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在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学教师在大明-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想着读书了,前几年让你去你都不去!还是看看爷爷答应不答应吧。”小翠叹了口气道,她的弟弟前几年在学堂中不认真读书,整日胡闹,甚是顽劣,不得已才被带回城中跟着爷爷学医。

    骑在马上的张籍也看到了这姐弟两个,不过此刻相距甚远不便打招呼,张籍只是向着两人的方向笑着点了点头,他打算临走之前再去看望一下金郎中。

    队伍继续前行,张籍不知道的是,就因为这件事情的刺激,在二十多年后,大明朝中少了一个郎中,多了一个金姓的北方探花郎。

    骑马夸街大约花费了一个时辰,再次返回贡院已是中午时分,散场之后,刘贡又相约众人晚间再聚,一众不急着返乡的士子们皆是应约。

    上次席间张籍知道刘贡家中也是历城大户,一方土豪,今次刘贡得了第四名经魁,其父给他的使费颇多,让他结交同年,是否能从暴发户转变为底蕴深厚诗书传家的缙绅阶层,就看他的儿子了,由此见来,刘父也是个眼光长远的灵通人,非此也不能成为富一代。

    骑马夸街之后,这次乡试的官方程序就算全部结束了。

    官方的虽然结束了,但私下的交往才刚刚开始,除了乡试同年们的饮宴交游,还有一事极为重要,那就是拜见座师。

    经历了县府院三场童子试,张籍对当今科场的习俗已是熟稔,这次不经过讲郎的提点,自然而然的就想到还得私下去拜见座师和房师,这是一种礼节,也是拉近师生关系的方法。

    初次拜见像沈鲤这般地位的座师,礼物不需太重,只常见的六礼或者弟子的得意书信诗文即可,能表示出弟子尊师的意思就行,因为座师收的是儒家的礼,而非“礼物”。

    等到下午张籍五人到达主考官沈鲤所在住所时,这里早已是门庭若市,等待入内者众多,此皆是新科举人以私人身份登门拜访座师沈鲤。

第一百八十九章 非为书蠧() 
总裁官沈鲤门前举子众多,张籍五人向前递上名帖和礼物后,本以为要和其他人一样要在外等候,于是就要退下。

    不曾想门房看过张籍的名帖随即喊住张籍,躬身笑道:“原来是解元郎当面,大人吩咐过若是张公子前来,可直接入内。”

    “那我的同窗……”张籍闻言先看向身旁的四位友人,又用询问的目光看向门房。

    门房不语,只是笑着微微的摇了摇头。

    “张兄,自去即可,不用理会我等。”身边的郝澄笑道。

    “对、对。莫要让大宗师等的急了。”吕广和方清之几人也是点头。

    见此,张籍点了点头道:“那我先行一步。”

    “快去吧、快去吧!”众人笑着催促道。

    言罢张籍转身便跟着门房向院内走去。

    此地是山东布政使司给沈鲤安排的临时住所,是前任参政的住所,自那参政回京高升后便空了下来。这所宅院和时下大户人家的布置没有什么不同,都是里外三进院子,池塘树木天井间或其中,各个功能性房间都有,很是齐备。

    由于沈鲤的乡试总裁官一职是临时差遣,乡试结束后就要回京,所以沈鲤并未带家眷前来,只有长随家仆和皇帝赐给的仪仗兵丁两队。

    济南四面环山,地下水资源丰富,向来就有泉城之称,这处院子中也有泉眼,那前院的池塘就是这汩汩涌出的泉水所成,涓涓细流汇成小溪穿墙而过最终流入大明湖中,院中有活水,若在此生活当真另有一番意趣。

    门房在前引路,张籍不及细看这泉城院落,片刻后便来到沈鲤的书房外。

    门房向前敲了敲门低声道:“大人,解元张籍拜访。”

    “让他进来吧。”房间内传来一声低沉的声音。

    “是。”门房闻言后,退到张籍身旁,也未出声,用眼神示意张籍可以进屋拜访。

    张籍点了点头,向门房一抱拳表示感谢。随后推开房门,踏入书房。

    “学生张籍拜见大宗师。”房间内,张籍进门前行一步躬身长揖道。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何也?”只见书案后的沈鲤也不抬头,就这样突兀的问道。

    张籍眼角余光扫视一周,屋内除了沈鲤和自己再无他人,这句话是问自己的,看来是沈鲤要考较自己。

    此句出自《孟子·尽心下》,原句是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原意是孟子说:“一昧地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篇文章,只不过取其中的二三个道理罢了。”后来常常被当做精辟透脱的读书法,要求读书者一定要学会善于独立思考问题。

    对这句话宋代大儒陆九渊在文章中也有引用分析,如他的文章《政之宽猛孰先论》中有“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一句。作为《孟子》中在后世流传极为广泛的一句名言,后世的分析也是很多。沈鲤问起这句自然难不倒张籍。

