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抗战走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湖西抗战走廊-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知道,现在的湖西和这湖西的道上,还不太平。

    临来的时候,爹娘的反复的揪着耳朵的交代,要他在迎亲的道上,少惹事儿,多醒灵,千万的别出岔子,他们家娶亲,已经有血光之灾了,万不能再出一场劫难,那样,会坏了他家的风水的。

    愣头青转过头来的四处看,很快地,找到了那杂音的源头。

    原来是鬼子,是壕沟那头的鬼子兵的喊好声儿。

    鬼子兵虽然是禽兽,但是,说到底儿,也是人,也有人的七情六欲,也有人的三纲五常。

    这些据点里的鬼子兵,长时间的囚困在乌龟窝里,早就腻烦死了,他们比较不是乌龟,没有那么好的耐性,早就想出来,杀人,吃肉,作孽,寻乐。

    只是,相比较真死,还是,最后的,把乌龟脑袋瓜儿缩回去,乖乖地呆在乌龟壳里,继续地活过一天算一天。

    杀人,吃肉,作孽,寻乐,他们想,但是,他们知道,那些样儿,要走出那个吊桥,而走出那个吊桥,紧接着的就是炸死不偿命的地雷,还有那树林子里的,黑洞洞的枪口,一走出去,绝对的再也走不回来了。

    还是别出去的好。

    这样之下,吊桥,囚禁住了他们的身,但是,终究的野兽就是野兽,难囚禁他们的心。

    听到道路上的唢呐声儿,看到那颠轿的歪歪斜斜,他们当然地知道了,那花轿里面,有一个貌若天仙的花姑娘,口水,止不住地开始了往下淌。

    这些鬼子兵,眼睛里看着花轿,心里想着花轿里的花姑娘,腿儿,蹄儿,就不自觉地往外走,不自觉地走出据点里,不自觉地站在了壕沟边儿。

    他们只能不自觉地走到这里了,就像游荡鬼儿,纵然一百个想回到阳间里,但是,只能在黑夜里游荡,只能在野坟里转悠,鸡一叫,天一亮,他们就得回到那阴暗潮湿的阴间里,再也享受不到那灿烂的阳光的温暖,再也听不到了朝霞里那山楂子鸟的翠鸣。

    愣头青的,往天上扔炮仗的技术,也一下子吸引住了小鬼子的眼神。

    小鬼子也是男的,男的有男的的特点,就是喜好动的一切,一个个炮仗,拉着美丽的火花儿尾巴,在蓝蓝的天上飞翔,到了顶点,再拐弯儿,呈现出来一个美丽的画弧,接着,“爆!”的一声脆响,蓝天里炸出来一个美丽的花朵,非常的好看。

    这非常的好看,使得鬼子兵们,暂时的忘记了花轿里的花姑娘,忘记了吊桥外面,那些欢快着的人,是他们的敌人,忘记了道路一侧的那排黑洞洞的对着他们的枪口。

    他们确实是死催的,竟然被愣头青出彩的扔技折服得大叫起来了。

    他们的叫好声儿,引来了愣头青的眼光。

    愣头青,站在壕沟边,眼看着那些个手舞脚蹈的鬼子兵,一下子想起来了上次迎亲,上次迎亲,遇上的,就是和他们一样一样的鬼子,他们不由分说,上前使兽,杀光了迎亲的、送亲的男人,那新娘子,在道上,光天化日之下,轮着强奸,最后,再把新娘子,用刺刀,划开膛,那肠子,那血,满地的都是。

    当时,他命大,也小。

    小孩子的他,光顾的捡拾从天上掉下来的,没炸的炮仗,无意识间,落在了队伍的后面,使他捡了一条命,等他跑回家,叫来家里的人,鬼子兵,已经心满意足,抢劫光光的离去了,看着满地的凄惨,他的娘,一下子哭背过气去了。

    这些小鬼子,这些野兽兵,就该死。

    愣头青一转脸,用香头儿点着满手里的炮仗,再一使劲儿,全扔过壕沟,扔到伸着老鳖脑袋的鬼子那边去。

    小鬼子,眼珠子全黏在了花轿上,没有注意那从天而降的炮仗。

    “啪啪啪”,紧接着的炸响,使得毫无准备的鬼子,错认为是八路军打来的枪声,一下子,全都吓跑了,歪歪斜斜地像出圈的鸭子。

    愣头青,一见鬼子兵的这么个囧样和屌样,一股子报仇的热流涌心头,猛一声大喊,“小鬼子兵,死去吧!”大喊一声后,紧接着,弯下腰,收起来地上的石头儿,就朝鬼子兵的身后头砸。

