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所以姗姗来迟,就是因为他在召集人马。
他虽曾与武大有过嫌隙,但后来却成了同门师兄弟,同为周侗弟子,武大有难,林冲都来了,他这个大师兄,责无旁贷。
何况,上次四海镖局与武府结盟的时候,他虽然有些恼怒武大给他安排了个客卿职位,可他最终与师尊一番密谈之后,终究还是没有拒绝。
此时,在武府与蔡府陷入最混乱的僵持阶段的时候,卢俊义终于来了。
这才是武大最后的底牌,也是武大最大的底气所在。
武大熟知历史,他太清楚卢俊义的号召力和战斗力了,在整个水浒传中,卢俊义何时败过?好像只有北宋四大寇中的王庆麾下有一名人称“金剑先生”的李助,似乎凭借一身剑术曾经不清不楚的赢过卢俊义半招。
武大野心很大,他这次就是要一次性的把蔡府给打疼。
此前与蔡府的数次交锋,互有胜负,蔡京在武大春风得意的时候劫持了金莲,给予武大迎头痛击,孰不知,与梁山结盟之后,武大也一直在策划给蔡府一次血的教训。
张良被策反,武大发现的太迟,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而在我们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之后,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将计就计,趁势再重新布下一个更大的局,在敌人露出底牌后,依旧能够挥洒自如,将敌人一网成擒,作为一个武力一般只能靠智商碾压敌人的聪明人,谋局当如此也!
卢俊义出现后,他的身后,又直接冲出大约两百骑,前来支援武大。
这些人,是梁山那些跟随卢俊义赶往河北的两百精英。
其中,有一百杀向了那些躲在一侧随时准备偷袭武府的七星盟杀手,另外一百则直接提刀看向了东郭太寻的人马。
与此同时,周围的山头上,喊杀声四起。
不出武大所料,甲七这个阴险的狡诈之徒,果然还是留了后手。
是大约一百位弓箭手。
一百位弓箭手,看起不来不多,但他们埋伏在四周,一旦武大等人强行突围的时候,恐怕这些弓箭手会给予武大毁灭性的打击。
可惜,由于卢俊义的到来,胎死腹中。
出手的,是卢俊义在河北江湖上的绿林朋友,以及他上次与武大还不相识,在阳谷县县衙大牢内救出的江湖游侠,各个都有一身武艺,那些只擅长挽弓射箭的弓箭手,与这些绿林中人短兵相接,恐怕会死伤惨重
武府士气高涨,武大面露森然,终于露出了獠牙:
“杀!”
东郭太寻不只是个陷阵的猛将,他的脑子也极为好使,衡量了一下眼前的局势得失,果断下令,“撤!”
可惜,武大怎么会让他们安然退去?
“上强**!”
是的,这一路,直到此地,武府精英从童英军营带出来的强**一直都没动用,目的就是等到蔡府底牌用尽黔驴技穷之时,彻底将他们全部灭杀!
东郭太寻的人马本就大部分被武府纠缠着,剩下的想要跟他一起逃跑的心腹,瞬间就被强**射杀一片。
东郭太寻也顾不上这么多了,调拨马头,带着仅余的几名心腹,突围。
他的武功太高,真心想要逃,在一时之间,武大还真没办法去拦住他。
甲七的脸色极为难堪,他的身边只有畏畏缩缩的蔡九,以及梅香和几名七星盟杀手。
这点人,连给卢俊义塞牙缝都不够。
他想逃,他想跟东郭太寻一起逃,可茫然四顾,处处狼烟,他能往哪跑?何况,卢俊义正盯着他,单**匹马杀了过来。
他迟疑,可卢俊义却不会给他仔细考虑的时间,迅速逼近。
甲七气急败坏的对身边的七星盟杀手下令道:“上x我杀了他!”
但,这种杀手,在暗中伏杀,水平还勉强可以一战,正面交锋,被卢俊义一击而溃。
卢俊义单人单马,以一己之力,成功擒获甲七、蔡九以及梅香。
与此同时,各处交火处也是一面倒的局势,武府一系的人马大胜!
仅仅一刻钟后,蔡府人马眼见东郭太寻逃窜,甲七被抓,大多数人投降,其余人被就地斩杀,武府完美收官。
武大喘着粗气,来到甲七面前。
甲七早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现在的他就如同一只丧家犬。
“武大官人,我是蔡府心腹,你杀了我,蔡太师一定不会饶过你的!”
