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帝国文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帝国文明-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快的。

    一路走来到了长沙城,徐庶之母看到这一路的景象,她心中有些动摇了。看来这韩玄也是个爱民之主,徐庶辅佐他也许真的比辅佐半生漂泊的刘备强。

    蔡文姬却是故地重游了,不过她那时来时,长沙远不及现在这样繁华,就是曾经的西都长安与之相比也不过如此。如果蔡文姬知道长沙后来又几经战火,却依旧在风雨飘摇中崛起,恐怕会更惊叹了。

    陈武进了长沙城,听闻韩玄之前遇刺的事,他现在又尚在长沙,便先让蔡文姬他们在驿馆住下,先去探望韩玄。

    “大哥,我回来了!”陈武冲进了韩玄府上,府上的家丁认识陈武,也就没多阻拦。

    陈武看到披着长袍在案前处理公务的韩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韩玄的脸色苍白,显然是已经重病缠身。

    韩玄放下手中的毛笔,看到陈武愣在那里,眼中泪光闪烁。韩玄挤出一个笑容对他说道:“陈武,你回来了。蔡文姬可带回来了?”

    韩玄缓缓地站起身来,陈武快步走过去和他拥抱在一起,陈武哽咽着说道:“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出去打猎也不多带些护卫!”

    韩玄猛咳了几声,陈武连忙抚着他的背帮他顺气:“怎么了,病得这么严重,快让张仲景给你看看。”

    陈武急忙转身要去找张仲景,韩玄拉住了他说道:“我时日不多了,张仲景医术再高明,有何能耐帮我续命?”

    陈武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你别吓我啊,这该死的古代,医疗这么落后。我跟你说,我这次把徐庶给带回来了,他肯定知道诸葛亮在哪。那诸葛亮不是会什么七星灯续命吗,我去找他去!”

    韩玄拉住他惨笑道:“那是演义里瞎说的,你怎么能信以为真。”

    陈武抹了抹眼泪说道:“那你要好好调养身体啊,你还在这处理公务干什么,让其他人去办啊……”

    韩玄知道陈武很关心他,长出了一口气说道:“张仲景说我还有不到一年的寿命了……我想在最后的日子里帮你们,我的亲人朋友,帮你们做我最后能做的事。”

    陈武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下掉:“不可能!我们是穿越小说的主角啊,我们有光环的。怎么可能就这么死了呢?你要死了,我在这世界还有谁能说心里话……”

    韩玄也不禁仰头默默流泪,陈武说道:“不是传说海上有仙山吗?管他是真还是假,只要能救你的命,咱们都去试试好吗?”

    韩玄心中不忍,只好转移话题:“对了,蔡文姬和徐庶他们在哪呢?我也好久没见过蔡文姬了,快带我去看看他们。”

    陈武领着韩玄来到驿馆,蔡文姬等人出来拜见,韩玄看到当初那个水灵动人的蔡昭姬如今已为人妇为人母了,不禁感叹韶华易逝,心中无限伤感。

    韩玄和蔡文姬寒暄了几句,蔡文姬见韩玄气色不好,便问:“子信,你可是患上何病症了,何以如此气虚体弱?”

    “哦,没有,只是偶感风寒罢了。”韩玄随口笑答道。

    徐庶和管亥也上前拜见,韩玄笑着对徐庶说道:“元直,你我许久未见。如今元直已是学富五车,玄自愧不如啊!”

    “韩兄谬赞了,当日多亏韩兄和史兄搭救,庶才能得以脱罪。庶亦不敢忘当日之约,今特来辅佐韩兄以成大事。”徐庶朝韩玄拱手拜道。

    “好!承蒙元直不弃,我当委以重任。我表奏你为桂阳太守,兼军师参军。另外,我还有一事相托,恳请元直为吾子韩兴之师。”韩玄看着徐庶眼神里闪动了一下。

    之前王粲险些失了桂阳,他自觉能力有限,担不得桂阳太守之职,便向韩玄辞官了。这样也好,王粲可以专心研究文学了,韩玄也没让他闲着,让他教韩兴文章笔墨。

    现在徐庶来了,韩玄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位好老师,有他教授韩兴,韩兴长大了绝对能挑起江东的大梁。

    “这,万万不可。明公委以桂阳太守之职已是让庶惶恐,庶才疏学浅,如何教得主公爱子,恐误人子弟。”徐庶推辞说。

    “能者多劳,望元直切莫推辞。”韩玄再三请求,徐庶之母这一路来对韩玄的看法也有所改观,也劝说徐庶答应。

    徐庶只好接受,韩玄又看向管亥,任命他为破贼校尉,让他率部与诸葛瑾一起镇抚吴郡、会稽的山越。

    韩玄都安排妥当后,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长叹了一声。尽人事,听天命,他只希望时间慢一点,他还舍不得离开!

