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宋武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宋武功-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跟火炮完全是按照赵德昭当初设计的图稿所建造,只是光是建造这铜柱的材料是来自流求的铜矿,所耗费的材料颇多。

    赵德昭用手摸着这跟铜柱子,表面虽然粗糙,其貌不扬,但是赵德昭也想试验一下其威力,只是将作监这个地方位于京畿内地,因此不便试验。

    而此刻赵德昭忽然之间记起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原本历史上几日之后,便是赵匡胤去飞山营阅兵了,而且赵匡胤对大宋军队的训练情况十分关注。

    恰在此刻,赵德昭忽然记起这件事情。

    “魏卿,你让人将此大炮运往城外飞山营。”赵德昭命令道。

    魏丕领了命令,吩咐宫人,将大炮装上车,随后运往飞山营。

    而此刻在城外飞山营,朝廷大营在此地驻军,在山头扎营,一字排开,依照地势而建造。

    而飞山营向来为皇帝所重视,自从水泥诞生之后,在飞山营这一块地方已经修建了一些工事,水泥围墙、士卒宿舍以及其他军事工事。

    当日下午,两辆满载红衣大炮的四轮马车驶往了飞山营。

    戍守营外的将士见到红绸扎着的四轮马车,拦住了去路,喝道:“来者何人?军营重地勿要擅闯。”

    “回禀将军,这是大炮。”

    “大炮,谁人让你们运送过来的,是否是奸细。”那军士上前,欲要掀开一看。

    于此同时,赵德昭坐着四轮马车,赶到军营门口。

    “住手,这是本王要求运送飞山营的,里面正是大炮,过几日之后官家要亲自前往飞山营,检阅大炮。”

    赵德昭喝道,随后将表明身份的令牌给那军士一看,军士一看,立马让车辆押送入内。

    “梁王殿下恕罪,来人啊——将大炮运送到营帐之内。”说完大炮已经押送入内。

    赵德昭从飞山营返回皇宫之后,那边军器监已经将大炮研制一事禀告给赵匡胤。

    此刻赵匡胤身边的内侍,连忙跑去赵德昭寝宫,“殿下,官家有吩咐,让你尽快见驾。”

    “何事?”赵德昭问那个内侍道。

    “好像是关于火炮一事。”

    “唔!”

    说完赵德昭就随内侍去了福宁殿。

    “哈哈,昭儿,方才我听魏丕说,火炮已经研制成功,不如现在随爹爹一同去。”赵匡胤说道。

    “爹爹,现在火炮已经让昭儿运送到城外飞山营,不如过几日,父皇去飞山营巡视。”

    “唔!这样也好,为父早就想去飞山营了,如今又听闻,军器监已经研制出火炮,也正有此打算。”

    三日之后,赵匡胤让石守信、曹彬等人同行,然后与赵德昭一同坐了新式马车去了城外飞山营。

    而此刻飞山营早已收到皇帝来此的消息,立马率领军队在门口接送护驾。

    踏入飞山营内,赵匡胤迫不及待地要一睹火炮的真面目,而在营帐外空地之上,两驾火炮已经放置在空地上。

    笔挺的架子,粗犷的铜管子,以及……现在设计的火炮还是初级产品,因为火炮要制作精良,因此现在……

    “父皇,不如现在就开始发射火炮,让父皇见证一下这火炮的威力。”赵匡胤提议道,他也想见识一下这火炮的威力。

    “也好,为父也迫不可待了。”之后赵匡胤就开始下命令,在空地上发射火炮。

    此刻将士们已经把火炮给架在空地之上,因为火炮下面带着轮子,又有刹车,因此可以移动与拆卸的。炮架靠车轮运动,但在射击前必须把车轮抬起或者卸掉,射击时则把火炮支承在座盘或梁架上。

    火炮调试好角度,然后黑黝黝的火炮口开始对着远处的一处小山丘,而在小山丘之上,此刻已经立着几个木头柱子。

    恰在此刻,士兵们将火药填充入火*枪筒内,然后引燃火线。

    赵匡胤已经亲自看到黑*火*药的威力,于是乎早就让人退的远远地,而在此刻,火炮开始发射。

    “轰——”炮弹以一条抛物线的角度开始朝远处移动,“轰——”炮药朝着目标打去,那个目标在刹那间就开始粉碎,而在火炮攻打之下,木头断裂。

    在场之人方才捂着耳朵,而在见到火炮落地之后溅起的威力,让大地一片颤抖,随后土石飞走,蘑菇云一起,便见到那几根木头柱子已经齐齐断裂。

    “唔!这火炮威力真大。”赵匡胤点点头,称赞道。

    “官家,这火炮真是让我们开了眼界,从此往后,我大宋军队所向披靡。”石守信等人感叹道。

    “对哈,父皇,石将军,若是将此火炮装置在船头船甲板,整艘船上装置火力,不知道我大宋水军是否能与唐军一战乎。”

