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在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学教师在大明-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青衫少年登科早,等闲平步九霄,探花郎,好诗!”

    张籍的这首诗和刚才李廷机的“白首将至得君恩”同样是言道科试等第之喜,但前者讲科举之艰难不易,后者讲少年登第之欣喜得意,各有特色,也算是完成了刚才那礼部官员的要求。

    进士们对诗词一道自是不陌生,而且多有急才之人,之后的场或依殿试名次,或随性而就,纷纷吟诗作赋,一时间恩荣宴尽是吟哦之声。

    酒过三巡,朱国祚、李廷机、张籍三人做为三鼎甲,受到不少人重点照顾,酒被敬了许多,三人皆是酩酊大醉。

    当然,在这个恩荣宴喝醉酒的可不只是张籍三人,今天是什么时候,金榜题名后的琼林宴啊,新科进士们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所有新科进士,特别是出身寒门的进士大都会产生类似的感慨,曾经人人皆读过,用来勉励自己的那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如今已经实现了。突如其来的这种身份巨大的变化带来的惊喜对每个人的冲击还是不小的。

    高兴之下难免开怀畅饮,醉酒的人自然也就多了。整个恩荣宴下来,新进士们差不多人人都喝的红扑扑的,达到醉酒程度也有不下十余人。

    酒后方现真情实性,酒后方见百态人生。喝醉了酒的人们行为也是千姿百态,有的哈哈大笑,畅饮争杯有的掩面长泣,道尽辛酸,对于此,在此组织的礼部官员早已经见过不怪,而且为了防止在恩荣宴的进士和官员们酒后失态,他们还早就准备好了醒酒汤、及休息的场所。

    厅外就几百名差役待命,一旦有人醉酒,便会有差役过来将其扶到或抬到早就安排好的下榻处醒酒。

    张籍这次也是喝得有些多了,但是他在语言和行动还能自持。三鼎甲中,榜眼李廷机喝的最多,早已是被人抬了下去熟识的人中,汤显祖也喝了不少,见他开始满嘴说着胡话,一方面是为了不让他出丑,一方面是躲酒,张籍、李成、郑泰三人便将他扶了下去,四人一同在礼部衙门后院客房。

    酒意兼之孔庙大礼的奔波,不知不觉,张籍四人靠着矮榻沉沉睡去,等到被礼部的杂役叫醒的时候,已然是金乌西斜的傍晚时分。

    张籍看到屋内,还有汤显祖不知何时呕吐的污物,不禁有些不好意思的对前来打扫的杂役小厮说道:“有劳小哥了,我这友人今次恩荣宴饮酒太多……”

    张籍的话还没说完,那小厮就慌忙的道:“不妨事、不妨事,诸位老爷都是天的星宿,给老爷们办事,小的正求之不得。”

    张籍见此,也不多说,心下知道,这就是身份不同带来的变化。

    古代的酒水都是地道的纯粮食酒,张籍此刻并未觉得头疼,在叫醒郑泰、李成和汤显祖后,几人一同离开房间。

    在出礼部的路还遇到不少酒醉晚归的新科进士,众人面依旧带着喜色。这两天经历了一系列荣耀、喜庆的仪式之后,每个进士心中几乎都有“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恍惚之感,有不惜一死报国恩的热血沸腾之意。

    出了礼部衙门,前行几步转角就是大明门,在大明门前临清会馆的马车还在那里等候。

    临马车之前,张籍再次回首看向那中华国门,面解缙手书的对联依稀可见。

    张籍心中知道,此时此刻便是整个科举的终点。在这条充满着荆棘、荣耀、理想的道路,自己终于走到了尽头。往昔的种种,读书所带来的荣耀,都已经是过去式。

    接下来,便是新的生活!

第二百九十七章 李成的纠结() 
    四月中旬已是初夏,正午时分,清风不起,蝉鸣幽幽,耀眼的阳光照在会馆后院的葱葱茏茏的大树上,光影斑驳,绿荫满庭院。

    张籍和李成郑泰三人刚刚从吏部衙门回来,领回来正七品官服两套,纹银十两,其中银子是给新科进士们的科试赏银,三鼎甲是十两,其余众人皆是五两。

    这会儿张籍将官服铺开放到屋内圆桌上,但见:青色锦袍,二梁朝冠,乌纱一顶,素银腰带,三色练鹊绶带,槐木笏板,胸前鶒xichi纹绣。这就是一个大明七品官的全套行头。

    看着这件官服,张籍心中感慨难言从万历九年起,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一路拼杀过来,终于结束。在这古代,读书果真是可以改变命运,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这些耳熟能详的励志诗句没有欺骗自己。

    若是没有科举这条路,自己如何能在短短的三年之内,就完成从大明乡间农家子到如今七品翰林院编修的转变呢。这其中跨越了无数阶层,经历了无数辛酸,此间种种不足为人道也。

    这几年读过的书放在后世皆是传统文化典籍,其中精华不少,糟粕也多,自己在后世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毕业,经过了十几年的唯物主义系统化的教育,辨别能力自然是有的,将其去粗取精、去芜存真之后,获益良多,心性磨炼得更加圆融成熟。常言道,一法通而百法通,人生百态,世间万象,至理相似,何其妙哉!

