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将领还有帝国的高官们,就这样在克虏伯和几个工厂负责人的引导下,穿过了4号坦克生产车间,来到了空旷的试验场上。
这里的风显然就比较大了,李乐眯起眼睛,迎着风走到了准备好的观礼台上,上楼梯的时候两侧的卫兵昂着下巴向他敬礼,他随手回礼,目光已经投向了远处的装备上。
在观礼台最近的地方,有一门88毫米口径的防空炮,角度已经调整到了平射的状态,一个标准的炮兵班组正在围绕着火炮紧张的忙碌着。
他们奉命最后检查这门大炮,确认火炮的状态。毕竟在几分钟前,他们得到了消息,说是元首要亲自参观这一次实验。
这个火炮班组并不属于国防军序列,如果硬要说他们的身份,他们是属于克虏伯集团的,是工厂防空武装的一部分。
“火炮检查完毕!一切正常!”负责指挥火炮的“军官”向试验场上的负责人报告了他们的检查结果。
“很好!我批准实验正式开始,瞄准目标吧!”负责人下达了瞄准目标的命令,这名指挥火炮射击的“军官”点了点头,跑向了自己的火炮。
实际上,瞄准的方位已经早就确定好了,几个小时之前,这门大炮已经开火试射了一次,只不过那个时候,要实验的武器装备还没有准备好罢了。
现在,似乎一切都准备就绪了。试验场更远的地方,几个工人正在掀开帆布,露出了这一次实验的真正设备。
“我的元首!实验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始!请您下达测试命令!”观礼台前面,试验场的负责人对着元首的方向立正,高声问道。
无论在哪个国家,领导永远都是先吃东西的那个人,也永远都是命令的下达者。这不是属下的谄媚,而是对于上位者应有的尊重。
“那么,现在就可以开始了!”李乐端起了望远镜,把目光投向了远处正在经受测试的新式装备,等待着一切开始——
龙灵这两天准备回家了,要拜访很多亲戚,还要抽时间写在火车上耽误的更新,加更只能等16号到家安顿好之后了,请各位不要着急,耐心等待!
236成功了()
“瞄准目标!”随着一声接着一声的命令,工厂的炮组把一枚穿甲弹,推进了88毫米口径大炮的炮膛之中。 .更新最快
然后,远处的观察哨举起了旗帜,代表着实验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已经全部撤退离开了,现在那里很安全,可以随时开火。
看台上,靠近后排的位置上,一个装甲工程技术方面的专家,带着眼镜正在看自己纸面上的设计数据。
他的身边,另一个负责设计炮弹的专家,饶有兴致的低声询问道:“你觉得,你设计的装甲,能顶住88毫米穿甲弹的平射冲击么?”
抬起头来,透过眼镜边框,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自己的死对头,装甲设计工程师冷哼了一声:“你那炮弹,想打穿我的装甲?做梦去吧!”
“还做梦去吧?一个月前,我的炮弹打穿你的装甲,还是小菜一碟呢!”炮弹专家得意洋洋的开口嘲讽道。
他一边说,一边还伸出了一根手指头,炫耀一般:“两个星期之前,打穿你的装甲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惜,这一次的装甲钢,用的是最新的工艺,我们自己的实验室已经测试过了,理论上是可以做到实验要求的。”装甲工程师自信的如此说道。
这个装甲方面的工程技术专家嘴里说的实验要求,就是元首有关5号战车的前部装甲厚度要求。
元首希望这种新型的坦克装备倾斜装甲,并且实际厚度应该达到100毫米这个厚度比真实史之中,豹式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增加了20毫米。
在这个要求下,德国新式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就被定在了一个有趣的数值上100毫米!
经过倾斜之后,新式坦克的装甲正面防御能力,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史上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这也是李乐发展主战坦克,而不要虎式坦克的主要原因。
因为随着新时期的坦克技术革新,一种通用的主战坦克,是要比轻重两种坦克分支的发展方向更符合实际。
经过测试之后,德国坦克设计师们已经彻底相信,利用良好的坦克设计,辅助上新式的技术,35吨到40吨的坦克完全可以满足火力防御机动性的完美平衡!
