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普上前两步,将明黄色的锦囊从妇人脖子上取了下来,打开之后,露出了里面一个朱红色带着黑色祥云图案的檀木盒子,待程普再将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块四四方方的玉印,此印方圆四寸,上面镌刻着五龙交纽,底部四个角中,有一个角已经崩缺,用黄金作为替代镶嵌其上。
翻过此玉印,程普将玉印的底端亮在了孙坚等人的眼前,众人看到上面四寸见方的玉印平面上,用篆文刻着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待看清这八个字之后,孙坚不解的问向程普:“德谋,你博闻广识,可认得此物?”
程普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双手捧着玉印,仔仔细细的又旋转端详了半晌,方才肯定的说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此乃传国玉玺是也!”
孙坚闻言,惊喜的追问道:“何以见的?”
程普答道:“传国玉玺之玉,乃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有凤凰栖于石上,卞和以为异常,便对楚文王讲了此事,楚文王派人跟随卞和前往,竟凤凰落脚的巨石剖开,乃得宝玉,名为和氏璧。后始皇帝一统六国,得此和氏璧,便命能工巧匠雕刻为玉玺,由丞相李斯亲自篆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篆文于其上,作为传国玉玺,每逢诏令,必定印刻玉玺之印章,以显尊崇。后秦朝灭亡,我大汉高祖皇帝得此玉玺,依旧遵照前朝惯例,以玉玺印章发布诏令而昭告天下。后来王莽篡政,孝元皇太后以玉玺掷王莽从贼,玉玺坠地后崩缺了一角,便以质地最好的黄金镶嵌其上,使传国玉玺依旧圆满。此传国玉玺一直传到当朝先帝时,十常侍作乱,劫持少帝出北邙山,待董卓迎少帝和当今天子回宫后,却找寻不到这传国玉玺了,未料竟在此处。现如今天授予主公此传国玉玺,必是昭示主公理应位登九五之尊!”
一旁的孙策耐着性子听完程普的这一大段讲述,别的他没怎么往心里去,但最后一句他却听了个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孙策的心中立刻心花怒放了起来!
上天既然让孙坚意外得到此传国玉玺,必定是因为孙坚和传国玉玺有缘,若是孙坚日后真能登临大宝,那他孙策岂不成了皇太子了吗?这份殊荣,可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到的。
心意至此,孙策连忙大喜道:“父亲,既然如此,我们应尽快回到江东,以图大事!”
孙坚此刻的脸上,也是喜形于色,心智完全沉迷在了传国玉玺上,竟是失去了往日的冷静,笑着说道:“也好,明日我们也不去寻找马孟起了,天一亮,便赶出洛阳城,径直回江东去!”
莫怪孙坚心智不够坚定,在这天下至高权利的象征面前,试问又有几人能做到心如止水?但凡稍有些野心的男人,怕是都无法拒绝权利的诱惑!
当下,孙坚小心翼翼的将传国玉玺层层包好,而后珍而重之的收入怀中,并下令所部将士,务要守口如瓶,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今晚的事情。
孙坚自以为做的滴水不漏,可他却不曾料到,他得到传国玉玺的事情,早已被马超猜到了。
在和貂蝉一番缠绵的交谈之后,马超送貂蝉回到房中安歇,之后便退出了貂蝉的房间,面向孙坚所部的方向,站在院中安静的等待着。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孙坚理应会得到传国玉玺,他的命运,就是在他得到玉玺的这一刻发生了偏转的。但是因为马超的缘故,孙坚却比历史上记载的时间提前进入了洛阳城,所以马超也无法确定,孙坚能不能像历史上那样,真的得到传国玉玺。
直到一片微弱的毫光,划过空间,隐晦的在马超的视线中一闪而逝,马超这才在心中得到了确定的答案。
“孙文台啊孙文台,明日,你究竟会作何选择?”
马超有些出神的望着夜空,喃喃自语着。
第三十八章 洛阳大乱(上)()
翌日,天色刚刚放晴,东方的鱼肚白还没有完全消退,马超部下的探马便来回报,言说孙坚率部悄悄退出了洛阳城。
孙坚的选择,令马超微微感到有些失望。尽管明知孙坚多半会做出藏匿玉玺的选择,可马超依旧抱有一丝希望,盼孙坚能和他在历史上的抉择有些区别。可结果,孙坚依旧未能逃脱命运的束缚,坠入了追逐权利的欲望之中。
“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孙文台,多加珍重吧,或许,你我今后再也没有并肩作战的机会了。”马超望着残存在天际的鱼肚白喟叹道。
不知何时悄悄从房中走出来的貂蝉,站到马超身后的不远处,望着马超如标枪般挺拔的背影,眼神中满是迷离,情不自禁的轻声说道:“君侯总是在言辞之中,说出一些无人未能说出来的话,却每每又是入情入景,引人入胜。”
马超半转身,侧脸看向貂蝉,笑道:“男儿何不带吴钩,若个书生不封侯。单单是有些文采,是不可能在这个乱世立足的。乱世必须用重典,拳头大才是乱世之中生存的不二法则。华丽的词汇不过是给这个世界装点出一丝颜色罢了。”
貂蝉仔细思考着马超的话,渐渐地,媚眼中的迷离之色越来越明显了,几乎都要从她明媚的眼眸中溢出来了。
看着貂蝉媚态横流,马超几乎便要忍不住上前将貂蝉抱起,好好的缠绵怜爱一番,可惜,马超却不能那样做。
虽然貂蝉一副愿君多采撷的姿态摆在马超面前,可马超并非是美色当前,便再也不顾其他的登徒浪子。马超清楚的知道,自己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想办法保全自己部下四千多名奔雷骑!
