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位了解人民的下层士人,看到这样的惨景,他的心里忧伤不已,以至于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天地之下,本应该以人为贵,今日反而羡慕并无知觉的植物,乃至说出不如不降生的话,实在是让人悲痛愤恨。

    士人说:荒年无物可食,宰母羊吧,可是它瘦弱得只剩下一个大头了;打鱼吧,水中捕鱼的竹器中只有星光并不见鱼。陆地上的动物萧索,水中的动物凋耗,以至于人们发出了最沉重的呼号。人吃人,同类相残,本已经惨绝人寰,可是士人却说,即使是人可以吃,而剩下的人也已经很少了。而且还可以看见,吃草的羊都已经瘦得无肉可吃,何况饥饿已久的人呢!先不说个个骨瘦如柴,就是把这为数不多的人全吃了,也难以填饱肚子。

    荒年的惨景:

    凌霄花开放,望去一片黄。心里正忧愁,更有多悲伤!

    凌霄花缤纷,枝上叶青青。知道我这样,不如不降生。

    母羊身瘦头特大,星光静静照罶下。若说人也可以吃,太少还不够塞牙。

    罶(lu)

    何草不黄:征夫的非人生活

    一位行役在外的征夫,生活辛劳艰险,表达出自己遭受非人待遇的抗议。这既是一种强烈的抗议,又是一种愤怒的揭露,他满腔悲愤地呼喊道:可悲我们这些出征之人,不被当作人,就像尘土一样!

    这位征人口吻凄惨,别有一份无奈中的苦楚。既然草木注定要变枯黄、变黑腐,那么作为征人,也就注定要走下去。统帅者丝毫没有想到,草黄草腐乃是物之必然本性,而人却不是为了行役而生于世间,人非草木,更不能拿人和草木相提并论。可是在那样的年代,有谁能逃过行役之苦呢?这种痛苦不是一个人的宿命,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这是一轮旷日持久而又殃及全民的大兵役,家与国在征人眼里只是连天的衰草和无息的奔波。

    因此,征人发出了久压心底的怨恨:我们不是野牛、老虎,更不是那越林穿莽的狐狸,为什么我们却和这些野兽一样长年在狂野、幽草中度日!难道我们生来就是与野兽同命的吗?别忘了,我们也是人!

    只不过,怨恨终究只是怨恨,命如草芥、生如走兽的征夫们并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他们注定要在征途中结束自己的一生。他们之所以过着非人的行役生活,是因为在统治者眼中,他们根本就不是人,而是一群战争的工具而已。所以,怨恨的结局仍然是,役车高高地载着征人,行驶在那宽广的大路上。

    这是一种毫无希望、无从改变的痛苦泣诉,征人的生活是悲苦的,征人的人生是荒凉的。周朝的统治者如此用兵不息,他万万没有想到,征人们的哀叹,就是亡国之音。

    什么草儿不枯黄,什么日子不奔忙。什么人能不从征,往来经营走四方。

    什么草儿不黑腐,什么人那似鳏夫。可悲我等出征者,不被当人如尘土。

    既非野牛又非虎,穿行旷野不停步。可悲我等出征者,白天黑夜都忙碌。

    野地狐狸毛蓬松,往来出没深草丛。役车高高载征人,驰行在那大路中。

    *********

    写到这里,小雅的内容完成了,后面就是大雅了。其实诗经写到这里,就已经有接近末尾的气息了。记得刚开始写诗经的时候,我的头特别大,305首诗歌,一首首地这么来写作,想想就有些压抑。可是当自己咬咬牙走下去之后,再一回神,四分之三的内容已经写完了。可能我们做事情都需要这么一个过程,从有这么一个意识,到建立关于这个意识的框架,然后在丰富框架内每一个细节的内容。建立好框架和丰富其中的内容之后,我们就开始一笔一划地描摹,这个过程会逐渐地细化,再细化。哪怕其中的一个微小的细节,也要做到让自己满意。面对这部作,我就像是在做一件工艺,贵在雕琢,而永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本来自  。。/bk/hl/32/32419/nex。hl

第156节 生活的能量守恒() 
=〃('')〃 =》

    我们再来概括一下小雅。 。。小雅是诗经中的一部分,共有74篇,大概创作于西周初年至西周末年,其中以西周末年周厉王、周宣王、周幽王时期的作居多。小雅中的一部分诗歌与国风是类似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关于战争的诗歌。