武大满脸漠然。
甲七顿时慌了,“我是甲七,蔡府甲字号心腹排名第七,我知道蔡府很多秘密,您不能……”
武大根本就没等他说完,干净利索的一刀就把甲七给宰了。
“蔡府甲七?”
“我甲你一脸!”
(今日五更已完成,祝大家周末愉快,请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第137章 回家()
其实甲七说的没错,他是蔡府绝对铁杆心腹,按照常理来说,武大不应该一刀就把他给杀了,但,武大还是这样做了。()
这样做的原因有二。
首先,第一条,即使甲七供出些什么,武大也不能确认他所言属实,这家伙阴险狡诈,稍有不慎,就会被他迷惑,得不偿失,当然,这是最简单也最次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尤其武大武功有限,所以如今的他更像一个擅长谋略的谋士,以智取胜,但他还是武家家主,他还是一个满腔热血的男人!
作为一家之主,甲七设计绑架了金莲,武大绝对不能容忍他还多活在世上一天,动我女人,杀
作为一个男人,甲七用梅香逼迫张良,策划如此之大的阴谋,致使武府上下的家将护院损伤惨重,动我兄弟,杀!
是可忍孰不可忍,即使孰(叔)可忍,婶婶也不能忍!
大战结束了,但武大还是不能休息,他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太多太多。
首先是蔡九,一刀杀了倒是简单,不过武大沉吟了一番后,把他交给了梁山处置。确切的说,他是想看看宋江会如何处置蔡九。
如今的梁山,在武大的指点下并没有堂而皇之造反,藏匿了身形,一边练兵,一边赚钱,两不耽误,蒸蒸日上。但无论如何,以历史上的宋江的秉性,如若他还想要一门心思的往朝廷身上靠拢,终究是个隐患。
毕竟,及时雨宋江的号召力太强,如若日后他真的与武大等人反目成仇,估计梁山会彻底分裂,他最少能带走一半的人马。
蔡九是蔡京第九子,家世深厚,但无奈他这次被绑架,戴宗做的很小心,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神不知鬼不觉,即使被人给杀了,也是一桩无头公案,根本无从查起。
退一步讲,就算蔡京心知此事是梁山或者武大做的,可那又如何,空口无凭,他没有证据。
这是武大对宋江的一次试探,他想看看宋江是否会有所转变。
其次就是被卢俊义生擒的梅香姑娘。
在此次事件中,梅香姑娘设计引诱张良,是最大的******,如果没有她的出现,张良不可能被甲七利用。当然,受伤最深的,也是张良。
武大斟酌了许久,把梅香姑娘交给了张良处置。
是生是死,武大不在乎,但他需要给张良一个彻底了断此事的机会。
这两个人处理完之后,最棘手的问题也就来了。
东郭太寻带来的那五百铁骑,身份已经查明,他们是濮州濮阳郡驻军。
这是朝廷的人马,杀,杀不得,放,又放不得,着实让人头痛。
最后还是童英过来给武大解决了这个难题。
“把人带回去,交给我吧。”
武大微怔,“你能怎么处理?别说把他们都杀了,他们毕竟是朝廷州军,再者说,他们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童英翻了个白眼,“杀什么杀?军方的事情你不懂,把人交给我就行了,你管那么多干嘛?”
得,这位小爷在之前的交战中负了伤,这个人情武大欠大了,惹不起,不管了。
“另外,把那些山匪还有七星盟的杀手,全都押回阳谷,回头我让人起草一份文书请父亲大人过目,就说这些人全是三道口的山匪,终日打家劫舍,无恶不作,报上去,我有军功,你也不会吃亏,还顺便帮你解决了难题,你该怎么谢我?”
果然不愧是将门子弟,处理起这种事情如鱼得水,这可给武大帮了大忙了
武大拱了拱手,“多谢。”
这件事处理完,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也是让武大最揪心的问题。
此战,武府两百余护院,战死四十七人,重伤者三十五人,其余的也全都人人负伤。
十名家将,战死四人,两人重伤,四人轻伤。
这些家将护院,全是为武家而战,也是为武家而死,而伤。
武大的心情极为沉重,李师师是充唯一一个懂的医术的,正忙的不可开交,为负伤的家将护院包扎。
金莲挺着大肚子走到武大身旁,望着忙前忙后的李师师,幽幽叹了口气,轻声道:“夫君,奴家是不是挺没用的?除了一直给您添麻烦之外,一点忙都帮不上您……”
家将与护院的战死让武大极其难过,但他还在脸上尽量挤出一丝笑意,安慰道:“不要胡思乱想,这一路你也没少受委屈,去歇着吧,回府后我请人再配几副安胎药。”
金莲展眉如初,乖巧退下。
武大信步走到张良身边,查看了一下他身上的伤,关切道:“没事吧?”
