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帝国文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帝国文明-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颜良、文丑麾下巡夜士卒发现,袁绍连忙催促各部组织反击。韩猛刚披上战甲准备出营迎敌,却见吕布策赤兔马疾驰而来,扬起方天画戟直朝韩猛搦去,韩蒙躲闪了两下,被吕布一戟刺死。

    颜良、张南等将赶到,吕布与高览、张辽率兵一路冲击,混战到明,颜良被吕布重创,张南等将战死。袁绍和曹操各自收兵,袁绍统计伤亡,军士折损大半。其中大部分是趁乱逃走了,袁绍无粮,必然会败,他们没必要再为他卖命。

    只是袁绍手上近十万人马,荀攸于是向曹操献计:“今可扬言调拨人马,一路取酸枣,攻邺郡;一路取黎阳,断袁兵归路。袁绍闻之,必然惊惶,分兵拒我;我乘其兵动时击之,则袁绍可破也。”

    曹操采纳荀攸的计策,让全军上下都四远扬言,曹兵大胜,必然趁机夺取袁绍的地盘。

    袁绍军听说了这个消息后,来寨中报说:“曹操分兵两路,一路取邺郡,一路取黎阳去了。”

    袁绍大惊,郭图急忙说道:“曹操此举意在取我冀州,断我退路。今我军粮草已失,若退路再断,则我大军不战自溃啊。请主公火速派兵回援!”

    沮授劝阻道:“不可啊,主公。曹操诱使我分兵,待主公分军后必起大军来击之。”

    袁绍怒斥道:“你也暗通曹操了吗?想害我于死地,来人,给我将沮授拿下!”

    颜良、文丑苦劝,袁绍不听。之前袁绍起大军与曹操决战,田丰建议缓图之,田丰刚而犯上,言语触怒了袁绍,被袁绍关在邺城。

    现在沮授又被袁绍收押在军中,袁绍只听信郭图的谗言,颜良、文丑真不知道该怎么坚持下去。

    袁绍派遣长子袁谭分兵三万救邺郡,辛明分兵二万救黎阳,连夜起行。曹操军细作探知袁绍调兵,便分大队军马,八路齐出,直冲袁绍大营。

    袁军全无斗志,四散奔走,被曹操军杀得大败。袁绍来不及披甲,只穿着单衣幅巾上马而逃。张辽、许褚、徐晃、于禁四员将,引军追赶袁绍。

    袁绍急忙渡河,将地图书简车仗金帛之类的东西全部丢弃,只引着八百多亲卫骑兵往北逃去。曹操军没能追上,将袁绍军丢下的东西全部用牛马拉了回去。

    官渡一战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八万余人,血流得将水都染成了红色,来不及登船溺水而死的人不计其数。

    曹操大获全胜,将所得金宝缎匹,赏赐给众军士。清点书简时,在里面检出一大摞书信,郭嘉说道:“此必是许都及军中诸人与袁绍暗通之书。”

    曹洪说道:“可逐一点对姓名,擒而杀之。”

    曹操长叹道:“袁绍之强,某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

    曹操于是命人将这些人与袁绍示好的书信全部烧掉了,更不再问这事。曹操这个做法收买了人心,同时稳固了后方。

    袁绍兵败而逃,而沮授因为被囚禁,来不及渡河,为曹军兵卒抓获,擒来见曹操。曹操本就十分欣赏沮授的才华,沮授却不想投降曹操,大呼道:“授不降也!”

    曹操叹道:“本初无谋,不用君言,君为何尚执迷不悔?吾若早得公与,天下早定矣。”

    曹操厚待沮授,将他留在军中。沮授便偷走了营中的一匹马,想回到袁绍帐下。曹操大怒,便让张辽一箭将沮授射杀了。曹操又感叹沮授的忠义,命人用厚礼殡殓,建坟安葬在黄河渡口。

    袁绍引八百余骑,逃奔到黎阳北岸,大将蒋义渠出寨迎接。袁绍将之前的事告诉了蒋义渠。蒋义渠于是奉袁绍之命招揽被打散的部众,众人听闻袁绍在,又都附过来了。

    袁绍军势重振起来,孙策说道:“袁公尚有四州之地,可东山再起。今宜还冀州,策当倾力辅之。只望袁公勿忘当日之约。”

    袁绍说道:“今吾为曹操所败,伯符竟不弃之,何也?”

