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土坯之间的咬合,葛世源是一律的顺压,顺压的直接后果,就是土坯,彼此之间的不咬合,不配合,不借力,这样的房墙,就成了纸扎的灯笼了。
尤其是每层楼的横板,才是要命的关键。
按照建筑力学的规定,即使木质的楼板,也要在压墙的地方,砌上单独的垛子,来承受单独的压力,再形成整体的合力,这样的房子,才坚固、牢固。
葛世源直接地把原木当楼板,横在了土坯上。
那原木,葛世源可是不舍得给他一厚片一厚片的锯成板,那是该死的鬼子,从人家好端端的房子上拆下来的房梁,过不多久,还要用这些原木,修建新的房子,再把流浪四方,讨饭为生的那几家,才找回来,继续人家的平常生活。
葛世源现在已经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了,八路军,最讲究的就是为老百姓没福利,就是为让人民过上安逸的生活。
这样的据点,再让垒这据点的葛世源去摧毁,那才是一篇绝妙的文章。
葛世源见石楞子向自己点头示意,就向身后一挥手,然后,腰一哈,向碉堡的底跟,摸去了。
他的身后,是同样哈着腰的八路军,不过,这几个八路军,每个人的胳膊弯里,全都夹裹着一包炸药。
这几个爆破手,个个出身不一般,全都是张华杰训练出来的工兵级的人物。
张华杰是公安局长,这个公安局长的出身、背景,同样的不一般。黄埔军校,六期,工兵学科,专修的就是军事工程,挖战壕,擂碉堡,专家里手,尤其是他的爆破,可是得到了真传,自然的,他的这些不间断培训出来的徒弟,炸这样的土碉堡,那已经是绰绰有余的小菜一碟了。
西河村的秋天的夜,是那样的平静
湛蓝的天空,繁星璀璨,地面上,刮着小风,送来了庄稼的味香,蟋蟀悠扬的吟唱着,完美地合着青蛙的高歌,也掩饰着葛世源几个人匍匐前进的声响。
秋天的夜,也是这样的奇怪,天上,蓝空,是那样的明亮,而地上,却是那样的漆黑。
石楞子努力地睁大眼珠,拧着神,寻找着葛世源几个人前进的程度,但那是徒劳的,湛蓝的黑空下,地面一片黝黑,夜,掩饰去了眼前的一切。
微山湖边的秋夜,就是这样的奇怪。
石楞子,此刻,顾不得抱怨老天爷,只是把眼睛睁得再大些,把耳朵张得再往前一些,满心思的就是想看到、想听到,葛世源他们送炸药包到鬼子据点的墙的情况。
万事开头难,可不能在这样的地方,对付这样的碉堡,出现不该出现的问题,那样的话,全湖西强攻鬼子碉堡的势头,就要打折了。
石楞子正着急的时候,不远处的黑夜里,传来了两声山楂子鸟的鸣叫,一长一短,重复了两次。
黑暗中,石楞子的嘴巴子一下子裂开,在心里,开满了欢乐的鲜花。
这两声山楂子鸟的翠鸣,石楞子听得真真的,那是从葛世源的嘴里发出来的。
两声鸟鸣,是他们事先前的约定。第一声鸟鸣,是说,他们已经摸到了鬼子碉堡的底下,安然。第二声鸟鸣,是说,他们找到了碉堡横版的主梁所在的位置。
主梁是碉堡的重心着力点。
前面说过,这个鬼子的碉堡,是葛世源亲手垒成的,在垒这个碉堡的时候,八路军,已经做足了手脚,尤其在主梁的放置上,才是精心的巧妙。三层碉堡,每一层的隔层,都是原木并排排成的,每层的主梁,都一头的顺下,也就是说,三个主梁,都是一样的位置,一同的方向。
这样的主梁,又直接地放在了土坯上,如此放置的后果,只有一样的结局,只要主梁下面的墙,倒下,所以的主梁就会瞬时间里,倒塌,倒塌的主梁一头向墙外窜出,另一头跟着翘起,顷刻间,整个碉堡,就会轰然倾倒,粉碎性倒塌,那么,紧随其后的就是,里面的人,就别想着跑出来,捡起人命一条了。
而让底墙倒塌的法子也简单,放上足够量的炸药,引燃导火索,几十秒钟的功夫,“轰”地一声巨响,底墙就会炸出来一个大窟窿,紧跟着的就是碉堡的重力下沉,重力下沉下的主梁,就会跟着的下沉填补这个被炸开的大窟窿,这样的话,端碉堡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当然了,顺带着的,就是里面的几十个鬼子,就成了短命的鬼。
你看这,你们,告诉那些对八路军抗战,常年带眼镜的那些人,八路军,共产党,打仗,并不是对方嫉妒、红眼,被自己找辙,所说的,人海战术,人家打仗,算计的精明着哪,这样从盖碉堡,到炸碉堡,巧妙的很巧妙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巧妙,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巧妙。
这这一点,死睡在里面的十几个鬼子,就是到死,到阎王爷那里报到,阐述来阴间应聘的理由,也绝对的找不到这一层。
所以,我们要为我们的那些前辈、英雄们,而感到骄傲。
你不相信?这个炸碉堡,是偶然?是一隅?
