部享用,他们也享用不完。
剩下的,当然是下面的臣子了。
这就好比,你皇帝再高贵,晚上还是睡一张床。
所以,这个制度,相当有效。
天鹅,便是指的雁族。
这可真的是肉中之王啊,几乎很少有与之相媲美的美味。
所以,也才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谚语。
不过,大雁的价值,吕布可也是知道的。
所以,吕布也给了荀彧一个任务,那就是建立大雁养殖场。
你只杀不养,早晚要灭绝。
若有自己的养殖场养殖,那雁肉就能让更多的人享用得到。
届时再以皇室贡品为噱头,还不赚翻。
这个提议一出,立马得到荀彧的大赞。
如此一来,黑洲又多了一项产业。
雁肉真的好吃,所以,陈雪已经是完全不顾淑女形象。
饶是陈宫多次干咳提醒,其也完全没有顾忌。
而陈宫和陈登都有带女儿前来,这意味何其不明显。
想到什么,吕布也终于有了主意。
“阿雪啊,今年多大啦?”吕布微笑相问。
这下子,陈雪才慌忙擦嘴,连忙回道:“回皇上,臣女今年15岁。”
“哦,这是比太子还大点呢!”吕布随口说道。因为众女的生辰八字,吕布都大致知晓了。
“皇上不是说过女大三,抱金砖吗,我才大两岁而已!”见吕布没脾气,陈雪也完全没啥顾忌。
“哈哈哈哈!”吕布不由大笑:“不错,朕确实说过。嗯,朕有主意了。太子的婚事,就以年龄大小为先后。既然你的年纪最长,你以你为先!”
“哦,这样啊!”陈雪却是很淡然。
想来,对这份政治婚姻,她同样并不是特别热衷。况且,还有那么多女人同时分享,做女人的,心里岂能没有芥蒂。
然而,陈雪不喜,陈宫却是大喜啊。
陈雪排在第一,那就是可能最先诞下嫡长子。一旦生出嫡长子,那基本上也就是下下代的太子。如此一来,将来的皇位,不就是有他陈家雪脉。
那陈家岂能不昌盛,岂能不继续发达。
如此,陈宫连忙抱拳:“皇上此策极好,以年龄排序,想必谁也难找推辞。臣赞同!”
没办法,吕布这个方案确实没啥好说的。
以年龄排序,也符合吕布鼓励晚婚的策略。
哪怕你以权位高低来判别,也会让人心生怨言。
也总不能,再搞个抽签什么的吧。
以年龄之策,目前看来是极好的策略。
如此,陈登庞统纷纷表态表示赞同。
三大佬都赞同了,基本上其他人也不会有太多反对意见。
如此,吕布就表示回去之后当朝宣布此策。
而陈宫却是暗下拉了拉陈雪。
陈雪自是明白其意,随即道:“皇上,臣女想留在黑洲,想陪太子殿下一起开荒!”
此语一出,全场自是一惊。
卧槽!
陈登一下子就明白事情大条了,赶紧也捅了捅自家女儿。
“皇上,臣女也有此意!”陈蓓随之起身。
第361章 吕布立法()
吕布能说啥,太子府还没成立呢,这就已经开始争宠了。
哎,这做人啦,就是难。
吕布只得笑道:“好,既然你们都不怕辛苦,就留下来吧。太子!”
吕天龙立即起身:“儿臣在!”
“好生照顾两位小姐,记住,不可做逾礼之事!”