    前段时间,在金明池操练水军,赵德昭就跟赵匡胤说过,要在船上装载火炮,而今火炮展示出来的力量,已经让这些人都大开眼界,日后对战争也会改变很多。

    “昭儿所言极是,等到火炮多制作几驾之后,再让造船务将火炮架设在船体之上。”

    随后赵匡胤就下令,不准军营之人泄露秘密,然后下旨让军器监工匠制作火炮。

    巡视飞山营之后,赵匡胤、赵德昭一行人打道回府。

第五十二章 开启殿试、科举改革() 
巡视飞山营,检阅火炮之后,两人打道回府,在路上遇见了礼部官员,说起了后面日子内科举将近,朝廷准备开科取士,而赵德昭听闻去岁科举朝廷收了十九人。

    而宋初,科举仍旧按照唐代科举进行,尚未出现后世科举制度的的那种非常完善的程度。

    而在历史上,宋朝是科举制度的完善时期,要在赵匡胤后期才能出现属于科举制度的完善。

    而在这一段时间,赵德昭回去之后也考虑了将后世的科举制度提前问世,于是乎在这期间他回宫之后,就开始将后世的科举制度记在笔记本上,然后将之归纳整理,再加上后世天朝的高考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次日,时间已经来到了农历二月初,某日,赵德昭在回宫的路上遇见了礼部官员,随后又听闻近期一段时间即将在京城举行省试(唐、宋、金、元时称省试,在明、清时称会试)。

    省试是古代科举制度的一部分,而对于科举制度,赵德昭再熟悉不过了。

    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几经波折。

    先秦时期,选官以世袭为制度,两汉时期,以举孝廉。

    三国时期,曹操大肆选拔低等士人,然而曹丕篡汉称帝,用九品中正制囊括了天下之英才,才让曹魏江山稳固。

    三国之后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门阀大族把持从朝廷到地方的权力,为打破世家垄断力量,历朝历代都抑制过世家的权力,但是并没有用。

    自从隋朝开始统一分裂局面之后,它开始有了开科举取士,这才进一步为寒门子弟打开了一扇大门。

    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更加完善,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这就给了那些寒门的读书人以更大的空间。在武则天代唐称帝的一段时间里,开创了武举这一科目,为那些习武之人提供了仕途的便利。

    隋唐创立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官史上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地位的。

    从中国的发展上来讲,科举制度还是比较重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赵德昭随同那位礼部官员顺路一同去往福宁殿。

    在福宁殿,赵匡胤此人正在批阅奏疏,见到礼部官员以及梁王进殿,立即停下手中的朱笔。

    而礼部官员立即拱手奏曰:“官家,过段日子,是我大宋朝第二次省试,臣特意来向官家复命。这是奏折,请官家一阅。”礼部官员将奏疏递给赵匡胤。

    赵匡胤忽然记起近一段日子即将举行省试,于是将朱笔放在架子上,然后拿过奏疏看了起来,里面写的基本上都是些关于礼部省试的流程等。

    “唔!今年乃我大宋第二次开科取士,希望礼部做好一切,按照去年的流程操办。”赵匡胤对那名礼部尚书说道。

    “诺,臣告退。”

    福宁殿内,自礼部尚书走后,只剩下赵匡胤与赵德昭父子二人,这父子二人依旧保持沉默,而赵德昭打算将昨夜整晚写好的奏疏给赵匡胤看。

    赵德昭方才见赵匡胤看了礼部官员的奏疏子厚,就只说了一句话,而他心里也有一些话要对赵匡胤说,于是乎开口打破了沉寂:“爹爹,这是孩儿关于科举的奏疏,请御览。”

    赵德昭献上了他的奏折,里面有关于后世科举制度的一些闪光点。

    赵匡胤接过赵德昭的奏疏看了起来,一字一句往下看,刚开始看他没有心里变化,稍后他的呼吸开始变得不平稳起来。

    赵匡胤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昭儿,这……这奏疏上面的观点都是你心里所想的吗,是否?”

