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帝国文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帝国文明-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兴叫上黄叙、陈修引军乘船去了,他们乘着快船行了五六里,就快接近曹营了。韩兴寻思:我初次领兵定要父亲刮目相待。

    韩兴于是对身旁手持凤嘴刀的黄叙说道:“黄叙,命军士擂鼓奏乐!”

    黄叙心说探察敌情应该隐蔽行踪,韩兴这样大张旗鼓地前进,岂不是太冒险了?

    曹操听见江上擂鼓奏乐,立马出来观望,见到一艘快船上插着“韩”字大旗,船上的江东军整肃威武,感叹道:“生子当如韩子信!”

    曹操随后下令弓弩齐发,不让韩兴的船靠近。不一会,韩兴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颠覆的危险。

    韩兴和黄叙、杨修都急得焦头烂额,韩兴想起韩玄教导他关键时刻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想出办法。韩兴急中生智,下令道:“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受箭!”

第三章 凌统和甘宁() 
曹操见韩兴的轻舟并未离去,心中生疑。这一天江上水雾有些大,曹操部下军士隐隐看到来船上挂的是“韩”字大旗,曹操以为是韩玄亲自来探水寨,便不敢出战。

    毕竟之前赤壁之战时,就是因为陈武亲自来探视已方大军水寨,让陈武抓住了机会,用火烧得自己大败。

    曹操便又让弓弩手一阵齐射,韩兴的船上防护板防护的很严密,人在船舱中很安全。韩兴轻舟这一侧又插满了箭,船体慢慢平衡了过来。

    陈修都松了口气,对韩兴说道:“兴哥,多亏你急中生智,才使船稳住了。”

    韩兴颇为得意,黄叙对韩兴说道:“如今已探得曹军虚实,趁曹操未反应过来,我们还是赶紧回水寨吧!”

    韩兴点了点头,下令返航。没行二里路,韩兴等人惊喜地看到周泰引水军接应。当然是韩玄让周泰来的,自己的儿子初次领兵,韩玄肯定放心不下。

    韩玄在大寨门口等待着韩兴他们归来,见到韩兴的船上插满了羽箭,韩玄的心里不由得一沉。突然韩兴从船舱中走了出来,韩玄看到他心下大喜,大松了口气。

    韩兴和黄叙、陈修等人来到韩玄面前复命,韩兴得意地说道:“末将韩兴,已探得曹军军情。另凭借此船,借得上万支羽箭!”

    周泰也夸赞韩兴道:“果然是虎父无犬子,韩兴公子此番草船借箭,大长了我军士气!哈哈哈,好!”

    韩玄却高兴不起来,说道:“好什么好!”

    韩玄本想让韩兴遭受挫折,磨练一下他的心性,此次派任务给他反而助长了他的骄纵。韩兴见韩玄如此说,便闷闷不乐地退下了。

    韩玄环视帐下诸将说道:“曹军远道而来,其粮草定然不济。我欲于江西屯一支军马,骚扰曹军,使其不能安心屯田。诸将谁敢前往?”

    甘宁刚要请缨,却见身后一员膀阔腰圆的猛将上前拜道:“末将公孙阳愿督军驻守,管教他曹兵一千个来一千个死!”

    韩玄见他勇壮有胆气,拍案而起笑道:“好!公孙阳,我今命你为江西大营都督,率五千精兵驻守襄安。曹军若来攻,坚守勿与之战!”

    “末将领命!”公孙阳接下军令出帐去了。

    甘宁说道:“公孙阳勇则勇矣,但恐不能胜此重任,襄安若有失,则曹兵占据上流,难破也!”

    韩玄摆摆手说道:“兴霸勿忧,我以公孙阳为诱敌之军,实则意在取皖城也。”

    原来此前皖城在曹操和韩玄之间反复易手,城池不固。取了皖城后,江东军将在江北对寿春的曹军形成夹击之势,所以韩玄决意分兵让甘宁去取皖城。

    曹操在派人四下侦察后,终于熟悉了濡须水口地理环境,与程昱、荀攸、吕虔等谋士也推测了韩玄可能进攻的方向。

    曹操的势力范围抵达居巢,含山、无为则属于江东控制。曹操要渡江伐江东,必定要从巢湖经濡须水入江。韩浩清醒地看到,如果濡须水口不保,长江岸防就洞门大开,曹军随时直逼都城建业。

    因此之前韩浩一面迁都秣陵,一面派兵在东关修筑濡须坞。韩浩在吕蒙建议下,在濡须山上筑城立关,在七宝山上建西关,两关对峙,中有石梁,凿石通水,为险关津道,并筑形似堰月形的濡须坞。

    曹操暗自赞叹濡须坞布防之妙,感叹道:“韩浩、韩玄兄弟二人皆非等闲之辈,江东俊杰何其多也!”

    一众曹将都不满曹操所言,纷纷请求出战,曹操派邓龙率二千水军为前部过江来挑战。韩玄则派周泰督三艘艋艟迎战,周泰作战勇猛,亲自指挥战船突进,江东军高歌猛进,邓龙抵挡不住,被周泰率军击杀。

    邓龙一死,曹操水军纷纷溃退,周泰趁势追击,大破曹操水军前部。

    曹操收兵回营,气得拍桌骂道:“尔等已操练水军数年,今为何仍战不过江东兵?”

