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税是啥?”
“这你都不知道?”方脸灌了口水道,“以后官府只征四厘税,其他所有税赋捐派全部禁收!”
“真的假的?”
“不可能吧……”
方脸认真道:“自然是真,据说广东都实行了。或许要不了多久就能到咱们这。”
“嗨,听说丁老儿要和朝廷打仗,广西不增赋就谢天谢地了。”
方脸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盼着朝廷能赶紧打赢就好了……”
“噤声,你不要命了?!”立刻有人比个手势四下观望,见并无陌生人,这才又道,“老章,你这是听谁说的?”
“村东头李大膀子。”
此时,李大膀子也正在眉飞色舞地大谈“单一税”,听得他身旁一众农户频频点头。
而后他又说起朝廷在闽南、潮州赈灾,无数百姓因此死境得活,朝廷还免了灾区两年的税。顺道还将土豆、番薯简要科普了一番。
“哎,若非姓丁的造反,我们现在日子怕要好过得多。”
他最后的总结了一句,借口家里有事,转头又往隔壁村去,伺机按宣布安排进行宣传。而他刚才说的这些话很快便被村民们传得到处都是。
这李大膀子原名李戴,乃是宣部新成立的应策司下一名应策官,专司在敌方散布流言、制造舆论之职。
如他这般的应策官在梧州、柳州等地就有不下五六百名,极大影响了广西舆情。
当然,除了如李戴这种专管乡间的,还有其他应策官负责不同的人群。
此时就在柳州城最负盛名的酒楼望星阁里,有二三十名学子正在举行诗会。不过诗没作几首,人便都聚在了赵秀才身旁,听他侃侃而谈。
“宣部,那可是与原朝中六部并列。诸位也当能想来,这偌大的一部新立,得有多少位子需要人。”
(本章完)
第320章 大义名分()
“这我也听说了。”立刻有人回应,“而且宣部自开场招考,不由吏部分派,据说二十来人就能有一个被录中。”
赵秀才点头道:“没错,我有两个福京的同乡便是如此做了正九品官。”
他见众人皆露出羡慕之色,却话锋一转,“哎,只可惜桂地战火将起,不然广东最近将要招录宣部官员,我等尚可去试上一试。”
“是啊,是啊。”
“多好的机会,太可惜了……”
“等这仗打完,广东的名额定已招满……”
“倒也未必。”赵秀才示意大家靠近,低声道,“据说桂王失踪了!丁氏此番师出无名,定然速败……”
“当真?!赵兄哪里来的消息?”
“呵呵,天机不可泄露……”
一众士子顿时再无心思吟诗,不多时便各寻借口离去——若仗真能很快打完,那怎能不去广东参考?自当赶快回去复习才是。
当然,桂王失踪之事很快便随他们的口,在柳州迅速传扬开去。
而受到宣部应策官影响最为严重的还属丁魁楚手下的粤军。
虽然军队比较难以混入,但应策官们还是找到了诸如为粤军送菜、缝补之类的活计,以此接近这些士卒。
不过军队这种人员高度密集的地方,流言一旦出现,却比其他地方传得更快。
从朱琳渼兵出福京起,不过十来天工夫,粤军已经尽人皆知朝廷军队转制之事。
虽然军官很快便严令禁止谈论,但什么“转做警察”、“兵部直接发饷”、“月银一两五钱以上”之类仍旧是粤军最热门的话题。
当然,近日又添了一条“桂王失踪”,同样被传得沸沸扬扬。
……
“下官恭叩辅政王殿下……桂林知府李从义,
“臣面东而拜,恭迎朝廷天军……庆远守备宋普,
“下官敬拜,盼辅政王殿下久矣……柳州经历成为敏,
“……”
朱琳渼逐一拆看面前那堆了一尺多厚的信件,皆是广西各级官员遣人秘密送来的。
这些地方官嗅觉极为灵敏,民间及军队里那些传闻很快便被他们获悉,随后就有人旁敲侧击地去桂王那里“禀奏事宜”,但无一例外地都被挡了回来。
如此一来,广西的官员们更将桂王有异的传言信了九成。
加之朝廷已攻取广州,大军不日即将抵达广西,而民间也人心浮动,人人翘首以盼重归朝廷治下。故而这些老狐狸们纷纷向辅政王来信示忠,皆言朝廷大军一到,立刻开城以纳。
大义名分在这个时代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广西若没有出现朱家皇帝的可能,便无人在天上遮挡,那谁愿意跟你丁魁楚干谋反这种灭族的买卖?