    只听张籍不假思索的朗声答道:“前人之语可为借鉴,不可为教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笃行善思而不盲从方可知古鉴今,于浩渺典籍中去伪存真方可求得明心见性。”

    这一番对答着实精辟。

    “你就是来自临清州的张籍?果然年少才高。”沈鲤此时正坐在书案后读书,听到张籍的回答,心下暗赞一声:果然不是死读书的书蠧。

    放下手中沈鲤看向张籍,虽然在鹿鸣宴上见过这个少年,但那时对答不多,了解甚少,此刻沈鲤通过考较张籍对孟子这句话的理解,对张籍的年少和机敏颇为赞叹,心中又有“神童屡现,国之祥瑞”之感。

    “确是学生。”听闻沈鲤赞自己年少才高,张籍又恭声道:“学生当不得如此夸奖,若无大宗师拔擢,断无张籍今日之荣光。”

    “今次阅卷,一众考官对你的卷子分歧很大,有的认为可为经魁、或是解元;也有的认为当归于榜末,甚至落卷不用,你可知我为何取中你为解元?”沈鲤尧有兴趣的看着张籍道。

    “学生不知。”未曾想到沈鲤问自己这种问题,张籍仓促之间只能老老实实的说不知道。

    “你上前来,这个是不是你写的?”沈鲤说完拿出一个小册子放在书案上,示意张籍拿过去。

    取过一看,只见这小册子封皮上赫然写着《治水疏》三个圆润小楷,翻开再看,里面的词句虽略有删改,但内容正是自己所写的治水六法,翻到封底,张籍并没有看到作者的名号。

    沈鲤哪里找来的自己所作的《治水疏》?心中虽有疑问,张籍还是实话实说道:“禀大宗师,此文确是学生所写。”

    “这就对了,那日判卷之所以最终决定取你为解元,正是因为此疏。”沈鲤捻须看向张籍又道,“离开京城前,申汝默门下工部侍郎奏此疏与御前,竟得不通人情的潘时良之赞。老夫颇为好奇,与东阁见到《治水疏》原本,始知此文乃是左昌易所荐,而那左昌易的本事我知道,治经尚可,治河则不擅,后又见文末有你的名字,故而作此推测。”

    沈鲤话中提到的申汝默就是大学士申时行,潘时良就是大明治河第一人潘季驯,至于左昌易就是张籍的院试座师左龄了,张籍当时就是把治水疏交给了左龄左提学,并由他上书的。

    “那潘时良认为此疏大善,切实可行,故稍作修改后上奏御前,请批传于沿河数省河道衙门,用以治水。你小小年纪能有这般见识,三千生员中无一能比,文章亦是文采卓著,取你为解元当属实至名归。”

    “全赖大宗师赏识。”张籍闻言再次恭声拜谢。

    见张籍知礼且不因自己的称赞而沾沾自喜,有少年人的聪敏机智却全然没有少年人飞扬跳脱的心性,这一成熟老练的心态,让沈鲤满意的点了点头。

    只有这样沉稳且聪敏的少年,才既能写出花团锦簇的文章,又能写出治水疏和乡试五策这样的文章啊。

    沈鲤心道。

第一百九十章 辞别行前() 
听到张籍谦虚谨慎的对答后,沈鲤温言道:“此非吾之所为,实乃今上之功,与尔之才也。”

    这一句说罢话锋一转又道,“今科中式举子之中你年最幼,所作文章辞藻意蕴皆具文采,兼且又能通晓实务,此实为难得。今后汝自当奋发努力,他日当可高中以报国恩。汝切勿自以为善而忘乎所以,莫效前朝王荆公笔下之仲永,汝当引以为戒。”

    褒奖之中也有诫勉,沈鲤的一番话暗合指点敲打之意。

    “谨遵大宗师教诲。”张籍拱手再拜。

    自进了书房以来,张籍的答话应对,一举一动皆不失礼,向来注重礼仪的沈鲤很是满意,他点了点头目光又变得和煦起来对张籍道:“恩,此间无事,汝回去潜心备考,明年春闱京城你我师徒自有见面之时,尔之今日,乃朝廷抡才所处,切记莫负朝廷隆恩。”

    沈鲤面容温和,极有长辈风范的劝勉张籍备考明年春闱。

    闻弦歌而知雅意,张籍听后大喜,这是沈鲤对自己的照顾和关注啊,回到京城后,说不得当万历皇帝问起沈鲤乡试督考之事时,沈鲤就会提到自己,提前在皇帝心里挂上号,有点印象,这是天大的好处。

