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白一些讲,如果不是希特勒死前留下的“家底”实在是太丰厚了,已经聚拢了这么多可用之才,也俘获了无数人的忠心,李乐依靠自己八成连队伍都拉不起来失败了。
现在队伍和人才都已经有了,李乐仿佛是空降到市公司去当老总一样,越过了最艰难也最恼人的开拓创业阶段。
而因为是来自未来的穿越者,李乐还有经过了历史检验过的正确的前瞻性还有发展眼光,所以他能够替代这样一个领导职位,在大方向甚至可能做到更好。
至于细节,被人发现或者出现一点点的偏差,那都是情理之的事情——如现在,戈林不是不怀疑李乐的身份,他只是不愿意去怀疑罢了。
跟在李乐身边,空军拿到了更多的飞机,打出了更加傲人的战绩,既然这样,戈林为什么要质疑李乐的身份?他又不是傻子。
正因为如此,听到了希姆莱的话之后,戈林仿佛是看傻子一样的,看向了希姆莱:“元首能够带领我们走向胜利,这一点我是确信的”
言下之意,他也不能确定李乐是真是假,但是他愿意跟着眼前的这个元首继续走下去,未来发生什么事情,看看再说
希姆莱人精一样的存在,当然也听出了戈林的意思。可是他既然选择今天开口,自然是有自己的理由和想法的。
因为他听到了元首要发动对英国的登陆作战,所以他才更加紧张,害怕眼前的这个元首,是一个冒牌的货色。
之前的胜利虽然看去很美好,可如果登陆英国失败,葬送掉数十万军队,那德国也差不多告别胜利了。
再如何堆积微小的胜利,也不如让德国跌一个大跟头来的实在。希姆莱觉得,这个假元首最终的目的,在于此了。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一切都是一个骗局,元首已经不是本人了,我们在做什么?”希姆莱皱着眉头,质问戈林道。
他不等戈林回答,继续压低了声音开口:“如果元首是假的,之前提供的一切都是我们敌人设计好的迷惑诱饵,这一次登陆作战是送死,而且是葬送整个德国未来的送死”
听到了希姆莱的质疑之后,戈林虽然在面看不出来,可是心也突然一惊。
元首与之前完全不同,甚至在一些政治主张还有做事的方式方法,都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实际不止是他自己,估计勃劳希契、凯特尔、雷德尔、赫斯、鲍曼,很多人都可能早看出来元首有些不对劲了。
可是,元首不声不响,已经用一条巨大的利益纽带,把所有人都绑在了他的战车。
随便想一想,拿到了好处的陆军将领们,才不会管元首究竟是真是假呢……只要不插手陆军,给陆军更多的经费和更多的坦克,他们永远都不会在意元首的真实身份。
想来也是,那些人心,骨子里依旧认为元首是“那个下士”。都已经是下士了,从这个下士换成列兵或者尉,当然在元帅们的眼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而赫斯还有鲍曼施佩尔等人……看一看最近他们的兴奋模样,估计早死心塌地,准备拥护元首到世界末日了。
连他自己……想到了这里,戈林在心苦笑了起来——他自己又有什么理由,反对这么一个国家的好元首呢?
:
469战争一触即发()
一个利亚油田,让德国高层几乎每一个人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戈林甚至还知道一个秘密,那是元首的人已经在东找到了新的油田。
等战争结束了,东地区自然也落到了第三帝国的手里。到了那个时候,开发新的油田将让德国成为世界之巅。
而站在这个国家的顶峰的,操控着一切并且成为日耳曼人最伟大的英雄的那几个人里,一定有自己一个位置
现在希姆莱要干什么?把这么一个财神加英雄里的王者抓起来?然后当成是间谍处理?绑在椅子打一顿,然后逼问钱都藏在哪了?