    小雅共74篇,大雅共31篇,雅诗多数是朝廷官吏和公卿大夫的作,但其中也有大量痛贬时弊、怨世忧时的作。相比大雅而言,小雅的语言生动活泼,抒情浓重,文学价值较高,是雅诗中的精华。大雅多为赞美诗,赞颂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小雅多为怨刺诗,表达下层贵族牢**不平的情绪。从风格上来说,大雅雍容典雅,诗歌的味道不是很浓;小雅生动活泼,艺术价值比较高。大雅的作大部分成诗于西周前期,作者也大都是贵族。

    *********

    我们先来读几段文字,然后再来欣赏大雅。

    我们创造文字,创造文学,创造音乐,记录历史,探索真理,体验生活,出去走走等等,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产生的想法,付出的行动,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因为人是需要往高处走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更加美好。想法都是好的,所以作为出发点的标准就很重要了,适度很重要,符合自己的心意也很重要。美好的生活应该是一个比较平衡的过程,吸收能量和消耗能量相对平衡,这应该就是我们生活的最佳状态,最幸福状态。

    比如我们通过饮食可以吸收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通过睡眠可以恢复精气神,通过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体魄,我们暂且把它们看成能量的吸收过程。那么什么是能量的消耗呢?工作和学习是用来消耗能量的,****主要就是工作,孩子主要就是学习,老年人就是爱干点嘛干点嘛。饮食+睡眠+运动=工作,等号左边是吸收能量,等号右边是消耗能量,这大概就可以是生活的一个简单平衡吧!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再往生活中编织东西,比如亲情,爱情,友情和一些不期而遇的惊喜和意外,这些东西有时会吸收能量,也有时会消耗能量,它们在吸收和消耗能量中不停地转换着。在整个能量的吸收和消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个原则,适度原则。

    生活的不幸,往往就是这种平衡被长期打破,长时间得不到恢复。平衡一旦被打破,人就会不在状态,慢慢地产生各种各样的痛苦,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平衡重新建立之后,人们的自身状态和生活状态也达到了最佳。一段时间之后,这种平衡状态的时间久了,会让人感到枯燥,平衡又被打破了。打破平衡,建立平衡,再打破再建立,这可能就是人的一生吧,这也可能就是历史的一生吧!而这种组****生平衡关系中的重要因素,比如饮食、睡眠、运动、工作、学习甚至感情等等等等,每一个要素里面又包含了非常多的学问。所以经常听到上了岁数的人说,活一辈子不容易,确实是啊!这其中的一个点把握不好,可能都会有颠覆性的改变。

    上面的这些想法,源自于周易易学易理中的阴阳消长、互为转化的观点。从这个观点中,我思考出了这么一个关于生活的能量平衡关系,在这其中,也花费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去思考。我不敢多引申了,因为引申太多就会变乱。生活是没有一成不变的定论的,也不会有那么一个标准的公式供我们去参考。正是因为这种生活的无常吧,才让我们拥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兴趣。如果说吃饭、睡觉、运动、工作是生活平衡中的必需的话,那么亲情、友情、爱情就是生活平衡中的奢侈。我们只有把握好必需,才能更好地拥有奢侈。

    学习国学可以让人变得美好。为什么呢?无论我们平时所说的道理也好,总结的经验也好,甚至读到的一些格言也好,这些经过总结提炼后的东西,都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更好。我们自己变得更好了,我们的生活自然也会变得美好。而国学呢?是经过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真理,经过了时代的考验,经过了人们几千年的筛选,流传下来。我们直接去吸收国学中的东西,直接去吸收真理,怎么可能不会使我们变得美好呢?有国学作为我们精神思想的支撑,我们怎么能会不幸福呢?

    好了,我们来欣赏一下大雅中的内容吧!

    大雅文王之什

    文王之什一共有10首诗歌,它们分别是文王大明绵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有声。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10首诗歌!

    文王:歌颂文王

    歌颂文王,是雅颂的基本主题之一。这是因为文王是周人崇敬的祖先,伟大的民族英雄,周王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姬昌五十年的艰苦奋斗,使得僻处于西北的一个农业小国,逐渐发展为可以与殷商王朝抗衡的新兴强国,他奠定了新王朝的基础。他又是联合被侵略被压迫的各民族,结成统一战线,反抗殷商王朝暴虐统治的政治联盟领袖。他组织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在他生前已经完成对殷商王朝的三面保卫,完成了灭商的决战准备。

    文王采取比较开明的政策,以代天行道、反对暴政、实行仁德为旗帜,适应了当时各民族各阶级反对暴虐统治与努力要求解放的时代潮流,因此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拥护。文王死后三年,武王继承了他的遗志,运用文王组织的力量,抬着文王的木主讨伐殷商,一战成功,推翻了殷商的奴隶主政权,建立了比较开明的周王朝。

