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加工。
对于德国来说,能够解决运力,在第一时间内让更多的部队登沙滩,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如果牵引的办法可行,那在严重缺乏渡轮的德国陆军这里,无疑可以简单的扩张三分之一的运力。
当然,这个办法究竟好用不好用,那要看究竟在演习,可用不可用了。
但是按照勃劳希契的想法,即便这种办法运载不了人,用来拖拽一些不值钱的物资,还是值得一试的。
第三个开口的是李斯特元帅,他说的东西实际的多了。至少他的112师,确实是经过了一场登陆作战。
可以毫不谦虚的说,即便是经历了一场如同儿戏一般的战斗,可赫尔曼师长依旧是德国现役将领里面,最了解登陆作战的一名指挥官了。
李斯特看了一眼元首,开口说道:“我的元首,我们在克里特岛的登陆战,实际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程序配合。”
“如果我们在距离敌军海岸线15公里左右的地方让部队换乘,那要冒着被对方岸防炮袭击的风险。”他指了指桌子的地图,开口介绍道。
这也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大船换小船的具体位置的选择问题:如果换早了,那部队登陆的速度会受到影响;如果换晚了,要被英国的岸防炮教做人了。
显然,德军缺乏这方面的经验,说实话一直到了1944年,美国和英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实际也不多。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1940年的德国,和1944年的美国差不多,都掌握着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这个时候压制对方的地面火力,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可是压制归压制,一旦在展开阶段遇到敌军炮击自己登陆舰队的麻烦,缺乏经验的德国指挥官们,还能不能保持镇定,继续让登陆部队有条不紊的进攻,是一个问题了。
“另外,我们在展开之后,冒着敌人的炮火,登陆船只到达沙滩之后,撞英军的密集火力攻击,究竟要怎么应对。”李斯特指了指沙滩后面的防线,继续开口问道。
在地图面,为了加深各个将领还有元首对英军海岸线防御的印象,还有一些航空照片,以及偷偷拍摄的模糊不清的照片。
这些照片在一定程度扩大了陆军对英军岸防强度的担忧。永备工事一旦横在登陆部队面前,在没有坦克等武器支援的情况下,陆军显然要付出十倍的代价,才能干掉这些坚固的拦路障碍。
李乐也头疼万分,他当然知道这些难题都很棘手,可他真的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目前遇到的所有问题。
任何情况下,哪怕是拿破仑那样的天才,也无法指挥一场规模巨大的登陆作战。没有人能够计算出所有的细节,更何况元首可不是一个军事专家。
让人头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如说英国那可怕的海军,对德国登陆场造成的灾难性影响。
“部队在沙滩会被机枪压制抬不起头来,我们的海军却无法像意大利海军那样,为登陆士兵提供火力掩护。”李斯特尖锐的指出了海军存在的问题。
一旦把海军相关的件事情拿到台面来讨论,德国陆军下下的脸色不太好看了。
不得不承认,却让人郁闷万分的事情是——德国海军在某些方面,如说传统的对陆军进行支援的方面,还不如意大利海军做的到位。
在没有英国海军干扰的大前提下,意大利海军还有好几艘战列舰,可以在德国进攻克里特岛的时候,赶来露个脸秀一下存在感。
可即便是英国海军主力战舰按兵不动,德国在大西洋的海军,也没有胆子把作战区域划在英吉利海峡附近。
“不能支援陆军作战的问题,倒是还好解决,至少空军可以提供斯图卡”用惯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陆军将领们已经不把支援自己的希望,放在海军身了。