开什么玩笑?戈林把东一个不小于利亚和罗马尼亚的油田的巨大财富放在心头衡量了一下,立刻觉得希姆莱的说法简直是一个白痴。
不过,本着遇到事情先装傻,等一切都已经在自己掌握之后再下注的原则,戈林也不会去告发希姆莱。
“你说的多虑了,陆军空军和海军这么多人都看着元首的一举一动呢,你的话完全没有理由”戈林摇了摇头,仿佛在回绝希姆莱。
可是希姆莱只用了千分之一秒,听出了戈林话语里面隐藏的那一层意思:你自己去搞吧,别扯我我看热闹,等事成之后捞好处可以了。
如果戈林真的反对希姆莱质疑元首,他大可直接了当的对希姆莱说更简单的话:“你别找事,元首的地位不容置疑”
但是戈林费了半天口舌,说了一大堆看似否定话,却等于说是在用委婉的语气,给希姆莱留下三分希望。
希姆莱知道,这是戈林在保持立,同时也是在给他一个最后的期限。如果在登陆英国失败之后,希姆莱必然会暴起发难,质疑元首的身份问题。而在那个时候,戈林丢掉财富诱惑,准备接手元首这个权利宝座了。
那个时候,戈林会是希姆莱的支持者,同时也是希姆莱针对元首动作的直接受益者。
而如果元首在英国的作战行动顺利并且赢得了战争的胜利,那么希姆莱的质疑也失效了。
到了那个时候,如果希姆莱东窗事发,戈林会毫不犹豫的站在元首的那一边,把希姆莱撕成碎片。
当然了,骑墙有的时候是最蠢笨的选择,可有的时候是非常明智的举措了。戈林看似稳妥的骑墙,实际却是在他地位最好的选择方案。
他已经是元首指定的接班人了,身份地位是他最有力的保障。他只要耐心的等待,无论元首最后怎样,他都会是赢家。
只不过,希姆莱现在较危险了。他质疑元首的身份在这件事情之后,差不多又会被公开化了。一次有一个海德里希陪着,元首似乎也不想闹大,可这一次估计没有那么好运了。
对戈林点了点头,有些魔怔了的希姆莱端起了酒杯,转身向远处走去。他潇洒的离开,去准备为帝国的未来战斗到最后一刻。
这一次他如此急躁,其实也是被李乐逼得无路可走了。元首的明枪暗箭,已经让他感觉到了空前的危机。
一方面是他在党卫队内的地位直线下降,眼看着要被四大金刚分权架空了。
另一方面,现在党卫队里所有杀人放火的勾当,都是他在操作。这让原本很精明的希姆莱,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
无论从哪一个方向来看,元首这都是准备要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节奏——谁是桥谁是驴,那是秃子头的跳蚤,明摆着的事……
所以,希姆莱急了,他越发的认为希特勒不会这么做,元首绝对是已经被人掉包了。
而如果元首是假的,那他一定是别有目的才会鸠占鹊巢的从这个推理延伸下去,唯一不能自圆其说的,是元首帮助德国打赢了各种近似于不能赢的战斗。
北非是因为元首的利亚油田,因为元首的浮动码头才胜利的;不列颠之战是因为元首肯定了雷达的作用,并且情报准确才取得优势的……
陆军是元首在拼了命的强化,现在的陆军坦克规模是几个月前的二倍;海军更不用说了,之前是鱼腩部队,现在却纵横大洋压着海霸主在打……
有了这一系列的胜利,所以质疑元首的人才想不通,也正因为有了这一系列的胜利,大部分人才连质疑假元首的身份都不敢。
希姆莱想通了,他认为之前的无数胜利,都是在为一场惨败做铺垫既然对方动用了这么一个假元首卧底,出动了如此高级的间谍,自然要物尽其用才值得。
因此对方一定在等一次让德国失败到底的机会,而眼下最有可能的一个机会,是德国登陆英国这场至关重要的战斗了。
也只有在这场战斗,假元首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一旦等到登陆英国完成,德国进入到更强势的时期了,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30万以的精锐德军,绝对算得是改变战争走向的一次豪赌了。希姆莱相信假元首一定会有动作,德国必然会失败。
可惜的是,希姆莱从推理的起点错了,错的离谱……他万万没有想到,虽然种种迹象都表明元首已经被人调换了,可某种意义来说,元首从未更换过
是的,无论是从征服世界的理想,还是改进第三帝国的愿望,李乐都要希特勒还要强烈。
这样一个升级版的元首,能够用未来的眼光和阅历带着第三帝国走向胜利的元首,当然不可能做有损第三帝国的事情。
所以,从出发点,希姆莱错了,而且可以说是大错特错。而他错误的判断,当然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了。
李乐,或者说是元首缺席了这一场重要的会议,在刚才,冒着寒冷的北风,德国最强大的舰队,又一次开出了布雷斯特军港。
