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有嘉宾来帮助祭祀,也是洁白的好衣裳。周人将朝觐周朝帮助祭祀的微子启和被商人珍视的白鹭相比,对他大加赞美。根据史记记载:纣王乱为,毫无止息,微子启曾经多次劝谏,纣王都不听,微子启就和太师、少师商量,然后逃离殷国。因此孔子称赞他是殷商“三仁”之一。在他被周王朝封到宋国后,对外他尊重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对内他广施仁德,得到了殷商遗民的拥戴,他的德行备受赞扬,是自然不过的事情。至于微子启的风度仪容,虽然没有历史明文说他怎样的潇洒俊美,但肯定也是十分出色的。
微子启在宋国内外都有较为融洽的人际关系,他在宋地没有人讨厌,在周地也是备受赞扬,微子启作为被周族所灭的殷商之后,在胜利者周天子面前,能够表现出不卑不馁的气度实在是难能可贵。而作为胜利者的周王朝君臣,在微子面前,能够表现出不亢不骄的气度,对昔日的敌国以礼相待,善待照顾,也体现出一种恢宏博大的泱泱大国之风。
作为失败者的后裔,要坚持这种不卑不馁的精神:
一群白鹭冲天起,西边泽畔任意翔。
我有嘉宾来助祭,也是洁白好衣裳。
在那宋地没人厌,在这周地受称扬。
谨慎勤勉日复夜,美名荣誉永辉煌。
丰年:丰收后的祭祀酬神
古人在收获之后,为了感激鬼神的庇护,便会举行祭奠,通过这种方式来酬谢神灵,并庆祝丰收。我国古代称国家为社稷,社指的是土神,稷指的是谷神,可见当时农业的重要地位。人民的生存依赖农业生产,政权的稳固也要以农业生产作为保障。上古的西周,绝对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农业的收成在当时必然是朝野上下最为关注的头等大事。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当时农业基本上还是靠天收。因此,遇到好的年成,人们自然要大肆地庆祝歌颂。
许许多多的粮食谷物,贮藏在高大的粮仓中,一片壮观的丰收景象,自然是为了显示西周王朝国势的强盛。而透过这种静态的场景,我们不难想像静景后面亿万农夫长年辛苦劳作的动态。在周王室看来,来之不易的丰收既是人事,更是天意,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丰收归根结底还是上天的恩赐,所以人们得到丰收还是要感谢上天。
因为丰收而致谢,用丰收的果实来祭祀最为恰当,把丰收的粮食酿成美酒千杯万盏,在祖先的灵前献上。祭享祖先,是通过先祖之灵来实现天人之间的沟通。也正是由于丰收,祭祀的物才能丰盛,祭丰盛,才能够使各种祭典一一隆重举行,面面俱到。齐天洪福在万户普降,既是对神灵已赐恩泽的赞颂,也是对神灵进一步普遍赐福的祈求。身处在难以驾驭大自然,难以主宰自己命运的时代,人们祈求神灵保佑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
本来自 。。/bk/hl/32/32419/nex。hl
第179节 礼乐的深层含义()
=〃('')〃 =》
丰收年谷物车载斗量,谷场边有高耸的粮仓,亿万斛粮食好好储藏。(。。)
酿成美酒千杯万觞,在祖先的灵前献上。
各种祭典一一隆重举行,齐天洪福在万户普降。
有瞽(gu):周天子祭祖
这是一首反映周天子合乐祭祖的诗歌。
在周王朝宗庙的大庭上,排列着很多乐器,当乐器齐备、乐师到齐的时候就开始合奏,声音洪亮和谐,先祖神灵前来欣赏,参加祭祀的贵客聆听了全部的演奏。
在先秦时代的政治生活中,乐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而且往往和礼密切关联。礼记中写道:乐体现了天地的和谐,礼体现了天地间的秩序,因为天地的和谐,所以万物都能融洽地共处,因为天地有秩序,所以万物都又有了差别;乐是效法天做出来的,礼是效仿地制出来的;礼的制作如果破坏了秩序就会引起混乱,乐的制作如果破坏了和谐就会导致偏激;弄清楚礼乐和天地之间的关系,然后才能制礼作乐。今天的这首诗歌就是描写作乐的篇章,这反映了先民礼乐并重的传统观念。
周代有选用先天盲人担任乐官的制度,根据周礼记载,其中的演奏人员有盲人乐师三百人,扶持盲人乐师、监管作乐的助手三百人。可见,当时王室乐队的规模是相当庞大的。这首诗歌,描写的正是王室乐队演奏的壮观场面。
双目失明的乐师组成乐队,王室在祭祀的时候应召来到宗庙,这说明宗庙上奏乐的主体是盲人乐师。而摆设起悬挂钟鼓的乐架,安置乐器的则是盲人乐师的助手,乐器有小鼓、大鼓、立鼓、磬、柷、圉(yu)这类的打击乐器,还有箫管一类的竹制吹奏乐器,各种乐器交响发出洪亮的声音,肃穆舒缓和谐美妙,这样的音乐是非常美妙的。
