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随着嘭的巨响,一根水桶粗的木梁正砸落在朱琳渼刚才站立之处,若非石霖眼疾手快将他撞开,明天大明可能就要为辅政王出殡了。
朱琳渼大惊之下抬头去看,就见夕阳余晖之下似乎有一道人影从房梁间跃过,转瞬便没了踪迹。
石霖从地上挺身跃起,急忙上前扶起朱琳渼,“大人没事吧?”却见其盯着头顶上方,眼神不善,又道,“上面可是有什么?”
“似乎,有人影闪过。”
夏原闻言吓得跪在一旁,忙道:“这怎么会?!下官已清点过,神武门这边的匠人都已收工……”
石霖立刻对旁侧的亲兵使了个眼色,“搜!”
“是!”
然而亲兵连在紫禁城北侧搜了好一阵,却没有发现任何异样。朱琳渼见天色已暗,想来或许是自己的错觉,于是令石霖停止搜索,又叮嘱夏原留意工匠们莫要发生意外,便上车返回应天府衙而去。
等他车马走远,紫禁城旁的一堆木头中忽而钻出一个人来,似乎有些惋惜地摇了摇头。这人又四下望了一圈,而后身姿轻盈如猫一般的几个起落,便消失在对面的街道中。
……
朱琳渼忙着在南京搞基础工程的同时,多尔衮却在龙椅上望着一众朝臣发呆。
自他掌权以来,主持朝会都是他最为痴迷之事,那种指点江山、生杀予夺的感觉,每每令他如飘云端。
然而刚传回了南京失守,十数万主力尽丧江南的消息,中原战局极为不妙,他已和心腹大臣连续两天商议要如何应对,通宵未眠。
今日朝会,他预料必是哀鸿遍野,本欲将朝会取消,还是范文程进言,说大军新败之际,殿下应表现出镇定的姿态,以振朝臣们的信心和士气,他这才勉强同意临朝。
“臣有本奏!”众人叩拜之后,刘正宗率先站了出来,高声道,“臣要弹劾礼部右侍郎钱谦益钱大人!”
多尔衮抬了抬眼皮,打起精神道:“刘大人要弹劾何事?”
“回殿下,臣弹劾钱谦益勾结南明,以劣质军器害我大军!”
第537章 漠北和议()
因句容之战在平原上进行,明军很难尽数俘毙敌人,有不少虏兵设法逃回了江北,故而详细的战斗经过早已传开。
刘正宗接道:“据勒贝勒麾下所述,句容之役,正红旗火器营所配新铳纷纷断了机簧,致使大军与南人对射之时骤然吃了大亏,最终因无铳可用而溃败。
“臣没记错的话,当初正是钱大人主张购买南人玩物,拆出簧轮改制成铳机,他乃是句容败绩的罪魁祸首!”
钱谦益闻言不禁心中冷笑,早在锦衣卫徐飞虎让他向建虏献策购买“南人的好钢”之时,对眼前局面便已想好了对策。
他故作惊慌状,跪倒急道:“殿下明鉴!下官确是曾建议购入南人玩物以制铳,首批所造的六钱铳如今仍有些在库房中,殿下可令人取来验视,只要有一支铳的机簧有问题,臣甘愿伏法!”
他说到此处,瞄了眼一旁的蔡士英,接道:“然,这办法虽是下官所想,但购买南人的玩物皆是蔡大人一手经办,火铳也是他与汤大人所造,下官实不知情”
蔡士英吓了一跳,扑通跪在地上,“钱大人,你可不能乱说!那些铳下官都验过,并无异样”
立于旁侧的御史吴达看钱谦益不着痕迹地给自己使了个眼色,立刻心领神会,出班揖道:“臣,弹劾佥都御史蔡士英,贪墨制铳银两,以次充好,致我大军所败。”
一干南党官员见自己人朝蔡士英“开火”了,立刻紧跟着站了出来,“臣弹劾蔡士英勾连南明”
“臣弹劾蔡士英渎职、贪墨、通敌”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因事涉洪承畴十几万大军之败,故而一时间就连与蔡士英交好的官员也无人敢出来为他说一句话。
多尔衮眉头紧皱,心中猜测多半是南人的诡计,但这么大的窟窿总得有人填进去才行。
他抬手示意众臣安静,斟酌片刻才道:“蔡士英,负打造军器之重任,却未认真查验,贻误我江南军机,着革职听参。”
蔡士英面如死灰,嘴张了几张却不知如何自辩,很快被人当众扒了官服拖出大殿。
南党众人见一击即中,当下更为兴奋,又有人跳了出来,“臣还要弹劾招抚南方总督军务洪承畴!
“他坐拥十五万大军,却畏战不前,虽朝廷反复催促,却仍龟缩钱塘北岸不敢进兵,以至错失战机。后南贼偷袭江宁,他又守城不力,臣还闻听他竟与南明私下议和,如此昏聩无能之将,当负江南战败全责!”
