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29岁的爱娃不是那种纯情的小姑娘了,时间已经让她有了足够的积累,蜕变成一个如同熟透了的苹果那样美味的娇媚女人。
李乐只看了一眼,就对自己的未来绝望了:对方显然是那种聪明的类型,只看她那一双眼睛,就知道对方显然是那种心机很深的女人。
当然,李乐也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在穿越过程中,他的审美观似乎也融合了一些西方的东西。
他发现爱娃比他想象中漂亮,是一个典型的慕尼黑日耳曼女性,身材妙曼而且非常的时尚。
从这个时代的角度来看,显然对方是那种必须用“精致”这个词汇形容的女人,她对衣服的选择就如同明星一样得体。
作为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替身,李乐不知道希特勒在见到爱娃之后,第一句话习惯说一些什么内容。所以他只能微笑着站在门口,仿佛一个紧张的相亲男。
显然,爱娃见到元首的时候不会喊那句让人乏味的“胜利!元首!”,她同样只是站在那里,微笑的看着李乐。
没有看出两个人之间的那种尴尬,马丁·鲍曼走进屋子,在酒柜里取出了两个干净的玻璃杯子,微笑着做着自己分内的工作:“啊,元首,爱娃小姐,喝点儿什么?”
“随便来一些就好,加冰块!”李乐尴尬过后,终于想起了自己现在可不是相亲,而是在自己的“女朋友”面前。
爱娃走到了李乐的身边,挽住了李乐的胳膊,就这么小鸟依人的站在了元首的身侧。
从表面上看,两个人真的就是一对情侣,可从进门开始,两个人就没有互相说一句话。
“我知道这一次执意要来这里,你是不高兴的……不要生气了好不好?”终于,在鲍曼给李乐倒冰水的时候,爱娃先开了口。
她的声音很性感,至少李乐听起来的时候,身上的感觉是很舒服的。
同时他也感受着抱着自己胳膊的手臂,还有挤在他胳膊上的两团柔软。
不同于李乐被强化的二战的记忆,不同于他对二战的了解和熟悉,把妹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陌生而且缺乏经验的项目。
“我没有生气。”李乐只好开口为自己解释了一句,用他选择的最合适的僵硬语气。
“看吧!我就知道你生气了!”爱娃一副小女儿态。她在元首的面前总是一副小鸟依人的模样,这让李乐吃不准对方的真正性格。
经过两个月的锤炼,李乐绝对已经是奥斯卡级别的演员了,可是他发现,抱着他胳膊的这个女演员,捧一个小金人也是实至名归!
恋爱中,似乎每一个女人都可以去做演员,有些人演着演着,自己都相信自己就是演的那个角色了;有些却在结婚后恢复了本来面目,让男人各种措手不及。
这种事情,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似乎都有表演的天赋。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一个当家花旦遇到了一个老戏骨……
“我……真的没有生气!”找了一个沙发坐下,让爱娃坐在了紧挨着的沙发上,接过了鲍曼递给自己的冰水,李乐继续强调了一句。
然后他就把自己谈话的目标,转移到了更好对付的方向上:“鲍曼!为爱娃准备的房间布置好了么?”
“我的元首,爱娃小姐的房间已经准备好了,在您卧房的隔壁!”鲍曼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情了,显然非常老道。
听到今天不必和一个“陌生”的女人睡在一起,李乐在心中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第三更奉上!希望大家喜欢这本小说!龙灵需要各位的支持!请大家多多支持这本《帝国霸主》吧!
