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至于说战斗素养,意大利海军绝对没有传闻中那么不堪,他们还是在地中海上,打出了一定成绩的!
所以,这个时候的意大利海军,可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腩,而是还算不错的一支局部海上力量。
“为什么这个时候响起了汽笛声?而且是这么多艘船的汽笛声?”一个英国间谍骤起眉头,看向了自己的伙伴。
他的伙伴也是一头雾水,晚饭的时候天还没黑。是他,亲自去看的塔兰托军港,看到了里面停泊的战舰,还给自己的上级发了一个确认的信号。
可是,现在,今天晚上发生的一切,对于他来说,似乎都弥漫着一股让人不安的气息。
“会不会是行动被人发现了?不是说国内在审查德国间谍吗?”那个开口问话的间谍又这样问了一句。
不过他的问题还没有人回答,房门就被人从外面一脚踢开了。一大堆意大利黑衫军冲了进来,举着手里的短枪。
“我!”看到敌人,间谍的同伴伸手从怀中抽出了一支手枪,不过随后就被子弹打成了筛子。
刚才问话的那个英国间谍也没有幸免于难,他想要跳楼逃跑,却也被子弹打死,挂在了自己家的阳台上。
“起飞攻击机!为了大英帝国,为了国王陛下,开始攻击!”遥远的海面上,在探照灯的辅助之下,一架剑鱼攻击机在命令声中腾空而起。
紧接着是第二架剑鱼攻击机,然后是第三架。这些飞机冲向了远方的塔兰托,却不知道自己的舰队实际上已经被对方的潜艇发现了。
坎宁安是紧张的,这一次作战行动,一方面是他精心策划的攻击,代表着他智慧和指挥艺术的巅峰。
另一方面,这也是英国海军在祖国危难之中,做的一次大胆的,改变国家命运的尝试。
只要这一次偷袭成功了,那地中海上英国海军还有机会兴风作浪,而失败了也不过是跑路而已,根本不用付出代价。
尽管如此,坎宁安还是非常紧张,因为他担心自己的行动被对方提前获悉。
他害怕的不是意大利海军,也不是德国海军。他现在害怕的,是万里之外英国本土的那个挥散不去的幽灵。
9月25日,李乐穿越来三个月的时候,塔兰托之战打响,英国偷袭的剑鱼攻击机,在一个意大利防空气球旁边,投下了一颗照明弹。
投弹的英国剑鱼攻击机后面,前线指挥官威廉森少校驾驶着自己的剑鱼攻击机,听见了港口内那让人紧张的汽笛声。
“英国战斗机!英国战斗机来了!”随着天空中第一枚照明弹亮起,英国人的如期而至,让意大利防空部队兴奋了起来。
无数的高射炮开始咆哮起来,红颜色和黄颜色的曳光弹,在天空上交织成了一片火网,笼罩在了英国飞机的周围。
虽然是双翼结构,不过结实而且性能稳定的剑鱼攻击机,这个时候灵活穿梭在意大利用来阻拦飞机的防空气球之中。
地面的炮火没有吓到这些英国皇家海军的勇士们,可是眼前的一切却让他们彻底陷入到了崩溃之中。
因为在塔兰托港口之内的海面上,根本看不到他们要找的意大利主力舰队的影子!
不管是什么原因!意大利的主力舰队,白天还在的意大利主力舰队,现在已经离开了,而且是非常让人崩溃的“不知去向”。
看着眼前的一切,英国执行攻击任务的飞行员们,只能徒劳无功的携带着鱼雷和炸弹,小心翼翼的躲避着地面上的炮火。
作为指挥机,标号l4的剑鱼攻击机上,威廉森少校按着通话器,用绝望的语气,向坎宁安汇报了自己遇到的情况。
他一边躲避着地面上飞来的炮弹,一边喊道:“意大利的舰队不在这里!重复!意大利人的舰队不见了!他们不在塔兰托!”