做到三项指标均衡的坦克,在作战效能上要比单一强化某种性能指标的设计,更符合战场需求,也更能发挥坦克的作战效能。
这个想法得到了陆军方面的支持,因为实际上,包括古德里安还有其他装甲兵指挥官在内,德国装甲部队指挥高层,更希望拿到的坦克,是2号坦克这样机动能力强,适合快速突击的坦克。
至于说那种皮糙肉厚的虎式坦克,打进攻作战的德国将领们是不喜欢的因为太重了,所以这坦克经常掉队,数量上还无法形成应有的优势。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2号坦克明显已经过时了,所以迫不及待的,德国高层才开始着急起新的坦克何时装备来。
请不要怀疑德国高层大部分人的正确价值观和智商,纵观整个二战,量产一直没有停顿的,是三号突击炮,四号坦克和豹式坦克。
而被大家念念不忘的虎王还有虎式坦克,反而都是昙花一现的武器装备:虎式坦克生产了1000多辆,虎王坦克生产了500辆,两辆坦克加起来,还不如2号坦克生产的多。
“真的这么自信?”炮弹专家笑着看向远处已经随时都要开火的88毫米防空大炮,目光在已经站在那里的炮组成员上来回跳动。
“真的这么自信!”装甲方面的专家点了点头,为自己设计的装甲肯定道。
“轰!”李乐这是第一次在这么近距离的情况下,观看真正的88毫米口径大炮开火。
他总算是体验到了什么叫做摧枯拉朽,虽然他知道还有无数口径更大的火炮,开火的时候气势比眼前的景象壮观的多。
可是从未见过如此景象的他,还是被大炮的响动,还有那气吞万里如虎的感觉,激励得热血沸腾。
怪不得大炮是男人的浪漫,凶残的战场之上,能够用这样的武器战斗,才是真正的男人!
两个工程师还在身后争论的时候,88毫米大炮喷出了一团炽烈的火焰,一枚炮弹仿佛一瞬间穿越了空间,撞在了测试的车体上。
那个车体是5号坦克刚刚完成不久之后的一辆样车,底盘还没有量产编号呢。
不过和现代坦克差不多少,这辆坦克摆脱了许多二战坦克的基本设计局限。
首先这个车体是德国坦克车体之中,第一个没有中央传动轴的。这让整个车体低矮了许多,从二战那种高大的车体,一下子跃进到了二战后主战坦克车体的扁平外观。
因为后置了变速箱还有发动机,坦克的正面装甲倾斜更自然,重心布置也因为这一改动变得更加合理。
同时,低矮的坦克车体外形,也让在坦克侧面负重轮上面的车体空间缩减。困扰二战坦克侧装甲的问题,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这一块装甲在二战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参战国德国美国苏联,分别在这一块侧装甲上采取了不同的设计态度。
德国的豹式坦克采用的大块的倾斜侧装甲,来保证了战车防护力的同时,捍卫了车组成员的活动空间。
美国采用的是便于生产的垂直侧装甲设计,谢尔曼坦克标志性的侧面垂直装甲脆弱不堪,防护力最差。
苏联t…34坦克在外形低矮的同时,采用了侧装甲设计,防护力很强,问题是车体内空间不好,对于使用者来说很别扭。
三个国家在中型坦克上交上了自己的答卷,受当时的技术局限性,选择不同走上了三种完全不同的道路。
不过李乐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在他穿越的那一年,被称为冷战第一神车的t…54坦克的设计结构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有了这个未来的坦克设计参考,德国设计者们复制一个差不多的出来,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t…54这个集苏联坦克设计思路的大成者,是苏联坦克“技术不足设计来凑”思想的一个巅峰。在这辆坦克之后,设计就很难再和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抗衡了。
取在这个设计和技术之间平衡的节点上,拿出t…54坦克来作为德国新式坦克的样本,自然是最好的一个选择。
何况德国的工程师们也没有照抄,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做了许多修改,比如略微降低了中型坦克轮的直径,并且把五对负重轮增加到了六对。
更为关键的是,在二战之中不太好处理的车体侧装甲,t…54的底盘上侧面积几乎没有!因为面积小所以采用垂直装甲就足够防御了!
这样一来既兼顾了生产便利,又增加了车体内部空间,还没有失去防护性能……所谓的技术不行设计来凑,就是这么神奇!
最有意思的是,这还不是什么需要积累才能发展出来的技术:这设计诞生于二战末期,虽然在1940年还没出现,但是45年大家都可以玩了!