    孙策攥紧了拳头说道:“曹操素来爱他人之妻,今吾妻乔氏落于其手,恐已为曹贼取之。吾今当思复仇之事,曹操、韩玄皆吾仇敌,袁公乃吾盟友。”

    袁绍冷笑道:“今你无兵无将,妄敢与我称盟友?”

    孙策笑道:“吾弟孙权尚在吴郡,且有孙静、全柔、韩当等老将在。我可修书一封予吾弟,令其鼓动韩玄于后袭击许都,则曹操自退矣。袁公那时只需坐山观虎斗,休养生息,待其两败俱伤之时,袁绍举四州之兵大出击其后,天下可定矣!”

    袁绍听孙策这么一说,顿时对孙策敬重了几分,于是拱手朝他拜道:“若令弟真能鼓动韩玄出兵,我将奉伯符为上宾。”

    袁绍于是决定回军冀州,连续赶了好两三天路,袁绍军夜宿荒山。袁绍在帐中远远听见有哭声,于是悄悄去听。

    原来是败军相聚,互相诉说丧兄失弟,弃伴亡亲之苦,各自都捶胸大哭,都说:“若听田丰之言,我等怎遭此祸!”

    袁绍此次大军中很多都是临时从各户征来的新兵,每户要出两名以上男丁,现在战死过半。袁绍回到冀州民心尽失,形势一下就发生了逆转,曹操从劣势转为了优势,而袁绍只能被动防守。

    袁绍回到冀州,心烦意乱,不能理事。袁绍悔恨不听田丰的建议,于是令人释放了田丰,询问他的如此应对当前局势。

    田丰感激涕零,以为袁绍终于痛定思痛了,于是说道:“今主公大军新败,切不可再战。吾虽在狱中,常听狱卒言天下形势。刘备在汝南数百曹军,韩玄久欲出兵袭取许都,主公可使人间曹操去攻韩玄、刘备,以此赢得喘息之机。”

    

第285章 妖道于吉() 
袁绍犹豫道:“我大军新败,恐曹操不肯善罢甘休,如之奈何?”

    田丰说道:“主公可起用麹义为大将,操练兵卒,以备曹操。令颜良、文丑、蒋义渠等将扼守各关隘,勿与曹操军战。另可扬言要行立嗣之事,三位公子定然领军前来,可使三位公子之兵以拒曹操。”

    袁绍听了之后觉得田丰的计策很好,田丰又说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今可令陈震为使,往江东邀韩玄为援,促其与刘表刘度刘备结盟,有此‘三刘’加一韩玄,则曹操必然回军与战。”

    袁绍抚掌赞叹道:“先生此计甚合吾意,今孙策之弟孙权在吴郡,孙策已答应令其弟助我。”

    丹阳,韩玄自从得了徐庶之后,便让他督领高顺、魏延、甘宁太史慈等将防备刘度。徐庶智谋足矣匹敌李儒、贾诩,韩玄将后事料理得差不多后,也可以放心地到丹阳去与家人共度最后的时光了。

    陈武听得一个消息,说东冶县有个小渔村的少年为救病重的母亲冒着极大的风险出海寻药,后来果然在海外一座小岛上得一道人赐药。少年带回药喂病重的母亲服下后,他母亲第二天就容光焕发,大病也好了。

    虽然这个传言在陈武这个现代人看来是多么的可笑,但他为了韩玄的病也愿意一试,陈武对韩玄说了这事,韩玄说道:“东冶,那里应该是后世的闽南那一带。那少年莫非渡过了湾湾海峡,到了夷州?”