就在迷惑之中,两架英国剑鱼攻击机被意大利人的炮火给打中了,很快第三架和第四架也被炮弹击落,冲向了大海。
扑向地面上油库的英国飞机,正好中了德国高射炮部队的埋伏,比意大利防空阵地密集了一倍还多的德国高射炮阵地,一下子全歼了飞过来的四架英国剑鱼攻击机。
短暂的时间里,英国海军就被击落了8架剑鱼,剩下的7架剑鱼攻击机也不得不匆忙丢下了携带的鱼雷和炸弹,散开编队离开了塔兰托。
第二波攻击机群这个时候已经快要飞到地方了,结果听到的却是意大利海军舰队不知去向的消息。
港口是不用去了,等待英国飞机的是无数轴心国的高射炮和探照灯。这个时候去攻击,就和送死差不多少。
英国一共就30架可以用来进攻的剑鱼,现在已经损失了8架了,另外还有一架因为夜间作业经验不足损毁返航。
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兵力损失,坎宁安是觉得承受不住了,他下令收回舰载机,就立刻离开这个倒霉的地方。
攻击既然没得手,这位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的司令,脑子里思考的已经是自己的舰队如何跑路的事情了。
219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究竟要怎么跑路呢?实际上他们早就有了一个计划。
首先他们要迅速撤退回埃及去,然后在塞得港补充淡水还有油料。然后这支舰队将分为两个部分,主力向西突围到直布罗陀,驱逐舰和巡洋舰分舰队,将留下来继续战斗。
战斗到什么时候呢?战斗到德国占领塞得军港为止。剩下的军舰将不再冒险向西撤退,而是经过苏伊士运河,撤退到印度洋上去。
这样安排一方面是要尽可能的干扰德国和意大利的地中海航线,给意大利海军制造压力。
还有一方面是避免突围的时候出现问题,损失掉太多太多的兵力,有分散风险的作用。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理由就是,实际上英国也在有计划的强化自己在印度洋上的海军力量。
最后一个理由的原因也同样耐人寻味,第一是要稳住印度这个英国重要的殖民地,以其为后盾,在中东继续与德国作战。
第二就是因为英国感觉到了亚太地区,日本对其殖民地的庞大压力,只能硬着头皮对日本示威一下,看看效果了。
只不过,被德国陆军赶得如同丧家之犬的舰队,到远东去究竟能有几分威慑力,就只有上帝和日本人知道了。
“返航!攻击可能被敌人的潜艇发现了,不要大意,回去的时候要加倍小心!”坎宁安将军看到事不可为,当机立断离开了案发现场。
他的哲学就是,只要已经没有好处的事情,那就立刻中断并且离开,不做半分留恋。
这一次他倒是没有往泄密方面想,因为在他看来,意大利人提前侦查到了英国舰队,然后疏散港口内的战舰,这个解释更说得通。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坎宁安换位思考,他觉得如果是他事先得到了英国海军的进攻情报的话,他绝对会在半路上阻击英国舰队。
可惜的是,他还是猜错了。意大利在德国的提醒下,早就已经知道了英国舰队要来,这才有了更密集的侦查,还有撤离战舰的应急预案。
李乐原本的打算是要在地中海上,利用自己知道的情报,来全歼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可是他手里的情报并不确切。
一方面是,历史上的塔兰托之战,是发生在40年的11月,可现在不可能那么晚了!
隆美尔的坦克现在已经开进了亚历山大,如果英国人不变通的话,等到40年11月的时候,他们的地中海舰队根本就没有地中海的港口了!
所以,如果英国人要想继续牵制意大利舰队,就必须要提前出击。这一个提前,英国舰队的进攻时间就不确定了!
也正因为如此,李乐的所谓情报部门影子,在无法确定进攻时间的情况下,也就不敢笃定英国海军的进攻路线了!
也正因为如此,德国情报部门虽然提醒了意大利海军方面,说英国人一定会偷袭塔兰托,但是却给不出确定的时间和路线。
这种情况下,想要提前围堵歼灭英国地中海舰队,就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德国情报部门的一问三不知,让意大利海军有心出战,也没有出战的条件最后他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损失。
所以,意大利的舰队才依旧在港口内,所以,意大利的舰队是临时撤退,而不是组织反击。
毕竟这是意大利舰队,不是德国舰队实力和决心的差距,让这支舰队无法真正变成李乐可以指挥的力量,所以战斗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不过,只有李乐自己知道,历史上的塔兰托之战,意大利舰队的战列舰可是一死两伤,损失相当大了。
能够避免这样的损失,对李乐来说,已经算是一次不错的收获了,至少意大利的舰队,可以保持存在继续威胁英国直布罗陀舰队。
历史上意义重大的塔兰托之战,就这样结束的虎头蛇尾,英国用损失了10架飞机的代价,到塔兰托显示了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因为返航的时候一架飞机故障坠海,另外还有一架飞机操作失误撞坏了无法起飞,所以英国海军实际上的损失是10架飞机,不过只损失了18名飞行员。
意大利舰队忙了一晚上,白天的时候当自己的战斗机部队飞到了自己港口上空之后,才确信英国舰队已经走了。
这一晚上的激战,意大利击落了8架英国飞机,抓到了12名英国飞行员剩下的4个倒霉者,成了这一次空袭唯一的死难者。
不管怎么说,这一次塔兰托之战,是以意大利全胜告终了,当天下午10艘运输舰就在意大利的几艘驱逐舰的护航下,驶向了亚历山大港。
补给物资可以快速的运往亚历山大,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人员最接近前线的运输点是马特鲁。
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依旧还在,这个时候贸然开通到亚历山大的航线,是要被对方教育怎么做人的。
不过,因为分流了各种物资,意大利到北非的运输补给还是开始成倍的增长起来。
9月的最后几天,在浮动码头的支持下,9月的海运总数,比8月多了整整两倍!