    鬼子兵听不懂愣头青的话,错认为,是八路军的长官,下达的射击、打死他们的命令,跑得就更快了。

    一看见,愣头青,竟然的,一串炮仗再加一声大喊,就吓跑了鬼子兵,大家的胆儿一下子大了。

    刚才的害怕的心理,就如同漫天的乌云,被一阵狂风,一下子吹散,原来,小鬼子,也是泥捏的。

    道上的人们,心情一下子大爽,接踵而至的,是同仇敌忾,他们要对着落荒逃跑的鬼子,要做点什么了。

    人,都是有群胆的,关键时刻,有个人,登高一呼,就是滔天巨浪,就是排山倒海。

    于是,乐班子更加起劲儿的吹响手里的唢呐还有笙,拿刀拿棍的使劲儿的舞,手里实在没有家伙的,就敞开嗓门儿的,可着劲儿的,高声的骂。

    小鬼子们更害怕了,赶紧地关严碉堡的门,站在碉堡最高处的站岗的,也跑个没影。

第三十四节八路军欺负鬼子到家门了() 
34、八路军欺负鬼子到家门了

    愣头青一串炮仗,把鬼子吓到据点里的消息,很快地传到了公安队,彭琦辉听了后,先是嘿嘿地一笑,接着开始了紧张的思谋。

    这段时间,彭琦辉没有冲到抗战的第一线,而是把公安队再分成单兵作战的小队,以单对单,以孤对孤,抓住高桥正犯二百五,各个地方的打游击战,以消灭单个的、小股的鬼子为重点,他则一门心思地筹划着,怎么把散在湖西各地的鬼子兵,赶走撵净,把鬼子的炮楼端个没有。

    他深深地知道高桥的想法,高桥现在一心想的就是怎么的抢掠秋后的粮食,抽干湖西老百姓的血。

    而他,和他的公安队,也在一门心思地设想着,怎么保住这满湖西的秋粮,怎么样的让就要到嘴的秋粮,不被鬼子抢走。

    两个阵列,极其难得的都想到了一块去。

    只是,这胶着的局面,各有各的劣优。

    高桥那边,是坚守城头等秋风,他的本儿是先进的武器和坚固的碉堡。劣势,是陷进了中国人的汪洋大海里。

    八路军这边,是灭此朝食撵干净,自己的本儿是熟门熟土和全湖西高涨的抗日热情。劣势,还是没有可手的家伙儿。

    现在,形势就要好转了,随着驼峰航线运载量的进一步加大,随着云南的滇缅公路的已经畅通,越来越多的,越来越先进的美国武器的运入,他们的武器装备,正在进一步的改善,美国人制造的冲锋枪、卡宾枪,尤其是大口径的迫击炮,已经运到了湖东的桃花山根据地。

    张光中司令员,已经明确地表示了,迫击炮和卡宾枪,优先装备湖西,他们公安队,也分配到了一部分,他已经派遣战功卓著的王蕴政,带着他的一个连,到了湖东,接受新式武器的培训和领取。

    只要这批武器,尤其其中的迫击炮到来,就够散在各处的小鬼子喝一壶的,你们不是赖在那里不走?正好,你们就耐下心地等候着威力巨大的迫击炮吧,从那些粗粗的炮口里,冲出来的炮弹,从天而降下来的,落在你们的小脑袋瓜儿上,然后,再干脆利索地回你们的东洋国吧。

    在等待新式武器到来的这功夫,是不该让你们消停了,就要把你们搅和得心神不宁,昏头昏脑,降低你们的战斗力,然后的,嘿嘿!

    这段时间,怎么能把小鬼子搅和得头昏脑胀,心神不宁,身心疲惫呢?

    这,正是彭琦辉,放出去石楞子、萧易等等的那些小老虎以后,再一心一意的思谋着下一步的行动。

    另一个愣头青的这么一个复仇的举动,一下子,掀开了一个全新的战斗谋略。

    彭琦辉兴奋起来了,他马上叫来马子晓和张华杰,开着了新的作战会议。

    这阵子,马子晓和张华杰,也都忙活的很,全湖西的发动群众,如同蚕食桑叶般,逐渐地化解高桥鬼子在湖西的兵力优势。

    张华杰和马子晓详细地听完彭琦辉的设想,也非常高兴。

    马子晓笑呵呵,“现在的小鬼子,虽然有坚固的碉堡遮着身子,我们没有重武器,一时的奈何不了他们,但是,只要我们转变思路,发动群众,大打骚扰战,让他们整日里心神不宁,胆战心惊,就会萎靡下去,我看,我们分散作战的小分队,就不要集中了,而是转变成为武装工作队,放手发动群众,充分依靠民兵,把小鬼子兵的精神头削平挤净。”

    张华杰也笑眯眯,黑着的脸皮,笑成了皱褶,“呵呵,马书记,你说的真对,怪不得当过政委加书记,干过军队和地方,我认为,发动群众,不光要发挥出他们的抗战的热情,同时,更重要的要发挥他们的寻找战机和方法的主动性,就像那个愣头青,一串炮仗,就吓破鬼子的胆,削了他们的嚣张气焰,好点子,就要用在关键的要害上,是不是?”