还是拿出来一个强硬的理由吧:新中国的首席缔造者,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一个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它所面对的敌人的。
所以,你就信了吧。
第二十二节精妙算计下的炸碉堡,真酣畅()
22、精妙算计下的炸碉堡真酣畅
石楞子见爆炸包放置得这样顺利,一下子高兴了,心里直夸赞葛世源,不仅把这碉堡垒得好,还这样的漆黑下,顺风顺水的摸到了准确方位,给爆炸,打下了这样好的基础。
石楞子开心一大大的乐了后,也撅起来嘴巴子,学了一声山楂子鸟的叫,按照事先的约定,回给葛世源的音信。
石楞子发出去暗号后,向着左右一挥手,他的十几个神枪手,早已经围定了炮楼,现在,立刻,把长枪全都架起来,瞄准了每一个有灯光射出来的枪口。
在封锁鬼子碉堡枪口上,有个神枪手,对石楞子的事前部署,提出来了异议。
家伙儿猴儿孩子出身,特别的会爬树,人当然也机灵,自报奋勇地向石楞子请缨,说,鬼子三层楼的枪口,太高,从地下封锁,成斜角,威胁不住鬼子从高度的射击,他要爬上对面的大树,在大树的叉枝上,成直线,枪口对枪口,封锁鬼子,不让他们威胁葛世源他们送炸药包。
石楞子笑笑,很有城府地拍拍他的肩膀,然后,不是允许的推推他,进入到自己的位置上。
猴儿战士也愣住了,这么好的主意,最会听别人建议的石楞子,居然没有接受,他怕石楞子没听清楚,再解释,说,鬼子的枪口,设计得很科学,从里面,前后左右的都能打到目标,尤其是黑夜,那导火索,嗤嗤地像长虫爬,鬼子一定能看到,如果鬼子看到导火索嗤嗤地燃着往炸药包里爬,鬼子就会猜到了咱是来炸鬼子的碉堡的,就会从枪眼里打葛世源,就会往下抛手榴弹,那子弹,那手榴弹,就会打灭、炸灭导火索的。
但是,他看到了石楞子的脸,夕阳的彩霞,把那棱角分明的嘴角,映照得更有棱角,更有棱角的棱角上,挂满了全都知道,并且全都应对办法的微笑。
猴儿战士明白了,但是,他还是想更明白,就附在石楞子的耳朵上,低着声儿的掏药方。
葛世源上前来,也轻轻地拍他的肩膀,把他轻轻地推到行进的队伍里去。
看着他们一个个的胸有成竹,猴儿战士更猴急了,着急地对着石楞子一嚷,“啥法子?您倒是说说呀?还怕俺告诉鬼子不成?”
石楞子故作的神秘,学着诸葛亮的京剧扮相,故意地急这个猴儿战士,“尔等退下,山人自有妙计。”
葛世源也笑呵呵地解释,“这里面,咱早作准备了,道理嘛,三句十句的,讲不清楚,你还是一门心思地用你的枪,朝着探出来身子的鬼子打,就成了。”
看着两个人这样的黑脸白脸,猴儿战士,也就不说什么了,快乐乐地加入到行进的队伍里,直直地朝西河村鬼子据点的方向走。
石楞子见战士们的枪口全都指向了各自的目标,就一下子站起来,提起来他的三八大盖儿,一顺,子弹上膛,再一顺,上肩膀,没用怎么的瞄,手指头一勾,“啪!”长长的子弹,划着长长的亮光,直接地飞上碉堡的顶层,再紧接着的,“啪!”碉堡顶层的马灯,被打碎了。
石楞子紧接着的向左,紧跑两步,离开了原来的站位。
他紧急撤离原位置,是有道理的。刚才,他的一击,虽然站在黑暗中,敌人看不见,但是,子弹拉出来的火线和枪口喷出来的明火儿,一下子暴露了他的位置,就会被军事素养深的鬼子锁定,紧接着的就会来一枪。
顿时,碉堡,一下子陷入到了暗夜中。
但是,暗夜中的碉堡里,立刻传出来,“叽里咕噜”的鬼子嚎叫声。
鬼子显然知道了,八路军对他们开始下手了。
八路军下手,从哪里?自然,从进攻上,从碉堡上。
极其短暂的杂乱,紧接着,鬼子们全都上了架,从一个个枪口里,伸出来一个个枪口,对着外面的黑暗,紧急地射击起来了。
碉堡地下的八路军,神枪手们却沉住气,只把他们的枪口,准确地对准各自的任务枪口,静候着鬼子探出来的身子,只要鬼子从枪口里伸出脑袋来,那静候着的子弹,就会在瞬间,打碎他们的脑袋。
就在这个时候,石楞子分明地看到,不远处的黑暗里,突然地燃起来一束火花,火花急剧地燃烧着,发出来刺眼的光,像一条火蛇蜿蜒爬行着。
紧接着,石楞子的耳朵里,传来了急剧的奔跑声。
那是葛世源他们在往回撤的脚步声。
“火火火!”碉堡里面,突然传出来没有人腔的呼喊声,那是鬼子发现了点燃着的导火索。
几个鬼子的脑袋,顷刻间,就伸出碉堡的枪口来。
鬼子为什么把脑袋伸出枪口来?