    陈武笑了笑:“怎么可能,他又没有楼船,如何到得了夷州。兴许是到了南海的某个小岛,这事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咱试试吧,说不定真可以治好你的病。”

    韩玄点了点头说道:“恩,也好。你正好可以去海洋学院看看卫温和诸葛直,他们年纪尚浅,又没经验。咱们的海军也差不多建好了,你主持探索夷州的事,越早开发夷州越好。将岛上的人口和矿产资源都迁过来,我江东的实力定能大增!”

    韩玄和陈武正说话间,忽然来人禀报说袁绍派遣陈震为使,已经到了馆驿。韩玄接见了陈震,问道:“陈先生来我江东所为何事?”

    陈震说道:“楚侯,今曹操与袁公为敌,若曹操胜,则其兼并北方之地而后必南下略江东。楚侯不可不防啊!”

    “陈先生以为我惧曹操否?”韩玄反问道。

    陈震笑道:“楚侯乃英雄豪杰,何惧曹贼?袁公素知楚侯用兵如神,今特派我前来联结楚侯,共攻曹操。待取其地后袁公与楚侯平分,望楚侯切莫迟疑。”

    韩玄思肘了一会儿,袁绍表意来联合他,实则是想挑拨他和曹操相争,自己好趁机休养生息。于是说道:“今吾江东尚有刘表、刘度在侧,一时腾不出手来助袁公攻曹,请转达吾之意。”

    韩玄要送别陈震,陈震说道:“且慢!楚侯,袁公知楚侯孤掌难鸣,故此来令我说服刘表、刘度、刘备与楚侯结盟,如此曹操必然疲于应付。袁公再引兵袭其后,则曹贼必败!”

    韩玄望着陈震说道:“先生有何能,可令刘表刘度与我结盟。我与刘度嫌隙甚深,刘表亦与我有夺地之仇。先生仅一说客,焉能说动此二人来会盟?”

    陈震仰头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刘度、刘表虽与楚侯有一时之怨,但‘利’字当头,此二人定会以大局为重。至于在下如何说动二人,请楚侯不必担忧,且待吾消息。”

    韩玄心说陈震说得有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曹操吞并袁绍后,一统北方,实力必然空前强大。

    那时自己说不定已经不在了,陈武他们将很难对付曹操,不如趁现在帮他们铲除这个大麻烦。韩玄大喜,第二天让诸将来城楼上赴宴,设宴款待陈震。

    韩玄让陈武也给陈震敬酒,过几日他就要去会稽,准备启航去寻找夷州了。张昭、顾雍、吕蒙等人也纷纷与陈震敬酒,韩玄很敬重陈震,也希望将这个人才留在江东。

    正饮酒之间,韩玄却见诸将互相附耳小声传着什么消息,纷纷下楼。韩玄感到十分奇怪,问道:“何故如此?”

    韩玄左右的仆人说道:“有于神仙,今从楼下过,诸将欲往拜之耳。”

    韩玄与陈武起身靠在窗栏往下看,只见一名老道,身披鹤氅,手携藜杖,立于当道,百姓们全都焚香在地上叩拜。

    韩玄对陈武说道:“这是装神弄鬼的人,没想到他们居然如此迷信!”

    陈武点点头表示赞同。韩玄怒问身旁的仆人道:“是何妖人?快与我擒来!”

    左右仆人禀报说:“此人姓于,名吉,寓居东方,往来丹阳、吴郡各地。普施符水,救人万病,无有不验。当世呼为神仙,未可轻渎。”

    韩玄听完更是大怒,喝令:“速速擒来!违者斩!”

    左右仆人不得已,只得下楼,让周泰将于吉押到楼上。韩玄呵斥道:“狂道怎敢煽惑人心!”