    彭琦辉满意地点点头,“看来,这阵子,就给鬼子上糠窝窝吧,等王蕴政他们从湖东回来了,再上山珍海味,让他们一醉方休地回日本国。”

    用管用的法子去骚扰鬼子。

    公安队发出了湖西人人都听得懂,体会得到的命令。

    这一下,湖西的抗日民兵、游击队,老百姓,成了打鬼子的主力军。

    这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这正是人民战争的具体体现。

    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制胜法宝,也是给世界战争的一个贡献,就是广泛地发动群众,大打人民战争。

    葛世源率先想出来一个骚扰战的战法。

    葛世源,一个无论在乡镇,在湖西,更是在中国,极其普通的一个老百姓,假如没有这场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他也许会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宁生活,生男育女,扶幼携老,但是,无情的战争,将他卷入到了生活的深渊,带来无尽的痛苦,也激发出他无比的韧性,迅速地从农民转换到战士,从最初的复仇转换到为民族为独立而战的崇高目标。

    葛家集一场极其普通的伏击战,让石楞子刮目相看,两个人携手再战,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有其引荐,成为一名公安队民警,从此发挥出来了他的,令所有人刮目相看的战斗技巧。

    葛世源从一个抗战的民兵小队长开始,全程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能以正军级干部退休,能够在青岛八大关,颐养天年,不是靠的运气,而是他的缜密和睿智。

    在此过后几年的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到决胜阶段,解放江北重镇济宁的战斗开始。

    这一个开始,奠定了解放济南,乃至拉开了淮海大战。

    济宁,就是大禹治水三次从家门过而不进的任城,就是京杭大运河的济州府,也是《水浒传》里的济州城,单从这个名字里,就能想象得到,当年,被国民党据守的济宁城,该是多么的难以攻取,冠以虎狼之师的杨勇兵团,第一次进攻,南门口,一个关口,炮弹足足轰炸了半小时后,竟然攻击了一晌午,没有能攻击下来。

    杨勇司令员亲自到城头查看,从城外看,南门口,仅仅是一个城门楼子没有什么两样,但是,随着已经升任公安处长的彭琦辉的介绍,大将军渐渐地皱起了眉头,这个大宋朝时期就已经成型,《水浒传》里童贯、高俅打梁山时的出发点,已经就是铜墙铁壁了。

第三十五节插一曲咸鱼、煎饼的草船借箭() 
35、插一曲咸鱼、煎饼的草船借箭

    杨勇将军有一个几乎所有中共战将都具备的习惯,就是,每战,都要详细听取侦查情况,和,征求基层指挥员建议,这次,杨勇司令员也是如此,就在城头下,召开了诸葛亮会议。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已经是公安处侦查科长的葛世源,提出了一个令司令员大为惊奇的建议,济宁战役以后,葛世源就被杨勇亲自点名,点到了兵团司令部,当了一名专职的侦查员,也是他,紧随着战争的步伐,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个辉煌的胜利。

    葛世源在济宁城里,已经来来回回的走动了三四趟,熟知了城里城外的国民党兵的布防,他的慎密和睿智,使他想到了别人不能想到的其他的东西。

    葛世源向杨勇提出,暂停攻击,由侦查科,扮成商贩,城底下贩卖吃的东西。

    这是一个极其惊骇的大胆,要知道,千军万马密集城下,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分钟,都事关全局,决定整体态势的胜负,值此情势之下,一个小小的公安处侦查科长,太太的渺小,他的确是担负不起这场战斗的责任。同时,两军对垒,他竟然让商贩卖东西,实在难以理解。

    当,连,彭琦辉也跟着捏一把汗的时候,杨勇司令员的深邃的目光,炯炯地紧盯着葛世源的那张完全的农民的面孔。

    此时的葛世源,已经是一名出色的战士了,同样的,用睿智、决胜的目光,迎着这位鼎鼎大名、威震全国的大将军的目光。

    相互地看一会儿,杨勇一笑,极其难得,“说说,为什么,这样的自信?”

    葛世源倏地立正,坚毅地回答,“根据侦查,城里的国民党,破釜沉舟,把南门楼子上的大门紧锁,据守的敌人,没有了后退之路,所以拼命抵抗,但是,敌人上锁,也断了他们的后勤供应,尤其是吃食,只能啃饼干,据消耗计算,饼干也吃的差不多了,现在,城楼上的敌人,正饿肚子,用吃喝,把敌人的弹药诓下来,那么,我军再次进攻的第一个波次后,他们就基本上没有子弹了,紧跟而上的第二次进攻,我们就容易多了。”

    勇冠三军、历战无数的杨勇,还是第一次听见这样另类的建议,当下应允。

    接着,攻城的部队,按照命令撤了下来。

    鏖战数日的南门口,罕见地停止了枪声。

    已经换上老百姓衣服的侦查科,在葛世源的带领下,担着挑子,挎着篮子,上到了城墙底下。

    就像慰问的。

    只是,用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