周颂的31篇诗歌,都是乐诗,但直接描写奏乐场面的诗歌只有今天的这首。从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周王朝音乐的辉煌,而且对周人乐由天作,进而可以通过乐沟通入神的虔诚观念也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双目失明的乐师组成乐队,王室祭祖时应召来宗庙。
摆设起悬挂钟鼓的乐架,上面装饰着五彩的羽毛。
小鼓大鼓一律各就各位,鞉磬柷敔安放得井井有条。
一切就绪便开始演奏,箫管齐鸣一片乐音缭绕。
众乐交响发声洪亮,肃穆舒缓和谐美妙,先祖神灵听了兴致高。
诸位宾客应邀光临,长久地欣赏这乐曲一套。
鞉(á)柷(zhu)敔(yu)
潜:祈福年年有鱼
这是一首周天子用各种嘉鱼在宗庙献祭的乐歌,在漆水、沮水的深处,藏有各种各样肥美的鱼,把它们打上来祭祀祖先。
漆水、沮水是周王朝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印记,史记上记载,公刘从漆、沮二水渡过渭水,伐取木材,让行路之人有了盘缠,让居家之人有了储备,人民依赖他的恩德,百姓感激他,大部分都迁居来投靠他,周人的大兴是从这里开始的。周颂中的作很少提及具体地名,而提及具体的地名和祭祀对象是有关的,诗歌中并没有写出公刘,但公刘却是周道之兴的关键人物,因此这首诗歌的祭祀对象必然是公刘。周人赞美漆水和沮水,不仅是基于二水的美丽富饶,更是带着强烈的自豪感。
这是一首专用鱼类作为供的祭祀诗歌,从鱼的数量之多、种之繁以及人们对鱼类种的熟知,可以看出当时渔业的卓有成效。潜置于水底,这种再简单不过的柴草堆的作用却是不可小觑的,正是这些柴草堆,它们吸引了鱼类大军的聚集。这种原始而有效的养鱼方法也许就出自公刘时代,史记中写到,公刘按照土地的栽培特征加以耕种,用柴草堆潜在水底养鱼可能正是因地制宜的创造性生产措施。祭祀诗离不开歌颂功德,这首诗歌明写对漆水和沮水风景资源的歌颂,而对公刘功德的歌颂则潜藏在字里行间。
捕来鲜鱼恭敬奉祀,祈求祖先赐福绵延,这是饮水思源、祈求福佑的祭祀活动。如果将鱼换成其他的祭,祭祀的意蕴就会受到损害。在这首诗歌中,鱼是贯穿到底的,祭祀冬季一次,来年的春天又有一次,供都是鱼,而鱼和余是谐音。这让我们有理由推断,时至今日仍然广泛流传的年年有鱼的年画,民间除夕席上对鱼不动筷而让它完整地留进新年的习俗,和今天这首诗所描写的祭祀是一脉相承的,这首诗歌所祈之福就是余。
漆水和沮水景色秀美,蕴藏着富饶的渔业资源。
鳣鱼鲔鱼不计其数,鲦鲿鰋鲤也群出波间。
捕来鲜鱼恭敬奉祀,祈求祖先赐福绵延。
雝(yng):臣贤君明,天下安定
这是一首周天子在宗庙祭祀后撤去祭礼器的乐歌。
周王室虽然还不能向后世中央集权的王朝那样对全国进行牢固有效的控制,但周王毕竟身为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们还是要对天子尽臣下的职责,在发生兵事的时候诸侯需要勤王,在祭祀的时候诸侯需要助祭。各国诸侯相助祭祀,天子居中盛美端庄,这就是诸侯帮助祭祀的情况。
助祭诸侯的态度是恭敬的,这不仅是对祭祀的对象,也就是周天子已故的祖先,而且还是对居于祭祀中心地位的周天子本人。周天子祭祀时态度端庄,形态盛美而威严。那些丰盛的祭,可能是天子自备的,可能是诸侯献上的,在庄严的颂乐声中,由诸侯协助天子陈列供奉。一个祭祀典礼,既有丰富的祭,又囊括了当时的政治要人,可见这是极其隆重的。
先父应该指的是文王,孝子是武王。以武王的威德功勋,召诸侯或者诸侯主动来助祭,不仅不难,而且势在必然。不过,这种有诸侯相助祭祀的典礼仪式是开始于武王的,武王之后也有沿用,比如成王祭祀武王、康王祭祀成王,都会采用这样的诸侯助祭的形式。这种形式,既表现周天子在诸侯中的权威,也表现了诸侯的臣服,成为周王室政权巩固的标志,周天子自然非常乐于定期显示一下这一标志。至于后来周王室的力量衰落,渐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以至于诸侯纷纷萌生了觊觎九鼎之心,恐怕这种标志的显示会难以继续了。
本来自 。。/bk/hl/32/32419/nex。hl
第180节 兴灭国继绝世()
=〃('')〃 =》
伟大先父的在天之灵,保佑我孝子安定下方。 ( 。 。 m)人臣贤能如众星拱月,君主英明更是举世无双。安定的朝邦能德感天庭,今世盛名更是子孙永昌。安我心赐予年寿绵绵,又帮助我享受吉富无疆。这是在祈求先王的保佑,其中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一是人臣贤能如众星拱月,君主英明更是举世无双,也就是说,臣贤君明,有这样的条件,自然可以让国邦安定,政权巩固,使先人的在天之灵安心;二是今世盛名子孙永昌,上古后世国君对自己姓氏的权利绵延长久的追求是多么强烈!