    荀攸上前拜道:“丞相息怒,江东倚仗长江天堑,水军自是其所长。探马来报,韩玄命公孙阳督军驻守襄安。那公孙阳乃一偏将,可围而破之,以此激励士气。”

    曹操于是命吕布、张辽、于禁率军围攻襄安,公孙阳坚守不出。曹操转而派满宠、毛阶率五千军去攻韩玄江西大营,公孙阳趁夜领兵出城突围。

    不料被张辽部下发觉,吕布、于禁急率军来攻,公孙阳被打回城中。最终在曹军的猛攻下,襄安城破。

    公孙阳殊死力战,一双擂鼓翁金锤常人难以近身。可惜最终体力不支,又对上吕布这样的顶尖高手,终于被生擒。

    公孙阳宁死不降,曹操只好将他斩首,随后张辽、于禁回军,韩玄在江西的大营也被攻破。

    在曹军攻打襄安时,韩玄早已派甘宁、吕蒙率军渡江,攻取了和州,径直杀到皖城。皖城太守朱光,使人往合淝求救,一面固守城池,坚壁不出。

    甘宁自到城下看时,城上箭如雨发,江东军难以靠近城墙。甘宁回寨,与众将商议说:“皖城守军羽箭颇多,我军难进。不若差军士筑起土山,竖云梯,造虹桥,下观城中而攻之。”

    吕蒙却劝阻说:“此法皆费日月而成,合淝救军一至,不可图矣。今我军初到,士气方锐,正可乘此锐气,奋力攻击。来日平明进兵,午未时便当破城。”

    甘宁听从吕蒙之议,第二天五更吃饱饭后,命三军大进。城上矢石齐下。云梯搭上之后,甘宁手执铁链,亲冒矢石而上。

    朱光令弓弩手齐射,甘宁挥动铁链拨开箭林,一链打倒朱光。吕蒙亲自擂鼓,江东士卒都一拥而上,乱刀砍死朱光。其余守军大多投降,江东军又占了皖城。

    甘宁留吕范守皖城,自与吕蒙引一军回濡须坞向韩玄复命。韩玄慰劳完二将,犒赏三军,重赏吕蒙、甘宁诸将,设宴庆功。

    吕蒙请甘宁上坐,对韩玄称赞甘宁的功劳:“甘将军勇武,身先士卒,我军士气大振。如此方取得皖城。”

    甘宁朗声长笑,与吕蒙推杯换盏,对韩玄说道:“幸赖吕子明督劝,否则我军费时费兵,久不得取皖城也。”

    韩玄表面上很高兴,心里却十分苦恼,自己刚损失了一位猛将公孙阳。他比不上曹操手下战将如云,江东猛将很少,这对韩玄进兵中原很不利。

    酒到半酣时,帐外军士来报,凌统特来求见。韩玄爱惜凌统之才,命人引凌统前来。

    凌统进帐便朝韩玄跪拜道:“楚侯!凌统自归余杭,乡人多称赞楚侯之政。凌统一时糊涂,险些犯下大错!今闻楚侯引大军抗击曹贼,保守江东,凌统愿投身楚侯帐下,血战疆场,马革裹尸!”

    韩玄闻言大喜,立即端酒下座来扶起凌统。韩玄赐酒给凌统,敬了他一觞,拍着凌统的胳膊笑道:“凌公绩有国士之风,我欲得公绩久矣!”

    凌统和吕蒙等人都很疑惑,凌统刚投入帐下,众人还对他不了解,韩玄为何会盛赞凌统有国士之风。

    韩玄命人赐给凌统座椅,让凌统与诸将互相敬酒,熟络熟络。凌统敬到甘宁时,想起甘宁与自己有杀父之仇,又见吕蒙夸赞甘宁,心中大怒。

    凌统瞪目直视着甘宁,端着酒觞不饮,忽然闪身过去拔出左右军士的佩剑,站在筵上说:“筵前无乐,看吾舞剑。”

    甘宁知道凌统意欲报父仇,推开放满鲜果的桌子,站起身来,两手取两枝戟挟定,纵步出来说道:“看我筵前使戟。”

    吕蒙见二人都无好意,便一手持藤牌,一手提刀,站在两人中间说道:“二位虽能,皆不如我巧也。”

    吕蒙说完,舞起刀牌,将二人分拦到两边。韩玄见甘宁和凌统二人针尖对麦芒,厉声喝道:“今汝二人同为我帐下大将,当休念旧仇。今日如此,岂非不顾袍泽之情,使曹操坐观吾败乎?”