    “老爷,你这官服可真威风,和咱知州大人是一个颜色的,就是上面的纹绣不一样。”站在一旁的随从张成赞道。

    “呵呵,颜色一样,可品级不一样,知州大人那是五品白鹇,我这个是七品的鶒xichi。”张籍呵呵一笑道。

    被张成的说话声打断了思绪,张籍收回心神,不再去想那种种往事,心下一点怅然若失之意尽消,取而代之的是释然和轻松。

    “张成,你去看看会馆安排的饭菜好了没,好了咱就下去吃饭,下午还有事。”张籍收起桌上的袍服冠带,对张成吩咐道。

    “好嘞,我这就去。”张成答应一声,转身推门下楼去了。

    中午吃饭,张籍照例是和李成、郑泰两人聚在一起用餐。

    “维桢,咱们吃过饭后,你的七品官服可要穿上让我和英之兄看看。”午饭到了尾声,李成喝了一杯清茶歇息,笑着对张籍说道。

    “不错,穿上让我两个看看,今天咱们同样是去吏部衙门,就你们三鼎甲领了衣袍冠带,我们这些二甲三甲进士只是领了银子。”郑泰放下茶杯也笑着道。

    今天去吏部衙门,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都是授了冠带袍服和官职文书,明天即可去翰林院报到任职。而二甲和三甲,有的需要等待庶吉士馆选,有的就是等着吏部选官,还有最后一种情况就是不去选官游戏人间,当然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

    二甲进士授官即是从七品,比张籍的正七品低上一小级;像李成和郑泰都是三甲进士,庶吉士是不用想了,一点戏也没有,他们授官则是正八品。

    时人常道只要考上进士至少也是个县令,而县令是正七品,那为什么三甲进士能直接去做地方的上的一县父母官呢。这里面有个说道,那就是京官外放自动升一大级,也就是提高一品,国朝进士那比后世中央国务院的公务员还要精贵,所授的品级是比照京官品级而言的。

    也就是说,如果李成和郑泰都是出京外放地方为县令,那么自动授予正七品,而这并不是升官而是平调,这属于京官对地

    方官的等级压制,就类似后世中央国务院派遣官员到地方挂职调研一样,都要提升一级官职。

    张籍听闻两个好友的要求,不禁笑道:“不就是一件官服么,英之、子高,过几天去各衙门观政的时候,你们也会发。”

    “那哪能一样,我可打听了到时候发的都是绿袍,而且是没有纹绣品级的,和你这件青袍差的远了。”李成摇摇头故作叹气道。

    “那成,等会儿我穿上给你们瞧瞧。”张籍闻言只好点头道。这又不是穿做女装大佬,也没什么不好意思,张籍脑海中莫名其妙的冒出了这个呜呜呜的念头,随之不由得又摇了摇头。

    “还是维桢兄好啊,三个月观政结束后,我等都是没门路的,也不知道被外放到哪里为官。”李成又是一叹。

    “安排到哪儿就到哪儿去呗!”郑泰向来性子大大咧咧,对此并不以为意。

    李成见此说道:“咱大明地域极广,说起选官,最好的地方自然是江浙富庶之地,次之则是中原地区,更多的确是北方苦寒,南方湿热之地。若是运气不好给选了个贫瘠之地,怕不是还不如在咱老家临清做个举人自在。”

    对于好友李成现在这番患得患失的表现,张籍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今世中了探花直接就能留在京城,没有这个烦恼,但是后世他考教师编制的时候也有过如此的纠结,那时自己考试前只想着能都考上即可,考到哪儿去都行,但考上之后选岗时呢?又想着能留在市里学校任教。

    最后终究是按照成绩先后选择,无奈之下被分去了乡村,好在是个中心小学,经过了几次教育均衡县验收的洗礼,各项设施都还不错,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只是上下班路上开车要一个多小时罢了。

    今之吏部选官和后世选岗可谓极为相似。这时张籍正好忆起汤显祖说的一事,于是对李成道:“子高兄,我曾听汤义仍讲过,此前有过三甲进士吏部选官不就,以宛平老家有老母在堂为由,非要留京的例子,只是看你能不能狠下心来,舍不舍得了。”

