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噪杂半点也无。
循着书架上的提示张籍找到了一本《诗经》,抽出来在一旁的蒲团上坐下,翻看起来,书架上的诗经很新,有很多本,都是雕版刊刻的。翻开之后能闻到淡淡的书香,这其实也就是芸香草的味道,芸香草能辟蠹驱虫,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辨证一》中则描写芸香草;“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间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
诗、书、礼、易、春秋,《诗经》是五经中相对简单的一本也是当下士子选择的热门,其中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世人常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关雎就是《风》中的第一篇,它广泛收录了当时全国各处的优秀诗歌,天文地理风俗民情无所不包,是个小型的百科全书,内容也积极向上,孔子曾点评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无邪。”大约四万字的《诗经》张籍没用多少时间就看完了,虽不能全部理解,但是靠着死记硬背还能回忆起十之八九,大略读完后张籍并不打算选《诗经》为本经,无他,选这个为本经的太多了,翻来覆去研究个底掉,竞争十分激烈。
接下来的时间,张籍又找出了《尚书》《周易》两本翻看,看完后不禁想起了陈教习对他说的话,“张籍,我知你欲下场明年的县试,五经之中选取何为本经尤其重要,当下以《诗》为本经着尤多,以《书》《易》为本经者次之,《礼记》、《春秋》甚少,你进学日短,选哪一本自行估量,若选最后二者或可避其锋,且希伊先生虽往年治尚书,但近年治春秋久矣”陈教习的意思就是张籍如果选诗书易竞争会非常激烈,建议他选《礼记》或《春秋》为本经,因为山长希伊先生也很精通春秋,或有机会向希伊先生学习。
读书的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见日头已是偏西,张籍从早上看书至今,水米未进竟是不觉饥渴,直到藏书楼洒扫斋夫提醒方才从书海中出来,张籍拿着三本书去办理了借阅手续,下午的值班士子并不是方清之和周铭正二人,故而也未多搭话。
走出藏书楼所在的院门,在夕阳的余晖下,张籍手中拿着的书上赫然写着《春秋》二字。
是的,张籍定下主意以春秋为本经。
《春秋》,微言以大义!
第六十六章 月末考试(上)()
选定本经后的第二日一大早,天刚放亮张籍洗漱完毕来到了小讲堂中,一边看书一边等待陈教习的到来,今天要把自己选《春秋》为本经的事告诉陈教习。
不多时,门外便传来脚步声,陈教习如往常一般先去侍弄花草,张籍在一旁静坐读书,一师一徒两人仿佛有了默契,待到摆弄完收拾好后,陈教习在张籍所在的案几前坐下问道:“昨日藏书楼一行,可有所获?可选定了本经?”
“回教习,学生昨日翻阅五经后,心下想以《春秋》为本经,不知可否?”张籍合上面前的书本,直起腰身正坐于蒲团上回答道。
“唔……”陈教习略作沉吟道:“你既选《春秋》为本经,与经义上我便教不得你多少,山长希伊先生善《春秋》,你当向山长学习,只是山长只教授内院甲班学子,今后每月的考较关乎升班,这你就要加倍努力了。”
“谢教习指点。”张籍听了陈教习的话后致谢道。陈教习微微颔首,面前的这个少年学习能力极强,短短十余日就把四书读的如同一般学子读一年的水平一样,手下有如此聪敏的学生,又有那个做老师的不喜?
