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毛缝制而成的,带着西凉所特有的风格。
衣物突显着西凉独特的风格,女童的神情,也带着浓烈的西凉人色彩,稚嫩中有着浓郁的果决之色,姣好精致的五官,透着几分逼人的英气。小小年纪,便以可以看出是个十足的美人胚子。
这个女童,正是马超的同胞妹妹,也是马休三兄弟的姐姐——马云禄。
或许是受到武将世家这种家世的影响,与马岱同岁的马云禄不爱女孩儿家的玩艺儿,反而十分喜爱舞枪弄棒,经常缠着自己的父亲和几个兄弟,软磨硬泡的要求他们传授其武艺。整个家族中,最让马腾头疼的,便是自己的这个掌上明珠了。
看到是马云禄,马超的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向马云禄招了招手,示意她走到自己身前来,同时说道:“小妹,你不是一直苦于父兄不肯传授你武艺么?来来来,大哥这里有本功法典籍,你拿回去自行钻研,日后能有多大的成就,就看你自己的了。”
在马超的记忆中,是绝对不会忘记,自己有着马云禄这样一个小妹的,所以在改良适合庞德等人所修习的五禽之戏时,也给马云禄准备了一部功法——以五禽之戏中的鹤之戏为根基,所构筑出来的功法。
当然,马超并不希望马云禄以女子之身冲杀于战场之上,之所以给马云禄准备了鹤之戏功法,不过是为了满足马云禄好武之心罢了。而且鹤之戏以辗转腾挪为精髓,让马云禄修习这部功法,也等于是让马云禄多了一道护身符,纵然他日遇到危险,也可以依靠身法的敏捷而脱困。
一听到功法典籍,马云禄的双眼立刻亮了起来,欣喜异常的快步走到马超身前,欢喜的说道:“真的?大哥肯让我练武了吗?没有骗我?”
马超脸上温和的笑容,变成了苦笑:“大哥怎敢骗你?你若要到父亲那里告状,大哥可吃不消。”
马云禄转悠着大眼睛,在马超的脸上晃荡了两圈,确信马超说的是真的之后,劈手从马超手中夺过鹤之戏的书简,然后还甩给马超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眼中尽是喜不胜收的小女儿神色,可俏脸上却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古灵精怪的性格,分外惹人怜爱。
低头看了一会儿手中的书简,马云禄忽然抬起头来,看着马超,认真的说道:“大哥,我一定好好练武,将来保护你,再也不让别人欺负你了。等我练成了武艺之后,我便去金城找那个阎行,一定要好好的揍他一顿,帮大哥出气!”
马云禄小女儿心思,本是无心之言,可她的这句话,却让房间中所有人的脸色都冷了下来,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马超。
马超的脸上冷若冰霜,与其年龄极为不相称,双目中透射出来的杀意,足以令普通人感到遍体生寒。
这份杀意,自然不会是针对马云禄的,而是阎行!
一统西凉乃至一统天下的第一步,便从这个阎行开始吧!
马超在心中,宣判了阎行的死刑。
金城郡,太守府中。
正与韩遂议事的阎行,忽然毫无来由的打了个寒战,那一瞬间,他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距离死亡的气息无比接近的绝望。
发觉到了部下头号大将神色上的转变,金城太守韩遂停住了口,圆滑的等待了片刻之后,才平静的问道:“何故变色?”
阎行甩了甩头,将心中没来由的寒意压了下去,向韩遂拱手答道:“也不只是何故,总感觉马孟起那个小子,似乎并没有死。此子不除,久后必为太守心腹大患!”
韩遂不置可否的抬起了头,将目光看向了窗外,捻着颌下已经不在漆黑的胡须,深沉的低声说道:“将门虎子,倒是个麻烦。不过,仅凭一个稚子,便想掌控这西凉,未免有些痴人说梦了。那马寿成,性格刚毅,却不懂得过刚易折的道理,不足为虑。我们真正该忌惮的,还是这边的那位枭雄啊……”
阎行顺着韩遂目光所向的方位看过去,也不由得暗中皱起了眉头。
这个方向,正是名义上的西凉太守董卓的驻地,自从镇压了黄巾起义之后,董卓的实力一路水涨船高,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拥兵超过十万。在西凉这片地面上,还没有人有资格单独和董卓掰手腕的。
房间中沉默了许久之后,韩遂的声音再次响起:“汝去备些厚礼,给督军府送过去吧,西凉督军边章与吾乃是旧交,必要的时候,还是旧交来的牢靠些,这西凉的天,也该变上一变了,总不能什么事情,都由他董卓一个人说了算……”
第九章 谋定后动()
日落时分,残阳如血,金红色的落日余晖,穿过窗棂,洒落在马超房间中的书架上。
马超在书房内,已经呆了整整一天了。从朝阳初升到日暮西山,他寸步未曾离开过书房,专注的目光,始终落在书架上的那些书简上。
他在做什么?