经过一系列的“创新”,让5号坦克的底盘,刚刚诞生就差不多锁定了其二战最强坦克底盘的地位毕竟拿出来的是后世经典的坦克设计,领先程度不言而喻。
李乐端着的望远镜的镜头里,远处的那个看上去真的非常有现代感的坦克底盘,被一瞬间跨越距离的88毫米口径炮弹击中了。
“命中目标!目标被命中了!”观察站那边,第一时间就传回了自己的观测结果。他们喊话的时候,实验的5号坦克车体还被一片腾起的烟雾笼罩着。
“实验人员正在靠近目标,火炮停止射击!”一边挥动手里的旗帜,试验场上的几个管理人员一边通过无线电互相确认着。
“所有人离开火炮!停止射击!”几个工厂的高管快步跑到了炮口还在冒烟的火炮旁边,对已经在远离火炮,立正站好的炮组成员喊道。
“测试人员已经接近样车了!正在观察被打击情况!”广播里面传来了远处的声音,喇叭里有些嘈杂。
看着车体上的被炮弹撞出来的弹坑,用手摸了摸焦黑的弹坑周围装甲,那里此时此刻还带着有些烫手的温度。
不过即便是瞎子,都可以看得出来,炮弹没有贯穿正面的装甲,车体内用来做实验的两头被固定起来的山羊,虽然受到了惊吓却还活蹦乱跳着。
“报告观测站!5号坦克的车体正面没有被贯穿!上帝啊!它真的没有被贯穿!”没让等待在观礼台上的李乐等待太久,广播喇叭里就传来了让人振奋的好消息!
李乐背在身后的手不由自主的攥了起来,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他提出了不少设计图纸和技术思路的5号坦克车体,终于在一片欢唿声之中,被定型了下来!(……)
237苦战本哈()
“轰!”就在德国国内的88毫米大炮轰向实验的5号坦克车体的时候,北非的本哈,战斗正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一枚炮弹落在了德军阵地上,掀起了一片沙土。
距离爆炸的地方不远,一个德国机枪阵地正在猛烈的开火,曳光弹从这里划出去,飞到远处街道另一边。
密集的子弹随着曳光弹如同暴风骤雨一样穿过街道,打在墙体上留下了一簇接着一簇的白烟。
子弹深深的嵌入这些沙土垒砌起来的建筑物的墙体,残垣断壁后面是缩在一起躲避枪林弹雨的英国步兵。
一辆m3坦克突然从一堵墙壁后面冲出来,它的履带撞碎了阻挡其前进的矮墙,横在了街道上仿佛一只凶悍的食肉动物。
本来它也确实是吃人的可怕机器,子弹打在它的身上,只留下一片火星,根本无法伤其分毫。
“跟上!跟上!进攻!”英国士兵在一片叫喊之中,翻越他们藏身的墙壁和建筑物废墟,开始向着街道另一边的德军阵地发起了进攻。
m3坦克上的机枪吞吐着火舌,曳光弹同样扫向了德国人的散兵坑和战壕,打在沙袋上面呯嗙作响。
战斗打到现在这个程度,英国军队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夺回本哈的理由了,他们连眼前的德军都突破不了,又如何去打败开罗那边更强大的敌人呢?
可是奥金莱克将军并不这样认为,他希望可以利用德军分散的机会,尽可能多的歼灭德军的有生力量。
如果再放任德军随意的突击,随意的穿插的话,很可能坦塔就会被德军包围起来,连向塞得港撤退的机会,都没有了。
正因为如此,奥金莱克将军的想法是先利用德军分散的机会,重创德军对面的作战部队,然后回师退回坦塔,立刻撤退到塞得去。
既然开罗已经丢了,那坦塔作为交通枢纽,再继续坚守下去,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所以他打算放弃坦塔,撤退到塞得或者更远的地方去。
现在的奥金莱克,想的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苏伊士运河留给德国人,想的是依托苏伊士运河,部署阻止德军进入中东的防线。
毕竟现在的伊拉克和伊朗,是世界产油基地,这些地方无论如何,都值得英国继续守卫下去。
至少,不能拱手让给德国人。
“突突!突突!”英国的布伦机枪疯狂的扫射,掩护步兵们跟在坦克的身后,拼了命的向防御在街头的德军进攻。
几十个英国士兵拎着自己的武器,跟在坦克的后面,尽可能的压低自己的身体,已经距离德军阵地只剩下十米不到的距离了。
一个德军士兵端着mp…38冲锋枪突然站起身来,在侧面对着这些英国士兵扣下了扳机。
“啊”他一边扣下扳机,一边大声的喊叫着,显然已经是杀红了眼睛。而他手中的武器,这个时候也喷射着火舌,打出了密集的子弹。
跟在坦克身后的英国士兵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被子弹打中的人都惨叫着翻倒,一直到开枪的德国士兵被子弹打中了脑袋,跌回到藏身的散兵坑之内。
一段长长的木棍从德军战壕里飞了出来,一头是黑色的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