    赵德昭半推半就,只好这么说道:“这其实也是老师的观点,加上昭儿自己的见解,还有古人典籍记载以及开封街头士子文人的点评。而且科举制度是不断完善的。”

    “爹爹认为这份奏疏如何?”赵德昭试着问道。

    “不错,这份奏疏有见解,而且方才听你所言,这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爹爹更是刮目相看。这科举本来就是不断的发展的,特别是唐朝更是将其细化了,方才我见你奏疏上面写着的陈述意见,十分新颖。”

    赵德昭拱手而立,道:“爹爹,去岁我大宋朝廷已经录取了十九人,如今我大宋缺少人才,朝廷就应该准备开科取士,而如今试期在即,爹爹应该同宰执相商议之后,在建隆二年的时候,就准备开科取士,我们需要这些文人,对我们大宋有利的,对百姓有利的。”

    赵匡胤是个十分谨慎之人,他出言道:“昭儿,这件事情我会跟宰执他们商议之后,再做决定!”

    “那就有劳爹爹了,昭儿没事了,就告退了。”赵德昭转身便走出福宁殿。

    自赵德昭走后,赵匡胤爱不释手,一直都在看奏疏上面的内容。

    而方才在赵德昭的奏疏之中,就提出了好几个不同的观点,比如这个殿试,殿试始于唐。

    史载自武后载初元年(689年)二月开始,但是之后并没有形成常规制度,而今赵德昭又提了出来,要求在省试之上增加了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而且实行殿试,也是为了尽量削弱世家大族把握科举取士的权利,也是为了削弱考生和主考官之间的紧密关系,有利于防止官员营私舞弊。

    又比如赵德昭要求废止铨选,按唐制,士子进士及第后只是取得了任官的资格,还不能立即做官。如唐代大名鼎鼎的韩愈,三次参加铨选均以失败告终,十年不得为官。而废除铨选,可以体现朝廷优待士人,放松录取的门栏,规定只要进士及第立即授官,名列高等的还可直接授高官。

    ……

    除此之外,赵德昭的奏疏中提到了“锁院”制度,“弥封”制度,“誊录”制度,“按榜就座”,代笔之禁,继烛之制,严禁考生挟书,科举考试内容以“经义”代“诗赋”,录取名额增加,松弛门第观念等等。

    当日下午,赵匡胤紧急召集宰执几人,召开偏殿会议,召集宰执先行商议科举之事,其后宰执相召之后,听其赵匡胤手上科举之制改革,皆对其奏疏之中提出的科举十分感兴趣。

    次日朝会之上,文武百官听闻奏疏中提出的科举之议题,也对这份奏疏十分感兴趣,当然了百官也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是多数官员还是支持赵德昭奏疏中提出科举的意见的。

    于是乎在赞同声音之中,朝廷开始在省试之上加了一个殿试。

    时间已经到了农历二月初,大宋朝廷所举行的科举考试,仍依五代旧制,每年举行一次。只不过今年的名额开始增多,而且从下一届开始难度开始增加。

    今年是大宋朝廷举行开科取士的第二个年头,此时此刻在京城之中,礼部开始举行省试,省试之后再是殿试。

    省试在京城举行,由尚书省的礼部主持,一般安排在二三月进行,因此又称“春试”或“春闱”。省试之后产生的一些名额再由皇帝亲自在殿堂之上进行考核。

    省试以及新出来的殿试,是一场很重要的考试,每逢省试验,京城为之倾动,试前要举行隆重庄严的仪式。

    去岁建隆元年,大宋朝廷就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当时录取了十九人,唐末五代以来,每科进士都在二三十人以上,由此可见,赵匡胤的采纳人才的宁缺毋滥。

    而且赵德昭也知道大宋初期的科举制度是沿袭前朝制度,存在一些漏洞,而且他希望有一个完美的科举制度让大宋朝能拥有更多的人才,因此他在第二年省试之前,就已经将科举改革的册子递交给赵匡胤。

    而此刻在京城之中各家客栈之中已经挤满了进京赶考的士子。

    礼部贡院考试当日,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人对拜。一系列仪式举行后进行考试。

    这几日乃是省试,过了几日省试完结之后,便是殿试,由皇帝亲自对士子考核。

    殿试后按照赵德昭所言,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那日大宋天子赵匡胤还下旨:“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

    自此之后,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而且之后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自此,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

    ……

第五十三章 历史宿命、李璟崩卒() 
(亲们,我弄贴吧是为了收集资料,以便于写作。)

    科举改革之后,为大宋朝廷输送了大批的人才,而自此之后,科举考试也成为了大宋朝廷的人才选拔惯例。

    而在水稻实验区,占城水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