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陈留知县得知武大被封为陈留县子后,很果断的选择了丁忧。
而且,他的理由很奇葩。
张青忍着笑意,说道:“陈留知县某位小妾的父亲彩,听说陈留知县前几日上书,说是他与他这位岳父大人情同亲父子,丁忧三年,也不知朝堂怎么想的,居然就真的准了他的请求。主要是,嗯,听说,听说陈留知县是蔡太师的门生,所以他很果断的……呢啥,丁忧了。”
武大满头黑线。
没办法,武大“武砍头”的名声,如今声震汴京,武大与蔡府不合,这只要不是瞎子就都能看的出来,陈留知县身为蔡京的门生,他很怕武大这位县子大人驾临陈留之后,把他的头也给砍了,所以他很明智的灰溜溜跑了,而且还能博个好名声。
可惜,朝堂之上没几个傻子,恐怕都知道他是害怕武大才选择丁忧,这位知县大人的前途堪忧。
当然,武大尚未到达陈留,就把一位堂堂知县给吓跑了,也当真是霸气十足。
用后世的话说,我也真是醉了……
(本章补更,谢谢书友们的支持~)
第238章 陈留()
其实陈留知县走的很聪明,他留在陈留才是真正的尴尬别的暂且不说,武大如今虽然没有正式的官职在身,但他是皇帝陛下亲自册封的正品县子,这是爵位,并不是官职,但要比官职要值钱的多。
因为爵位是可以世袭的,也就是说武大的儿子可以世袭武大的爵位,只不过会自动降一级而已。
可官位呢?宦海浮沉,起起落落都乃常事。
而且,陈留知县才官居七品,他陈留治下却多了一位正品的县子,这让知县大人情何以堪?到底谁说了算?
何况,武大与童贯的交情尽人皆知,童大将军好像生怕别人不知晓他?***浯螅整天把武大夹在腋下,招引市,一个小小知县,他怎么敢跳出来蹦达?br》
说到底,他只是蔡京的一个门生而已,可这个年月,就特么的不缺门生……
……
其实陈留这个地方,在历史上很出名。
首先,陈留是曹操起兵的地方;
其次,历史上有三人曾经被封为陈留王,一个是汉献帝,他即位前曾被封为陈留王,再有就是司马炎篡曹魏后封曹奂为陈留王,东晋又出了个陈留王司马灵诞
当然,对于武大而言,陈留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对陈留的认知,完全都只停留在脑海中那一丁点的知识层面上。
陈留距离汴京大约只有20公里,位于汴京正南方向,隶属北宋三十二路京畿路转运司治下。
走了没多久,武大一行人就到达了陈留县境内。
然而,刚刚靠近,武大就吓了一跳。
城门口,乌泱泱的站了一群人,确切的说是一群百姓,目测应该是陈留县城的大部分百姓全都出来了。
武大自然不会白痴的认为这些人是来迎接自己的,他在陈留还没有这个号召力,也没有这个威信力,这些百姓没必要全体来迎接他。
看这架势,大体应该是来找茬的,是要给武大一个下马威?
武大眉头一挑,两眼微眯。
到底是谁,要给自己难堪呢?
武松抬手,伸出了两根手指头。
一为攻击,二为防守,三为突袭。
这是武府人马最简单也最基本的指挥方法。
临近,一名布衣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越重而出,躬身施礼,笑眯眯说道:
“小生纳兰冷沨,见过武县子。”
武大翻身下马,并没有理会这位自称纳兰冷沨的书生,而是对那些百姓拱手一礼,笑道:
“陈留的老少爷们儿们,武植初来陈留,没成想去受到诸位如此礼遇,武植愧不敢当,多谢。”
百姓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乱。
在这个阶级分明的大宋,武大身为正品县子,对他们施礼,他们的确不敢坦然受之。
纳兰冷沨并没有因为武大的刻意冷落,而有所迟疑或者尴尬,反而洒然一笑,对武大再次说道:
“武县子,我们陈留百姓聚集在此,并不单单是为了迎接您的到来,而是有事相求。”
按照常理来说,这个时候武大应该很应景的追问一句,可武大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依旧没理他,翻身上马,就要进城。
纳兰冷沨微微一怔,自嘲一笑,站在百姓最前方,没有丝毫让路的意思。
说实话,武大对这个纳兰冷沨很反感,从一开始,他就看出这个家伙想找茬,所以一直没给他好脸色。但,如若只是他一人也就罢了,武大带人直接冲过去便是,可他身后还站着一大群的百姓,这件事就不好办了。
总不能,真的无视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直接从他们身上踏过去吧?