“儿臣谨记!”吕布说的意思,他当然懂。
如此,吕布微笑点头,众人继续饮宴。
不过,陈宫陈登却是内心腹诽。
在他们心里,却是巴不得吕天龙逾礼呢。
谁先生出嫡长子,这就是实打实的权位。
但没办法,吕布大佬发了话,他们肯定也不敢再多说啥。
第二天,众人继续去参观了开荒。
当见到那大型铲土机一开过去就是一片新土,众人无不震叹。
这就是机械的力量,就是科技的力量。
当吕布发明出曲犁、脚踩打谷机大减了农业劳力之时,众人就已经惊为天人了。
再看如今的科技,翻土用机械、播种用机械、浇水施肥、收割脱粒等等几乎全是机械。
那小麦一开过去,出来的就是纯颗粒。
想想这效率,除了用神迹来感叹,众人都不知道说啥了。
还有这大棚技术,完全解决了以前冬季无蔬菜可吃的苦难境地。
现在各种物种引进,只要你有钱,想吃什么吃什么。
第三天,众人又去参观了弱水(黑龙江),参观了水渠工程。
为什么叫黑龙江,就是因为两岸全是含有大量腐殖质的黑土,然后经水流沉淀于江底。
加之江水蜿蜒,空中俯瞰如同巨龙,便称为黑龙江。
当然,黑龙江也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
是因为有一个人生来有黑龙尾,家人认为他是怪物,将他赶出了家门。孩子在江边遇到一个孤独老人,至此相依为伴。后来江里有白龙作乱,各种兴风作浪,使得百姓无法生存。孩子主动挑战白龙,经过数日苦战打败了白龙。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取名为黑龙江。
正是有这条江,才使得两岸全是富足的耕地。
在两岸的,自然是要种水稻了。
这些吕布都已经做出了大方向的指示,未来还会继续开发。
不过现在人口少,每个地区的人口密度都不高,所以并不急。
人口,还是人口。
因为吕布实在有好多好多的大工程想要做,但都需要劳动力。
比如从北境引天然气下来,如果参照后世工程,那基本都是要挖隧道的。
那可是三千公里的隧道啊,想想有多恐怖。
包括引北海之水入凉州的工程,目前也才刚刚开始。
每一项都是大工程,不仅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也需要大量时间。
所以,吕布只能期待他能活得久一点。
不得不说,虽然现在华国百姓很累,需要全天候的工作。
但他们的生活真的过得好,科技的提升,自然物资的丰富,使得他们生活富足。
像鱼肉这些,完全就是随便吃。
因为随便一捞,都是鱼。
这批原本是失去了家园的开荒者,如今人人住的都是新房,家家都是丰衣足食。
房子肯定是吕布派房地商来开发的,但他们开荒卖的粮,就足够还债了。
虽然产权归农场主,但吕布是有定规矩的。
你开的工资低了,吕布肯定要找农场主麻烦。
而最好的方案,当然是按比例的奖励制。
农场主得大头,但农人们也能得到相当可观的收入。
这些收入,也足够他们存起来养家养业。
也不可能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凭白给朝庭,凭白给其他人。
一切,都是以商业运作,市场经济的方式来治理。
就现在来说,黑洲人民的人均收入,真的是高。
农业乃立国之本,巡视完黑洲后,吕布的心算是彻底安下来了。
他期待的辉煌盛世,很快就要来了。
同样,大展工商的同时,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
若无律法约束,便是纠纷不断。
特别是商业上的法律,吕布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加一条进去。
只有有律法保护,才能保证商业的良好发展。
大汉的律法是很宽松的,也就是实行的儒家仁政。
但吕布又如何不知,人性说白了,还是性恶性贪的。
只要有空子,只要有利益,保证去钻。
加上吕布重启诸子百家,各家学说也重新现世了。
以致于,朝中许多大臣都诫言吕布不要重启诸子百家。
因为这,是祸乱的源头。
当诸子百家掌了权势,绝对会爆发新的大乱。
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那么,就只能以武力来解决。
然而,吕布又岂能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吕布要的,不过是取百家之长罢了。
想某一家掌权乱政,不存在。
因为吕布只是允许学说存在,却不会让你发展到大型宗教与朝庭对抗的地步。
再者说,华夏有诸子百家,整个世界还有无数的文明。
吕布依然是那个思想,兼容并蓄,海纳百川。
但不可否认,随着吕布重启诸子百家,现在确实是有些乱象了。
特别是诸子百家急于加强自己的地位,各种宣传自己的学义,到处扩展教民。
所以吕布决定,召开一次百家大会。
他要制订一部,国法。
嗯,也就是后世宪法的概念。