他必须要搞清楚,现在西凉的整体状况!谋定而后动,为自己踏出一统西凉的第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书房中,存有大量马氏家族先辈留下的典籍,还有很多有关西凉形势却又一时之间不能销毁的军事机密。马氏家族最鼎盛的时期,是在光武帝刘秀时代,当时马家的当家人,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伏波将军马援。马援帮助光武帝刘秀东征西讨,为刘秀一统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更是在天下一统之后,主动请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立下不世之功,被光武帝册封为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来在征讨五溪蛮的时候,身染重病死在了军中。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更是被后人所敬仰与传颂。
因为马援的丰功伟绩,所以马家可谓家族底蕴深厚,属于典型的名门望族,府中所珍藏的珍贵典籍,自然不会少,只不过现在家道中落,不及马援做当家人时那般辉煌,有些珍贵的典籍,已经遗失了。不过,马超现在急切需要的,却并不是这些典籍,而是那些涉及到西凉整体局势的军事密报。
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在结合自己的记忆,马超总算是弄明白了现在西凉的大体情况。
随着数年前黄巾起义的爆发,很多的诸侯、郡守甚至县令,借着镇压黄巾起义的名义,因此而大肆招兵买马,进而军事实力大涨,逐渐发展成了割据一方的局势,仅仅在西凉,趁势崛起而割据一方的诸侯,就有数人之多。
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就是朝廷敕封的西凉刺史董卓。董卓残忍嗜杀,性情暴虐,为人所不齿,但是他占据着政治上的主动优势,是朝廷正式任命的西凉最高统帅,麾下文武将官众多,不乏才能出众的人才,而且所部的精锐也是西凉范围内最为强大的,带甲控弦之士已逾十万之众,占据着西凉十二个郡中的七个郡。
对于董卓,有着后世知识的马超知道,再过一年多的时间,现在的大汉天子刘宏,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汉灵帝就要一命呼呜了,届时,屠夫出身的大将军何进,便会与袁绍合谋,假传圣旨召董卓进京,之后的一系列突发事件,会让董卓留在京师洛阳,进而开始逐渐掌握朝政,再也不会回到西凉来了。
所以,目前的董卓,暂时还是不能和他翻脸的,只要等到董卓去了洛阳,剩下的,就好办多了。
董卓之后,实力第二强大的势力,便是马超的老爹武威太守马腾了。马腾麾下拥有能征善战之士一万五千人左右,其中的五千精兵,号称“胡子军”,颌下皆留有短须,看上去颇显沧桑,可实际上,这五千胡子军却是马腾最大的依仗,其中任何的一个人,都有以一当十之勇,放到普通军队中,担任统领五十名军士的队率职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正是因为胡子军的存在,所以马腾的部众虽然不多,但却能牢牢占据西凉第二大势力的位置。
仅次于马腾的,是金城太守韩遂。也是在地理位置上,距离马腾最近的一股势力,一个月前曾和马超发生激战的阎行,正是韩遂部下的头号大将。因为地理位置上的原因,所以马腾的势力和韩遂的势力一向是水火不容,彼此都想伺机吞并对方,解决掉近在咫尺的威胁。但是因为韩遂部下的兵马有将近两万人之多,在人数上占据着优势,虽然比马腾的胡子军在精锐程度上差了不少,可也不是马腾说灭掉就能灭掉的。
远交近攻,对于韩遂,马超已经把他当做第一个要消灭的对象了。毕竟,无论是谁,也不能容忍卧榻之侧,再有他人酣睡。
和韩遂的势力不相上下的,还有边章。边章和韩遂是同乡,所以两人的私交很好,经常互通有无。目前边章占据着冀城,是朝廷册封的西凉督军,虽然只是一个文职,但手下还是收拢了万余的兵马,和金城的韩遂守护相望。
除了这几个势力之外,还有两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一个,是镇守在北地的太守张济。张济名义上是董卓的部下,可是根据马腾的密报来看,张济并不受董卓的重用,而且在很多问题上,和董卓的意见并不统一,甚至相悖。想要在董卓去洛阳后,有所作为,这个张济,一定是要争取一下的。最起码,从后世的描述中和现有的密报来看,张济还是比较正直的,与张济合作的话,至少不会出现类似与虎谋皮的危险。