“臣附议!”
“臣附议,另请查抄洪承畴府邸。”
他们“群情激奋”,大有当场将洪承畴打倒在地永世不得翻身的架势,却不知道洪承畴此时已死成了数千片,根本无需他们如此费劲。
冯铨虽知洪承畴此番是绝对保不住的,但却也不能看着南党如此嚣张,当下干咳一声,出班道:“王大人此言差矣,实则洪大人早就做好了举兵南下的准备,只是前有钱塘水师轻敌招败,后有郑芝龙增援不力。洪大人纵有天大能耐,难不成插翅飞过钱塘江去?”
随即便有北党朝臣接道:“臣弹劾郑芝龙,轻慢军令,进兵迟缓,致使江南大军久未得到急需的战船”
“一派胡言!”郑芝龙现下已投身南党,故而许作梅马上反驳道,“郑总兵接到朝廷调令之后,立刻火速南下,只是眼见已近苏松,却遇上了暴风。此乃天灾,人力怎可逆之?”
除了南北两党利用洪承畴兵败“良机”相互攻讦,另也有趁机搅水“刷存在感”的,“殿下,臣欲弹劾太常寺少卿汤若望。他主持铸造的六角炮阵前炸膛,重挫我军士气。”
马上有人接道:“臣要再举蔡士英一罪,这六角炮便是他一力坚持,才开始倾全军器局之力以制”
多尔衮见朝廷上如菜市场吵架般乱成一片,就觉得脑袋都要炸了,心中怒骂道,弹劾弹劾!弹到南蛮过了江,我把你们都送去前线充军!
他忽而有些同情起崇祯来,这小子面对此等朝廷过了十七年,真不知他是怎么挺住的
多尔衮正烦闷间,忽见有侍卫快步进殿,高声禀道:“殿下,豫亲王率大军凯旋,此时已至城北五十里处!”
“好!”多尔衮顿时来了精神,自龙椅上跳起,兴奋道,“朝会暂停!诸位随我出城迎接豫亲王!”
南北党众闻言对视冷哼一声,却只得暂停互掐,随多尔衮朝城外而去。
多尔衮一直迎出了三十多里,摆出全套天子仪仗,几乎所有文武官员全都到齐,又裹挟了数万百姓,排场搞得极大。
无他,盖因多尔衮太需要一场“大捷”了!
博洛和洪承畴接连两次栽在南明手中,使他入关时连战连胜所积攒的人望已被抵消得所剩无几,于是此番多铎率军撤回北京硬是被他说成了“凯旋”。
一众朝臣们虽然都心知肚明,但如同皇帝的新装一般,他们也皆是一副欢天喜地的模样,却未有谁胆敢点破。
远见一骑当先,马上之人周身红甲,显得颇为威武,又有数十名巴牙喇队列整齐紧随其后,正是满清豫亲王,多尔衮的胞弟——多铎。
多尔衮立刻迎了上去,行至近前,多铎忙勒缰下马,单膝跪地,“臣弟拜见摄政王殿下!”
多尔衮立刻将他扶起,满面笑意道:“豫亲王击退苏尼特与喀尔喀叛军,战功赫赫!不落我爱新觉罗子孙的威名!”
待众臣依序逐次向多铎道贺已毕,多尔衮拉着他上了车驾,笑容骤失,凑近了低声问道:“漠北如何议和的?”
多铎神色凝重,拱手道:“回十四哥,允诺我大清承认喀尔喀部为蒙古黄金家族正统,具有对蒙古统治权,大清往后不再插手漠北事宜。另土默特北部属喀尔喀势力范围。
“至于苏尼特等察哈尔部,许其五年免税贡,往后每年税贡减至两成。封腾继思为多罗郡王”
第538章 多铎的拼死一搏()
多尔衮闻言不禁脸色发黑,痛苦地闭眼长叹,这哪里是议和,分明是向蒙古人投降!此后大清的势力就算是彻底退出漠北了,同时喀尔喀部以蒙古正统的身份兼并漠西,大清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就连原本属于大清势力范围的土默特也割了一块给喀尔喀人。耻辱,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多尔衮用尽全力才压住了心中怒火,但没办法,形势比人强,当下最大的敌人乃是南明!
如果不能在长江以北构建坚固的防线,一旦南蛮携胜势挥军渡江北上,山东、河南等地立刻便会受到极大震动。他非常清楚,这些地方原本都是汉人的土地,上面居住的百姓也都是汉人,只要朱明政权抵达这些地方,必然一呼百应。
太祖呕心沥血打下的中原,届时很可能便会丢在自己手上
多铎见他发愣,轻咳了一声,“咳,九哥?”