他们更习惯由空军来发起支援,并且这种支援在法国战役的时候,是及时而且看起来有效的。
李乐当然也是把支援陆军作战的重担,交给戈林的空军去挑了。可是在登陆作战的过程,海面舰艇的掩护,不能完全依赖德国空军了。
暂且不提英国的舰队主力……仅仅是英国本土海军部队装备的小型鱼雷艇,已经让德国海军绝望了。
这些鱼雷艇会在德国部队登陆的时候倾巢而出,然后利用灵活小巧的身姿冲击德军登陆舰队,击沉满载旱鸭子的轮船。
诺曼底登陆的时候,德国鱼雷艇没有取得巨大战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美国和英国有德军鱼雷艇还多的驱逐舰
可德国没有那么多驱逐舰保证登陆舰队的绝对安全啊——挪威海战的时候,德国驱逐舰队都被英国舰队打出心理阴影来了,他们哪有心情再试一次……
所以李乐只是想一想,知道自己的登陆作战计划大概的样子了。根据现有的条件,只能是哪个样子。
首先,德国登陆部队白天的时候,在飞机掩护下开始抢滩登陆。送第一批次的登陆部队。
然后,如同潮水一样的英国巡逻艇和鱼雷艇潜艇会倾巢而出,开始针对德军登陆场实施反击。
戈林的空军被迫要转移攻击重点,开始拦截这些致命的英国小船。战斗会很血腥残酷,战果乐观一些估计,德军也要损失不少外围船只。
等到下午的时候,第二批次的德军岸,海岸打成什么样的结果,这个时候差不多有了消息。
海面的德国运输船队无论如何,这个时候都要撤退了。不然他们会被夜晚赶到的英国舰队消灭在海,连一艘船也不会剩下。
所以这些船只要赶紧移动,逃跑一样冲向布雷斯特,或者荷兰的海岸线,寻求岸防炮兵的保护。
可悲的是,一方面德军要防止英国海军狗急跳墙,不顾损失冲击这些驻泊地,以命换命击沉这些运输船;另一方面,德军的登陆部队这个时候是完全被丢在沙滩,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随便想一想,知道这不是一个好玩的事情,如果第一天入夜之前,德国登陆部队没有推进到理想的位置,他们有可能被英国海军炮击。
几艘战列舰,用356和381这样的口径大炮,对着有精确校正坐标的阵地打一整夜……德军登陆部队还有没有心情继续坚持,只有帝知道了。
第二天,有了提防的英国海军会游弋在登陆场附近,尽可能的阻止德军继续运送部队岸——虽然空军奋战到下午,有可能再送第三批陆军去,可究竟有没有这个必要,不好说了。
总的来看这登陆计划,和送死没有本质的区别。要想真的在英国登陆成功,还要依靠祈祷帝的力量,还有迹的发生才行。
:
428会议继续()
428会议继续
世界有依靠迹发生才能打赢的战争么?历史是有的。可世界有在策划的时候开始依靠迹发生,从而打赢战争的事情么?傻子也知道,一定是没有的。
如果不在4个月内打垮英国海军,或者彻底切断英国运输补给线,那德国希望通过登陆来打败英国的计划,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事情的关键,不管李乐愿意不愿意承认,都只在德国最孱弱的海军身。如果海军可以继续获胜,德军才在理论存在,击败英国的可能。
“吩咐下去,给几个元帅准备晚餐……”李乐在休息的时候叫来了鲍曼,让他在总理府准备几个将领晚吃的东西。
他甚至觉得自己绝对是打开了一个错误的穿越方式——人家别人穿越都是指点江山激扬字,到了自己的面前,怎么变了味道呢?
可真不是李乐矫情,他这个德国元首,每天大概有3个小时要使用在无休无止的会议,而至少有5个小时的时间要用来批阅和查看各种资料。
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是专门用来整理情报的,包括自己脑海里的稀古怪的消息,还有一些来自情报部门的印证。
这么计算一下,他每天要9个小时的班了——每天加班一个小时暂且不提,还没有周六周日休息这种事情。
单纯从工作量来看,他已经可以体会到职业带给他的深深恶意了。国家领袖真的不是那么好当的,绝对不是二十一世纪那些伟大的键盘侠们可以想象的。
信息的不对称,直接造成了许多问题平民还有国家领袖之间对决策结果的天差地别。
甲午海战的时候,清流还有学生群情激奋,要求清廷对日本开战。可战争打到最后,又有几个清流学生愿意为国而战流干鲜血呢?