123不值钱的地方()
在李乐正在为自己不用和爱娃莫名其妙的睡在一张床上的时候,历史不知不觉间已经被他之前做出的努力给改写了。
意大利墨索里尼在利比亚油田被发现的利好消息下,终于下定决心发动对埃及的扩张行动了。
这一次意大利人没有在40年的7月草率的发动进攻,而是一直等到了8月中旬。
在这个过程中,意大利军队调集了2个黑衫军组成的主力师,让意大利在北非的力量更加强大。
意大利海军这些天不分日夜的向班加西运输战略物资和人员,已经让意大利驻扎在利比亚与埃及边境上的部队,实力雄厚到让人害怕的地步。
历史上意大利在北非地区的第一阶段扩张,就是先胜后败的一个过程,原本优势的意大利军,最终在埃及境内不敌英国远征军,丢掉了大量的土地。
那些让大家耳熟能详的地名,比如说隆美尔日后大放异彩的班加西、托布鲁克,实际上都是意大利人丢给英国远征军的地盘。
而隆美尔至始至终都是在为意大利人收复失地,一直到最后,他也只走到了埃及境内的阿拉曼。
如果让隆美尔可以在埃及边境地区接手北非之战,可能非洲军团真的有可能杀入开罗,改写历史。
可惜的是,远去的历史不会在有如果了,隆美尔在历史上兵败阿拉曼,而第三帝国也最终输掉了可能崛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不过现在,意大利准备的更加充分,所以他们这一次会不会再一次遭遇失败,丢掉利比亚和埃及的边境,那就谁也不知道了。
“轰!”随着意大利炮兵开火的那一声巨响,意大利入侵埃及的战争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炮弹从炮口被发射药燃烧之后的气体膨胀推出,它在炮管内的时候就被膛线挤压旋转,翻越数公里的距离,沿着预定的轨道飞向目标。
阵地上,意大利的士兵抱着自己的武器,看着远处敌人所在的地平线远方,瞬间腾起了黑色的烟柱。
进攻开始了,对于北非的意大利士兵们来说,他们的战争开始了,原本平静的沙漠变得不再平静。
没有人会认为他们可能输掉这场战争,他们为了打败对面的英国人,集结起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兵力。
虽然之前英国人经常炮击挑衅,可是意大利司令部并没有真的做好战争的准备。
一直到墨索里尼知道利比亚真的有石油,并且享受到了这个油田带来的红利,他才真正开始了在北非的战争准备。
意大利的情报部门再如何白痴,也可以确信利比亚油田在英国空军的航程之内。
这对于依赖利比亚油田的意大利来说,是一个不能忍受的局面德国人好歹还能从罗马尼亚那边拿到一些石油,意大利却一直只能喝一些剩下来的汤……
墨索里尼打算开发利比亚油田,这是他巩固国内统治并且振兴意大利的重要步骤。
所以他必须确保利比亚油田的绝对安全:这个油田一经发现,似乎就决定了未来轴心国的战略都必然要围绕着这个油田来制定了。
“为了确保我们身后的利比亚油田,所以我们必须要进攻埃及!”一个战壕里隐蔽观察哨的意大利军官,头上顶着钢盔对自己的副官说道。
他举着望远镜,没有放下来的意思,不过嘴里却在不停的抱怨着:“这些远处的官老爷们不知道,在这种地方打一场战争,是多么让人崩溃的事情。”
利比亚和埃及之间的边境,基本上没有什么值钱的城市,这里有的只是一片黄沙,即便是沿海地区,也几乎没有什么绿色。
说实话,这里就是一片根本不值钱的地方,如果硬要说争夺这里的原因,就是因为这片黄沙背后的东西,对于意大利和英国来说都太重要了。
在这片黄沙的这边,意大利和德国发现了利比亚油田,这可能是挽救轴心国能源危机的重要转折。
而在沙漠的那边,是英国经营已久的埃及开罗富裕地区,还有开罗身后至关重要的苏伊士运河。
如果算上亚历山大港还有地中海舰队……这可能是英国除了本土之外,最重要的一个交通枢纽了。
所以,这里虽然是一片黄沙,可是双方都已经做好了准备,用寸土不让的决心,来打这么一场决定命运的战争了。
对于英国来说,这场战争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打赢这场对意大利的胜利,为本土抗击德国入侵的战争振奋士气!