接下来的时间张籍又询问了关于八股文写作的一些问题,陈教习也是耐心的一一讲解;之后又批改了张籍近期做的文章,不仅指出了其中文法不周,语义不通之处,还圈点出了,其中错字避讳字,见到陈教习如此的一丝不苟,张籍也整理起百倍的精神认真听讲,手下做着笔记,脑中思考着要点,不解之处及时提问,如饥似渴的吸收着知识,就这样一教一学之间,师徒甚是相得。
……
秋意渐浓,书院中落满了树叶,紧张而又平淡的书院生活又过去了八、九日,在这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张籍白天去丙班上课,早晚请陈教习指点,熟读四书、兼习《春秋》,四书进境神速,理解已是无碍,不过《春秋》内容艰深,语意晦涩,进展就慢了许多,好在外院月末例行考较以四书为主,对成绩影响倒是不大。
大明万历九年,八月二十九日,书院考较。
是日晨光熹微,秋风送爽,伴随着斋夫的沙沙扫地声,张籍洗漱完毕,整理好书袋,大步走向讲堂,突击二十日,今天就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前世中从小到大张籍从来不怕考试,每逢考试都是精神倍增,哪怕是最终的成绩不好,也从未改变过这一心境,无他——付出过努力过,只是想要证明自己。
片刻后张籍便到了丙班讲堂中,月末的考较关乎在书院中的排位座次,和内外院,甲乙班的升降,对于所有学子而言都是意义重大。众同窗此刻在努力的翻书默诵,都想在这最后的时刻在多记上一点,张籍寻了自己的位置坐下,也翻开书读了起来。
一会儿,徐讲郎就携着试卷到了堂中,两声轻咳后,诵读声戛然而止,学子们都自觉的把手边的书本收起放好,没有一个人有作弊的意思。书院中作弊的惩罚极其严重,就简单两个字——开除。
能进入清渊书院就读已是不易,被开除就相当于失去了一个最好的学习环境,还失去了书院的一切福利。如果觉得这些都没什么,那最严重的还是作弊者的名声彻底毁了,背负上无法磨灭的污点,未来的科举之路将会变得艰难无比。有这么可怕的后果,自是无人敢于尝试作弊。
众学子收拾停当,正坐在席上,讲堂内雅雀无声,眼睛都盯着徐讲郎怀中的试卷。这次的试卷照常例由清渊内外院四位教习出题,希伊先生审核拍板决定,内容上适应学子们的学习进度,区分度和效度也很高。
徐讲郎将试卷下发后,众学子没有接到答题的信号,都只是浏览题目并未动笔,片刻后只听讲堂前方传来徐讲郎的说话声并伴随着清脆的磬音,“月末考较开始,可以答题。”闻言后,所有学子提起毛笔写了起来。这一套方法和后世极为相似,看来考试这件事也是传承已久啊,张籍开小差想道。
摇了摇头,挥去杂念,试好笔墨浓淡后,张籍当即开始作答。这次试卷共有贴经十二题,墨义六题,策论一题,制艺文一篇,题量不小,考试时间从辰时到午时相当于后世五个小时,只要不卡壳这些时间应该还是充裕的。题量大持续时间长,每次考较都是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这也是为了将来下科场做准备,要知道这时候的科场也是要人长时间在场中,有的甚至持续一整天,吃喝休息上厕所全在场中解决,这五个小时的考试不过是个点心小菜般的热身。
贴经题类似后世中的填空题,第一道,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句出自论语学而篇,讲的是礼的应用,张籍熟读论语已能成诵,当下落笔在空缺处写到“……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第二道还是出自《论语》,第三道出自《大学》……张籍早已把四书背的滚瓜烂熟,几可倒背如流,笔下不停如行云流水,十二道贴经题一会就全部写完了。
贴经题是考察学生的基础,按照清渊书院学子的水平应该都能答对,接下来的墨义题就是用来提高区分度的了。
墨义,顾名思义这就是考察的对经义的理解,第一道,“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语出《大学》。
对这一句朱子四书集注中有解释,张籍记得清清楚楚,稍微思考组织了一下词句,便下笔道:“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朱子四书集注要比四书原文厚的多,能通读一遍理解全部已是不易,遑论在书页的角落中找到这么一段话了,能做到这一步的非全本背诵不可。在人才济济的清渊书院这样的人也不多见,更多的是记住了其中梗概,用自己的语言再去发挥。
随后的墨义题有出自《中庸》的,有出自《孟子》的,也有出自《论语》的,张籍都以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基础作答,解析的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如此在墨义题上,张籍定是要领先与其他书院士子了。
。
。
第六十七章 月末考试(下)()