也就是说,此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
所有的其他律法,都不能和国法相悖。
一旦相悖,那肯定是以国法为准。
现在社会稳定了,百家之言也重启了,吕布觉得,是时候搞这个了。
而将百家都叫来,也正是要让国法,得到绝大部分人的认同。
也就是说,这条律法一出,你儒家认可、法家赞成、墨家同意、道家也说ok。
然后就根据社会现实,不断修改这国法。
而且正是国法,所以不完全以皇帝意志行事。
吕布现在是初代皇帝,他能自行添加律法。
但以后的皇帝,可不能这么专权,一切都要依照程序来。
想修改国法,继续召开大会。
随着各殖民地以后的纳入,各方文化风俗的并入,国法或多或少也是有变动的。
而吕布的想法,正是以这样的国法制度,来不断推进文明。
当吕布公布这个消息后,举国震动。
一众诸子百家,更是无不欣喜。
因为,他们也能够发言了,也有说话的权力了。
诸子百家最后的代言人,纷纷齐聚洛阳,要参加这史无前例的国法大典。
第362章 国法出世()
三个月后,洛阳召开了首次国法立典大会。
诸子百家,朝中重臣,数千人齐聚一堂。
很显然,每一条律法定出,那都是要各种辨论和讨论的。
而吕布,却是率先定出了十条律法。
第一条,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条律法一出,直接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相当于,这是取消了特权,在律法面前,人人平等。
当然,反对的肯定也有。因为这观点,与刑不上大夫就是相悖的。
对于那些已经是高权的人来说,他们当然想自己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特权。
然而,这是吕布说的,反对的声音就弱了下来。
现在吕布多牛逼,你敢反对,就先得掂量你的脑袋够不够硬。
说白了,这个立法大典,还是以吕布的思想为主。
很快,这第一条就基本全权通过了。
如此,这条最先由商鞅提出来的律法,再次现世执行了。
当然,吕布是搞了无记名投票模式,一切,以所有人的结果来定。
如果超过半数的人都反对,他也不得反驳。
规矩是他立的,他若自己失信,那还当什么皇帝。
第二条,所有的国土都属于朝庭,亦即是属于人民。也就是说像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等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是属于朝庭,属于人民。
这条规则一出,同样几乎是全票通过。
吕布为了收回土地,杀了多少人,谁特么敢再去反驳。
而且吕布说得很错,属于朝庭,也同样属于人民。皇室虽然拥有最高所有权,你还不是得给人民开发利用。
第三条、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也就是像吕布修的公路、桥梁、路灯等等公用设施。
第四条、人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意思也很简单,有朝庭授权,专属于你的财产,那都得保护。
这条一出,自然又是全票通过。谁不想自己的财产得到保护,越有钱的人,越想得到朝庭的保护。
接下来,吕布从教育、医疗、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人民权利与义务、行政划分等等都做出了相应的律法规条。
同样,吕布每一条都是为国为民,所有人都是全票通过。
如此,吕布就没再发言了。
剩下的,就是百家各献律法,然后整合这些律法,继而辨论讨论,最后投票。
像婚姻法、继承法这些,吕布现在肯定不敢去碰。
他自己还一堆妃子呢,怎么去碰这个。
继承继嫡不继庶,这是亘古规则,吕布更不可能直接打破。
所以,一切都得慢慢来。
而且这些肯定是会随时代不断发展的,自然不可能永远不变。
吕布成立国法的宗旨,只是为了更好的管理社会,并没有说过国法就一成不变。
而且吕布鼓励随时代进步更改国法,最好每隔五到十年,就与时俱进更新一次。
接下来,就是诸子百家和朝中众臣的时间了。
当国法确定之后,就可继续制订更细则的相关律法。
比如刑法这些,都要重新制订。什么罪量什么刑,都要具体细化。
杀人偿命,这基本都得到了认可。而且,与吕布所说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同。
哪怕你一个王子无缘无故去杀人,你也是要偿命的。
和平时代,就得有和平时代的律法来约束。
而国法、刑法与民法的区分,也让法律更为健全。
足足又花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