是的,轴心国运输到北非的物资,差不多是上个月的三倍!这个数量不仅仅是吓了隆美尔一跳,也吓坏了知道非洲运力的所有人。
如此多的物资,实际上已经可以养活更多的部队了,可是德军依旧没有大规模的增加自己在北非的作战部队。
相反,大部分增加的运力,都集中在了针对利比亚油田的开发上,大量的物资被直接运输到了苏尔特,然后沿着已经快要建设完毕的输油管道,送到更南一点儿的地方。
沿着输油管道,德国工程师指挥着意大利人在附近修一条伴随着管道的公路,并且还沿着公路搭建了电线杆。
虽然在骨子里抵触日本这个国家,但是李乐还是在建设利比亚的过程中,用上了一些日本人玩过的东西。
因为在北非,同样缺乏重型火炮等支援武器,所以沿着这条重要的石油输送管线,德国人和意大利人也搞了炮楼这种土办法。
古老的炮楼修建起来非常简单,提供了掩体不说还有足够的瞭望高度,实在是性价比很高的好东西。
这东西欧洲人不玩的主要原因是双方火力都很强大,所以保证不了炮楼的生存能力。
可是在防止游击队以及英国特种部队破坏上,炮楼这种碾压轻型武器装备的优势,就被无限放大起来了。
如此工程虽然不小,可是在当地人和意大利军队的帮助下,工程进度还是非常不错的。
同时还在一点点完善的,还有在油田区内的建设!这才是重头戏之中的重头戏。
因为有了德国工程师的帮忙,这里先是建立起来了一个火力发电站,运来了一个相当大功率的火力发电机,一下子解决了附近的供电问题。
另外一方面,随着管道的不断建设,淡化后的海水也马上就要被送到这个缺水的地方来了,到时候冷却用水还有生活用水,就都能够得到解决了。
最可怕的是,在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油田开采方面也没有慢上一丝半点。
这里的德国驻军都在帮忙搞建设,十几个油井已经拔地而起,产出的石油早就已经让所有人都笑的合不拢嘴了。
虽然大部分石油还运不出去,可是就地加工成汽油和柴油的工厂,已经建设起来了。
大德意志石油公司在这里投产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汽油生产基地,虽然现在还没有建成,但是生产汽油成品已经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了。
距离石油基地70公里远的地方,已经正在建设一个无人看管的汽油储备基地了。
说是汽油储备基地,就是在一片绿洲边上,搭建个小木屋,驻扎上一个连的士兵,然后就用汽车不计成本的向这里运输生产出来的汽油。
一桶一桶的汽油很快就运输到了这里,然后被堆得向小山一样高。而之所以选择这里,完全是因为产能过剩,建立一个前进基地罢了。
汽车装满一箱油,然后运汽油到这里,之后空车返回这在之前的运输程序里,简直就属于严重的浪费行为。
正常情况下,非洲军团的汽车运输,都必须要避免空车返回的事情发生。浪费汽油绝对是可耻的行为,是要严肃处理的。
这样的事情,现在在前线,也就是在亚历山大,依旧是德国运输保障部队的行为准则之一。
不过,在利比亚的油田区,为了尽快将生产的汽油还有柴油运输出去,这种浪费竟然是允许的,而且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为了建立这个70公里之外的汽油补给站,德国人用汽车和马车甚至是骆驼,拼了命的向这里运输着汽油还有柴油。
大量的汽油桶和柴油桶就那么堆放起来,在荒芜人烟的地方,甚至大部分连伪装网都来不及铺。
220半边天()
而在距离这个补给站更远的地方,已经靠近班加西地区的一个小地方,另一个补给站也在建设之中。?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