墨义题写完,摆在张籍面前的就是策论了,说起这策论,张籍可并不陌生,作为曾经公务员考试大军中的一员,这申论没有写过一百也有八十,没错,古代策论就是和现代申论是一个东西,都是给你一件事或者一句话,再让你发表意见、总结经验教训、给出解决方法,区别只不过是在明朝用文言文写作,在后世用白话文。
古代最为有名的策论文当属西汉贾谊的《过秦论》,盛唐柳宗元的《封建论》和北宋苏洵的《六国论》,讲古论今,鞭辟入里,字字珠玑。
眼前的这道策论题目只有八个字“临下以简,御众以宽。”此语出《尚书·大禹谟》,如果不是那日选取本经时看过这本书,张籍连这句话的出处都不知道,在外院的月末考试中出五经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难道在这里,这有些超纲啊,张籍暗暗想到。抬头看向四周,果然不少学子都在停笔苦思。
这道题目的意思就是说,管理民众的时候要轻惩薄罚,实施宽松的法律政策。让广大学子就这一点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是赞同还是反对,或者两相取中。张籍在后世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曾经读过苏轼的名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和这个题目有些相似。细细思考后,张籍在草稿纸上写起了提纲,立论走中间道路,也即是宽严相济,想来这个思路是符合出题人的想法的,毕竟刑律国之大事,不可走极端。
草稿提纲书写完毕,张籍略作修改便在试卷上誊录起来,“昔商公立木法度严苛,直至秦末群雄逐鹿……昔汉高祖约法三章,萧何定律九篇,至于文景,刑措不用……然至汉末,盗匪四起,民之益乱也……时至今日,太祖定鼎与民生息……时移而世不同……当宽严相济矣……”
以秦汉刑律两个极端为例子来阐述事实,之后结合当今风气时事,最后引出自己的观点——宽严相济。这篇策论结构严谨,谈古论今,写得有理有据,怎么着也得评个中上。
做完这一道策论,就只剩下一道制艺文了。张籍抬头看看但天色,秋日的阳光并不燥热,刚刚挂上树梢,大约巳时已过,只剩下约莫一个时辰了。
“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语出《孟子》,这是一道中规中矩的从四书中出的题目,并不是后来发展成的那种拼凑而成,砍头去尾的奇怪断句。
作八股文首先要破题,而破题要知道题目的出处,之后再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展开去写,这也是为什么当下读书人都要熟读四书的缘故了,若是背不下来四书,你连从何入手都不知道。
以清渊书院众学子的水平,这中规中矩的四书题目,破题当是无碍。当然这也难不倒张籍,只是再往下写就要各凭悟性,各看本事了。
搁笔踟蹰了一会儿,此刻张籍的脑海中并无现成的范文,也没有能够拿过来参考的文章。还是八股制艺学的时间短啊,默默叹了口气,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八股文也得要熟读时文名篇,这次月考过后自己一定要买上几本时文册子看看,苦于没有思路,无处下笔,张籍暗暗下定决心。
丑媳妇终当见公婆,看着日头渐午,张籍搜肠刮肚,勉为其难的写到:“惠王曰,吾欲雪耻如之则何?孟子曰,宽政于民仁者无敌!”由仁政入手破题,以善施教化承题;再从民之如何起讲,入题;之后重点论述施仁政的重要性和利弊作为起股,中股,后股,最后重申宽政于民方能仁者无敌作为束股,自此一篇八股文写完。
搁笔之后,张籍再回顾整张试卷,贴经、墨义信心满满,策论当为中上,制艺文就马马虎虎了,有打量了下周围的同窗,不少让在苦思冥想,时已至此还有不过盏茶时分,竟然制艺文还有没写到一半的,在心中暗自估了下等次,乙班之中自己当可为中上。
考场上最后一盏茶时光过得很快,于讲堂之上案几之后看书的徐讲郎,看了看院中的华表日晷,轻击铜磬,只听一声脆响,清渊书院八月月末考试,结束了。
听得钟磬声,众学子自觉的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等待徐讲郎收卷,待徐讲郎收卷离去之后,讲堂内便如后世考试结束后一样,讨论声不止。
“哎呀,这次考得不好,不知道如何向阿爹交待。”
“哎,我也是,那策论文真的好难写,我想了许久也不知该选宽,还是该选严,写的不知所谓,怕不是要排在下位了。”
“刘兄昨日读书时刚好看到孟子这一句,制艺文当是要评个中上了,恭喜恭喜……”
“哪里哪里,凑巧罢了,做不得数……”
押对题的,正好看过这一节的,那是欣喜若狂;没猜中的,没看过的,愁眉哀嚎,也有部分喜怒不形于色,默默的在收拾自己的案几。宛然一副考场众生相。
张籍就是其中默默收拾笔墨不做声的那一种。
“张朋友,这次考得如何?”忽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张籍回头一看原来是同寝舍的冀永贞。
“考得不好,制艺文难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