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之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敌之大唐- 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当他读出圣旨上的内容时,人们却忽略了他的嗓音,纷纷侧耳倾听,生怕露掉一个字符。

    女帝的圣旨,如魔音般浩荡八方,携带无匹的神奇力量,刹那间就将人们的内心世界给摧毁,如瓷器般轰然破碎,零落一地。

    圣旨的内容很短,用词也极为简练,没有华丽的修饰和夸耀功勋以及收买人心,甚至就连封赏的理由都没有,太另类了!

    这就是千古唯一的女皇帝,就是这么任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封赏、随手划拉几个字就好,根本就用不着揣摩臣子的心思和喜好。

    一个少年郎,本是一介白身,却于十七岁得封开国侯,并且,为了他的封号,硬是将好好的海陵县给改成“安县”,已经是成为古往今来独一份,让很多老家伙们心里犯嘀咕了。

    而今,仅仅是过了三年时间,安侯爷一直龟缩在家乡替祖先守墓,可谓是寸功未立,但却无缘无故地进爵开国县公,让天下人如何信服和猜想?!

    若要真论起赵无敌当日在朔方城的功绩,他解救了四面受敌风雨飘摇的大唐帝国和流离失所的北地军民,并且,为女帝扭转了危局,建立了传唱千古、将载入史册的武功,直接封个县公也并非不可以。

    可既然当时封了开国侯,那么就算是揭过了那一篇。即使女帝现在翻旧账,认为当日给赵无敌的封赏太低,不足以酬其功劳,那么你好歹也在圣旨开篇花几句话说一下。

    年仅弱冠之年的开国县公,不说立国不到三载的大周,就是大唐帝国、再往前推,除了皇室子弟和袭爵者,再也找不出第二人来。

    开国县公,实封千户,让那些郡公、国公们情何以堪?而且,女帝给赵无敌的爵位封号依然是“安县”,可安县一共也就千户左右,也就是说从今往后差不多整个安县都是赵无敌的食邑,安国县公的封地。

    整个安县衙门的官吏,从县令、主簿到衙役,上上下下都在为安公爷办差,还不用给吃食、发薪俸,而朝廷不但收不到一文钱的赋税,还要倒过来拨付钱粮,真是太亏了!

    郑刺史震惊之余,还没忘记偷偷瞄了一眼圣旨,结果更加茫然了。因为这是一封正式的圣旨,经过了中书门下的画押,而并非是如他猜测的那样,在政事堂诸宰相的一致反对下,从而绕过中书门下颁下的中旨。

    他很纳闷,搞不明白朝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以他看来,这样一份不合常理的圣旨,怎么会通过诸宰相共议,从而颁发下来。

    赵无敌也一脸懵圈像,打破脑壳也没想到女帝会来这么一出。他前番不愿接受女帝的重任,以为故去两年多的老父守孝作为借口,实在是太蹩脚了!

    就是这么一个明眼人不屑一顾的蹩脚理由,女帝却没有动怒,反而恩准他返乡,并赐予开国侯的显贵爵位,派官船送他荣归故里。

    而今,再一次一反常态,不惩反赏,的确是出人意料之外。

    而且,惊喜远不止一个开国安国县公,紧随其后的还有一系列封赏,从实职、散官、勋官到荣耀都有了。

    一个个显赫的名号,让人目瞪口呆之余、却又因羡慕妒忌而直咽口水,心中不住慨叹同样是人,都是父母所生,一双胳膊两条腿,顶上扛着一个大脑袋,为什么命运的差距就这么大呢?!

    上柱国是勋官,且是最顶级的,再往上没有了。而赵无敌能获得上柱国这样的勋官,人们反而不奇怪。

    大周国祚是从大唐禅让而来,绝大多数体制都承继大唐,勋官的授予也不例外。

    勋官是拿军功换来的,来不得半点虚假。而根据大唐体制规定,要想策勋,必须上阵杀敌,以斩首计,几颗敌人脑袋策勋一转,一共是九转,就到了上柱国的勋位。

    勋官在大唐也就是一种荣耀,并不能带来啥子实质性的好处。譬如你在人世间溜达,碰到一处民风彪悍的地方,且为府军休憩之地,极有可能发生随便遇到一个捡牛粪的老农都是上柱国的事情。

    赵无敌在朔方先后两次用计,先破突厥小可汗忽必利的五万铁骑,接下来以退为进,火烧朔方,将不可一世的默啜可汗的十万精锐杀得是丢盔弃甲、损失大半。

    他先后斩杀突厥敌骑数十,足以策勋几转,而两次大火杀死的突厥人更是无法计数,给他一个上柱国已经算是够委屈了。

    冠军大将军是武散官,同时也是军阶,已经是进入了大周军伍中的最高级行列。

    大唐武散官最高的是李世民的天策上将,接下来是骠骑大将军、辅国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李世民为大唐立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无人可以抹杀,加上他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礼贤下士、广纳人才,聚集了一大批不世的悍将和杰出的谋臣,并在民间和积累了偌大的声名,形成了尾大不掉的烂局。