这首诗歌是父母同时祭祀的,因此说求保佑先父灵前长歌,求保佑先母灵前高唱,这里的母亲陪衬地位比较明显,这是父系社会的必然现象。
一路行进和睦虔诚,到达此地恭敬祭享。各国诸侯相助祭祀,天子居中盛美端庄。赞叹声中献上大雄牲,助我祭祀陈列在庙堂。伟大先父的在天之灵,保佑我孝子安定下方。
人臣贤能如众星拱月,君主英明更举世无双。安定朝邦能德感天庭,今世盛明更子孙永昌。安我心赐予年寿绵绵,又助我享受吉福无疆。求保佑先父灵前长歌,求保佑先母灵前高唱。
载见:周公安抚诸侯
这是诸侯朝见周成王并诚敬祭祀武王庙时的乐歌,所以这首诗歌的祭祀对象是周武王。
成王是由周公辅佐即位的,只是名义上或者形式上的君主,实权则掌握在摄政的周公手里,诸侯助祭的隆重仪式当然也是周公一手策划安排的,他的用意自然是让成王牢记先王的遗训,继承并光大先王的遗业。周公极尽摄政之职,时时注意对成王的规劝和管教,这在尚中是有记载的。
诸侯请求赐予法度典章,年幼的成王是无法应付的,只能由周公做出权威性的答复。旧的说法周礼是周公所作,法度典章他当然了然于胸。由此看来,今天的这首颂诗和上一首雝的祭祀对象不同,祭祀时的背景也大不一样,这次祭祀的目的一是显示成王的明君光芒,二是彰显周朝万国的欢欣如一,这也是成王刚刚即位的时局特点和当务之急。
这首诗歌重点在于描写助祭诸侯来朝时的队伍,鲜明的旗帜飘扬,铃声连续不断响成一片,马匹也装饰得金碧辉煌,热烈隆重的气氛,浩大磅礴的气势,有声有色。诸侯从八方汇集而来,分明是对周王室权威的臣服和敬意。
诸侯贤德深孚众望,安邦定国如意吉祥,辅佐君王前程辉煌。在诗歌的结尾处用诸侯压轴,这令人想起成王的刚刚即位,而且是年幼的君王即位。古代归根结蒂是人治社会,对于臣子而言,先王驾驭得了他,他服从先王,但未必能像服从先王一样服从新王。对于新王而言,也可能会一朝天子一朝臣。因此,在最高统治者更换的时候,臣下的离心和疑虑往往是同时并存,而且成为政局动荡的因素。赞美诸侯,委以诸侯辅佐的重任,对诸侯寄予厚望,便是打消诸侯的疑虑,防止他们离心,从而达到稳定政局的目的。
可见,这首诗歌,用诸侯开头,用诸侯结尾,助祭诸侯在诗歌中成为了主人公,看来这并不是出于偶然。
诸侯开始朝见周王,请求赐予法度典章。
龙旗展示鲜明图案,车上和铃叮当作响。
缰绳装饰金光灿灿,整个队伍威武雄壮。
率领诸侯祭祀先王,手持祭虔诚奉享。
祈求赐我年寿绵绵,神灵保佑地久天长,皇天多福无边无疆。
诸侯贤德大孚众望,安邦定国如意吉祥,辅佐君王前程辉煌。
有客:以客礼对待前代
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同母庶兄,殷商的时候,他受封于微,爵位为子,微是殷朝王畿内的国名,直到武王攻克殷商,改封微子于宋。那个时候周王的儿子武庚还在,直到武庚叛乱,周公辅佐成王诛灭武庚,于是封微子于宋,爵位为公,同时让微子祭祀商人的祖先。微子向周王朝臣服,周朝对微子礼待有加,意思是周朝虽然灭亡了商朝,但绝不会断绝商人的祭祀。
有客远来到我家,白色骏马身下跨,这是写微子朝周时所乘的是白色的马。因为宋国是殷商的后代,对于周朝来说是客人,所以周朝不用君臣的礼节来招待他。殷人崇尚白色,微子来朝时,乘坐的也是白色的马,这也是他不忘先代的表现。这一细节,说明在周代受封的宋国,还能保持殷代的制度。随从人员众且多,个个盛服来随驾,这是写微子来朝时随从众多,而且这众多随从都是经过选择的德无暇的人。
客人头夜宿宾馆,两夜三夜再住下,这表示客人停留多日,可见主人待客厚道,礼遇隆重。真想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