或许,纳兰冷沨之所以聚集如此多的百姓,要的正是这个效果。
他恐怕早已调查过武大的为人,心知武大并不是冷血心肠的权贵子弟,所以才故意整了这么一出,来逼迫武大
略一沉吟之后,武大居高临下,看着纳兰冷沨,满脸冷漠的说道:
“说吧,什么事?”
纳兰冷沨再次躬身一礼,看得出来,他是一位极有修养的书生,即使武大如此待他,他的脸上依旧挂着和煦的微笑。
“武县子,小生是土生土长的陈留县人,略通诗书,故,才被父老乡亲们推举出来,今日之所以冒昧拦住您的去路,我们只想问您一句话,听说您为陛下进献了新粮南瓜,敢问武县子,可否为我陈留百姓匀一些种子?小生在这里,替乡亲们,多谢武县子大恩!”
武大微愣,他原本以为这纳兰冷沨大概是蔡府放在陈留的人,故意找茬来的,委实没想到,他居然是想求南瓜种子。
如此说来,他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恶意。
不过,这件事依旧很棘手。
武大思索了片刻,如实回道:“如果只是这件事,我可以答应你们,不过,新粮种子有限,开春后必须要先在阳谷大范围种植,等来年秋日丰收后,取了新种,我身为陈留县子,自然会优先给陈留一份。”
纳兰冷沨大喜,他身后的百姓也是群情涌动。
但,武大又接着说道:“不过,南瓜是新粮,来年的种子必然要先进献给朝廷,所以我能分给陈留的,并不会太多。”
纳兰冷沨激动的脸都红了,连连摆手,有些语无伦次的说道:“如此便够了,只要武县子肯给我陈留留一份种子,我们自行种植,丰收后种子自然是会越来越多的。纳兰冷沨多谢武县子大恩,请县子大人受我一礼。”
说罢,纳兰冷沨居然真的行了大礼,他身后的百姓也稀里哗啦的跪了一地。
如此一来,武大反而有些不适应了,疑惑道:“你之所求,就只有这些?”
纳兰冷沨满脸狐疑的反问道:“能拿到种子,对我陈留来说已经是难得的恩赐,难道县子大人还有所赐?”
武大讪笑了几声,额头的冷汗都下来了。
这就是妥妥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武大一开始的确是以为他们要闹事,给自己这个新来的县子一个下马威呢。
不过这也不能怪武大,他穿越到大宋以来,与梁山、摩尼教等众多好汉交往,一直都顺风顺水,可是与朝廷上那些所谓的饱读诗书的官打交道,反而是如履薄冰。
有句老话说的是,仗义多是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武大一看到纳兰冷沨是一介书生模样,就对他很是提防,委实没想到他居然真的是为了陈留百姓做点实事,这次闹了这样一个大乌龙。
(纳兰冷沨这个角色乃书友墨染寒霜所要的角色,其实书中很多的原创角色都是为诸多书友所设置的,其他书友如果有兴趣,可以在书评区留言。很多角色并不是走过场的龙套,而是贯穿全的角色,比如张良、吴刚等,只要书友们需要,我们便可以一起谱写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最后,谢谢大家的支持,浪浪浪敬上~)
第239章 百废待兴()
俗话说,马上得天下,却不能在“马背”上治理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冷兵器时代,朝权的变更,天下的归属,向来都是要在马背上一决胜负的,这也变相的印证了后世那句“**杆子里出政,权”。
可是,在马背上抢过天下来,却不能继续依靠这些冲锋陷阵的大老粗治理天下,只能由饱读诗书的人治国。
但是,之所以引起朝权的变更,很大程度上也与这些治国的书生有关,于是便有了书生误国这一说法。
后来,逐渐演变成“百无一用是书生”。
那些杀伐果断的大将,大多数都看不起官;而大多数的官,也都看不惯粗鄙的大将
一般情况之下,朝堂之上,武之间泾渭分明,彼此之间水火不容。
自武大穿越以来,首先他与江湖上那些绿林好汉交好,其次入京之后,他与童大将军交好,很明显,他已经被默认划分到武官一系。
与官打交道太累,一不小心就会被坑的惨不忍睹,所以武大也乐意被人划分成武官行列,再加上以蔡京为首的那群官,尤其是那些整天只知道耍嘴皮子的言官,一直在不停的弹劾武大,武大对这些人便更没有好看法了。
但是此时此刻,武大却终于见到了一位让自己汗颜的人。
由于对陈留不熟,此时有个土生土长,似乎在陈留混的不错的纳兰冷沨自动送上门来,武大当然不会放过。
进城以后,武大就邀他一起同行。
纳兰冷沨看上去的确是个聪明人,也没有故作矫情,骑上张良牵过来的骏马,稍稍落后武大半步,与武大并肩同行。
这一聊起来,武大才知道,原来这纳兰冷沨居然是秀才之身,而且他似乎的确只是想要“为民请命”,根本没有丝毫难为武大的意思。
纳兰冷沨生于斯长于斯,对陈留知之甚详,而且谈吐不凡,很是风趣,把陈留的风土人情大概的都讲了一遍。
似乎,他知道武大想要知道些什么,所以他着重说了说陈留的现状。
陈留虽然离汴京很近,但是,一个字,穷!