张良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着摇了摇头。
或许是因为内心的自责,张良在此战中简直就是一幅不要命的打法,疯狂的杀敌,武大明白,他是在为自己赎罪。
而张平,则在带人整理出战死的兄弟尸首。
武大心中一恸,悲上心来,沉声道:“仔细点,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弄错。”
张平沉默着点头,“是。”
这是武大首次体会到战场的残酷与无情,冷兵器的交战,无论武府一系多么的骁勇善战,终究还是避免不了死亡。当然,这些还活着人,势必成为未来武府人马的核心战力。
这里面有许多人,武大都只是眼熟,并没有太多的直接交集,毕竟,如今的武府人马太多了,武大不可能个个都认识。但即使如此,他们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为武家而战。
“做好统计,回家后,厚葬,善待他们的家人。”
“是。”
两个时辰后,战场清扫完成。
童英与众多梁山精英,换了东郭太寻那些人马的甲胄,押着浩浩荡荡的俘虏在前开道,武大率领晁盖等梁山好汉、石宝等方腊部众,以及后来赶来的卢俊义的人马,砍了粗壮的树枝,抬着伤员,以及战死的兄弟,踏上了归途。
走出三道口,武大回身又望了一眼这个自己将铭记一生的地方,长吸一口气,强行按耐住内心的悲伤,大声呼喊道:
“兄弟们,回家!!!”
“回家!!!”
第138章 苍蝇()
由于人员众多,光生擒的俘虏就有八百多人,即使他们已经被缴械,但依旧不容松懈,再加上武府伤员极多,所以武大等人走的极慢。()
按照童英的心意,他是想直接调兵,毕竟这些俘虏里的确是有很多山匪,剿匪是百姓和朝廷都喜闻乐见的,此时剿匪完成,调兵也不算逾礼
但,武大沉吟了许久之后,拒绝了。
当初与童府的瓜葛,本就是武大在万般无奈之下作出的决定。武大最早穿越而来的时候,被盐铁司封了制盐坊,带到了盐铁司审讯,后来童英马踏中门,从此武大就被打上了童府一系的标签。
其实武大当初也可以选择请蔡京的儿子“蔡九”出手,只不过那样他就变成了蔡系的人马。武大之所以选择了童家而非蔡家,一来童家掌握的是兵权,拳头的确够硬,二来就是因为武大一直对当兵的军人有天生的亲切感,他总觉得童贯这种军人要比蔡京那种玩弄权术的政客更容易打交道。
可惜事实证明,武大发现自己错了。
武大是聪明人,既然童英跟着自己来了三道口,那么武大有理由相信,蔡京的心腹一定在关注着这里的一举一动。而且蔡京此次调用了由东郭太寻掌管的濮阳郡驻军,武大不相信童家会一无所觉,但童家并没有告知武大提前做好准备,而是任由武大率领两百余人就闯进了蔡家的陷阱。
再者说,武大之所以一直成竹在胸,甚至是有恃无恐,是因为除了卢俊义之外,武大相信附近一定有童家的人马,随着准备救出童英。可是直到最后,童家的人马也没有出现。
如此一来,这件事就值得推敲了。
退一万步讲,纵使此次童家并没有与蔡京联手致武大于死地的意思,但童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一定是目的不纯,他们似乎选择了观望,或者说是坐视不理,坐收渔人之利。
照此推算的话,事情就很明显了。
武大死了对童家有何好处吗?答案是有!
自从武大进献了制盐之法,又搞出来锻体之术,童家就一直在时刻关注着武大的下一步动静,阳谷县城的变动,作坊的扩张,四海镖局的开设,三苏后人的私塾,这些都瞒不过童贯。
童英与武大交好,又在阳谷县城附近驻军,只要武大死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童家可以瞬间接管与武大有关的这一切的一切。
也正是因为武大洞察到了童贯的这些心思,所以即使此次童英仗义相助,武大还是拒绝了童英要调兵前来的举动。
还是那句话,私交归私交,如今的童英还不是童家的掌权人,武大必须对童家保持足够的警惕了。如若不然,恐怕随时都有可能在阴沟里翻船。
归途是美好的,但是由于伤兵很多,心情略有些沉重。
路过范县的时候,武大派人去县城重金“请”了一些大夫过来,李师师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这些大夫一开始畏畏缩缩的,但武大的确许诺了重金,再者说童英又拿出了自己的令牌,所以这些大夫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尽心为伤员包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