朱琳渼大致算了算,就近两天工夫,至少已有四成以上桂地官员表示要与丁魁楚划清界限。
这还是有不少人困于陈课封锁边境,无法将消息送出所致,否则恐怕还远不止这个数。
朱琳渼令人将这些表忠的官员登记成册,等入桂作战时当能用得上。
他手下书记官躬身领命退下,张家玉随后而至,敬礼道:“大人,人马已整备完毕,随时可以开动入桂。”
“好。”
朱琳渼闻言点头站起身来,正要下令大军发出,就见石霖又进了屋来,禀道:“大人,桂林府张同敞求见。”
朱琳渼皱了皱眉,只当又是哪位官员派来示忠的,暗自疑惑,往常这种人都是令其留下书信便了,这次石霖怎将人领来见自己?
“张同敞……”一旁张家玉接道,“难不成是张太岳的曾孙,中书舍人张别山?”
张太岳是万历朝首辅张居正之号。张居正的曾孙来此,朱琳渼倒也有些好奇,遂问石霖,“他可说有何事?”
“回大人,他只说有要事需亲禀于您。”
朱琳渼点头道:“那便带他来吧。”
片刻,一名面颊瘦削,双目炯炯之人进了屋,先朝朱琳渼行一大礼,“拜见辅政王殿下。”
朱琳渼将他扶起,“张大人所来有何要事?”
张同敞肃然拱手道:“回殿下,下官受广西巡抚翟大人之命,带了紧急军情而来。”
“广西巡抚,翟大人?”朱琳渼就觉得这个官衔有些熟悉,旋即想起一个人名,脱口而出道,“翟式耜?”
“正是。”张同敞忙道,“翟大人令我通知殿下,云南沙定洲遣五千精兵已过镇安,正疾往梧州而去。望殿下速速兵发广西。
“翟大人已在桂林秘密聚兵两千,并联络了千余因不满丁魁楚逆行而举事的义军。只待殿下大军开至,翟大人便可率部自北配合夹击,必可在贼军汇合之前将其各个击破!”
朱琳渼对翟式耜可是非常熟悉的,历史上此人受永历帝之命,守御广西北面门户桂林,在缺乏粮饷,丁魁楚、吕大器等广西重量级官员尽皆南逃的不利局面下,硬是以弱旅独自死守桂林。
甚至期间清军已攻陷桂林南面的平乐,几陷翟式耜于孤地,永历吓得要他一起逃走,但他只送走朱由榔,自己仍坚守桂林。
夺取平乐的建虏见永历都跑了,满以为明军定已不堪一击,次日发兵强袭桂林,一度攻入文昌门。翟式耜散尽家财犒赏将士,亲率所部拼死御敌,杀得建虏大败,这才保住桂林城。
之后他与建虏大军血战十数仗,令虏将孔有德在桂林附近徘徊四年多却始终不得入城。
直到后来原李自成降将郝永忠与桂军发生冲突,搞出“二月兵变”,致使桂林大乱,防御力骤降。纵使如此,孔有德还又花了一年工夫,才终于将桂林攻下。
翟式耜随即被俘。面对孔有德开出的各种优厚诱降条件,他只留下两句“莫笑老夫轻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便从容赴死。
朱琳渼暗自点头,这翟式耜果然是大明忠良,始终心系朝廷。如今丁魁楚谋反,他虽身在丁氏的地盘上,却仍在想办法向朝廷通报叛军军情,并暗中聚兵以图平乱。
(本章完)
第321章 后果自负()
朱琳渼随即细思,若现在立刻举兵西进,以龙卫军的战力,加上广西上下官员内应,剿灭梧州的丁魁楚势力应当不难。
尤其是现在还有翟式耜从北面配合,必得速胜。
但他眼下所要考虑的却并非广西一地,拿下广西之后,势必还要继续入云南平定沙定洲叛乱。
而沙定洲盘踞云南百年,可谓树大根深,又兼滇地过半区域都由土司管理,朝廷在那儿的影响力大不如其他地方。
此外云南多山区密林,在这种地方最不便于大兵团结阵作战,而龙卫军眼下还没有组建山地部队。
他想到此处不禁微微点头,此次沙定洲派军入广西支援丁魁楚或是个不错的机会!
相比起云南来,广西的地形、人心都对龙卫军更加有利,能在这里歼灭沙定洲五千人马,那以后在云南作战时可以少面对五千敌军。
但眼下若即刻发兵西进,一旦攻下梧州,很可能会令沙定洲的人觉得广西局势已无可挽回,从而立刻掉头逃回云南。
或许应该再等等为宜……
一旁张同敞见辅政王殿下沉吟不语,又小心地出言提醒,“殿下,您看这出兵之事……”
朱琳渼不答反问道:“张大人,眼下桂地局势如何?”