现在孙坚已经退出了洛阳城,除了得到传国玉玺这等重宝之外,想必也是已经意识到了刘协的懦弱无能,像刘协这样的天子,实在已经没必要去舍命保卫了。孙坚能意识到,以马超的胸中韬略和两世的阅历与眼界,自然也能意识到。
因此,当务之急便是不落人口实的安全退出洛阳城,否则一旦董卓闻讯杀回来,怕是真要被他活活堵死在洛阳城中,插翅难逃了。
费了好大的力气,马超才让自己的目光从貂蝉婀娜多姿的身上移开,心中忍不住暗叹:果真是绝世尤物,以自己两世的心态,还几乎被貂蝉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媚态所魅惑,若是换了旁人,怕是就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了!
当然,现在马超和貂蝉两情相悦,马超是绝不会允许又另外的人惦记上貂蝉的。
“来人!传令下去,挑一百名字迹工整的,前来听命!”马超压下心猿意马,朗声吩咐道。
很快,一百名奔雷骑精锐很快便出现在了马超的面前,仿佛他们刚才一直都在隐身,直到马超需要他们出现时,他们才解除了隐身状态,从虚空之中现出了身形一般。
至少,貂蝉是这样感觉的,因为自从昨晚开始,貂蝉便没能发觉在他和马超的附近,有任何其他人的存在,导致貂蝉下意识的以为奔雷骑精锐们为了不打扰她和马超,自动退的远了。可是现在一看,貂蝉才真切认识到奔雷骑之所以被称为精锐,确有其难能可贵之处,单单是隐藏行迹这一个方面,便是号称朝中精锐的西园校尉军远远无法比及的。
在给一百名奔雷骑精锐发放完笔墨纸砚之后,马超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吩咐,书写了一百封书信,然后吹干墨迹,再把这一百封书信捆绑到刻意折掉箭头的箭矢上,而后命他们策马奔驰到禁宫之外,将绑缚着书信的断头之箭,从四面八方射入宫闱之内。
等这一百名奔雷骑精锐回来之后,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时辰了。马超不愿再多做停留,拉着貂蝉上了龙象宝马的马背,然后发出一声唿哨,带领着四千奔雷骑,押送着从藏书阁和兵府库收获的东西,取路向西,准备从洛阳城的西门退出洛阳,顺便把郑泰的全家老幼一起接出洛阳。
时间不长,马超便率部来到了郑泰的府邸门前。
负责守卫郑府的奔雷骑精锐们,看到是马超到来,连忙面朝马超的方向,同时躬身行礼。其中一人在行礼之后,火速转身进入了府中,去告知郑泰了。
马超骑在龙象宝马上,和貂蝉依偎在一起,安静的等待着郑泰。
不久,郑泰快步从府中走了出来,随同他一起出来的,除了胡车儿之外,还有另外的一老一少,马超从未见过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什么身份,但是想来能跟随郑泰一起出来的,必定是有身份之人或者是郑泰的近亲,于是马超松开貂蝉,从龙象的背上跳了下来,站到马头前以示尊敬之意。
郑泰几人走下府前的台阶,来到马超的身前,郑泰一边向马超行礼,一边率先开口介绍道:“君侯,这位是洛阳令周异大人;周兄,这位少年英雄便是日前吾向你提及的冠军侯。”
马超和周异见礼完毕,才开口问道:“未知周大人缘何在此?本侯与郑大人之间的事情,想必周大人也已经知晓了?”