    李世民的强大势力和人望,让他老爹高祖皇帝不安,生怕他这逆子效法前人,干出弑父夺位的事情。

    他想防患于未然,将这个威胁到他帝位的逆子给铲除,可却因为李世民大势已成,手底下精兵强将无数,而投鼠忌器,不敢妄动。

    李世民的强势崛起和手中的力量,同样让李建成惶惶不安,日夜担心失去太子的位置。

    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个高祖皇帝最杰出的子嗣,都是千万人中难得出一个的人杰,却好死不死的出生在同一个时代,而且还是亲兄弟,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李世民伏兵玄武门,意图先下手为强,一举将李建成和李元吉斩杀,彻底消灭所有与他有争位可能的敌人。

    可阴差阳错之下,在不知名的力量干扰下,历史的车轮从这一刻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偏差,让“玄武门之变”的最后结果变得面目全非

    李元吉被干掉了,连同他的亲卫属官等,可李世民却没有半点高兴劲,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那就是太子不见了!

第605章 中看不中吃() 
李世民收买了玄武门守将常何,带着一群死党埋伏在玄武门后,意图趁太子李建成上朝时出其不意一举拿下,将李建成、李元吉一系人马一网打尽。

    心慈手软者做不了天下主,李世民没打算放过任何一个敌人。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的致命错误,李世民是绝对不会犯的。

    可人算不如天算,任凭他李世民机关算尽,却不如老天轻轻拨弄指头,将他的计划彻底给破灭了,再也无法成就先机。

    他成功地杀死了李元吉,可最想干掉的人、也就是太子李建成却被魏征堵在东宫,拖延了上朝的时机,从而也避免了被屠杀的噩梦。

    他逃脱一劫,并赢得了反杀的时间,得以从容调动兵马将玄武门团团围住,大义凛然地要剿灭反贼。

    从偷袭演变成了正面交战,太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了!他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李建成会成为漏网之鱼,压根就没有按时出现在玄武门,从而打乱了他的计划。

    局势逆转,胜负已经没有了丝毫悬念。李世民那数十心腹,哪怕是一个个能征惯战、悍勇无双,可毕竟只有数十人,面对数千禁军,哪里有取胜的可能性?!

    接下来是一边倒的屠杀,不过,李建成宅心仁厚,不忍同室操戈,血流成河,因此在诛杀首恶李世民以及冥顽不灵的侯君集等人以后,对余下的参与者既往不咎,轻轻放下。

    因为玄武门的一场同室操戈,李建成失去了两位亲兄弟,心情糟糕透了。

    李元吉,生来相貌奇丑,很不招人待见,就连李渊都嫌弃,随便给取了个“阿丑”的小名。

    李元吉打小就遭人嫌弃,爷不疼、兄弟嫌弃,好在还有长兄李建成疼爱,对他关怀备至,方才没有让小小的心灵崩溃。

    也正因为这样,李元吉对长兄李建成极为尊敬,甘心为李建成而死。在看穿李世民的野心后,多次劝李建成先下手为强,将李世民给干掉,可李建成却不忍手脚相残,将此事给拖延了下来。

    命运的力量是无敌的,该来的终究会来,哪怕是魏征插了一手,还是没有改变李元吉横死玄武门的宿命。

    两个兄弟死于手足相残,老父也日夜垂泪,让李建成心中悲愤万分。

    在他登基称帝以后,大唐就此不再有天策上将,以免勾起他心底的伤与悲。这样一来,骠骑大将军就成了诸将之首,可李建成通读古史,深知倾国之兵掌控在一人之手的危害。

    譬如汉晋时的大将军就成了祸乱之源,董卓、曹操等先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导致江山破碎、山河倾覆、帝王成为傀儡。

    李建成痛定思痛,暗地里给子孙立下了规矩,非开疆拓土万里和救江山社稷于国难者不可封骠骑大将军。

    大唐的军中第一人就成了辅国大将军,而且,辅国大将军还是一个虚职,不再领兵,待在府中含饴弄孙、混吃等死,重大场合撑个场子当一回泥菩萨就好。

    就像如今大周的辅国大将军秦怀玉,不过三十多岁、不到四旬的年纪,就整天待在府中无所事事,而且,因为子嗣尚幼,就是想含饴弄孙就做不到,别提有多憋屈了!

    在实际领兵的大将军中,除了镇军大将军以外,就是冠军大将军,一个弱冠之年的冠军大将军,纵观古史也只有汉时那位冠军侯可以比拟了!