张同敞愣了愣,忙拱手道:“回殿下,广西各地皆以丁氏大逆不道,俱盼朝廷匡乱。
“前几日桂王府又起大火,将王府烧为白地,有传言桂王殿下……有异。人心更是不稳。
“虽丁魁楚随后便暂改梧州知府衙门为桂王府,称桂王仅小恙,又造势说桂王乃神宗嫡后,当承大统。
“但梧州官员自王府失火之后便无人得见桂王,如今不论梧州还是柳州、浔州、庆远等州府均乱成一团,若无陈课大军镇着,想必早已易帜复归朝廷了。”
朱琳渼闻言双眼微眯,他前日刚收到锦衣卫徐飞虎密报,说已助朱由榔顺利脱身,只是现困于梧州城内,急切难以脱出罢了。
而丁魁楚却说桂王在知府衙门,这定是其担心朱由榔失踪的消息传出,他会弹压不住广西局势,故而想出的应急之策。
不过他这应急之策却也不无好处,能否糊弄广西军民不知,但起码能稳住沙定洲的兵马,令其有信心至梧州增援。
朱琳渼又问张同敞道:“若我在梧州牵制丁魁楚主力,再加城中内应,翟大人可有把握拿下柳州城?”
柳州在梧州西侧,正是从梧州往云南去的必由之路。
张同敞立刻道:“如今柳州守军士气涣散,前一阵还有军官意图兵变,丁魁楚亲往才勉强压了下去。故而依下官所料,莫说有内应开城门,便是强取,亦有八成胜算。”
“如此便好。”朱琳渼点头道,“你此番回去,告诉翟大人,让他暂且按兵不动,只待沙定洲所部人马入梧州府之后,便立刻率军南下柳州,切断滇军退路。
“即便未能攻取柳州也无妨。只要翟大人择地扎营布防,待沙定洲部西遁之时,能拖他七八日即可。”
“殿下这是……”张同敞只略一思索,便即大惊,看来辅政王根本没把丁魁楚、沙定洲之流放在眼里,他所虑的都是怎么防备其跑了!
他忙郑重揖道:“下官领命。”
朱琳渼又取出纸笔写了封密信交给张同敞,“对了,还有一时还需翟大人出力。”
“但凭殿下吩咐。”
“你回去后将此信交给翟大人,要他广为联络桂地官员,联名催请桂王登基。具体细节我已写在信中。”
张同敞大吃一惊,看了眼手中信盒,却不好细问其中缘由,最终只得迟疑地点头道:“下官遵命。”
待张同敞离开,张家玉一旁向朱琳渼道:“大人,是否仍即刻拔营西进?”
“不必了。”朱琳渼摇头道,“一来我们要等等沙定洲,莫要把他的人吓跑了。二来丁魁楚既然诈称桂王仍在他手中,那正好可将他架在火上烤烤。”
他遂将自己谋划对张家玉细说一遍,后者立刻心领神会道:“那属下便去吩咐将士们继续修整。”
“且慢。”朱琳渼忽想起一件事来,唤住张家玉道,“沙定洲的人马刚过镇安,要到梧州最快也得小半个月。
“这段时间我们也不必闲着,既已做好了行军准备,那便正好去讨一笔债回来。”
“讨债?”
“对,”朱琳渼吩咐道,“传令,全军转头向南,往澳门进发。”
张家玉立刻明白了其中之意,前几日澳门红夷竟派兵助丁氏作乱,广州距离澳门咫尺之遥,正当去找他们算这笔账。
他随即高声应道:“是!”转身调兵而去。
朱琳渼又使人带了昨日寻到的佛郎机话通译,先于大部队快马赶去澳门,令葡萄牙的“总督”前来聆训。
他又担心这通译水平不行,复请木芷晴以佛郎机语写了封公函,让他们带上。
……
澳门,葡萄牙总督府。
杜琛将大明辅政王发来的信函又重看了两遍,眉头不由地紧紧拧在一起。
身后有敲门声传来,他没精打采地喊了句,“是卡斯罗吗?进来吧。”
旋即,一名衣着整齐,留着小胡子的矮个中年男子进了屋,对他恭敬道:“总督大人,您找我?”
杜琛将那封信塞给了他,神色焦虑道:“没想到这个明国辅政王的军队如此能打,他们仅用了四五天便击溃了童以振的珠江防线,全歼守军三千多人。
“哦,还有我们派去的二百多雇佣兵,包括九十名海军士兵,仅剩二十多人还活着……”
卡斯罗闻言也是神色凝重起来,忙低头看那封信,只见上面痛斥佛郎机派兵参与丁魁楚叛乱,罪同谋逆。责令葡萄牙在澳门的最高指挥官立刻北上,按照大明辅政王殿下要求,对此次行为作出赔偿,对澳门的佛郎机设施作出限期整改,并保证今后将严格按照大明例律行事,不越雷池半步。
信的最后一句是:如有不从,一切后果自负。
(本章完)
第322章 佛郎机居民代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