让人惋惜的是,北洋水师的将军管带们自杀殉国的时候,叫嚣的最响亮的那些人,却没有一个人阵杀敌,没有一个人帮忙做哪怕一点儿实事。
维修战舰因为钱款不足开不了工,步兵畏战如虎不敢驰援舰队,国家层面也没有人能够统筹指挥……
只有李鸿章这种悲催的满清走狗奴才,含着眼泪背丧权辱国的骂名,和腐朽的满清政府一起滚进历史的垃圾堆。
而那些嗓门最大的所谓清流学子们,换了个目标继续对着北洋政府,对着国民政府狂吠。
现在李乐坐在了元首的位置,每天一个会议甚至两个会议这样操劳下去,才勉强知道了,一个国家运转的复杂程度。
仅仅是最近,重新修订《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军方的各种调配细节,足够一般人崩溃发疯的了。
也难怪最后希特勒和他的所有作战将领们,采取的是近似于鲁莽的“先特么的打了再说”的抉择。
完全是因为他们在计划的时候,根本搞不清自己乱七八糟的需求,究竟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被他们低估或者高估的了。
“见鬼我和陆军的一群贵族喋喋不休,可是一下午的时间过去了,结果只是完善了十分之一都不到的登陆作战细节。”李乐郁闷的对鲍曼抱怨道。
元首秘无奈的笑了笑,他也知道元首最近的工作强度很大,可是他帮不什么忙,只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秘罢了。
鲍曼即便是在历史,最大的建树也不是在军事。他管着纳粹的钱袋子,算是一个不错的大管家而已。
这样的一个人,在军事会议之是没有任何插嘴的可能性的。他也没有本事插嘴,只能坐在元首身边,记录一些会议概况。
实际他最近听有关英国登陆的事情,感觉脑袋都要炸裂了。元首那里有三个本子,分别是海登陆准备,登陆作战还有后续规划三个方面的问题合集。
结果今天下午,三个本子里的登陆作战的计划部分的十分之一都没有讨论出来,剩下的另外两本厚度和新华字典差不多……
“我们尽全力调遣船只,集在荷兰还有法国等地区,英国人是瞎子,也能知道我们真的要打过去了。”李乐没有看到鲍曼同样郁闷的眼神,继续郁闷的说道。
他的话让鲍曼跟着哀声叹气,然后开口安慰道:“我的元首,陆军方面的问题倒是好解决,可是海军方面,我们确实没有掩护登陆的兵力啊。”
鲍曼的话说的不错,李乐知道海军的舰艇一共那么几艘,这几艘当然不可能同时部署在英吉利海峡的登陆场附近。
因为如果这支舰队没有开出去牵制英国舰队,而是开到登陆场内掩护登陆,那英国舰队会跟过来……
下场是,德国来2艘战列舰支援,英国皇家海军有6艘战列舰赶到登陆场去兴风作浪。
那完全是得不偿失的交换,所以登陆当天,李乐更愿意在几天前,把舰队送到大西洋去,把英国的主力舰队吸引开。
可是如此一来,德国海军舰队不能在登陆场出现了——和挪威海战的时候差不多,能在局部发挥作用的,是驱逐舰这类船只。
让人忧心忡忡的是,德国的驱逐舰舰队损失惨重还没有恢复元气呢,另一方面他们究竟有么有那个胆子,在英国家门口作战,也是一个问题。
“现在我们能够指望的,只有切断英国本土运输补给线这么一条路了……”李乐点了点头,算是终于回归到了现实之。
一切还要看海军的,海军还要看绞杀对方运输线的作战行动。可是4个月的时间,能不能真的把大英帝国削弱到无力抵抗登陆的程度呢?
思来想去,这依旧还是一个无法让人揣测的问题。李乐叹息了一声,开口呢喃道:“我是真不想开会啊……今天晚又要加班了。”
鲍曼没有听到元首后面的抱怨,但是他听到了元首之前的低语。于是这位元首的大秘赶紧开口,建议道:“我的元首,您如果不愿意开会的话,倒是还有一件事情需要您来过问。”
“哦?”听到自己的秘开口,李乐突然觉得很感兴趣。他看了一眼鲍曼,开口问道:“什么事情?需要取消明天的会议么?”
“爱娃小姐从波兰回来了……她希望见你,如果您有时间的话……”鲍曼开口,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鲍曼开来,元首休息一天,去和爱娃小姐相会,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可李乐听到这个建议之后,却突然觉得,自己还是去面对一大群陆军元帅,会更加容易处理一些。
“咳”不好意思的咳嗽了一声,李乐尴尬的笑了笑,对自己的秘吩咐道:“今天不行,明天估计也不行……最近你是知道的,太忙了。”
想起那个让自己感到棘手的爱娃女士,李乐不自然起来,他赶紧找了个话题,然后让鲍曼去隔壁宣布会议继续进行,好让休息的元帅和将领们回来继续高谈阔论。
“元首还真是一个很了解军队的领袖。”伦德施泰特看着自己的司勃劳希契,在隔壁会议室内开口评价道。
在刚刚的会议之,他看到了一个虚心纳谏,非常睿智的战略家形象的元首。李乐非常谨慎的推敲每一个环节,很多地方陆军高级将领们知道的还要详细。
这本身是一个很让陆军将领们喜欢的优点,元首懂得军事,至少不会乱下命令干扰指挥。而坚持贵族对陆军的指挥权,不正是容克贵族们努力的方向么。
只要元首的命令不是乱命,不经常指手画脚干扰军方的正常判断,伦德施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