    而女帝在冠军大将军之外,又给了赵无敌一个银青光禄大夫的头衔。

    银青光禄大夫同样也是散官,但却是文散官,代表着士人的清名,多少文臣梦寐以求却求之不得,从而遗憾终身,死不瞑目。

    一个武夫,刚刚弱冠之年,同时受封文武散官,且是冠军大将军和银青光禄大夫,恐怕已惹得天怒人怨,成为整个朝堂的公敌。

    爵位、勋官和散官都有了,且都差不多走到了人臣的极致,再往上可就不是尊荣和恩赏,而是给他拉仇恨,迟早将被人联手下黑脚、使绊子,不给害死不罢手。

    前面这些都是清名,除了身份显赫赢得人们口头的尊敬以外,并不能带来一点权利。就拿冠军大将军来说,没有实职认命,根本就无法调动一兵一卒。

    女帝自然不可能只给一对虚职,而是加封了赵无敌扬州都督。这让人很纳闷,同时也很是奇怪,扬州并非边地,没有外敌入侵的隐患,因此自大唐立国时开始并不常设都督府。

    也就是在太宗朝,曾封过一位亲王出任扬州都督,可在高宗朝时,被当时的武后暗下杀手,以一个疑似谋反的罪名逼其自尽,从那以后,再也不曾设置扬州都督府。

    而今,让赵无敌出任扬州都督,其目的又是什么?要知道太宗朝的那位亲王虽出任扬州都督,得以开府建衙,可除了自家的亲卫以外,并没有权利指挥扬州的一兵一卒。

    莫非赵无敌的这个扬州都督,也同那些华丽的头衔一样中看不中吃?

    人们期待下文,也顾不得失礼了,垫着脚尖,仰着头眼巴巴地看着天使黄三,可这阉货却住口不语,吞了口口水,将圣旨缓缓卷起,两手捧着恭恭敬敬地递给了赵无敌。

    这就完事了?!

    人们直冒白眼,嗓子眼里都痒痒,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

    女帝的圣旨已宣读完毕,对赵无敌可谓是极尽恩宠,县公、文官散官、上柱国,外加一个只有亲王出任过的扬州都督,可这一切都是虚的,除了在人前能够显摆一把,人模狗样地接受别人的阿谀和吹捧以外,再也没有一点实际权利。

    从对赵无敌的封赏上,人们不由得想起了秦怀玉,不到四旬的辅国大将军,整天在府中混吃等死。而今赵无敌也步其后尘,弱冠之年就蜗居于月落湖畔,朝看日出、暮看晚霞,没事喝点葡萄酿、伤春悲秋一番

    朔方一战的三大功臣,只有身为武氏一族的武攸暨混得风生水起,一人在南北衙中同时担任要职,控制了左卫和千骑两支禁军,风头之强劲就连武氏族长武承嗣都不敢硬抗,只能选择暂避锋芒。

    而秦怀玉和赵无敌二人,先后被架空,以虚职高位供起来,一如那庙里的泥胎木偶,在香火中渐渐腐朽

第606章 惊天逆转() 
惊天一战,震惊了天下,惊艳了万古,堪称以弱胜强的典范,足以载入青史,为后人传颂和研习。

    一座孤城,不过万余兵马,却以奇谋连番击破敌军,先后歼灭突厥铁骑十多万,将突厥给打残了,也逆转了大唐的国运。

    如此惊天之功,足以震古烁今,可此战的大功臣却先后被架空,赐予虚名和厚禄,成了庙堂上的泥菩萨,外表看着金光灿灿,可内里却空空如也。

    功高震主,是人臣之大忌,也是帝王心中的大片阴影,如同一枚铁钉钉入帝王的心中,时刻折磨着帝王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无时无刻不想拔之而后快。

    纵观这一部古史,就没有哪一个帝王能容忍功高震主者每日在面前晃荡。

    汉高祖诛杀韩信、逼反英布,大杀开国功臣,都杀红了眼,逼得张良仓皇逃窜,连夜遁入深山,方才保住了小命。

    汉武听信方士谗言,杀太子刘据,导致卫皇后自尽,其间未必没有因卫青功高震主的因素。

    相对而言,大唐的开国帝王算是仁慈的君主了,顶多也就是削弱兵权,赋予闲职,以显爵厚禄荣养之。

    自高祖到太宗皇帝,都没有杀过一位开国功臣,至于李世民、侯君集和长孙无忌、尉迟恭等,那是自己作死,怨不得别人。

    女帝承继李唐江山,改元大周,可她终究是李唐的儿媳,还做不出高举屠刀屠戮功臣的事情,于是效法高祖和太宗,赐予秦怀玉和赵无敌显爵和厚禄,将他们当作大佛供养起来,也不算太过分。

    人们暗暗窥视安国县公,眼中流露出惋惜之意,替他不值。可这一切都是女帝的旨意,纵然觉得不妥当,却无人敢质疑。

    赵无敌倒无所谓,恭恭敬敬地谢恩,然后将圣旨接过来。

    他并不觉得委屈和失落,反而有些欣喜。因为这样一来他就可以继续待在扬州乡下,谋划他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