    

第281章 官渡大战() 
官渡,袁绍和曹操两军相持已经快三个月了,双方都在不断地增兵、增运军粮,战斗规模空前浩大。

    曹操在官渡的兵力总共有七万,而袁绍却动用了青、幽、冀、并四州的兵力,估算一下竟有三十万之多。这么多的人军粮消耗是非常巨大的,两家在战场上一顿豪赌,只看谁先支撑不住。

    袁绍将大军三十万,东西南北,周围安营,连络五十余里。

    曹操细作探知虚实,报到曹操帐中,刚从各地赶来增援的曹军听说袁绍军有三十万之多,都怕得不行。

    曹操与众谋士商议。荀攸说道:“袁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

    郭嘉深表赞同:“公达所言与某甚合!”

    曹操于是传令军将擂鼓高喝前进。袁绍军来迎,两边排成阵势。审配拨弩手三千,伏于两翼;弓箭手五千,在门旗内埋伏;约定号炮一响齐发。

    三通鼓擂罢,袁绍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马阵前。左右排列着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韩猛、淳于琼等诸将。旌旗节钺,非常严整。

    曹阵上门旗开处,曹操出马。许褚、典韦、张辽、徐晃、孙策等,各持兵器,前后拥卫。曹操以鞭指着袁绍说道:“吾于天子之前,保奏你为大将军,今何故谋反?”

    袁绍怒道:“汝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罪恶弥天,甚于王莽、董卓,乃反诬我造反吗!”

    曹操笑道:“吾今奉诏讨逆!”

    袁绍冷笑一声说道:“吾奉衣带诏讨贼!”

    曹操大怒,使张辽出战。张郃跃马来迎。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

    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颜良、文丑二人见张郃、高览不能取胜,也一齐出马,颜良一刀震退许褚,许褚哪里敌得过颜良和高览联手,接战了十合后便败阵。

    张辽武艺本就比张郃高不了多少,如今文丑又来,张郃和文丑两杆枪就要刺向张辽。眼看张辽就要遮拦不住,曹操身后军阵中一人催动西凉战马上前,手举方天画戟策马奔去。

    “蠢货,让开!”一声暴喝传来,张辽被这熟悉的声音惊到了,他回头一看,来人正是吕布。

    “奉先将军,你没死?”张辽之前早就在军中听说吕布没死的传闻,没想到今天亲眼见到了。

    文丑趁张辽不备,一枪朝张辽肩上刺去,吕布急忙呼喊道:“张辽,小心!”

    张辽把头一低,堪堪躲过了文丑刺来的一枪。吕布终于纵马冲到张辽身旁,他胯下虽然是张绣进献给曹操的西凉好马,可比起赤兔马来还是逊色了不少。

    自己的赤兔马被曹操赏给了关羽,吕布心里很是不服,他决定斩了袁绍的上将颜良文丑,让曹操后悔自己的决定。吕布扬起方天画戟一戟荡开张郃偷袭刺来的一枪,冷哼道:“无名小将,也敢与我一战!”

    吕布一戟拨动着搦向张郃,张郃大吃一惊,心说吕布果然勇猛。张郃拼尽全力,不到十合便被吕布击退。

    “儁义,退下。让我来。”文丑朝张郃喝道,张郃策马闪开。文丑接下吕布的方天画戟,手中枪法大开,枪尖如疾风骤雨般点向吕布。

    这就是文丑的枪法,暴雨梨花枪,他与颜良纵横河北多年,凭这套枪法打败了不知多少敌将。也只有在与公孙瓒交战时,与他手下一名叫赵云的小将打得难解难分。

    吕布暗暗震惊于文丑的枪法,不过他的方天画戟也早已使得炉火纯青,达到了人戟合一境界。最主要的是吕布自幼学骑马,生长在并州北部的大草原上,马术娴熟。

    吕布借着马术将方天画戟舞得如同鬼神下凡,文丑连连败退,颜良那边刚将许褚逼退,见到文丑不敌吕布,连忙策马过来助阵。

    颜良扬起金板大刀朝吕布身后劈去,吕布方天画戟一转,往背后一挡,堪堪挡下了颜良劈来的这一刀。

    颜良抖擞精神,大刀一个逆时针劈开吕布的搦来的方天画戟,与文丑各自退开。吕布以为二人不敌,便又策动西凉战马杀来。

    颜良文丑刀枪架起,一枪一刀联合突击,吕布仰身躲过。他没想到二人的合击竟有如此大的威力,吕布一只手抱住马脖子,侧身挺起方天画戟直朝颜良腋下刺去,文丑一枪横插进来救住。