    此时沈鲤端起书案上的茶杯,张籍躬身拜谢后,退到房门处转身离开。

    这次拜见沈鲤,自己所得之多令人惊喜。

    出了沈府,门房向张籍笑着点头致意,门房的心下明白,沈鲤能留张籍这么长时间说话,绝对是自己东家对张籍十分满意,这以后的往来走动必然甚多,少不了再打交道。张籍对门方也是拱手示意,宰相门前七品官嘛,即便是门房对自己恶语相向自己也得忍,何况这门房现在对自己是笑脸相迎。

    张籍站在沈府门外,等待自己的同窗。一众举子都向张籍投来羡慕的眼光,纷纷上来打招呼。

    举子们心里都门儿清,每届乡试都是门生多但座师只有一个,私下拜谒通常只是形式,一般说不上几句话,能多说三五句话的,那都是主考官沈鲤心里最看好、最中意的门生。

    没有对比,就没伤害,刚才张籍在里面这么长时间何止是多说了三五句话!这可是极为看重赏识,在举子们看来这个解元郎前途不可限量!

    沈府门前举子们进进出出,座师拜见进行的很快,大概就是通个姓名,说几句感谢地话就结束。不多时郝澄、方清之等人都已拜谒完毕。

    离开布政使司前街,张籍等五人又来到济南贡院处。除了拜访座师,他们还要去拜访房师,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要知道乡试里他们这些中式举子的试卷都是靠房师推荐给座师的,这也是极重的恩德。

    比起座师沈鲤那边,贡院这里各家房师处前来拜谒的人数就少得多,多的十来个,少的也就五六人。不过出自一个房师门下的关系比同榜同年更亲密一层,此被称之为同门。

    夏副主考官和五位五经房官见到张籍等人也是温言诫勉也有之,以鼓励赞赏居多。

    新晋举子们拜完老师,若是不急着离开济南府,下面等待他们的依旧是宴会,而且是看起来无穷无尽的宴会、花样名目繁多的宴会。

    深秋的寒风不能削弱半点士子们兴奋的心情,八十个新科举人,可以排列出无数种组合方式互相邀宴,还有寓居省城的其余同乡们凑趣。在酒桌上交流感情自古代开始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一直到现代也是一样。

    几名同窗先回了客栈,张籍独自向大明湖畔的益安堂走去。明天就要离开济南城了,今天要和金郎中道别,顺便看一看阿昌有没有按自己教授的背书之法背诵。

    边走边欣赏大明济南城的街景,不多时便到了益安堂。

    “张大哥来了。”还未踏上台阶,就听到了阿昌惊喜的喊声。

    “阿昌,那一本《本草经集注》可背下了?”张籍也是笑道。

    还未听到阿昌答话,就见金郎中走了过来,向着张籍笑道:“解元郎到此,小老儿这益安堂可是蓬荜生辉。坐,坐。”

    到了堂中,张籍闻声坐下,阿昌也是走了过来,手中抱着两本本草经集注,仰着脸显摆道:“这两本我用了四天时间就全背了下来,只是还有些生疏,有几章难懂的部分要看一下这树状图才能记全。”

    “不错不错,进步很快。”张籍看着阿昌笑道,“背上一段听听。”

    张籍话刚说完,阿昌张口就来,一连两页背的都是分毫不差,这样张籍颇有些惊讶,虽说有思维导图法辅助记忆,但这能背的一字不差实属难得。

    对阿昌赞赏一番后,张籍言道:“金先生,明天我就要离开济南返回临清州了,今天是特来辞行的。”

    “明天就要离开?”金郎中确认道。

    “明天就走。”张籍点了点头又道:“再次谢过先生诊治之恩,今后若有事情用得着张籍的,可派人来寻我,这是我在临清州的住处地址。”张籍说着递过去一张字条。

    “这……”金郎中话语中略有迟疑。

    “何事难言?先生但讲无妨。”张籍看出金郎中似是有事相求,于是出言说道。

    “确有一事相询,我这孙儿自小跟在我身边,往日里也不远读书,今日不知为何吵着闹着要去上学,小相公你认识不少这城中的读书人,还烦请帮忙找一个好点的社学,这束脩不是问题。”金郎中想了片刻,将这番请求说了出来。

    “此事倒也简单,我正好和一个济南府的同年熟识,不知金先生知道刘贡吗,就是历城的大户刘家。我今晚就和他说,明天让他来这儿送荐书。”办理济南的事情,张籍首先就想到了刘贡,作为历城的坐地户,这事请刘贡帮忙定然能办成。

    “历城刘大户?知道知道,小相公和他家大公子熟识,那这事就好办了。”金郎中喜道。

    又寒暄一番,离开益安堂,张籍就返回了客栈休息,晚上还要参加刘贡组织的晚宴。

    晚宴中,张籍向刘贡提起了阿昌读书找社学的事情,刘贡拍着胸脯让张籍放心,一切包在他身上,就让阿昌去刘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