那个猴儿战士的担心,就是怕鬼子伸出脑袋,打灭炸碉堡的炸药包的导火索。
问题是石楞子和葛世源,没有着急?
原因,还在葛世源的盖房子的高手这里。
泥水匠的葛世源,盖房子的高手建碉堡,暗施机巧,能骗过没盖过土坯房的鬼子,但是,鬼子在枪口设计上,可是高手的,在高手的鬼子面前,葛世源怎么骗过了鬼子呢?
又是土坯的问题。
鬼子在建造碉堡,设计碉堡的枪口方面,是专家,有高手,那枪口的设计,内宽外窄,不用探出脑袋,就能看到碉堡外面的一切。
但是,哲学方面说,物质是基础。
在修建碉堡方面,任何的设计和技术,前提,一律的是建筑材料。好的、适用的建筑材料,才能使建筑设计和技术,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西河村的碉堡,就也一样的离不开建筑材料。
鬼子科学的碉堡枪口设计,所使用的是砖,砖,一掌宽窄,坚硬、有矩,用砖所垒成的碉堡枪口,内面宽敞,脑袋贴上,不用探头,就能看见外面的一切。
而西河村的碉堡,使用的是土坯,那土坯又是从人家的房子上,硬硬地拆下来的,大、宽、老、厚,垒出来的枪口,自然的方正,从枪口里面,怎样的斜着眼睛看,也看不到折射线以外的东西,尤其是往地下看,不像老鳖似的,把脑袋伸长,伸出来脑袋,是看不到的。
所以,这时候的鬼子,要想看见碉堡地下那嗤嗤燃烧的导火索,就非得把脑袋伸出墙不可。
把脑袋伸出来墙,是能够看见燃烧的导火索了,可是,问题又来了,你这样的伸出来脑袋,在内面的灯光的勾勒下,能不是外面早已经等待的枪口的目标?
这样大的目标,别说是能一枪穿两个兔子的石楞子,就是他的一般射手,也能轻松地打成个烂西瓜。
果然的,在鬼子的脑袋,从碉堡的枪口,伸出来的一刹那,“砰砰砰”,一阵爆料豆的枪声,陡然响起,然后的没有悬念和例外,那几个探出来的脑袋瓜儿,无一避免地被打成了一个个的烂西瓜,没有脑袋的肉身子,从宽敞的枪口,噗通通,掉落在了碉堡下。
碉堡里的鬼子,叽哩哇啦,一阵子的没人腔的喊叫。
突然的,“砰”的一声,碉堡的门,从里面,打开了,一块明亮的光线里,涌出来六七个身子。
涌出来的身子剪影,都是打着枪的往外冲。
自然。这样也是瞎耽误功夫。
石楞子他们,早就提防了这一切。所有的火力,全是朝着有亮光的门儿射击。
“啪啪啪”,密集的枪弹,划着五彩的直线,一起射向了剪影的身上,再接着的,就是“噗噗噗”,涌出门来鬼子,一个个倒在房门前和后。
一见门口被封锁,鬼子更急了,也不管目标不目标的,就从枪口里往外扔手榴弹,就想的是能炸灭八路军炸碉堡的导火索就好。
但是,导火索,就那样的几十秒的时间,能容得了鬼子兵的这般迟缓?
“轰”,“轰轰”,接连着的几声巨响,西河村的炮楼,上了天了。
连带着的,还有碉堡里面的鬼子,没有了动静。
全被压死在里面了。
望着冲天的火炬,石楞子站起来,笑呵呵,对着奔跑近来的葛世源,挥着长枪的喊,“哥,鬼子坐飞机了,咱也该给他们送送行!”
葛世源也兴高采烈地回,“楞子兄弟,看看别的鬼子据点用咱盖不?咱的技术给他们用,正合适。”
“哈哈哈!”火光的映照下,石楞子的笑脸,就像秋后,石榴园里的石榴,开了的花,“走,咱看看去,有没有坐上飞机的鬼子,咱送送他们回日本的他们的岛子国。”
战士们,兴奋地蹦着跳着,簇拥着石楞子和葛世源,往鬼子的据点走。
第二十三节抓来的鬼子也派上坑鬼子的用场()
23、抓来的鬼子也派上坑鬼子的用场
石楞子夜袭西河村鬼子据点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整个湖西大平原,也一下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