“啊,你继续说。”
“代价虽然不小,但喀尔喀三部已经盟誓,往后绝不染指我们在土默特及察哈尔的地盘。随着苏尼特部退兵,察哈尔各部也都稳定了下来。蒙古那边在没有什么能牵制我大军的了。”
多尔衮脸色稍好了些,忙又叮嘱道:“切记,与喀尔喀部的和议内容绝不能透漏出去半个字!对朝中只说漠北蒙古慑于你的军威,自行退兵,察哈尔那边也是同样说辞。”
“臣弟明白。”
多尔衮又重重叹了口气,“唉,如今失了江南的粮米、税赋,科尔沁诸部元气大伤,察哈尔那边的税贡也减去八成,这仗愈发不好打了啊,难道”
他下意识地说了这句,惊觉不妥,忙收住了下面的话,心中却仍自默念,难道我大清仍得回到辽东那苦寒之地吗?
“九哥这是说哪里话?”多铎立刻接道,“想当年我大清仅建州一地,不仍能横扫天下,打得蒙古、南蛮丢盔弃甲?
“如今我们虽是受了些挫折,不过依旧拥有江北六省,外加辽东、漠南等地,不论人、财、物,依旧实力雄厚!”
他向车外示意,“此番臣弟带回了所部三万精锐,另携七千科尔沁骑兵同行。
“有这支大军,加上已经进驻扬州的吴三桂部,再征调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绿营,军力仍在南明之上!”
“此番江南之败,多因九哥太过信任洪承畴这个汉人。”多铎“语重心长”道,“九哥莫怪我直言,依臣弟看,若汉人会打仗,又怎会丢了偌大的中原呢?”
他见多尔衮的脸上似有些挂不住了,立刻拱手道:“此番臣弟愿亲往江北,率大军剿灭南明,为九哥出了这口恶气!
“只要我们夺下了江南,则可调集取之不尽的钱粮,再挥师出关北上,莫说喀尔喀部,甚至漠西蒙古还不都是任我攻取?!”
“剿灭南明?”多尔衮听多铎的语气极为自信,立刻抬头盯着他,“你可有把握?”
多铎郑重点头道:“臣弟在回来的路上看过江南战报,对战局也确的确有些想法。”
“你快说!”
“臣弟以为,之前我军对南明两次大败,都是因为轻敌所致。而臣弟细看了关于南军的各种消息,这个朱琳渼所部绝不简单,若是仍按照之前与南人作战时那般轻怠,怎能不败?”
多铎伸出一根指头,“所以这首要的便是正视南军。其火器悍猛,士气极高,若我军分兵与其交锋,定极难取胜。
“不过这南军也不是没有弱点,他们兵员虽精,但数量太少,我们正可对此下手。
“正红旗火器营的情况我仔细了解过了,战阵、火器等都有可取之处,只要不被人在铳机上做手脚,虽不如南军火铳威力大,但以三敌一应当还是有优势的。
“故而臣弟建议,大量打造新铳,并令汤若望那边赶制大炮。我建州主力加上吴三桂部以及各地绿营,征调十万人马不难。
“只要这支大军不分散兵力,集中三倍以上的兵力以及三倍的火铳、大炮与南军决战,他们绝对没有机会!
他说道这里,又微微一笑,“而且我们还有一支奇兵未用,那便是吴三桂手下关宁骑兵!”
多尔衮心中一动,关宁铁骑的战斗力他是亲眼见过的,曾有多少满蒙大军栽在这队人马手中。要知道,那可是崇祯朝时倾尽了大明全国之力打造的精锐中的精锐,若非他对吴三桂不太信任,这支部队早就在江南战场上所向披靡了。
多铎像是猜到了他的想法,立刻道:“朝廷可先许吴三桂广西或云南等地为他藩镇,他必然会出死力讨伐南军。只待南明覆灭,到时候再慢慢削其羽翼就是。”
多尔衮闻言缓缓点头,“令吴三桂为你副将,由你盯着他,一旦发现他有异动,准你先斩后奏。”
“臣弟领命。”
“不过,依你的筹划,打造这么多火铳、大炮少说也得三四个月,这期间要如何确保江北防线稳固?”
多铎又伸出第二根手指,“这便是臣弟要说的第二项。
“我朝以马步精锐入主中原,却一直对水师不屑一顾。臣弟细思江南之役,先是南人以水师阻我军南渡钱塘,避过了我军锋芒最锐之时。
“而后以战船远袭我京畿、辽东腹地,扰乱我军部署,令郑芝龙水师不得不回防渤海而无法支援江南战场。
“最后南人仍是靠战船运送辎重,北进数百里,绕过无数重镇直攻江宁,令洪承畴猝不及防匆匆召回浙北诸军,却被朱琳渼各个击破。
“此上种种,都是因为我们水师海不够强,对战船的运用也没有南人精妙。”
多尔衮深以为然,遂道:“你的意思是?”
“臣弟听闻郑芝龙带了不少船匠至山东,可拨银令其在莱州船厂大造战船,并派建州子弟入水师操习。
“南人所使的招数我们都可原样奉还。用莱州新造战船防御渤海一带,腾出郑芝龙船队立刻南下长江。
“便如之前洪承畴在钱塘江遇到过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