    吕布与颜良文丑战了三十合,渐渐觉得这二人的合击技甚是凶险,他们轮番消耗敌人,轮番休息,又互相救应。持久下去,敌人必定被耗得精疲力竭。

    吕布一戟荡开颜良斩来的一刀,调转马头便往曹操军阵奔去,颜良、文丑连忙策马来追击吕布。

    曹操见状连忙令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军,从两翼齐冲袁绍阵。审配见曹军来冲阵,便令袁军放起号炮:两下万弩并发,中军内弓箭手一齐拥出阵前乱射。

    曹军如同割麦子一般被射倒了一大片,典韦手持大盾挡在曹操身前,为他遮住流矢。曹军人数本来就不及袁军,此时袁绍挥军杀来,曹军如何抵敌,只得望南急走。

    袁绍军中粮草不多了,审劝诫说:“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乌巢乃屯粮之处,必得重兵守之。”

    袁绍点点头说道:“吾筹策已定,汝可回邺城监督粮草,不可怠慢。”

    审配领命而去。颜良朝袁绍拜道:“主公,乌巢乃囤粮重地,不可有失。末将愿往督守!”

    袁绍摆摆手说道:“颜良将军,我尚须你与文丑抵敌吕布,乌巢我自派淳于琼镇守。”

    颜良只好作罢,袁绍派大将淳于琼,部领督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人,引二万人马,守乌巢。淳于琼早年曾与袁绍、曹操并列西园八校尉,深得袁绍信任,只是袁绍不知道淳于琼性子刚烈又好饮酒,手下军士都畏惧他的威严。

    淳于琼到了乌巢,终日与诸将聚会饮酒。曹操那边军粮快耗尽了,曹操急派人往许昌让荀彧作速筹办粮草,星夜解赴军前接济。使者携带书信回许都,还没跑出去三十里路,被袁军捉住,捆缚来见谋士许攸。

    许攸当下搜得使者身上藏的曹操催粮书信,径直来见袁绍说:“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然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

    袁绍却很顾忌:“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

    许攸叹道:“今若不取,后将反受其害。”

    正说话间,忽有使者从邺城来,书信中说许攸在冀州时,曾经私收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苛收税,钱粮入许攸账目下,今已将许都子侄收入狱中。

    袁绍见书信大怒道:“滥行匹夫!你还有何面目在吾面前献计!你与曹操有旧,想今亦受他财贿,欲害我大军。本当斩首,今权且寄头在项,可速退出,今后不许相见!”

    许攸出了营帐,仰天叹道:“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

    许攸对袁绍深感失望,又想到:“袁绍不纳直言,日后必为曹操所擒。我既然与曹操有旧,何不去投曹操?”

第282章 火烧乌巢() 
许攸买通把关军士逃出袁绍大营,径直投奔曹操大寨,路边埋伏的军士将许攸捉拿住。许攸说:“我乃曹公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

    军士忙报入寨中,此时曹操刚准备解衣歇息,听说许攸私奔到此。曹操大喜,来不及穿履,光着脚出迎。

    曹操遥望见许攸,抚掌欢笑,携许攸之手一起进大帐,曹操先拜于地。许攸慌扶起来问:“公乃大汉司空,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

    曹操说道:“子远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

    许攸惭愧地说道:“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

    曹操笑道:“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袁绍之计。”

    许攸试探性地问道:“吾曾教袁绍以轻骑乘虚袭许都,首尾相攻。”

    曹操大惊,擦了擦额头的汉说道:“若袁绍用子远之言,吾事败矣。”

    许攸轻笑道:“公今军粮尚有多少?”

    曹操转了转眼珠说道:“可支用一年。”

    许攸笑道:“恐怕未必。”曹操又说:“有半年耳。”

    许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说:“吾以诚相投,而曹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

    曹操挽留说:“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

    许攸笑道:“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

    曹操也笑道:“岂不闻‘兵不厌诈’!”

    曹操于是附耳对许攸低声说道:“军中止有此月之粮。”

    许攸大声喝道:“休瞒我!你军中粮已尽矣!”

    曹操愕然问道:“子远何以知之?”

    许攸于是拿出曹操与荀彧的书信给曹操看:“此书何人所写?”

    曹操惊问道:“何处得之?”

    许攸便将掳获曹操使者的事告诉曹操,曹操牵着许攸的手说道:“子远既念旧交而来,愿即有以教我。”

    许攸说道:“明公以孤军抗大敌,而不求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三十万万之众,不战自破。明公还肯听否?”

    曹操大喜道:“愿闻良策。”

    许攸叹了口气说道:“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今拨淳于琼守把。淳于琼嗜酒无备,公可选精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