    “哦?需要舍得什么?维桢兄你就别卖关子了,快说来听听。”李成闻言来了兴趣。

第二百九十八章 谢恩表() 
    却说李成急切的问张籍拒绝吏部授官到底会有怎样的代价,张籍只好摇了摇头说出了结果:

    “那人没什么背景,但最后也真的没去赴任,吏部也同意了,只不过正八品的职阶是没了,给连降三级去工部司务厅做了个从九品司务,怎么样?你在想不想这样?”张籍看着李成道。

    “这……”李成一听就无语了,连降三级啊,若是没有门路,也没有什么大功劳,按照目前的大明版官员管理考核办法,重新升上这三小级,那可至少要九年啊,这简直是不能承受之代价。

    “这已经是朝廷优待咱们进士了,你要知道放在平时只要是个京官的缺都不好补,若是换了举人或是监生选官时挑三拣四有所不满的话,早就被赶回家了,今后怕是有缺也补不上。”张籍说完又安慰李成道:“子高兄,这选官还早,现在左右也是没其他门路,还不如静心等候,万一给分配个好地方呢。”

    “维桢说的没错,咱还是等等吧。”这时郑泰也说道。

    李成闻言叹了口气道:“那也只能这样了。”

    三人吃过饭后,张籍穿上官服在房间内走了几圈,大袖飘飘,帽翅颤颤颇有少年风流,英姿勃发之感,李成两人看后自然是赞叹羡慕不已,这些暂且不提,时间一晃就来到了一天后。

    殿试结束后,对新科进士而言,接下来是三个月的观政期,这就相当于考上公务员后的实习期,这是给进士们用来调整心态的。骤然从百姓变成官员,很多人还没有适应这样的转变,这时众人被称为观政进士。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为期三天的礼仪培训,地点是在鸿胪寺。

    这天一大早,张籍穿上新发的衣袍冠带,同李成和郑泰两人乘车往鸿胪寺而去,一路上两位好友又难免投来一副羡慕嫉妒的眼神。

    不多时便到了鸿胪寺,按照衙门等级这里属于正四品国家单位,其主官名为鸿胪寺卿。主要负责朝会、筵席、祭祀赞相礼仪等事务,也接待外国来使和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首领,负责一些涉外事物,就起职能范围上来说有点像是外交部及其下属的礼宾司的结合体。

    张籍他们这三日便是集中学习朝会、筵席、祭祀等礼仪。三日培训即可毕业,第四日便要正式参加朝会,向万历皇帝上表谢恩。

    学习的过程就比较枯燥了,三百多大老爷们先听讲仪式规制,之后再走走停停练习一番,从站姿坐姿到行礼答话都有标准,初时众人都有些不自在,不过后来习惯就好些了。

    三天后礼仪培训完毕,新科进士们的观政地点也被确定了,除了三鼎甲和十几名等待馆选庶吉士的之外,其余的新进进士也都按照传胪名次各有任命,中间名次的如二甲申用懋等人派到六部都院通政司等重要衙门观政,后面三甲差一点的就安排在了顺天府衙门,比方说郑泰、李成、汤显祖等人。

    从被分配的观政部门可以大约看出今后选官的去处,因为往往是在某个衙门观政,其实就是决定了去某处任职,在顺天府衙门学习的一般就是地方上的政务处理,李成等人应当是被分到地方为官了。

    按照《大明会典》要求,为期三日的鸿胪寺培训完毕后,由新科状元率领一众进士上表谢恩。大朝会上文武百官都会如金殿传胪那次一样到场,礼仪要求也分外严格,还有御史等人监督观察,若有失仪之处,都会被记录下来。参加这么一次大朝会,大约也算是对鸿胪寺三日礼仪培训效果的一种检验。

    这日正值上表谢恩的日子,地点依旧是在紫禁城皇极殿,新科进士们自然是主角,而主角中的主角是状元朱国祚,张籍等人跟在身后一切礼仪比照前人,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就行。

    这是第三次来紫禁城皇极殿,众人也都是轻车熟路,不多时便到了殿外丹陛之下,此刻大殿门外放置着一张龙纹描金大案,张籍和李廷机跟在朱国祚身后,看着这张龙纹表案,心里都很清楚。这张龙纹表案就是让状元朱国祚代表诸进士放置谢恩表的地方。

    上表谢恩,都是固定程式,表的内容也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没有什么可发挥的余地,朱国祚的谢恩表早就在鸿胪寺培训时,在鸿胪寺官员的指点下写好了,张籍两人也都看过,无非是皇恩浩荡,吾辈鞠躬尽瘁,为国尽忠之类的场面话。

    很快,张籍便见丹陛上的乐官行动起来,随后即听到了一阵韶乐声起,这是皇帝驾临皇极殿前的预兆,果然是天子,出场都带专属bgm,这是大气运主角才有的待遇呀,张籍心情放松之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