周异回礼答道:“久仰君侯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顿了一顿,又道:“君侯孤身犯险,仗义先行之壮举,公业已经如实相告周某人了,周某对君侯之果敢,深感钦佩。只是可惜朝中那般老臣,珍惜羽毛,目光短浅,竟然未能与君侯取得联络,当真令人扼腕叹息……”
马超微微一笑,道:“本侯已经尽为臣之仪了,可事已至此,却也无法回转。董卓今日必定率军回转洛阳,本侯兵力薄弱,不能力敌董卓,也只好暂时退避了。”
周异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摇头叹道:“为今之计,也只好如此了。当今这世道,忠贞之士越来越少,似君侯这般,可不能再有什么闪失了。”
在马超和周异交谈的时候,跟在周异身后的少年,目光一直隐晦的在马超和貂蝉之间转来转去。早在出郑府的时候,他便已注意到马超是和貂蝉共乘一骑而来,他早就听闻马超勇冠三军,被先帝亲赐为大汉八百年来的第四位冠军侯,心中早已对马超神往已久。可是今日一见,马超给他的第一印象到并非如传闻那样,而是令他有些反感的。因为马超带兵奔袭洛阳,是不可能在军中带着女眷的,而貂蝉身上的宫装,又足以说明她本为宫中女子,是在马超进入洛阳之后,才与马超碰到一起的。
所以,周异身后的少年郎,便误以为马超乃是个好色之徒,在营救天子这样危机的当口,还不忘猎艳,心中对马超的神往之情,瞬间便消退了一大半。可是随着自己等人的出现,马超在第一时间跳下了马背,站到马头前迎接自己等人,却又说明马超并非是这个少年郎想象的那样不堪。
随着马超和周异之间的交谈以及动作,少年郎这才逐渐打消了心中的疑虑,对马超的信心又恢复了一些,但却也不似之前未曾见到马超时那样神往了。
这个少年郎的神色变化,并未能逃脱马超的法眼。于是,马超在和周异之间的交谈告一段落之后,便向郑泰询问道:“公业,这位少年公子,又是谁人?”
郑泰笑道:“君侯,这位公子乃是周大人的独子,名瑜,字公瑾,可也是难得一见的青年才俊呢。”
郑泰这句话一出口,顿时令马超瞠目结舌起来!
谁?周瑜?周公瑾?!这么巧?眼前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年郎,难道便是后来那个谈笑间火烧赤壁,令曹操大败亏输的周郎吗?如果是的话,自己可没有理由与其擦肩而过,说什么也要拉拢到自己的麾下来!尽管如今的周瑜年纪还小,还需要时间去成长,可早点拉过来,便等于是为日后提前贮备人才了啊!
更何况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超是绝不肯轻易错过周瑜这样的统帅之才的。
马超的错愕神情,反倒令周瑜摸不着头脑起来。他对着马超抱拳行了一礼,问道:“不知君侯听闻公瑾名讳后,为何如此惊讶?”
“因为投缘啊!”马超不假思索的顺嘴冒出这样一句话,而且说的情真意切,就好像不是周瑜对他神往已久,而是他对周瑜这个目前还籍籍无名的小子神往已久一样。
到不怪马超失态,须知,在真正的历史上,周瑜可并不是像小说中写的那样心胸狭窄不能容物,真正的周瑜可谓是天纵奇才,胸中韬略冠绝古今。日后在江东当上了大都督之后,更是带兵有方,体恤士卒,若没有周瑜,根本就没有后世广为流传的三足鼎立,也就自然不会有称霸一方的东吴帝国了。哪怕是以后来的蜀汉为正统,而展开故事情节的《三国演义》中,对周瑜这样一个出自东吴的人物也是评价极高,曾以“一时瑜亮”这四个字,将周瑜摆到了和蜀汉最大的功臣诸葛亮同样的高度上。
“投缘……君侯这是从何说起?”周瑜不解的问道。
马超轻笑道:“有些人,有些事,是无法说清楚的。自从碰到的那一刻起,便注定无法分割了,公瑾以为然否?”
第三十九章 洛阳大乱(中)()
马超的论调,令一向思维敏捷的周瑜也无法招架,只好笑着说道:“君侯高见。”
见到马超和周瑜相谈甚欢,一旁的郑泰倒是十分高兴,一边笑着,一边说道:“君侯和公瑾当真是很投缘啊。日前周兄还曾对吾提及,对朝廷已是心灰意冷,想要迁居到江东去,吾一力相劝,劝周兄跟随君侯前往西凉,如今君侯又和公瑾如此投缘,看来……”
“走!一起走!一个也不能落下!”不等郑泰把话说完,马超便喜不自禁的插口说道。
本来马超还在琢磨,得想个什么办法让周异跟自己走呢,只要周异跟随自己去了西凉,周瑜还跑的了吗?早晚会是自己麾下的左膀右臂!谁知原来周异竟是早有此意,这也就解释的通,为何周异为一直都留在郑泰的府上了。对于送上门来的人才,马超可不会蠢到向外推的!
周异闻言,对马超抱拳说道:“多谢君侯收留我们父子了。只可惜周某年少时也曾立志,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未料如今却要半道离去了。”
马超也是一声叹息,脸上的喜色逐渐消退,道:“如今朝廷昏聩,奸诈小人得势,忠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