和一次不同,这一次德国舰队拿出了更加可怕的阵容来,可怕到让人窒息。起前几次来,这一次德国舰队的规模,又提升了一些。
俾斯麦号战列舰的吊车已经修好,这一次理所当然也要参加作战行动。所以两艘战列舰这一次都在舰队之。
同时,格奈森瑙号还有沙恩霍斯特号也都准备绪,跟着舰队一起出击。算欧根亲王号巡洋舰,这一次舰队更加强大。
而在12月30日,这支出海了4天的舰队,终于甩开了跟踪而来的英国本土舰队,再一次找了一个绝佳的攻击目标,打响了圣诞节后的第一战。
……
命运有的时候是这么的巧合,在12月的最后一天里,在吕特晏斯的舰队又一次准确的拦截了加拿大到英国的cK…19舰队的同一时间,莱曼见到了隔壁部队的伞兵指挥官博罗尔。
已经升职少尉,带领一个排的博罗尔,和同样也已经成为少尉,指挥一个伞兵排作战的莱曼,又一次在寒风不期而遇。
两个人相视一笑,然后博罗尔掏出了香烟,抽出了一支递给了莱曼:“谢谢你一次的火……”
莱曼也不矫情,接过了香烟来,塞在嘴,接着博罗尔的火柴点燃深深吸了一口,然后两个人站在一起吞云吐雾起来。
“听说了么?每一个伞兵营补充了一个机降连,整个空投区域又扩大了,一直蔓延到阿什福德……”博罗尔开口说着一个重要的军事机密。
这里每个人似乎都在谈论着军事机密,士兵们都在反复的核对自己的攻击目标,每一个连都无数次看到了自己可能要降落的区域。
空运训练也已经按照距离标定好了,每一次乘坐飞机跳伞,都差不多是同样的时间,目标区域可以说是非常容易判定。
实际他们也没有能力泄密了,整个法国海岸线都戒严了起来,所有营区都已经封闭,面判断登陆有可能要在1月旬开始。
“和之前的空降都不一样,问题似乎更多一些。”莱曼当然也不只一次看过战斗讲解手册,面写满了需要注意的事项。
手册详细的写明了,在空降区域内,英国驻扎了大量的守备部队,伞兵在降落的过程,会遭遇到顽强的抵抗。
降落到地面之后,敌人会出现在四面八方,甚至很快伞兵们可能遇到装甲车或者坦克这类的重型武器,占领大量敌人守备的桥梁和公路,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另外,冬季空降对于伞兵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实际他们要携带更厚重的衣服,来抗拒地面还有高空的寒冷气温。
斯图登特已经因为这件事情去柏林亲自面见元首了,他希望将伞兵空降的时间推迟到2月甚至3月去。
实际,陆军也是这样的一个想法——因为海水冰冷刺骨,还需要士兵携带棉衣来御寒,在这样的天气下登陆,实在是在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
一会儿会有补更,如果太晚,大家可以明天早观看。
:
470与德国人和谈()
一艘被炮弹打飞了半边舱室的运输船狼狈的停靠在了利物浦港口的码头。 守在码头的医护兵还有宪兵,手忙脚乱的处理着伤员。
cK…19运输船队的水手们刚刚经历过了一次劫后余生,回忆起昨天早晨发生的一切,所有人都心有余悸。
炮弹落在了舰队之内,警报声吓得所有人都疯狂的叫喊。天时不时有飞机俯冲下来攻击,有些装备了高射炮的船只猛烈的开火,试图驱赶走头的苍蝇。
很快有船只被击沉,很快有德国的战舰冲进运输船队内。炮弹到处横飞,有一枚150毫米口径的炮弹打了飞快号运输船,打飞了它的半个舰桥。
船好几个人负伤严重,船长到现在连尸体都没有找到。大副因为在船艏指挥唯一的一挺防空用的机枪射击,所以才幸免于难。
可惜的是这一次幸免的船只又是少的可怜,算被潜艇击沉的,12月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有差不多1000艘英国运输船被击沉。
470万吨这个数字说出来可能连德国海军最乐观的将领都不会相信,可是在12月这一个月,德国海军确实完成了一次不可能的任务。
吕特晏斯的舰队四次出航,一共击沉了超过300艘各种型号的船只,包括驱逐舰等军方舰艇。
大头依旧还是邓尼茨麾下的潜艇部队,他们在12月贡献了超过600艘英国运输船的伟大战绩。
正因为有了水舰队的牵制还有掩护,分散了英国海军的注意力和力量,潜艇部队历史发挥出了更惊人的战力。
元首这一次依旧功不可没,因为他的支持,德国海军在12月下水了33艘潜水艇,速度提升到了一个惊人的恐怖高度。
当然,能一口气建造这么多的潜艇,主要还是因为个月有不少开工的潜艇这个月完工,德国的潜艇制造产能并没有什么伟大的提升。
可从6月开始,德国潜艇每一个月都在增加,一直到了今天,德国每天都至少有200艘潜艇游弋在大西洋
这要历史同期高了太多,在李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