    于吉抓起颌下一大把白胡子说道:“贫道乃琅琊宫道士,顺帝时曾入山采药,得神书于阳曲泉水上,号曰《太平青领道》,凡百余卷,皆治人疾病方术。贫道得之,惟务代天宣化,普救万人。未曾取人毫厘之物,安得煽惑人心?”

    陈武驳斥道:“你说你分毫不取人,衣服饮食,从何而得?你定是黄巾张角之流,今若不诛,必为后患!”

    韩玄心说,这于吉就是演义中传说害死孙策的术士,自己一直当孙策是被人刺杀死的。反正自己命也不长了,而于吉所修的应该是与太平道有关的东西,想起他那过世的兄长韩光曾经使的妖术,韩玄就深深忌惮。

    韩玄不能让于吉这样的人在江东,以后成为他儿子韩兴掌权的阻力。韩玄盯着于吉,见他与常人也差不多,不信刀剑杀不了他。

    韩玄喝道:“周泰何在?给我将这个妖道拖下去斩首!”

    张昭谏言说:“于道人在江东数十年,并无过犯,不可杀害。”

    韩玄偏不信邪:“此等妖人,吾杀之,何异于屠猪狗!”

    众官都苦谏韩玄不可杀于吉,陈震也劝说韩玄。韩玄只好命人将于吉先囚禁在牢狱里,韩玄遣散众官,让人送陈震回馆驿安歇。

    韩玄回府,早有内侍把这事告诉了韩玄之母杜氏,杜氏将韩玄喊到后堂,对他说:“吾闻汝将于神仙下于狱中。此人多曾医人疾病,军民敬仰,不可加害。”

    韩玄没想到自己的母亲也为于吉说话,不由得气不打一处来:“此乃妖人,能以妖术惑众,不可不除!”

    杜氏再三劝说,韩玄急说道:“母亲勿听外人之言,儿自有法揭穿妖道之术。”

    韩玄于是来到大牢,让狱吏将于吉押来质问。原来狱吏都迷信于吉,于吉在狱里时,他们将于吉身上的枷锁都去除了;等到韩玄让于吉过来,狱吏才给于吉带上枷锁出来。

    董平手下的影虎军探得这事,报知韩玄,韩玄大怒,令人将狱吏各打二十棍。韩玄又让周泰将于吉戴上脚铐手铐下狱,张昭、顾雍等数十人,连名作状,拜求韩玄,企望保住于吉的性命。

    

第286章 小霸王斩于吉() 
韩玄见张昭、吕范、顾雍等人都来为于吉求情,不禁感叹这封建迷信思想的可怕,这些人都是他的得力助手,如今却偏向一个装神弄鬼的道士。

    韩玄气不打一出来,指着他们说道:“君等皆读书人,何不达理?昔日交州刺史张津,听信邪教,鼓瑟焚香,常以红帕裹头,自称可助出军之威,后却为敌军所杀。此等事甚无益处,诸君竟尚执迷不悟。吾欲杀于吉,正思禁除邪教觉迷也。”

    吕范见韩玄动了杀心,便想让陈武劝劝韩玄,如今只有陈武有可能劝得动韩玄了。吕范朝陈武使了使眼色,却见陈武不为所动,陈武作为一个现代人也知道邪教的危害。韩玄要杀于吉,他是双手赞成。

    吕范无奈,只得对韩玄说道:“某知于道人能祈风祷雨。方今丹阳天旱,何不令其祈雨以赎罪?”

    韩玄冷笑道:“好,我且看此妖人有何能耐。若于吉求不来雨,我定斩不赦,尔等不必再言。”

    韩玄便命于周泰到狱中押出于吉,打开他身上的枷锁,让他登坛求雨。于吉领命,随即沐浴更衣,取来绳子将自己捆起来,在祭坛上让烈日暴晒。

    宛陵城的百姓都慌忙过来看于吉求雨,大街小巷塞满了人。韩玄看到坛下人山人海不禁连连咂舌,今天正好当着这群古人的面破除封建迷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