    文王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周王国国父,对他的歌颂,自然就成了许多诗篇的共同主题。每个时代都曾产生自己时代的颂歌,歌颂自己时代深受爱戴的统治领袖,歌颂为自己的民族、阶级、国家建立功业的英雄。歌颂文王的诗篇,就是在上述现实基础上理所当然的历史产物。如同每个时代的颂歌都体现着它们产生时的时代精神,关于文王的颂歌,也打上了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期的时代烙印。诗篇歌颂他是天之子,具有非凡的人格和智慧,是道德的楷模,天意的化身,赋予人们光明和幸福的恩主,这是把他神圣化、偶像化了。

    本来自  。。/bk/hl/32/32419/nex。hl

第157节 胎教先驱() 
=〃('')〃 =》

    这首诗歌的作者可能是周公,诗歌中除了歌颂之外,周公还以深谋远虑、富有政治经验的政治家的见识,向当时的周天子和全宗族的既得利益者,提出了敬天法祖、以殷为鉴的告诫,以求得周王朝的长治久安。 。。天帝命文王兴起周邦,同时也福泽周朝的子子孙孙,因为文王,周族的子孙百代会得到福禄的荣耀。周王朝人才众多,才得以世代继承传统,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才使得文王可以放心安定。

    文王的风度庄重而恭谨,行事光明正大,他的德行感动天帝,所以才能承接天命而兴起周朝,从而取代殷商。这是天命所系,连殷人都心悦诚服。商朝的子孙如今已经臣服周朝,可见天命无常是会改变的。殷商正是因为不顺应天命,才使得失去了享受福禄的资格,作为周朝子孙,一定要以殷商为鉴,敬天修德,才能使天明不变,永保福禄。要想让天命不改变,就必须自身做到效法于天,而周人的榜样就是文王。所以作为周人,一定要学习文王的德行和勤勉,这样就可以得天富佑,长治久安。

    天命论本来是殷商奴隶主的政治哲学,认为统治者的权利是天帝赐予的,奉行天帝的旨意,才能在人间实行统治。统治者所作的一切都是天意,天意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周王朝在推翻殷商的统治时,也是借用天命作为自己建立统治的理论依据。然而,周王朝吸取了殷商亡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天命无常”、“唯德是从”的观点。意思是上天只选择有德之人来统治天下,统治者失德,便会被革去天命,而另以有德者来代替,文王就是以德而代殷兴周的。所以周人要以殷为鉴,敬畏天帝,效法文王的德行,才能永保天命。

    周公在表达“天命无常”、“唯德是从”的时候,不是只空发议论,而是通过对文王功业和德行的歌颂,以事实为依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果没有文王的德行,就无法创立今天的周王朝,也就没有今日和后世的荣耀显贵。殷商人口原本比周国要多得多,因为丧失了民心,最终落得失败的下场,殷商的贵族也沦为了周朝的服役者。周公作为老资格的政治家,他是在歌颂文王,同时也是对后生晚辈的谆谆教导、恳切叮咛,这其中有劝勉,有鼓励,有启发,有引导,可谓是理正情深、苦口婆心。

    我们来好好地欣赏一下这首诗歌:

    文王神灵升上天,在天上光明显耀。周虽是古老的邦国,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这周朝光辉荣耀,天帝的意旨完全遵照。文王神灵升降天庭,在天帝身边多么崇高。

    勤勉进取的文王,美名永远传扬人间。天帝厚赐他兴起周邦,也赏赐子孙宏福无边。文王的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繁衍绵延。凡周朝继承爵禄的卿士,累世都光荣尊显。

    累世都光荣尊显,深谋远虑恭谨辛勤。贤良优秀的众多人才,在这个王国降生。王国得以成长发展,他们是周朝栋梁之臣。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文王可以放心安宁。

    文王的风度庄重而恭敬,行事光明正大又谨慎。伟大的天命所决定,商的子孙成了周的属臣。商的那些子孙后代,人数众多算不清。天帝既已降下意旨,就臣服周朝顺应天命。

    商的子孙臣服周朝,可见天命无常会改变。归顺的殷贵族服役勤敏,在京师祭享作陪伴。他们在祼礼上服役,身穿祭服头戴殷冕。为王献身的忠臣,要感念你的祖先。

    感念你祖先的意旨,修养自身的德行。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求得多种福分。商没有失去民心时,也能与天意相称。应该以殷为戒鉴,天命不是不会变更。

    天命不是不会改变,你自身不要自绝于天。传布显扬美好的名声,依据天意审慎恭虔。上天行事总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