另一股势力的首领,名为杨奉。原本杨奉乃是黄巾起义中的三十六渠帅之一,统领司隶地区与西凉交界处的黄巾起义军,后来在黄巾军大天师张角死后,投效了朝廷,被朝廷封为将军,归西凉太守董卓管辖。
和张济一样,杨奉也是对董卓残暴的性格有些不满,但又不敢公然和董卓翻脸,所以目前也不受董卓的重用,甚至还被董卓打发到部下四大中郎将之一李傕的麾下任职。可虽然如此,杨奉的手下,还是有一定的军事实力的,带领四千多的人马,暂时驻扎在武都郡内的武兴县。
杨奉手中的实力虽然不强,但如果利用的好,四千人马,那也绝对是一股可以左右大势的力量了。
和董卓保持距离,结交张济和杨奉,伺机吞并韩遂,这,就是马超在综合了各方势力的力量之后,所规划出来的一条最切实可行的道路。
之所以将韩遂当做首要剿灭的目标,除了两家势力不能兼容之外,马超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必须要考虑。在历史上,不久之后,韩遂就会伙同边章,煽动羌人造反,反抗汉朝廷的统治。虽然现在的大汉再也不复昔日的鼎盛,但也还没有到病入膏肓的程度,是绝对不容许韩遂和边章这样胡来的,纵然无力派出军队镇压他们的反叛,但至少也会调动西凉本地的军马对其进行围剿,到那个时候,马超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征讨韩遂,以大义为名,彻底清除与武威比邻的韩遂势力,进而占据金城,扩大自身的势力了。
至于阎行,也算是马超决意拿韩遂开刀的原因之一吧。刚穿越时光逆流来到这里,就差点被阎行要了性命,这口气,马超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就此忍气吞声咽下去的。
当然,武威军的统领,并不是马超,而是马腾。所以马超的这一计划如果要正式提上日程,还必须获得马腾的首肯。
在落日的余晖,挥洒出最后一点温度之后,书房的门缓缓打开,马超走出书房,大踏步向着马腾的房间走去。
他要把自己的计划告诉马腾,并力求征得马腾的同意。
当马府中亮起灯光的时候,马腾的房间中却是一片沉静。房间中除了他和马超父子之外,再也没有第三个人的存在。这对父子,已经深谈了将近一个时辰了。
“孟起,这些,全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马腾压低声音,有些诧异,又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马超,问出了刚才那句话。
在马腾的印象中,自己的这个儿子,一向是好勇斗狠惯了的,从来不喜欢费脑子去思考算计他人的事情,除了对练武肯花心思钻研之外,其他的事情很少愿意开动自己的大脑,怎么今天会忽然拿出“远交近攻”这样的策略来呢?难道是一月之前被那道落雷劈坏了脑子?
其中的秘密,马超当然不会让马腾知道。那些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马超依然和以前一样,把马腾当做亲生父亲一样尊重,就够了。
“父亲,韩遂盘踞金城,且其人心思叵测,绝非正道。迟早是我军的心腹大患,一日不除,便如芒在背,一山岂能容二虎?至于董卓,他性情残暴,翻脸无情,也非可以依靠之人,在这偌大的西凉,若想生存,我们便唯有壮大自己才是正途。但我军目前实力并不强悍,所以还需要获得张济、杨奉二人的信赖,同心戮力,才能闯出一条生存之路来。”
马超有条不紊的娓娓道来,手指不停地在面前的战争沙盘上指指点点,分析着目前西凉的局势。
所谓的战争沙盘,就是用白沙和胶泥混合而成,根据现实中的地理地貌,以一定的比例,所塑造出来的微型地理图形,摆在桌子上,可以让人一目了然。这种军事用具的首创发明者,正是马家的先祖——伏波将军马援。
马腾静静地看着马超指点江山,在这一瞬间,他忽然出现了一种错觉,在年仅十多岁的马超身上,他竟然依稀感觉到了几分先祖马援的气度,马超在举手投足之间,颇有一方统帅的气势。
直到马超把心中所想全部说完,马腾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直视着马超,缓缓说道:“孟起,振兴家族,振兴大汉的重任,日后恐怕都要落到你的肩膀上了。”
第十章 易龙太乙阵()
韩遂与边章策动羌人反汉的事,马超并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发生,但是马超笃定,这一天已经不会太远了。
根据后世史书的记载,这件事应该是发生在董卓离开西凉进京洛阳之前,也就是说,顶多在有一年多的时间,韩遂和边章就会动手造反了。
马超并不迷信后世的史料记载,因为他清楚,史料也是人写出来的,是人,就有可能会犯错误。更何况编写史书的人,永远都是后人,作为后人,又怎么可能准确无误的写出前人的历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