很穷!
朝廷这些年在西北一直不安稳,一直都在用兵,百姓需要缴纳的赋税极高,而且还要服兵役,再加上朝廷贪墨成风,上行下效,各种徭役繁多,像陈留这种大县,虽然土地并不少,可家里头只剩下一些孤寡老人以及妇人和幼童,根本就无法操持农活。
这并不是说那些妇人懒惰,她们的确已经尽力了,可男女终究有别,女子的体力终究不如男人,她们每年所得了的收入,除去赋税,根本就不够一家人吃喝。
而且又由于陈留毗邻汴京城,物价极高,陈留百姓便更加生不如死了。
比如现在,秋季刚过,但各家的余粮,许多人家根本就不够过冬的,更不要说支撑到明年秋收。
而众人之所以选择在今日拦路,是因为纳兰冷沨听说南瓜这种新粮,种植起来极其简单,根本无需劳心费力,只需撒种培苗便可,这对于满是妇人的陈留来说,**力实在是太大了。
武大眉头皱的很紧,他虽然不是悲天悯人的圣者,可要真的让他对眼前这些百姓的死活置之不理,他还真的做不出来。
“这些店铺,是怎么回事?”
武大指着陈留县城琳琅满目的店铺,问道。
这些店铺很奇怪,修建的很是整齐且宏大,跟重建的阳谷相比也不逞多让,可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如此多且如此齐整的店铺,怎么就一个店家也没有呢?全都关着门。
纳兰冷沨苦笑摇头,“您也看到了,我们陈留百姓连最基本的吃喝都成问题,又哪有闲钱进行买卖交易?所以这些店铺的修建,只是前知县大人的政绩而已,对于我们陈留百姓而言,毫无益处
。”
这就是后世传说当中的面子工程了。
那位以“丁忧”的名义灰溜溜滚蛋的前知县大人,看来还真是一个王八蛋,为了捞政绩都不要脸,想来,当初为了修建这些店铺,他没少拿百姓的血汗钱。
不过,对于陈留如鸡肋一般的店铺,对于武大而言,就是一个莫大的商机了。
种地,武大真的不懂,即使他阴差阳错的搞出来南瓜,那也因为踩了狗,屎,运,从胡商那里得来的,而且还是因为这玩意种起来实在太简单,所以他才种植成功了,换了别的粮食,估计早就死绝了。
武大前一世是一名立刻大生,试问,如今的年轻人,有几个人敢说自己懂的种地?
但,经商则不同了。
武大弄出来的都是新玩意,根本不愁没销路。
而既然要****,自然就不能缺了店铺,眼前陈留这些无人问津的店铺,在武大眼里,全都是钱啊!
于是乎,武大故意装作毫不在意的淡淡问道:
“这些店铺,每年的租金是多少?”
纳兰冷沨心头一惊,尔后想起武大是赫赫有名的武大官人,有钱人啊,他长吸了一口气,满是期许的问道:
“武县子,您要租赁这些店铺?”
武大打了个哈哈,随口说道:“你大概也听说过,我武氏美酒天下无双,弄几家店铺卖卖酒还是可以的。不过,我这单纯是为陈留赋税做贡献,为百姓添衣加袜,你可不要狮子大开口!”
这话说的,真真就是不要脸了啊。
可对于纳兰冷沨来说,这简直是天籁之音啊。
“武大官人,您要多少?”
“十几间吧,先看看风头再说。”
纳兰冷沨倒吸了一口冷气,一出手就要十几间,大手笔{然是有钱人!
犹豫了片刻,纳兰冷沨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武县子,您要租多少年?十年怎么样?一次性支付!我可以给您算便宜一些。”
在他看来,他这有点欺负人了,毕竟这些店铺无人问津,可他开口就要租给武大十年。
他也实在是没办法,陈留实在是太穷了。
武大沉吟了片刻,突然说道:
“十年?要不,我直接买过来如何?你能帮我联系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