“我昨天是被沙漠里的虫子咬醒的……这里真的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副官似乎更加嫌弃这个黄沙漫天的地方。
早晨起来的时候,他竟然发现自己的鞋子旁边盘着一只小蝎子……想想这种环境,真的是一个噩梦。
“长官!每一门大炮都已经打了两发炮弹了……还要继续炮击么?”一个军官走进了指挥部,对自己的长官开口问道。
这里的战争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的惨烈,在黄沙之中透着一股西部的低烈度冲突风格。
因为运输补给都非常困难,所以双方手里的武器弹药都非常的珍贵。
每一次进攻都必须谨慎的消耗自己的弹药,过度浪费自己的弹药就会让士兵陷入到弹尽粮绝的境地。
沙漠里的补给情况瞬息万变,一次失误就会引起溃败,丢失数十甚至上百公里的纵深地区。
当然,这也是沙漠之战里诞生了隆美尔这样传奇人物的原因,一次胜利就可以挺近数百公里,长途奔袭大范围的迂回包抄不受地形的限制……
中国古代诗歌文化最灿烂的唐朝,就有田园边塞不同流派的诗人,而数百年前的古人远望黄沙战场的时候,就诞生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
而现在,坦克在沙漠里扬起的沙尘,伴随着天空中的战斗机还有地面上不停怒吼的大炮,构成了另一幅壮观的画卷。
“让坦克部队前出!掩护步兵中央突破!试一试!”意大利的军官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对自己身后的军官们发布了进攻的命令。
“意大利王国万岁!士兵们!进攻!”战壕之内,听到了命令的意大利军人,在战壕里发出了攻击的喊声。
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差不多,战术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些意大利军人爬出了自己的战壕,向着英国军队的方向迈开了自己的步伐。
一个接着一个,他们离开了自己的掩体,端着自己的步枪,一点一点靠近这英国人的防线。
很快,他们的身边,m11型坦克快速的经过,扬起的灰尘让每一个人都不由自主的眯起了自己的眼睛。
在整个二战过程中,因为一直在使用铆钉固定的装甲板结构,意大利的坦克和日本坦克一样,都是相对落后的产物。
虽然在1940年,对面的英国人也在使用着浑身都是铆钉的坦克,可是这毕竟不是什么好的设计。
比起英国对手来,意大利的m11坦克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很让人绝望。
首先这个坦克的主炮是固定在坦克车体上的,炮塔上只有机枪来对付步兵。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东西比起已经被德国工程师们诟病不已的追猎者破烂来都更垃圾一些。
而且这坦克使用铆钉固定结构,实际上对于这种坦克来说,铆钉结构并不算是一个缺点……
铆钉固定结构之所以被抛弃,是因为装甲强度大于铆钉自身,这样在被敌人火炮击中之后,可能装甲没有被击穿,但是铆钉却断掉,严重影响防弹水平。
可是m11最厚的装甲只有30毫米,所以铆钉结构还是非常不错的一种选择……
除了这两个让人崩溃的缺点,m11坦克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这也是很多意大利坦克的通病这坦克只有3个成员!
上帝保佑,在德国坦克普遍采用5个,极端情况下才使用4个车组成员的情况下,3个坦克成员显得有些太少了。
m11坦克虽然预留了无线电位置,却没有装备无线电,一门大炮加上一个机枪炮塔已经让车里的三个人手忙脚乱,更别说遥远的协调联动了。
不得不说,在40年还坚持用这么坑爹的装备,意大利陆军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这个理由,看起来还真是没有找错。
至于说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意大利也不是没有,只不过这个时候更先进的m13还刚刚开始生产,尚且无法运输到北非。
不过m13也只是德国3号坦克的水平而已,并不是什么逆天改命的神器。
可惜的是意大利坦克生产工厂连技术带设备都属于二流,李乐这个穿越者连去改造这些落后工厂的心情都没有。
他倒是想给意大利提供追猎者这样没有技术鸿沟的东西,却又害怕技术泄密……所以李乐也就只能暂且不闻不问了。
124亡羊补牢()
m11这种坦克,重量只有11吨多一点点,这个水平和德国已经快要彻底淘汰掉的2号坦克差不多的水平。
不过就在这种坦克的掩护下,意大利士兵依旧还是发起了北非战场上的第一次地面进攻。
比起历史上,他们足足迟到了一个月的时间发起进攻,所以发起进攻的时候,他们的准备更加充分。
现在,他们拥有更多的弹药,也拥有更多的士兵。这在意大利指挥官们看来,就已经是稳赢不输的局面了。
他们对面的英国军队实际上并不强大,而且兵力可能只有他们的二分之一。
“意大利王国万岁!”走着走着,他们发现敌人似乎并没有发起他们想象中的反击。
甚至对面连一枪都没有开,整个战场上似乎只有意大利人的存在,而他们的敌人都已经被彻底消灭光了。
“我的上帝……炮兵也打的太准了吧?”一个新兵抱着自己的步枪,开口对身边的战友感叹道。
他的感叹让旁边的老兵无语,这个刚刚来北非前线的士兵,竟然以为自己的炮兵把对面的敌人消灭干净了。
“呸!”吐了一口进了嘴巴的沙子,老兵看了一眼新兵,冷笑了一句:“那你就祈祷他们打得永远都这么准吧!”
还没等他的话音落地,一枚反坦克炮的炮弹,就势大力沉的敲在了冲在前面的意大利m11坦克的装甲上。
巨大的力量一下子贯穿了这辆意大利坦克只有30毫米的纤薄的前装甲,直接把这辆坦克变成了一堆废铁。
正在进攻的意大利士兵一下子全部都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