    凌统哭拜于地上,韩玄再三劝止,上前安慰凌统。

第四章 废察举制() 
韩玄知道凌统的苦楚,杀父仇人就在眼前,可是他却不能报仇。韩玄对此感同身受,李傕灭了董婉满门,害死董婉,韩玄却为了顾全大局,暂时没有与刘度翻脸,让李傕仍旧逍遥法外。

    韩玄劝说凌统要顾全大局,又给他举了一个例子。韩玄的左右给使谷利,本是山越人,江东一名士族将领率军征伐山越,杀了谷利全家,还将谷利抓到家中当奴隶。后来韩玄到那士族将领家中做客,发现了谷利,就收在自己帐下做事。

    谷利时刻想着报仇,但为了顾全韩玄与士族的关系,只有将仇恨埋在心里,不让它左右自己。后来谷利更是因为谨慎刚直,成为韩玄的亲近监官。谷利性格忠诚果断,正直刚烈,说话从不马马虎虎、敷衍了事,韩玄非常喜爱信任他。

    在韩玄的耐心劝说下,凌统才渐渐放下了对甘宁的杀念。韩玄让凌统在自己帐下听命,与曹军的作战旷日持久,江东正是用人之际。

    没过几日,前军又来报曹操派张辽、于禁引军来挑战,韩玄使吕蒙、凌统去迎战。凌统身率轻舟当先,斩杀不少曹军,还斩了曹军一员校尉。吕蒙督船大进,杀败曹军,得胜回营。

    韩玄大喜,以功拜凌统为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

    此后曹军数次来进攻,都被江东军打退,曹军战船无法顺河入江。两军一直相持到第二年,春雨渐多,江水上涨,这也意味着江东军的楼船能下水参战了!

    两军相持日久,韩玄也不想再战,于是给曹操写信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为了表示对曹操的敬重,韩玄又附上一张字条,上书:“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拿着韩玄的信,对手下诸将笑着说道:“韩玄不欺孤也!”

    曹操便主动撤军,回到许昌先向献帝刘协复命,同时祭奠荀彧。刘协见曹操在朝中威望无所能及,忠于汉室的老臣死的死、老的老,现在连荀彧这个关键人物也死了,刘协万念俱灰,他知道他已不可能夺回实权了。

    刘协于是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封曹操为“魏公”之事,荀攸、董昭、王朗、吕虔等文武百官一致赞成,劝说曹操称魏公,加九锡。

    曹操于是回到邺城,持节受封为公爵,封国建号为“魏”,赐予象征权威的九锡等物,以冀州的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等十郡作为魏公的封国疆土,置公国百官,于魏郡的邺城建都。

    曹操南征韩玄不成,班师前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韩玄见曹操撤军,也率军徐退回建邺。

    韩玄回到建邺后,将建邺改名成“建业”,来提醒江东之人勿忘进取之心,早日进兵中原才能建立大业!

    曹操称魏公的消息传来,韩玄也有些坐不住了,如今天下局势已渐趋明朗。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而综合对比下来,韩玄和刘度的实力都不如曹操,曹操麾下真可谓是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韩玄虽然坐用江南九郡和辽东、夷州之地,随着黄忠、徐荣等将的过世,江东面临着人才凋零的残酷现实。

    而江南之地隐匿了汉末从各地涌来的大量的人口,素来不缺文人,那么就要反思了,为何会缺乏人才?首先,制度上就存在缺陷。

    韩玄料定曹操短期不会再南下,刘度在西川的崛起必然会牵制曹操大量的兵力。趁此时机,韩玄决定放手一搏,来一场浩浩荡荡的大变革!

    与陈武商议讨论之后,韩玄将徐庶、石广元、陈群、钟繇、顾雍等人悉数召来建业。

    韩玄高坐主座,对众人说道:“

    我自黄巾起兵以来,不拘一格用人才,百官诸将或有起于寒门者、或有起于士族大家者,玄与诸位戮力同心,方建今日基业……”

    韩玄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说得高堂下众人激动不已,韩兴、黄叙、陈修等一班小将也在下面,用崇拜的眼光看着韩玄、陈武等人。

    韩玄突然话锋一转,接着说道:“我江东今拓土至海外,统二十余郡、九十七州!然各郡多有官吏军将不足备之象,究其根源,乃选人、用人之策弊也。我欲于各郡县府广设学府,不论是寒门还是士族,皆可入学!昔日我曾于庐江、临海等郡设几间学府,当时因我江东地广人稀,又因关系重大,故一拖再拖,今日我江东亟须广揽人才!为江东计,为天下计!为大汉百姓计!!我韩玄在所不辞!!”

    韩玄令各郡县张贴告示,使江东、乃至天下人都知道韩玄要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而这场变革甚至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的阶层划分。

    韩玄带头捐款资助开办学府,也鼓动徐庶、石广元、顾雍等人慷慨解囊,不过结果倒是出乎韩玄的意料。真推行起来时,张昭、秦松、陈端等江东士族暗地里百般阻挠,先是象征性地捐助少量钱资,而后又是劝退已经入学的寒门子弟,将自己的宗族子弟及门生故吏安排到新设学府之中。

    而韩玄一时抓不到士族的把柄,也就拿他们一时没有办法,韩玄为此很是苦恼。韩玄想起了善长内政的石广元和徐庶,既然改革就要做到底,而这两个人本就出身寒门,是引头实行的不二人选。

    韩玄秘密召集徐庶、石广元、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